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學生所編語錄體散文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出自《論語·為政》。譯文為“推崇高尚的道德,影響誘導人們的思想,用規範的禮儀制度整肅人們的行為。”[2]具體出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作品名稱:《論語》
  •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論語・為政》
  • 作品體裁:語錄體散文

作品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激越,産生了百家争鳴的局面。當時的文人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諸侯國,希望治國安邦。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學說流派。在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後出現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百家争鳴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黃金時期。中國傳統中很多光輝的思想主張,都産生于那個時代。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鳴”中最重要的一個學術流派。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為記錄孔子的思想将孔子及其他優秀弟子的言論編著成書。最終,形成《論語》這本著作。

注釋譯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齊②之以刑,民免③而無恥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⑤。”①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②齊:整齊、約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恥:羞恥之心。    ⑤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作品鑒賞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第一經典,主要記載儒學創始人、“萬世師表”孔子的言語行事,同時也載錄了孔子若幹弟子,如曾參、顔淵、子路、子貢、子夏、子張等人的言語行事。全書共二十篇,約一萬五千餘字,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學說。大體而言,它包含有四大部分的基本内容:第一,以“仁義”為主幹的政治理學說,反映在具體政治上就是提倡“德治”與“王道”;第二,以“克己複禮”為特點的禮治原則,具體表現為提倡愛有差等、尊卑有序的綱常之道;第三,以“用中适時”,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為基調的“中庸”思想;第四,以追求“天下大同”為最高宗旨的社會理想。

作者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先師,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基本内容

出處:《論語・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此處後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隻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解說】“道之以德”,用道德來教導人民,又“齊之以禮”。“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規矩,要人民的思想行動,都合乎規矩。老百姓會“有恥且格”,既知道自己為什麼錯了,又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循規蹈矩,那就可以知過必改,口服心服。 孔子認為,刑罰隻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于法制的特點。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