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

龍川縣

廣東省河源市轄縣
龍川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3089平方公裡,轄24個鎮,315個行政村,42個居委會,1379個自然村,5658個經濟合作社,縣治于老隆鎮。[1]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川縣常住人口為595471人。龍川縣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沛陽光充足,平均氣溫21.8℃,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8%。[8]龍川縣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佗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移循州治于此,州縣并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通行客家語。龍川縣是全國重點生态功能區,廣東生态保護發展示範區。2016年3月,被命名為“中國空氣能産業基地”,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龍川縣享受原中央蘇區縣優惠,境内設深圳寶安(龍川)産業轉移工業園。2020年,龍川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61.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31億元。
    中文名:龍川縣 外文名:Longchuan、County 别名:循州 行政區劃代碼:441622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廣東省河源市 地理位置:華南、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遊 下轄地區:24個鎮,315個行政村,42個居委會,1379個自然村,5658個經濟合作社 政府駐地:老隆鎮中山東路20号0号 郵政區碼:5173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越王井、正相塔 火車站:龍川站、龍川北站 車牌代碼:粵P 人口:59.55萬(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GDP:44.0億元(2004年) 地方特産:龍川銀魚、楓深腐竹、千家欣茶油等 電話區碼:0762 地方方言:客家語、水源音 縣委書記:黃海生 地區生産總值:161.97億元(2020年) 面積:3089km²

建制沿革

據考查,在新石器時代,今龍川縣境内佗城坑子裡、上印牛背嶺,紫市坪嶺頭、九龍崗,豐稔牛角塘,登雲鯉魚山,龍母坪背崗等地已有人類從事漁、獵、耕、織等活動。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龍川縣,趙佗為令,屬南海郡。龍川得名緣由,一曰博羅之東鄉(古龍川)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号。據裴淵《廣州記》:本博羅縣之東鄉,東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号。一曰龍潭自嶅山分注會于川,故名龍川。其時龍川縣地遼闊,包括今之粵東大部分地區。據《南越志》:“縣北有龍穴山,舜時有五色龍,乘雲出入此穴。”縣名由此。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龍川為南越國轄地。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趙佗歸漢,保留封地,龍川縣仍屬南越國轄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平南越,設置交趾部,龍川屬南海郡。獻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改交州為荊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吳黃武元年(222年),廢荊州,複交州,龍川屬南海郡。黃武五年(226年),吳分南海等郡置廣州,不久又并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永安七年(264年),廢交州置廣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南海郡析置東官(東莞)郡,龍川析置興甯縣,仍屬南海郡。廢帝太和元年(366年),龍川析置雷鄉縣,均屬南海郡。

南朝宋年間(420—479年),撤雷鄉并入龍川縣。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置河源、新豐縣。南梁天監二年(503年),析南海置梁化郡。龍川縣析置雷鄉縣,均屬梁化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置總管府于龍川。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總管府遷于歸善,龍川并入河源縣,雷鄉并入興甯縣。炀帝大業元年(605年),廢循州置龍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廢龍川郡複循州。貞觀元年(627年),置嶺南道,循州屬之。天授二年(691年),廢循州置雷鄉郡,複雷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乾元元年(758年),廢海豐郡複循州。

五代南漢劉龔乾亨元年(917年),循州析置祯州,循州治所遷設雷鄉縣(今龍川佗城),州縣并存,僅轄雷鄉縣。

宋開寶四年(971年),設置廣南東路,撤雷鄉複龍川縣,屬循州。宣和二年(1120年),龍川改雷江縣,屬循州。紹興三年(1133年),廢雷江複龍川縣,屬循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廢廣南東路設置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循州改路,治所仍設龍川城(今佗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循州路降為散州,龍川屬循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置廣東行中書省,惠州路改府,循州仍存,龍川屬循州。翌年,廢循州并入惠州府,龍川屬之。洪武九年,廣東行中書省改為廣東布政使司,龍川屬惠州府。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龍川析置和平縣,均屬惠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龍川屬惠州府。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惠嘉潮道,龍川仍屬惠州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廣東布政使司和惠州府,設置廣東都督府潮循道,龍川屬之。民國15年,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民國20年,屬廣東省東區綏靖專員公署。民國26年,屬廣東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民國35年,屬廣東省第六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翌年,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屬粵東行政專員公署。1956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1959年,屬韶關地區專員公署。1963年恢複惠陽地區專員公署,龍川屬之。1968年,屬惠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至1985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

1988年1月7日,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廣東省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給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批複》,撤銷惠陽地區,設立河源市,龍川縣成為河源市轄縣。

行政區劃

置縣之初,疆域遼闊,包括今龍川、五華、興甯、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境,以及新豐、陸豐、紫金、尋邬(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方。公元331年(東晉鹹和六年)以後,龍川縣地曾多次析置新縣。自明嘉靖至今,縣境疆域基本上穩定下來無大變動。

2000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鎮、田心鎮、龍母鎮、上坪鎮、回龍鎮、鐵場鎮、四都鎮、義都鎮、細坳鎮、岩鎮鎮、黎咀鎮、車田鎮、新田鎮、附城鎮、黃石鎮、豐稔鎮、鶴市鎮、錦歸鎮、黃布鎮、麻布崗鎮、紫市鎮、登雲鎮、貝嶺鎮、赤光鎮、通衢鎮、佗城鎮。

2002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四都、黃石、細坳、車田、貝嶺、黎咀、上坪、豐稔、赤光、龍母、回龍,田心、鐵場、登雲、通衢、鶴市、黃布、紫市、佗城、鄭馬、岩鎮、新田、石坑、錦歸、附城、義都、谷前、麻布崗、楓樹壩)。

2004年,将全縣356個村民委員會減少至313個。

截至2018年,龍川縣轄24個鎮(老隆鎮、佗城鎮、義都鎮、黃布鎮、鶴市鎮、紫市鎮、通衢鎮、登雲鎮、豐稔鎮、四都鎮、鐵場鎮、龍母鎮、田心鎮、黃石鎮、黎咀鎮、車田鎮、赤光鎮、回龍鎮、新田鎮、岩鎮鎮、麻布崗鎮、貝嶺鎮、細坳鎮、上坪鎮)、315個村、42個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老隆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川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遊,地跨北緯23°5′57″——24°47′03″,東經115°03′13″——115°35′18″之間。北接江西省尋烏縣、定南縣,東連梅州市五華縣、興甯市,南接東源縣,西臨和平縣,全縣總面積3089平方千米,人口59.55萬(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絕大多數為漢族,縣治設于老隆鎮。

地形地貌

龍川縣主要山脈為霍山。霍山,方圓10公裡,海拔550米,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曆史而著名,被譽為“朝在羅浮暮在霍”。以其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聞名遐迩,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

氣候

龍川縣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沛陽光充足,平均氣溫21.8℃,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8%。

冬半年受極地冷高壓脊控制,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幹冷;夏半年則受鋒面低槽、季風低壓,熱帶氣旋所影響,盛行西南、東南季風,高溫多雨。縣站累年平均氣溫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時,無霜期320天,這種呈溫和、雨量充足、夏長冬短、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季風明顯等特點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農業氣候資源豐富,适宜喜溫作物和雙季稻的種植。由于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樣,氣候的季節性和地方性差異也明顯,農業氣象災害比較頻繁發生,春季的低溫陰雨、5—6月份的龍舟水、夏季高溫、秋末的寒露風、隆冬的低溫霜凍、春季和秋季的幹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風以及暴雨等氣象災害常給各地工農業生産帶來比較大的危害。

水文

地下水

地下水分為深層和淺層,深層地下水因資料欠缺,難以分析計算。經查明:本縣淺層地下水約占徑流址的25%,為5.89億立方米。

據1980年有關部門測定,本縣地下水分布情況為:下半縣佗城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18噸,中半縣黎咀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7.7噸至14.4噸,上半縣上坪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12.26噸。

地表水

縣境内大小河流共15條,主要河流有東江水系的東江河,韓江水系的鐵場河、鶴市河。

東江河水系東江發源于江西省尋邬縣桠髻缽山和江西省安遠縣大嶺嶂,稱尋邬水、安遠水。本縣流域面積2260.41平方公裡,流長165公裡。尋邬水流經上坪、麻布崗、岩鎮、新田、赤光;安遠水經江西定南後,流經縣境的細坳、貝嶺、鄭馬。兩支流彙合于楓樹壩庫區再流經黎咀、黃石、東水(和平)、四都、豐稔、附城、老隆、佗城等區鎮,在佗城勝利村虎頭崗注入河源縣境。

東江多年平均徑流董62億立方米,最大洪流量每秒1.02萬立方米,老隆水位達海拔73.37米,出現于1964年6月17日,最小洪流量每秒7.9立方米,出現在1963年6月2日。

東江在縣境的集雨面積為1677平方公裡。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支流有(一)小金水:發源于江西省尋邬縣擔竿嶂,從上坪的茶活流入本縣渡田河彙入尋邬水。縣境集雨面積45.1平方公裡,流長8.9公裡。多年平均徑流童每秒6.67立方米;(二)流田水:發源于上坪黃背坳,從梅裡壩流入尋邬水,集雨面積186.5平方公裡。河長31.7公裡,多年平均徑流董每秒4.8立方米;(三)沙洲水:發源于上坪野豬嶂,從麻布崗赤石渡流入尋邬水,集雨面積117平方公裡。流長25.5公裡。多年的平均徑流童每秒7.89立方米;(四)安遠水:又名貝嶺河,發源于江西省大嶺嶂,在細坳流入縣境。經貝嶺、岩鎮在合河口與尋邬水彙合,縣境集雨面積498平方公裡,河長33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58.69立方米;(五)黃麻布水:發源于本縣金石嶂,流經細坳、貝嶺。從西橋流入安遠水,集雨面積138.8平方公裡,流長30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3.58立方米;(六)車田水:發源于大帽嶂。經車田流入楓樹壩在鬥标流入東江,集雨面積137平方公裡,河長28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3.14立方米;(七)小廟水:發源于黎咀牙沙嶂,經龍母、豐稔,在黃塘水流入東江,集雨面積173.9平方公裡,河長31公裡。

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下的還有老隆兩渡河,流經附城蓮南的義都河等。

韓江水系韓江上遊的鐵場河,屬韓江一級支流,發源于回龍的丫髻寨,流經回龍、田心、龍母、鐵場,在魯占出境,入五華縣合水與龍川鶴市河彙合,集雨面積462.2平方公裡,河長48.7公裡。較大支流有4條:田心水、洋田水、谷前水、洋貝河等。雅寄河發源于紫市七目嶂,流經紫市、鶴市、通衢、登雲,在石來口流入五華縣岐嶺鎮,流經縣境内35.2公裡。

人口民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将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川縣常住人口的基本情況公布如下:全縣常住人口為59547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9568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00209人,下降14.40%。全縣共有家庭戶200967戶,集體戶6249戶,家庭戶人口為564749人,集體戶人口為3072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1人。

24個鎮中,人口超過10萬人的鎮有1個,在1-10萬人之間的鎮有17個,少于1萬人的鎮有6個。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24個鎮中,有23個鎮的人口減少。人口減少較多的3個鎮依次為:鐵場鎮、龍母鎮、車田鎮,分别減少22532人、16768人、13612人。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00207人,占50.42%;女性人口為295264人,占49.58%。總人口性别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6.39上升為101.67。24個鎮中,人口性别比在110以上的鎮有5個,在105-110之間的鎮有11個,在105以下的鎮有8個。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55332人,占26.08%;15-59歲人口為326421人,占54.82%;60歲及以上人口為113718人,占19.1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82968人,占13.9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3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4.5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9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33個百分點。

全縣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0926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84078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41356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63622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有6873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4120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0532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有27478人。全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0459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2.60%下降為1.76%,下降0.84個百分點。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縣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86年提高至9.37年。24個鎮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鎮有1個,在9年至10年之間的鎮有3個,在8年至9年之間的鎮有20。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本縣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木本植物約500多種,以優良鄉土樹種殼鬥科(杉、松、樟、山茶、大戟、柿、漆樹、薔薇、金縷梅、杜英、楝、竹科等)為主。經濟價值較高的何殼鬥科的椎、椆類,樟科的檫樹、香樹、黃樟,杉科的杉樹,松科的馬尾松,李科的積扭,漆樹科的酸,石楠科的楠木,紫鹹科的泡桐,山茶科的白荷、赤荷,毛科的毛竹,楝科的苦棟樹等。

其它陸地野生植物有700多種,主要有山蒼子,黃端木、猴耳環、烏藥、春花、桃金娘、野牡丹、紫金牛、鴨腳木、五加皮、了哥王、毛冬胄、崗茶、女貞、算盤子、葫蘆茶、山芝麻、半楓荷、映山紅、羊角扭、土茯苓、玉葉金花、雞屎藤、巴戟、野葛、雞血藤、金銀花、過山龍以及芒箕,鋪地松、鐵線蕨、烏毛蕨等。

動物資源

本縣野生動物,多産于細坳、上坪、貝嶺、麻布崗、新田、岩鎮、黃石等山區,主要有獸類、飛禽類和兩栖爬行類。

獸類有野豬、野山羊、山牛、豪豬、黃涼、狐狸、貓狸、野兔、野狗、松鼠、黃鼠狼、野鼠、穿山甲、果狸等。

飛禽類有麻雀、禾花雀、山雀、喜鵲、長毛鵲、燕子、烏鴉、鹞、老鷹、貓頭鷹、啄木鳥、布谷鳥、伯勞、杜鵑、黃莺、斑鸠、八哥、畫眉、翡翠、米雞、鸬鹚、白頭翁、公雕、白鶴,野鴨、白鹩、雉雞、竹雞、屎缸鳴、五色鳥、赤哨、回歸鳥等。

兩栖爬行類有甲龜、烏龜、金錢龜、螃蟹、舞蛙及各種蛇類。

水資源

龍川水力資源豐富,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33億立方米。豐水年為35.23億立方米;平水年為22.18億立方米;枯水年為12.83億立方米。據1985年統計,全縣水力資源用論蘊藏量41.39萬千瓦,可能利用開發量27.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18.24萬千瓦,其中縣屬電站裝機容量2.24萬千瓦.省屬楓樹壩電站裝機容量16萬千瓦。

礦産資源

礦産資源豐富,儲量大,鐵礦總儲量達1500萬噸,錳、鋅、鎢礦總儲量達46.7萬噸,铷礦儲量17.5萬噸,為世界上首個超大型铷礦床。礦點分布10多處,為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崗岩在石坑鎮的烏石村,儲量面積達130萬平方米;位于紫市鎮的花崗岩,儲量大,品種多,均可露天開采。此外,優質稀有珍貴的黎咀天然礦泉水年流量27萬噸,與世界名泉法國“維希”礦泉屬同一家族,被譽為“東方維希”。

政治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黃海生

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縣長

劉力

縣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蔡東藝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陳如發

主要領導

經濟

綜述

2018年,龍川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5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下同簡稱增長)6.3%。第一産業增加值26.4億元,增長4.5%;第二産業增加值39.1億元,增長5.9%;其中,建築業增加值10.7億元,負增長0.6%;工業增加值28.4億元,增長8.1%;第三産業增加值90.2億元,增長7.1%。其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4.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9億元,住宿餐飲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2.5%;金融業增加值9.0億元,增長5.6%;房地産業增加值17.8億元,增長8.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4.5億元,增長9.9%。三産占比調整為18.77:26.97:54.26。

2018年,龍川縣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97.2億元,增長5.6%,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為62.4%,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6.5%,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人均GDP為21621元,增長7.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增長4.0%。與2017年同期相比,放緩38.1個百分點,緩幅較大。其中:建安工程增長5.2%,房地産開發增長24.0%;工業投資增長17.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0.3%,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7.8%,第三産業投資負增長3.0%。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占全年計劃的95.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8.6元,同比增長9.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4.3元,增長4.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77.1元,增長11.4%。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8535元,增長10.9%。

2021年1季度,龍川縣地區生産總值為37.50億元,同比增長20.5%,兩年平均增長3.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5.90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為7.80億元,同比增長44.2%,兩年平均增長0.3%;第三産業增加值為23.81億元,同比增長17.0%,兩年平均增長4.0%。

第一産業

農業,包括農(種植業)、林、牧、副、漁業,本卷專述種植業。

龍川地處丘陵山區,山多田少,光、溫、水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種植業的良好自然條件。1977年以前,種植業産值占農業總産值的60%以上。1978年底以後,農村多種經營發展較快,種植業比重下降。1985年,種植業産值占農業總産值的52.7%。

建國前,一家一戶經營,無力改變生産條件,耕作制度落後,洪、澇、旱、病蟲災害頻繁,農業生産水平極低。貧苦農民僅能半饑度日。民國32年(1943年)統計,全縣年産稻谷3.02萬噸,畝産78.5公斤。

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變革生産關系,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興修水利,治山、治水,改造山坑低産田,不斷改善農業生産條件,逐步推廣農業機械和科學種田。農業生産雖然經受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産值仍然逐年上升。特别是1979年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行包幹到戶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得到真正體現,農民生産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産進一步發展。1985年,農業總産值1.23億元,占工農業總産值的59.1%。其中種植業産值6884.8萬元,比1949年增長137.3%,比1978年增長19.7%。

2018年,龍川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0.7億元,增長4.4%。其中:種植業産值20.7億元,增長4.2%,林業産值10.5億元,增長6.2%,牧業産值7.6億元,增長4.5%,漁業産值1.4億元,增長0.2%,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0.5億元,增長6.4%。

2018年,龍川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1.7萬畝,糧食總産量22.9萬噸,其中:稻谷産量21.8萬噸。花生總産量1.2萬噸。年末水果面積8.5萬畝,水果總産量7.5萬噸。

2018年,龍川縣生豬出欄25.4萬頭,出售和自宰肉用禽554.4萬隻,家禽肉産量7887噸;肉類總産量3.05萬噸,其中:豬肉産量2.02萬噸;漁業養殖總面積2.5萬畝,水産品總量1.3萬噸。

2018年,龍川縣地膜用量503噸,農藥用量595噸,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8319噸。農村用電量17611萬千瓦時。

第二産業

龍川早在宋、元時代,已有陶瓷、紡織、造紙、造(木)船等手工業。明、清時期,采礦、冶煉生産和竹木、藤草、銅器、鞋革、車衣、食品加工業具有一定規模。民國期間,各種民營個體手工業比較普遍,生産品類較為廣泛,其中佗城草席、貝嶺東莊紙、老隆皮枕頭及牛筋糕等産品頗有名氣,暢銷縣内外。

建國後,龍川工業生産有很大發展,國營、集體和個體工業遍布全縣城鄉,主要有電力、森林工業、采礦、冶煉、鑄造、造紙、造船、印刷、化工、食品、飲料、建材、日用陶瓷、釀酒等工業。1985年,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1532個,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55個(含省辦1個,地區辦2個),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83個(縣辦10個,區鎮辦173個),其他工業企業1294個(鄉村辦236個,農村合作辦130個,農村個體辦925個,城鎮辦3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5583人,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6637人(其中區、鎮工業企業職工5394人)。年工業總産值8495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産值2.08億元的40%,比1949年281萬元增長29.2倍。

2018年,龍川縣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産值125.9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8.4億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和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14.5億元,工業增加值25.9億元,分别增長11.1%和8.6%。其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0.5億元,增長10.8%,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2%。園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力,是我縣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園區入庫稅收實現3.2億元,增長17.5%。

2018年,龍川縣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施工企業14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産值24.83億元,增長19.6%。

第三産業

2018年,龍川縣通車裡程3037.8公裡,公路密度98.6公裡/百平方公裡。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408萬人,增長4.6%;客運周轉量為50727萬人公裡,增長6.6%,公路貨運量1170萬噸,增長2.2%,貨運周轉量為108371萬噸公裡,增長5.5%。

2018年,龍川縣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50億元。固定電話用戶5.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6.7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8.39萬戶。

2018年,龍川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15億元,增長10.3%。其中,零售業92.82億元,住宿和餐飲業7.45億元,其中,零售業實現了10.8%的高增長。城鄉集市貿易成交活躍,成交額達15.8億元,增長9.0%。

2018年,龍川縣實際到位内聯資金4.78億美元,增長10.9%。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21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314萬美元,分别同比下降92.0%、18.9%。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1億美元,下降41.4%,其中出口總額3.4億美元,下降12.8%。

2018年,龍川縣接待旅遊總人數416.59萬人次,增長11.6%,旅遊總收入36.40億元,增長13.4%。

2018年,龍川縣實現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完成7.3億元,增長8.1%。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支出63.8億元,增長13.4%。全縣完成稅收(含海關)總收入13.70億元,增長14.8%。

截至2018年末,龍川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8.85億元,比年初增長5.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2.9億元,比年初增長6.9%。各項貸款餘額144.05億元,比年初增長18.2%。

2018年,龍川縣保費總收入3.73億元,其中财産保險保費收入1.33億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40億元。

交通運輸

綜述

至建國前夕,龍川縣境公路裡程較少。陸路運輸除少數汽車、人力車運載外,大部分靠人力肩挑背負;水上運輸較為繁忙。

建國後,本縣交通事業迅速發展。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已構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客貨運輸體系,形成由水運、公路、鐵路組成的城鄉交叉運輸網。至1985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752.3公裡,等于1949年的8倍;有客車、貨車和小汽車590輛,為1949年機動車36輛的16倍之多;年貨運量3萬噸、客運量180萬人次。水運業有國營、集體、個體運輸船268艘、4710匹馬力、7760噸位,水運公司年貨運量8萬噸。縣境内有鐵路線38.65公裡,年貨運量34.8萬噸,客運量119萬人次。

公路

國道205線、國道236線、國道238線貫穿全境,屬一、二等級公路。全縣315個村實現村村通公路,總裡程為1808.7公裡。

G25長深高速、G35濟廣高速、G78汕昆高速公路、S6廣龍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并在縣境内設有十二個互通立交出口(龍川西、龍川東、佗城、義都、登雲、豐稔、霍山、龍母、赤光、岩鎮、麻布崗、仰天堂)。

鐵路

京九鐵路與廣梅汕鐵路在縣城交彙,設龍川站及大型編組站(龍川北站)和機務段(龍川機務段)糧食儲備站、機務段、通信段,是嶺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贛深高速鐵路與梅龍高鐵在佗城鎮交彙,設有贛深高鐵全線第三大站、河源段内最大的站點龍川西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龍川縣老隆學校

龍川縣老隆鎮附城學校

龍川縣卓峰學校

龍川縣第一中學初中部

龍川縣培英學校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龍川縣佗城中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龍川縣金安中學

龍川第一實驗學校

龍川宏圖學校

龍川縣谷前中學

龍川縣鐵場中學

龍川縣赤光中學

龍川縣洋貝居仁學校

龍川縣龍母中學

龍川縣龍母永和學校

龍川縣田心中學

龍川縣黃石中學

龍川縣黎咀中學

龍川縣廻龍中學

龍川縣新田中學

龍川縣岩鎮中學

龍川縣四都振寰中學

龍川縣貝嶺中學

龍川縣細坳中學

龍川縣上坪中學

龍川縣義都中學

龍川縣豐稔第三中學

龍川縣黃布中學

龍川縣紫市中學

龍川縣通衢中學

龍川縣登雲中學

龍川縣豐稔中學

義務教育階段主要學校

普通類

龍川宏圖學校

龍川縣第一中學

龍川縣隆師中學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龍川縣實驗中學

龍川第一實驗學校

職業類

龍川縣職業技術學校

高中階段學校

截至2018年末,龍川縣有中小學校122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普通初中28所(含民辦1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完全小學8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16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小學教學點270個。全縣中小學在校生137980人,其中普通高中14524人、普通初中29613人、小學65498人、中職教育524人、特殊教育學校173人、幼兒園30168人。全縣中小學教職工11499人,其中中學4943人、小學4105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69人;特殊教育學校53人;幼兒園2398人。

2018年,龍川縣高考大專入圍人數3084人,本科入圍2298人,入圍高分優先錄取線324人,其中600分以上達到17人。

2019年,龍川縣高考本科入圍人數2373人。中招考總分600分以上達到253人,全市前一百名(含并列)龍川有39人。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龍川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1757人,較2017年增加694人,擁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2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3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龍川縣有藝術團1個,電視差轉台1個,電視覆蓋率99%,有線電視終端用戶5.28萬戶,其中縣城3.20萬戶。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龍川縣擁有各類體育場3個,各類體育活動場所1368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龍川縣共有衛生機構42個,實有病床位3778個,增加床位37個,衛生技術人員3163人,其中執業醫師900人,增長11.4%。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龍川縣擁有福利敬老院27所,收養204人;參加養老保險7.93萬人,參加工傷險5.0萬人,醫療險5.4萬人,失業險4.83萬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31萬人,參加新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77.53萬人。

2018年,龍川縣登記失業率為2.28%,較去年降低0.14個百分點。

曆史文化

語言

龍川縣居民使用的語言是屬于漢語客家方言中的地區方言,按一般習慣稱之為龍川話。龍川話大體上可分為5種:老隆土語(包括今佗城、義都、豐稔、四都、老隆、附城等區鎮水源音),鶴市土語(包括今鶴市、登雲、錦歸、黃布、通衢、紫市等區),鐵場土語(包括今鐵場、龍母、石坑、回龍、田心、赤光等區),車田土語(包括今車田、黎咀、黃石、楓樹壩、鄭馬等區),貝嶺土語(包括今貝嶺、細坳、麻布崗、岩鎮、上坪、新田等區)。

客家淵源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征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遷,時延1500年的記載。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朝時,由于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随着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族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在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均卷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争。宋亡後,他們隻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北部。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于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于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内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占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嚣、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将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節日習俗

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并不盛行。

過程儀式大部分仍沿舊習:如相親、送定、報日子、送聘金、盤嫁妝、接親、拜堂鬧洞房等。

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内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打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将,養花,釣魚等。

龍川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地方特産

老隆鎮牛筋糕

老隆鎮牛筋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但已經不能嘗到其正宗的味道,可喻為龍川第一大特産。

茶樹菇

河源龍川盛産茶樹菇。茶樹菇又名茶新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于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茶樹菇隸屬真菌門,又名柱狀田頭菇、楊樹菇、茶薪菇、柱狀環鏽傘、柳松茸等,原為江西黎川境内的西域鄉、東堡鄉等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數量極少,主要要分布在江西、福建、雲南等地。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定,它富含人體所需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種氨基酸(特别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八種氨基酸物質)和十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與抗癌多糖,其藥用保健療效高于其他食用菌。用作主菜、調味均佳;且有滋陽壯陰、美容保健之功效,對腎虛、尿頻、水腫、風濕有獨特療效,對抗癌、降壓、防衰、小兒低熱、尿床有較理想的輔助治療功能,民間稱之為“神菇”。

龍川柿餅

柿子屬木本科植物,一般經枝植後3--5年便可産柿。柿餅是青柿子經削皮、脫水、脫澀、以傳統日曬加工法與新式機器烘幹法配合制成的新鮮柿餅、柿幹,不但保存柿子的原有營養成分,且風味更佳,用于冷凍方式保存,可保存一年。柿餅、柿幹富含果糖、葡萄糖、天然有機緒、錳、鈣、維生素等天然營養食品,是選擇養生食品的不錯選擇。每年九月霜降前後,柿子便可成熟。柿餅的制作,将成熟的柿子摘下,刨去皮,曬幹、制成柿餅,後用竹簍裝上禾稈,放進柿餅,滲些酶種,再用禾稈封捆好,半月以後每個柿餅如塗上一層白粉末一樣,俗稱“柿霜”。柿子肉脆味甘甜。将摘下的柿子用鹽水或石灰水浸周許,便可吃,謂之“鹽味柿”、“石灰柿”。

桂林茶

桂林茶是在海拔1170米綠色環境裡生長,位于龍川大帽山下,是粵東北區一大名茶。桂林茶茶色清澈淡綠,香味濃郁、有抗氧化、清涼解毒、防脂、抗癌、抗衰老等功能。茶葉中含多酸類、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芳香物質等各種成分。

風景名勝

2009年全縣實現旅遊服務業日趨活躍。通過資源整合,有序打造生态遊、文化遊等特色旅遊業,明駿知青村旅遊度假山莊已竣工試業,佗城曆史文化旅遊開發力度加大。霍山風景區、佗城學宮、越王廟、百姓宗祠等景點接待遊客人數保持增長勢頭。全縣共接待遊客115.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6億元,分别比增4.5%和-1.5%;積極落實“家電下鄉”補貼等擴大群衆消費需求政策,銷售各類産品9554台(件),實現銷售額4263.1萬元。商貿物流、酒店服務、金融保險等行業健康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7.9億元,比增17.3%。

佗城

佗城鎮位于廣東省東北部,龍川縣南部。西南毗鄰河源市的柳城,藍口,葉潭等鎮,東北與本縣的黃布,附城,鶴市等鄉鎮接壤,西北連義都鎮。總面積163,5平方公裡,人口36780人,距河源市區99公裡。

地勢南北高中間低,中部有廣東四大河流之一的東江,從東北向西南斜穿而過,河兩岸多為狹窄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帶。西北部多山地,與本縣義都鎮交界的大帽山,海拔1175米,為本鎮最高峰。其餘地區多為丘陵地帶。鎮政府所在地佗城,坐落在本鎮的中心,西南距廣州302公裡,東北距龍川縣新縣城老隆鎮10公裡,北枕險峰連綿的熬山,南瀕奔騰不息的東江,205國道自西向東橫貫北郊。這裡自古以來是往返粵中,興海,贛南乃至閩西之間的必經之處,為東江流域兵家必争之地。

燕仙岩

燕仙岩又名燕子岩,位于龍川縣貝嶺鎮上盤管理區境内的一座大石山上。石山孤峰中懸,石梯入雲,奇花異獸,風景清幽美麗。岩洞天成,泉水從石壁縫隙滴落,滴石成井,井水清洌甘甜。岩洞左邊靠近石壁處有一石床,名曰:“仙人床”。據考古工作者的考察分析,極有可能是古人類穴居之處。

下塔

下塔位于田心鎮塔峰村,宋代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又名“仙塔”。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創建,明萬曆乙已(1605年)重修。已有885年曆史。塔身銘文磚有“宣和二年庚子”字樣,下塔為平面四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25米。塔外觀黃灰色。花崗岩條石墊基,以上皆用磚砌。首層邊長4.4米,西面辟一門可入塔腔,其餘三面為假門。二層以上空心無梯,四面皆作假門。塔身外壁不設平座,不設鬥栱,僅以棱角牙子磚與線磚相間疊澀出檐,各層收分較大,呈錐形向上。此塔在粵東古塔中為唯一平面四角宋代磚牆。

鹿湖

鹿湖生态旅遊區坐落于千年古縣——廣東龍川縣四都鎮新川村,距縣城僅22公裡之遙。鹿湖生态旅遊區是集觀光娛樂、騎馬競技、療養避暑、休閑度假、入廟朝聖、古迹遺風、會議接待、生物考察等為一體的生态旅遊區。千年寶刹鹿湖禅寺就于景區之中。有“寂靜山鄉、佛門淨土,世外仙境”之美譽。該景區是按國家AAAA級旅遊區标準建設。

九龍灣

龍川九龍灣,四季如春,平均氣溫20℃左右,從而形成罕見的“冬江水暖、江霧蒸騰”的奇觀。

九龍灣位于楓樹壩水庫下遊至黎嘴鎮河段,全程13公裡。九曲成九灣,一灣一龍潭,順流而下依次為:天龍潭、銀河潭、白龍潭、紫龍潭、黃龍潭、天地潭、青龍潭、赤龍潭、金龍潭。相傳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趙佗統領三十萬大軍征百粵,天上玉皇差遣九神龍為趙佗大軍保駕南征。趙佗平定百粵後,九龍神依戀此間美景,奏請玉帝準落居此地,九龍灣由此得名。

龍潭寺

龍潭寺坐落于廣東省龍川縣義都鎮風水寶地龍潭。此處風景如畫,獨占龍川八景中的兩景,享有“龍潭瀑布”、“嶅峰雪霁”之稱。龍潭寺曆史可追溯至二千二百年前,前身乃趙佗書院,北宋年間改建為寺廟,清順治年間擴建重修,期間香火鼎盛。由于曆史原因,時至今日得于恢複重建。該寺是一座經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批準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該市比較有名的佛教場所。

七目嶂

七目嶂(亦名七峰山),群峰競秀,主峰海拔1318米,比羅浮山(1296米)還高22米,是龍川和粵東的最高山峰。其地史悠久,在大地構造上,為一隆起帶,構造線以華夏型(東北—西南向)為主。自古生代後期的二叠紀至中生代初期的三叠紀;由于各期斷裂及火山活動,大約至今23000萬年,在原斷陷地區沉積了不少陸相盆地沉積物。到中生代末的白垩紀至新生代初的第三紀。大約距今14000萬年,由于燕山運動花崗岩開始侵入和擡升。使古生代以來各期形成的地層隆起,形成地層複雜的山地。從第三紀至第四紀期間所發生的喜馬拉雅運動,大約距今4000萬年,使山地間歇性進一步擡升,而形成地質曆史悠久的山地。組成山地的岩石多為中生代侏羅紀砂岩、砂礫岩、砂頁岩、粉砂岩和石英砂岩等。

霍山

霍山位于田心鎮,毗鄰興甯、五華,距龍川縣城47公裡,距河源市區146公裡,方圓10公裡,海拔550米,是省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以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聞名遐迩。為廣東七大名山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這兒沒有大山,後因當年的女娲補天時,将剩下的一點沙漿,撒落人間,剛好落到霍山,故使霍山呈現出懸崖高聳,絕壁萬丈,橫空屹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令人歎為觀止的奇特山峰。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曆史而著名。山裡三組峰巒組成一個體,傍無延緣,氣勢磅礴,奇峰突起,峭石峥嵘,百态千姿,景色秀麗。山上泉水清洌甘甜,久旱不竭。東峰之下,一湖環山,湖光山色,美盡粵東,全山計有二十七岩、四十八峰、十一泉池、八大洞府等名勝古迹。諸勝中尤以"霍山十景"為最。這十景是:船頭觀日、玉麟玩月、酒甕淩雲、雄師吼龍、橫岩傲霧、一線曙光、砻盂接佛、七井仙泉、沙僧拜壽、鐵拐挑葫蘆。

著名人物

趙佗,河北正定人,南越國創建者、南越武王。為首任龍川縣令,曾于龍川築佗城。

吳潛,安徽人,南宋中晚期名臣,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晚年遭排擠,谪建昌軍,徙循州(治今龍川佗城)。

馮雲山,太平天國名将,原籍龍川縣石灰窯村。官封南王,七千歲。

黃克(1905年—1928年),字新發,别号新強,龍川佗城人,中共早期黨員。曾率東江工農革命軍攻占鶴市。曾為龍川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邬保良,曾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理科研究所所長、《理科季刊》總及中國化學會《化學》等職。1949年至1952年間,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校長)。

蕭殷(1915-1983)原名鄭文生,筆名蕭英。作家,文學評論家。曾任《新華日報》編委、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石家莊日報》副總編輯。

黃麟書,著名曆史學家、教育家。曾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國民黨廣東省委常委、中央監察委員、中央考試委員、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風紀迅察團中将委員等職。

巫漪麗(1931年—2019年4月20日),祖籍龍川,美籍華人鋼琴演奏者,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中國鋼琴啟蒙人之一。

張百如,1954年7月生,曾任雲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

榮譽稱号

榮譽稱号

批準文号

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

國發〔2010〕46号

中央蘇區縣

-

2012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

-

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教職成廳函〔2018〕23号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第一批)

文物政發〔2019〕8号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國能綜通新能〔2021〕84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