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門源

青海門源

門源回族自治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屬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部和北部與甘肅省相鄰。[1]距省會西甯150公裡,距海北州州府駐地海晏縣250公裡。總面積6896平方公裡。1929年設門源縣,1953年成立門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門源回族自治縣。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92億元。民族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0%左右,還有漢、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總人口15.58萬人(2013年)。門源縣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書寫起來太過複雜,後統一簡化為同音字“門”。2015年11月30日,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中文名:門源回族自治縣 外文名:Meny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6896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國家:中國 省:青海省

建制沿革

秦代為羌人故地,兩漢、三國為西平郡轄地。

東晉十六國時,先後屬前涼、後涼、南涼、北涼五國屬地。

南北朝時為鮮卑族吐谷渾人牧地。隋、唐屬鄯州轄地,後被吐蕃占領。

宋時為涼州吐蕃六谷部、西夏、河湟吐蕃唃厮啰等地方政權和宋王朝交替統治。

元代為章吉附馬封地,屬西甯州管轄。随同蒙古軍隊東來的部分"西域親軍",屯耕牧養留居門源。

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馬步駐軍實行"上馬為軍、下馬從耕",開始從事種植業生産。明末為蒙古族麥力幹牧地。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軍平定羅蔔藏丹津反清事件後,置大通衛。次年築大通城(今門源縣城)。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移大通衛于今大通有到城關鎮。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衛為縣,門源系大通縣屬紅山、永安兩堡。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大通縣劃出北大通的紅山堡、永安堡和祁連八寶、阿力克一帶,西甯縣劃出仙米寺、珠固寺屬一帶地方,設置門源縣,屬青海省管轄。

1949年9月10日,門源解放,9月16日,成立門源縣人民政府。

1953年12月19日,建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門源回族自治區。

1955年6月改名為門源回族自治縣。

位置境域

門源回族自治縣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總面積6896平方千米,

門源回族自治縣地圖

屬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北與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肅省天祝、肅南、山丹縣接壤,南接青海省大通、互助縣,西與本州祁連、海晏縣毗鄰。北緯:37.5°~38°,東經:102°~102.5°。

地質地貌

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内山地面積占83.1%,盆地面積16.9%,海拔高度在2388-5254米之間。北倚祁連山,南臨巍峨起伏的達坂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高,中間低,構成氣候濕潤、水量充足的門源盆地。地形複雜,平均海拔2866米,山、台、丘、溝、谷、川、灘兼有。地處祁連山系東端,地形複雜,高差懸殊。北部祁連山麓群峰聳立,南部達闆山高拔陡峻,大通河谷地較平坦。

氣候

門源回族自治縣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地處中緯度西風帶區。具有典型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等高原寒溫濕潤性氣候特征。冬半年受來自西伯利亞幹冷氣候影響,氣候比較寒冷幹燥。夏半年受孟加拉灣的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氣候涼爽濕潤。具有春季多雪多風,夏季涼爽多雨,秋季溫和暫短,冬季寒冷漫長的特點。全年日照時數2264.8--2739.8小時,年太陽輻射130.68--154.0千卡/平方厘米,氣溫日較差11.6--17.5℃,年平均氣溫0.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年蒸發量100毫米。

水文

大通河自西向東流徑全境,甯纏河、老虎溝河、讨拉河等28條大小河流彙入大通河。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31條。

簡介

是西北地區的主要油料産區,這兒的油菜花同樣繁盛而壯美。每年的6月中旬是花開季節,西起青石嘴,東到玉隆灘,北到與甘肅交界的冷龍嶺,南到大坂山,油菜花綿延幾十公裡,像金黃的大海一樣。由于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兩邊看,鋪天蓋地的都是金黃色,大通河在中間流淌,這種景色就像鑲了兩道金邊的銀絲帶蜿蜒飄舞。

門源縣位于青海東北部、祁連山脈東段,是青海的北大門,主要有“三大版塊”的高原自然風光和遍布全縣的衆多曆史、人文景觀組成。縣城東部有全省面積最大的仙米天然林區,中部有堪稱高原奇觀的百裡油菜花海;西部有蘇吉、皇城為主的大草原風光;境内有聞名遐爾的花海鴛鴦、鸾城翔鳳、朝陽湧翠、冷龍夕照、駱駝曲流、獅子崖古八景;有東川、克圖的卡約、辛店文化遺址、浩門古城(宋代)、旱台紅山三角城(漢代)、克圖三角城(宋代)、金巴台古城(唐代)、完卓古城(西夏)、邊牆(明代)、崗龍岩雕(東晉)等衆多的曆史古迹;有70餘座清真寺及仙米、珠固古佛寺,亞洲第一高位大坂山隧道、“水電走廊”壩區風景等衆多的現代人文景觀。

這是一片自然的雄奇與柔美交相輝映完美結合的神秘土地。5254—2300米的海拔高差,山、溝、川、谷相間的複雜地貌,冰川與溫泉,湖泊和長河神奇結合的豐沛水系,構成了它内涵深邃豐厚的神韻和峻朗飄逸的氣質。

北靠冷龍嶺、南臨大坂山所形成的門源盆地,時值夏季金黃色的油菜花臨風搖曳,花香百進而,蜜香沁人心脾。東西向的長川,平疇如織,阡陌縱橫,是一派高原特色的田園風光區,是青海最大的油菜基地,金燦燦的油菜花,冠以這裡“門源油,滿街流”的美譽,将其推至中國北方小油菜基地和全省蜂産品重地的顯赫位置。每年仲夏7月,門源縣都要舉行隆重熱烈的油菜花節。以芬芳醉人的油菜花為媒,“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屆時遊人如織,四方商賈紛至沓來,一項項新的建設藍圖由此繪就,浩門川的美名蜚聲海内外,在“祁連山之夏——油菜花節”上,你會感受到一縷菜花的芳香,蜂蜜的潔白,祁連春牌青稞油的醇烈,滴落在浩門四季的風景中。 花兒會、華熱歌會、篝火晚會、大型廣場舞表演、賽馬會高潮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