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式沖鋒槍

54式沖鋒槍

前蘇聯PPS-43式沖鋒槍的仿制型
1954年,我國又成功仿制了蘇聯PPS-43式沖鋒槍定型為54式。1956年停止生産。它是前蘇聯PPS-43式沖鋒槍的仿制型,該槍在機匣上刻有“626”标記。此槍與PPS-43式沖鋒槍的區别是将握把中心的“C”字标記改成“K”字标記。其結構性能與PPS-43式沖鋒槍一樣。該槍采用折疊式金屬槍托,射擊方式為連發。[1]
    中文名:54式沖鋒槍 外文名: 别名: 國家:中國 類别:沖鋒槍 全重:3.3 槍長:616 射速:650發每分

簡介

PPS-43式7.62mm沖鋒槍是前蘇聯蘇達列夫工程師設計的PPS-42式沖鋒槍的改進型,1943年正式列為蘇軍制式沖鋒槍。該槍從1943年開始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停産時為止,共約生産了100萬支,曾廣泛裝備于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波蘭、芬蘭、德國等國家也進行了仿制生産。目前,該槍已撤裝,但一些國家的邊防部隊和警察仍在使用。

結構特點

PPS-43式沖鋒槍大部分部件用鋼闆沖壓、焊接、鉚接制成,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及操作方便等特點。該槍工作原理與PPS-42式相同,采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但作了一些改進:(1)增大複進簧導杆直徑,并用其代替固定式抛殼挺,一物多用。(2)用較短的金屬折疊式槍托代替固定式木托,槍托打開時的全槍長比PPS-42式減短了78mm,并增加了小握把。(3)取消了快慢機,隻能連發射擊。(4)改進并簡化了保險機構;保險手柄位于機匣下方、扳機護圈的右側,可将槍機鎖定于前方或後方位置。(5)握把木護片改為硬橡膠制品,緩沖墊采用浸漬纖維闆。(6)不采用彈鼓,隻采用35發弧形彈匣供彈。

瞄準裝置

該槍采用機械瞄準具,由帶開式護翼的柱形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L形翻轉式表尺組成,射程裝定為100m和200m。

彈藥

該槍發射托卡列夫7.62mm手槍彈或7.63mm毛瑟手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7.62mm

初速——500m/s

表尺射程——200m

有效射程——200m

槍口動能——654.3J

理論射速——650發/min

戰鬥射速——100發/min

自動方式——自由槍機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35發

槍托打開——820mm

槍托折疊——615mm

槍管長——254mm

膛線——4條,右旋,纏距240mm

不含彈匣——3.36kg

含實彈匣——3.93kg

實彈匣——質量568g

準星——柱形

照門——U形缺口式

配用彈種——7.62×25mm托卡列夫手槍彈,7.63×25mm毛瑟手槍彈

黃銅彈殼彈——10.2~11.1g

複銅鋼彈殼彈——9.94~10.72g

彈頭質量——5.45~5.60g

發展簡介

創造曆史

54式7.62mm沖鋒槍是蘇聯在二戰期間研制的PPS-43式7.62mm沖鋒槍的仿制型号。PPS-43沖鋒槍依其型号中的俄文“舷Ñ”音譯,又稱為“波波斯”沖鋒槍,其設計者是阿列克謝·蘇達耶夫。

PPS-43沖鋒槍是同蘇軍在衛國戰争中常用的PPSh-41沖鋒槍齊名的一種武器。PPS-43的研制初衷是針對PPSh-41的缺點進行的,因為後者無法折疊,全槍太長太重,對于坦克手、海軍陸戰隊隊員和滑雪行進的步兵來說攜行不夠方便。

在最終定型前,PPS-43曾曆經四輪設計改進。1942年的首輪設計非常像簡化了的并采用弧形彈匣的德國MP38/40沖鋒槍,特别是槍口部分和折疊托。但第三次設計的外形已與PPS-43非常接近,它于1942年4~5月間通過了一系列測試,被命名為PPS-42式7.62mm沖鋒槍。

最後定型的PPS-43在以下細節上又進行了改進:增大複進簧導杆的直徑,并用其代替固定式抛殼挺,一物多用;取消了快慢機,隻能連發發射;改進并簡化了保險機構;握把護闆由木質改為塑料制造;槍機緩沖墊改用浸漬纖維闆

PPS-43沖鋒槍的大部分部件都采用鋼闆沖壓、焊接、鉚接制成,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等特點。如此設計也有客觀條件的限制,因為該槍的整個研制工作都是在敵軍兵臨城下、物資匮乏的條件下進行的。

從1941年8月30日起,列甯格勒就陷入了德國鐵鉗般的包圍之中,到1944年1月解圍時,城中軍民隻剩下不到五分之一。這是一場人類曆史上最殘酷的反圍困戰鬥,PPS-43沖鋒槍的研制工作就是在這樣一種困難環境下進行的。

PPS-43設計定型後,便立刻投入小批量生産,并迅速發給守城部隊試用,再針對部隊提出的意見進行改進,研究室和試驗場從來沒有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過。盡管條件極端簡陋,但并沒有影響PPS-43最終成為一種成功的設計,定型産品很受部隊歡迎,并于1943年正式成為蘇軍制式裝備。

PPS-43與PPSh-41從外觀上看起來有些相像,但絕不是簡單的派生,兩者結構上的區别非常明顯。PPS-43作為艱苦條件下誕生的應急武器,更加注重生産的簡便和成本的低廉,每生産一支PPS-43,隻需要6.2kg的金屬材料和2.7小時的機加工時間,而PPSh-41則需要消耗13.9kg的金屬和7.3小時的機加工時間,可見兩者的生産費用差别之大。

盡管如此,蘇達耶夫的成功設計仍使這支簡陋武器的實戰性能并不亞于PPSh-41。PPS-43在二戰中的總産量不少于100萬支,雖然遠比不上PPSh-41高達500萬支的産量,但兩槍的影響力基本上是一緻的。二戰結束後,PPS-43沖鋒槍曾廣泛裝備于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除中國外,波蘭、芬蘭、民主德國等國也對該槍進行了仿制生産。

進入中國

1945年8月9日,百萬蘇軍越過邊境,對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進行最後的打擊,PPS-43沖鋒槍随之進入中國境内,當時該槍在國内被稱為“四三式”沖鋒槍,同時蘇軍的裝備中也包括PPSh-41沖鋒槍。蘇軍中的遠東方面軍步兵第88旅是由早先退入蘇聯境内的我原東北抗日聯軍餘部組成的,由蘇方提供給養和訓練,裝備中當然也包括PPS-43。解放戰争初期,在東北民主聯軍中确有少量這兩種蘇式沖鋒槍裝備,但不是主流,更沒有進行批量仿制。直到解放戰争的後期,作為當時全軍的後勤和軍工基地的東北才開始自産沖鋒槍,而此前東北軍工基地主要集中生産前線更急需的彈藥,對于槍械則以維修為主。

生産過蘇式沖鋒槍的隻有我黨利用旅順、大連地區處于蘇軍控制下的有利條件,于1947年底組建的大連建新公司。由于當地接觸蘇式武器較多的原因,該公司在4年間曾仿造過蘇式沖鋒槍563支。

我國最終決定對PPS-43沖鋒槍進行仿制,很大程度上是由該槍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的出色表現決定的。這場戰争的武器來源、補充與解放戰争時期有很大不同:戰場繳獲少,補給主要靠國内生産和蘇聯援助,同時與美軍作戰以運動和攻堅為主,武器彈藥消耗量巨大。因此第四次戰役後,蘇聯提供了包括PPSh-41和PPS-43沖鋒槍在内的大批輕武器,第五次戰役前開始補充到部隊,到1951年共換裝兩種沖鋒槍35607支,使此前志願軍的“萬國牌”裝備得到明顯統一和改善。因外形上的不同,PPSh-41當時被稱作“轉盤沖鋒槍”或“四一式自動槍”,而PPS-43則被稱為“鐵把沖鋒槍”或“四三式自動槍”。

五次戰役後的1950年7月,志願軍後勤總部在朝鮮中部的三登裡召開軍械會議,對蘇援輕武器的性能進行總結,與會代表普遍反映蘇式步槍笨重、火力弱,不如美式槍械,但蘇式沖鋒槍使用方便,發射速度快,特别是“四三式”可以折疊,更加輕便,很受戰士歡迎。

裝備使用

“四三式”沖鋒槍裝備最多的是偵察兵。特别是五次戰役以後,在敵我對峙、存在緩沖區的情況下,或組織精幹的偵察小分隊,采用伏、襲擊戰術捕獲俘虜查明情況;或組織3~7人的小組穿插到敵縱深5~10km的地區進行偵察;或采用抵近觀察和潛入敵陣隐蔽觀察的辦法收集敵情,是志願軍最常用的戰法。

最典型的例子是“奇襲白虎團”戰鬥:1953年7月13日,志願軍第20、第9兵團對敵發起進攻,第203師609團一個加強營沿522.1高地以東公路向敵縱深插進,于14日2時進至二青洞附近,配屬該營指揮的607團偵察排一個班在副排長楊育才指揮下化裝奇襲,迅速殲滅了俗稱“白虎團”的韓國僞軍首都師第一團團部,使敵人失去指揮,為全殲敵軍起到重要作用。

韓國戰史編纂委員會編寫的《朝鮮戰争》中對此戰鬥是如此記載的:“4時左右,團部警衛人員和敵人(指志願軍)展開了激戰……竄入院裡的敵人用沖鋒槍猛烈掃射。情況室人員同敵人一面混戰一面燒文件,準備突圍。但團部的三十來人根本無法擋住将近一個營的敵人,因此團長下達命令向間榛岘各自突圍……團的各級指揮通信網全部斷絕,前線的各營無從接到命令,副師長也失蹤了……”楊育才所率領的偵察班,包括兩支“四三式”在内,全部裝備的沖鋒槍,在進攻敵團部的戰鬥中,因火力猛烈,緻使敵人以為遭到了一個營志願軍的進攻。

近距離反坦克作戰也是“四三式”沖鋒槍發揮威力的好場合。志願軍31師在古直木裡地區的反坦克戰鬥中,采用射擊、爆破、掩護三合一的辦法協同作戰。無後坐力炮小組包括3名炮手和2名爆破手,配以沖鋒槍3支及反坦克手榴彈6枚;火箭筒小組每組3人,其中包括步兵1人,攜沖鋒槍1支、槍彈200發、反坦克手榴彈2枚,專司掩護。在1952年6月13日的戰鬥中,美軍多輛坦克配合韓國僞軍一團向我官垡裡無名高地進攻,二連反坦克二組用火箭筒擊傷其中的第2輛,使其起火燃燒,4名乘員跳車逃跑,無後坐力炮組用3支沖鋒槍交叉射擊,當場擊斃2人,俘虜2人。

最能發揮“四三式”短小精悍長處的是朝鮮戰争末期反擊戰中進攻敵地下工事的戰鬥。我軍占領地面工事、敵退守坑道時,最常用的辦法是以2支沖鋒槍從正面将洞口封鎖,掩護後續部隊從側面接近洞口,投擲手榴彈或炸藥包,予敵以殺傷後,再進洞搜索。1953年4月15日發表的《根據官垡裡西高地戰鬥體驗對反擊據守地下工事之敵的戰術研究》一文中提到:“突擊隊主要應帶沖鋒槍、手榴彈之外,應攜帶炸藥包和少量土工器具,主要原因是“四三式”槍托可以折疊,在狹窄的坑道中使用更加方便。同年4月20日發表的《攻擊梅硯裡東山、馬踏裡西山之坑道戰經驗》中進一步明确:“每組應配10至15斤的大炸藥包一包,小炸藥包數包,爆破筒一根,每人沖鋒槍1支,配9至10個梭子,8至10個手榴彈……20米以内的小坑道以3人突擊隊為宜,一人靠左側攻擊前進,一人在其後負責裝填沖鋒槍子彈,以使火力不中斷,另一人在右側爬行打手電筒……直通坑道盡量使用沖鋒槍,手榴彈使用過多則煙大不能觀察。”後來又發展到4人一組,分兩個梯隊,全配沖鋒槍,兩隊交替向前,逐彎占領,換槍不換人,打入坑道迫敵投降或将敵殲滅。同時還推廣了将手電筒綁在沖鋒槍下方的作法,因“四三式”上機匣前下方是敞開的,捆綁手電筒比較牢靠,這樣可以邊照明邊射擊,便于該槍在夜間、坑道和山洞内發揮作用。

四三式變身五四式

根據朝鮮戰争開戰以來的經驗和我軍正規化建設的要求,1951年初,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央兵工委員會,提出了兵工提早建設的方針,認為我國兵器工業應争取蘇聯援助,技術起點“高一層”,同時實現與蘇聯統一制式,使之能在3~5年之内迅速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了當時所執行的“一邊倒”方針,自此國産輕武器開始走蘇式路線

1951年6月,徐向前總參謀長率軍事代表團赴蘇談判争取援助。經過努力達成協議,蘇方同意提供包括PPS-43在内的8種輕武器圖樣和技術資料,此舉為國産輕武器制式化奠定了基礎。仿制生産PPS-43沖鋒槍的任務落到了626廠肩上。該廠前身是1921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創建的東三省兵工廠。“九·一八”事變後,日僞統治時期稱為“奉天造兵所第一制造所”。

1946年3月,國民黨接管并改稱“九○兵工廠槍所”。

1948年11月2日東北全境解放後,東北軍區軍工部接收該廠,改為“五一工廠第一制造所”,1950年11月改稱“五一工廠槍所”。該廠積極試制新武器,1950年初試制成功美式M2卡賓槍300支後,接着又試制了PPSh-41沖鋒槍,稱為50式沖鋒槍,并将其彈鼓改為弧形彈匣。

1950年6月,朝鮮戰争爆發後,因沈陽有遭敵空襲的危險,東北局決定将相關工廠北遷,其中“五一工廠槍所”遷往北安。1951年1月,大部分車間安裝完畢開始試生産。1951年3月1日,東北兵工局正式更改廠名為“三二工廠”,後又稱”國營626廠”,對外稱”慶華工具廠”。同月,50式沖鋒槍正式定型、轉入批量生産,并送往朝鮮戰場。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所用的制式輕武器大部分出自626廠。

1951年6月到1953年12月,該廠共生産50式沖鋒槍35.8萬支。同時工廠開始仿制PPS-43沖鋒槍。由于當時尚未拿到蘇聯的設計圖紙,因此626廠隻能根據實物測繪仿制,仿制而成的沖鋒槍稱為“仿四三式”。

1953年以後,該廠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經過系統技術改造,産品設計能力和制造質量邁上新台階。在此條件下,根據蘇方提供的圖紙,從1954年4月起,再次測繪仿制PPS-43沖鋒槍,并于當年批準生産定型,正式命名為54式7.62mm沖鋒槍。随即下達批量生産任務,并裝備部隊,當時主要裝備裝甲兵、炮兵、空降兵和摩托化步兵等特殊兵種以及步兵偵察分隊。“仿四三式”和54式的名稱當時在很多場合下是混用的,關系類似于51式和54式手槍。不過54式沖鋒槍的生産并未維持很長時間,因為1956年我國又從蘇聯引進了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AK47自動步槍,并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在626廠開始試生産,定型産品即56式7.62mm沖鋒槍。由于56式沖鋒槍(該槍從本質上說是自動步槍)在我國的定位與50式、54式沖鋒槍相同,同時設計更為先進,槍彈威力也更大,50式、54式沖鋒槍很快均被替代,54式沖鋒槍于1956年最終停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