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城

老通城

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
若到武汉而不去"老通城",就难算得是品尝过"汉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则为有独特的名吃――"三鲜豆皮";二则因是"老字号"――68年沧桑;三则改革之最――全省餐饮业首家股份公司;四则布局巧妙――文化色彩浓郁。"老通城"几乎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市的别称了。
  • 中文名:老通城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占地面积:
  • 开放时间:
  • 坐落位置: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
  • 著名小吃:三鲜豆皮
  • 创办时间:1931年
  • 酒楼类型:大型酒楼
  • 别称:通城甜食店

简介

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并配合甜食应市,因此颇受欢迎。

1958年4月3日和9月12日,毛泽东先后两次来武汉视察,两次亲临老通城惠济支店,品尝三鲜豆皮。

9月12日这次是“豆皮大王”高金安为毛泽东做的三鲜豆皮。9月13日后,毛主席乘坐“江峡”轮视察安庆途中,高金安随船服务。

10月,八届六中全会在汉召开,高金安受邀来到毛泽东下榻的东湖客舍。在客舍,毛泽东接见高金安时说:“豆皮是湖北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曾光临过“老通城”的名人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

1968年9月12日,为纪念毛主席亲临老通城惠济支店,更名为东方红餐饮部的老通城,制发了一枚毛主席视察老通城惠济支店十周年纪念章。

老通成的招牌是当时的名人杨树谋所写!

三鲜豆皮的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酒楼的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三鲜豆皮外观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也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2006年2月14日,“老通城”因武汉修建长江隧道被迫拆迁;2010年重新开张。

地理位置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79号

武汉市江岸区唐家墩万达广场

相关典故

“老通城”,原名“通城”饮食店,是1929年汉阳人曾厚诚在大智路口开办的。开张之初,只供应早、中、晚点。1947年,抗战胜利,曾厚城从大后方回武汉,在原址复页,大事修饰,充店堂,增加经营品种,改招牌为“老通城”食品店,以示其资格老、手面大。

曾厚诚听到曾在武汉几处工作的名厨高金安制作豆皮的手艺出众,重金聘用,有意以高师傅的拿手“三鲜豆皮”为突破口,作为本店产品的特色,在三楼高处安装“豆皮大王”的霓红灯,招徕顾客,果然大奏奇效。

豆皮原是湖北农村的食品,传到城市,用糯米、香葱作馅子,很受食客欢迎。武昌王府口“杨洪发豆皮馆”开业于清同治年间,是武汉最早的豆皮馆,出售光豆皮,具有油重、外脆、内软特色,人称“杨豆皮”。后来发展为什锦豆皮、三鲜豆皮。老通城的三鲜豆皮,是以“杨豆皮”为主要源流博采众长而制成的,正如“豆皮大王”高金安所言:“不能说武汉豆皮由我高金安首创,因为在我之前已有不少的同行前辈,我是吸取他们的经验,并有所改进。”

1953年,曾厚诚逝世,他的子女都是革命干部,不愿继承,请求国家接管。1955年元,成为武汉第一家私营改国营的商店。同年间月,奉市委指示,在惠济路口分设了一个支店,1958年4月3日和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先后来支店品尝了三鲜豆皮,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成为老通城店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变迁

1966年,老通城店改名“东方红饮食部”。1976年老通城重新装修,在李先念的过问下恢复店名,1978年重装开业。2006年10月,因老汉口火车站拆迁,建设长江隧道的缘故,有着77年历史的老通城酒楼停业4年,异地改建。2010年4月初,汉阳王家湾摩尔城负一楼,红底金字的“老通城”招牌被悄然挂上,“老通城”将再创辉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