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

人际关系

人与人通过交往与作用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广义地说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1]。
    中文名:人际关系 外文名: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学科:社会心理学 主要表现:距离远近、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制约条件: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 本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定义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交往双方在个性、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融洽或不融洽、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必然会导致双方人际关系的亲密或疏远。人际关系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动作成分(指交往动作)和情感成分(指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爱或恨、满意或不满意)。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成分。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若交往双方能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时,就容易结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反之,则容易造成人际排斥。

特点

人际关系归根结底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关系各方相互作用的形式。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心理满足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人们所结成的大部分社会关系,可以分成使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酬赏性关系和破坏这种满足的处罚性关系。因满足与不满足程度的差异、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形成一个连续分布的区间,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为热情、诚恳、理解、同情、大度、互助、信用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促进人际关系密切友好的因素是缩短空间的距离,提高交往的频率,增加相似的东西,实现需要的互补。阻碍人际关系的个性特征是不尊重不关心他人,对人不诚恳不同情,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妒忌、猜疑、偏激、固执、报复、苛求、依赖他人等等。

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较快于双方之间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互相间得到满足就容易发生密切关系;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又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人际关系就会恶化。

成因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志关系等。它受生产关系的决定和政治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中较低级的关系;同时,它又渗透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中,是社会关系的“横断面”,因而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关系。它对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心理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的作用。认知成分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情绪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还包括情绪的敏感性及对他人、对自我成功感的评价态度等等。行为成分主要包括活动的结果、活动和举止的风度、表情、手势以及言语,即所能测定与记载的一切量值。在这三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深浅程度和稳定程度。可见,情感的相互依存关系则是人际关系的特征。一般说来,在正式组织关系中,行为成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导成分;在非正式组织关系中,情感成分承担着主要的调节功能。

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舒兹(Schutz,W.C.)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因而均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

(1)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想跟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包容需求。

(2)在权力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控制需求。

(3)有在爱情(广义)上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感情需求。

这样三种不同的需求类型又可区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从而产生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见下表)。

基本人际关系倾向(类型)

e

w

主动性

被动性

I

包容

主动与他人来往

期待他人接纳

C

支配

支配、 控制他人

期待别人引导

A

感情

对他人表示亲密

期待别人对自

己表示亲密

影响因素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满足人们心理和交往的需要,有利于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因素有:

(1)距离远近。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发生人际交互关系,相互建立紧密的联系。

(2)交往频率。相互交往、接触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关系。

(3)观念的相似性。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观点相同或相似,则比较容易形成密切关系。

(4)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不仅有共同语言,而且谈话投机,彼此可以从对方得到教益和启发,因而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

过程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自我暴露水平越高,表明人际关系交往水平越深。

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奥尔特曼(1973年)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

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沟通也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基本的方面。

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个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的人际关系安全的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的自我许多方面,就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稳定交往阶段

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广泛深刻,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原则

真诚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品质尤为重要。1968年,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对不同个性品质受人们喜爱的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种个性品质依次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和可信,受喜爱水平最低或被拒绝水平最高的几个品质包括说谎、虚伪、不诚实、不真实等。很显然,受人们喜爱的个性品质与“真诚”的品质有关;而不受人们喜爱的则与“不真诚”有关。由此可以说,“真诚”是最受人欢迎的个性品质,而与其对立的“不真诚”,则是最令人厌恶的个性特征。因此,一个人要想吸引别人,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真诚是必须有的品质和交往方式。真诚使人们对于与自己交往的人对自己怎样行为有明确的预见性,因而更容易建立其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真诚或欺骗使人感受到焦虑与不安。

交互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也愿意接近他们。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对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或厌恶。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对于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相反,对于表现出不喜欢、排斥我们的人,我们倾向于排斥、疏远对方,避免与其有进一步的交往。

交换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故又称为“功利原则”。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的选择。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或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真诚的赞美和肯定。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给予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给予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重,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境控制原则

人对于新情境,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本身就是一个逐渐对情境实现自我控制的过程。情境包括交往的内容、方式、心理控制等方面。情境不明确,或达不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使人们倾向于逃避。比如,大学新生由于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情境的控制程度将决定交往在什么气氛中进行。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交往情境必须都能控制。在人际交往中无视他人的意愿、需要和心理感受,会使交往产生障碍。

测量

人际关系与社会文化及人们的社会角色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学和系统地测量人际关系。

社会测量法

测量人际关系常用的是J·L·莫里诺1934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社会测量法的基本假设是团体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个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相互偏爱和疏远的关系会对团体的士气和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参照测量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方法,这是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会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任务的一种方法,它从个性品质、行为方式和意见、目标方式方面解释出对被测量个体均有意义的,即把一个人所属的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体系揭示出来。它具有更为丰富的群体分化特征和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价值标准。

贝尔斯测量法

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在(1950年)创立了一种分析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他根据“相互作用理论”提出社会行为分类理论,他把相互作用的类型划分为至小到可以作为实验观察的单位,认为考察人们的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就能测量出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性质。他将人的相互作用的变量划分为4类12项变量:

1、肯定情感:支持情感、表示满意和和睦;

2、否定情感:反对和贬低、表示不满和不和睦;

3、提出问题:询问资料、征求建议和请求指示;

4、解决问题:提供资料、表示意见和给予指导。

研究意义

豪斯顿(1988年)所言,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练好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而这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同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一代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生命力增加,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好处。

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会把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调节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获得正确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角色,从而来提高个体的素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