而

漢語漢字
而,作名詞時表示頰毛,作動詞時表示能夠。一般是做助詞或連詞。如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周禮·考工記·梓人》。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複算耳”。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1]
  • 拼音:ér
  • 繁體:而
  • 部首:而
  • 名稱:而
  • 筆畫:6

文字源流

象形字。像人的頰毛。甲骨文作圖(1、2、3),像臉頰,下垂者為頰毛,或三筆,或四筆,或五筆,不等。西周金文作圖(4),像頰毛的部分逐漸與像臉頰的部分分開,而以一豎筆相連。戰國文字作圖(6、7、8),又于上部添加一裝飾筆畫,變得與“天”字近似,故往往以左下一筆内鈎,寫作“而”,以與“天”字相區别。秦代小篆作圖(9),筆畫漸趨平直,漢代帛書的字形已經與楷書字形基本相同。

此字本義為人的頰毛,泛指毛發類的東西。《周禮·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鄭玄注:“之而,頰?也。”戴震補注:“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鬣屬也。”又借用為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你”。《書·洪範》:“而康而色。”孔傳:“汝當安汝顔色以謙下人。”又借用為連詞,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假設等關系。《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又假借為“如”。《易·明夷》:“君子以莅衆,用晦而明。”虞翻注:“而,如也。”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ér

名詞

頰毛;胡須

動詞

如同

代詞

你;你的

他;他的

這個;那個

連詞

表示并列關系

表示承接關系

表示遞進關系

表示假設關系

表示因果關系

表示轉折關系

連接狀語于動詞。現常用于把表示原因、依據、對象的狀語連接到動詞上,與前面“因為”、“就”等用語相呼應。

用在主語謂語之間以強調主語,含有“竟然”、“卻”之意。

介詞

到;往

用,拿

助詞

用于句末,表感歎語氣

用作形容詞、副詞的後綴

用于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

用在方位詞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

用于句中,表示語句的舒緩

néng

名詞

能力,才能

動詞

能夠

安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如之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

說文解字注

須也。象形。

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雲須也。二篆相為轉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為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為頾。口下為須。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為語䛐。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釋為然。或可釋為如。或可釋為汝。或釋為能者、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為能。亦叚耐為能。如之切。一部。

周禮曰。作其鱗之而。

?工記梓人文。鄭雲。之而、頰?也。戴先生雲。鱗屬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而為獸毛。絕非許意。

凡而之屬皆從而。

康熙字典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正韻》如支切。音兒。《說文》:頰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注:之而,頰?也。

又《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顔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注: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甯。《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音韻集成

字頭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如之切

ȵi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人之切

nʑie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奴登切

nəŋ

韻略

平聲

人之切

增韻

平聲

人之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支思

次濁

ɽï

中州音韻

平聲

支思

如之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濁

如支切

ȵie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