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生死观

人对生死的看法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与死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但作为社会化了的人,则有一个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古代,粜洎杨朱頭筿提出“贵己”、“重生”,主张以保全个人的生命为人生理想,认为死亡是“吾生”价值的丧失。庄子视“悦生而恶死”为人生的一大桎梏。认为要获得人生“自由”,就必须超脱死生之变。提出“以死生为—条”,否定生与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终实现。
    中文名:生死观 外文名:Thanotology 别名: 性质:人生观念 特点:中西方较为不同

引证解释

对生与死的看法。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这种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学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观的。”

简介

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参见“人生观”。

何为生死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这是人世间的客观规律,谁也不能例外。

如同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

古往今来,千论百争中,有的人惧生,有的人怕死,对生死的看法是各有不同的。倒是孔老夫子“未知生,焉知死”的经典论述,以其认识和思维逻辑中的深远智慧,释清了对于生死的迷茫,在千万个答案中彰显出来,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推崇。

用生回答死是智慧的,用死解答生是愚蠢的。太多的不舍,来自于把两者对立。如果把两者统一,死就会成为生的动力,成为生的一部分。

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

万不可活着的时候,沉溺于吃喝玩乐和争名逐利,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一个正确的方向,究竟的归宿。昏昏庸庸地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满是空茫,满是唏嘘。让生的无为,造就出人生的太多悲哀。让生死没有了区别,让生死变的没有了分别。

死是简单的,生是复杂的。生不足惧,死不足悲,可悲的是一生活的窝囊,活的没有动静和光彩。死的没有念想,死的没有其所。所以,我们应该用心把握生,郑重面对死。让生幸福,让死坦然。

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生死观,说来容易,做来是难的。我想只要有了这样的生死观,只要竭尽全力做了,剩余的一切就是生死之外的事情了。

讨论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吸引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苦苦思索的迷人的哲学问题。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追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一现实感极强的矛盾和困感,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思和探求各种解决的办法,以摆脱生死难题的困扰。

对待

儒家意识到人的生死乃不得不然的现象,他们明智地主张对待生死应该超脱一些。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求知生而不必求知死。

儒家“亚圣”孟子也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必过于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孟子还提出“正命”与“非正命”的观点,“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主张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和信念而死,而不应因逆道非道而死。这和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体是一个意思。这种“知生”、“尽道”、“闻道”的观念表现出儒家生死观的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从总体上说,儒家未曾偏离生而喜、死而悲的情感套路,据《论语》记载:颜渊死,孔子深叹:“天丧予!天丧予!”感到痛苦万分。就个体生命而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而不能复生,故儒家非常注重和讲究对死者的哀思和丧祭。我们要对人的生死观持有正确态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它。

正确观

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前已言及神识不死,仅在不同时空转换,死亡即转换之过渡阶段。所谓‘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学问为治世之本,求学以增广见闻智识,学习生存之道,人人皆可胜任。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则非易事。试问:‘应如何死?’人皆云:‘一息不来便死。’此言固然不差,然欲死得自在、死得安详,却非吾人所能主宰。何以得知?一般世间凡夫临命终时,多难免挣扎、痛苦,对金钱、子孙恋栈不舍,终至死不瞑目。如下状况亦不乏其人:在医院急救,四肢发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老来多病,子孙不肖,身心交煎,生不如死。总而言之,于生命执着愈深,面对死亡时之痛苦愈甚。

死亡之情状约而有四: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及自如而死。除修行圆满者可生死自如外,余三者皆无法自我掌控。解脱之圣者面对死亡时,其心态迥异于凡夫。如印光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即已预告大众,早作准备。又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即预言数年后之事。此二位圣者既能预知时至,自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当其往生时,皆能安详示寂,此等来去自在的功夫,系平日认真修行之结果。

以其心胸宽大、平等,故尽虚空遍法界皆为其故乡。足见修持之有无,其往生情形,实有天壤之别。又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章嘉大师火化后,得一万多颗舍利子,头盖骨上显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另一高僧则烧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此殊胜现象,实难以常理解释。

究竟当如何方能‘死得其所’,让亡者深蒙上乘利益?首在去除恐惧死亡之心理。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慧律法师着述)

伊斯兰教的观念

生命之起源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造物主创造而来,故一切生命,亦源于真主的赐予。

至于人类之来源,根据伊斯兰教之经典──古兰经的记载,真主说:“我确已用泥的精华创造人。“(古兰经第廿三章十二节)

从以上数段古兰经文来看,伊斯兰认为人类的起源,是由真主所创造,真主所养育,而非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真主用泥土的精华造人,表示人在物质方面与地上万物一样,由地上的物质造成。另一方面,真主把灵吹入人体,因此,人还具备源于真主所赐予的灵魂。

由于人之生存端赖灵魂的存在,否则人便变成一具尸体,故灵魂是人的核心,而肉身只是为完成生命过程之工具。另一方面,真主命令众天使向人俯身叩头,象征人的品位比天使高,因为天使是绝对服从真主的命令,而人却被赋予自由意志,人若经自己的意志决定服从真主,便显得更为可贵。此外,真主创造了宇宙大地,一切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最后创造人来成为大地的代理者。所以人在地上的任务,在被创造时就确定了。真主创造宇宙万物,包括人,并不是儿嬉的,而是充满智慧的,有其计划的。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灵魂,被赐予认知和控制事物的能力。人并拥有慈爱、忍耐、真诚等美善的德性。人需要肉体和物质世界才能使这些美善的德性得以发展及完善。人的大部份知识均由五官的感觉开始,而慈爱、真诚等德性是相对于其它人或物而表现的,如忍耐是体现于身体的痛楚时、遭遇损失或苦难时的表现。

真主所有的创造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古兰经第廿一章十六节),而其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和事奉衪(古兰经第五十一章五十六节)。当然,若能尽力发展真主所赐予的潜能,已是崇拜及事奉真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真主创造人于大地上,并以衪赐予人的各种潜能来考验他(古兰经第六章一六六节)。由于于人的核心是灵魂,所以受考验的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如何使用及照顾自己的身体,将会是考验的一部份。

为使人的灵魂能得以发展,其主给予人能支配地上万物的权力,故此,人将来会因他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而向真主交待。这就是称人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理者」的原因了。

对死亡之看法

很多人以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伊斯兰认为死亡只是从今生过渡到后世的一个阶段。这是伊斯兰一个很重要的基本信仰。相信在世界末日,每个人都会复生,并在真主的跟前接受审判,审判的标准是每人在今世时所作的善恶为准;如果某人是信仰正确A兼且行善,这人就会得到天园的赏赐;相反,如果某人不信真主,恶绩昭彰,所得的将会是火狱的刑罚。

古兰经第三十四章三至五节:「不信道的人们说:『审判日不会降临我们。』你说:『不然,我凭主发誓。它必降临你们。我的主是全知幽玄的。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不能远离衪;比那更小,更大的,都一一清楚记载在纪录中。』以便衪在复活时报酬信道而行善的人们。这等人将获赦宥和优厚的给养。竭力反对我(真主)的迹象以为已经成功的人,将受痛苦的刑罚。」

所以,信仰后世,是符合人类的道德良知。如果死后是什么也没有,那么又为何要信仰真主,并在今生努力行善功呢?相反,如果作恶的人所作的罪行,祸及无辜,而得不到报应,又怎样显示上主的公义呢?

在复生日的审判中,其主完全显示了仁慈与公义。那些归信,并作善事,为了真主而忍受痛苦的人,他们将受到其主无限仁慈之天园的赏赐,但那些否定真主的人,将会处于悲惨的状况之中。古兰经告诉我们,现世的生活,是为永恒的后世作好准备,现世是短暂的,后世是永桓的,目标应在后世,今世应努力耕耘,留待后世享成果。

所以伊斯兰教人不必害怕死亡,不必恐惧它,只视它为必然来临的东西,古兰经第三章一四五节:「真主不允准,没有人能死──期限是有规定的。」第三章一八五节:「每个有生命的,都是应尝一死的。在复生日把你们的报酬完全赐给你们。」

此外,由于伊斯兰教导人们信仰后世,所以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确信可以克服,因为生命是真主赐予的,我们要好好利用短暂的生命,做好事奉其主的工作,执行其「代理者」的职务,所以伊斯兰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对任何困难,都应忍耐,绝不应自我结束生命,因为生命本来就是真主付托我们的。

佛教的观念

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尝死?”本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

“死”在佛教称为“往生”。一个真正认清生死本来面目,了解因果的人,面对生死的态度,自然一心不乱。对生命的态度,自然是珍惜每一部份,以生命的无常为平常,让生命的归宿是往生到另一块净土而已。

在佛教的义理中,对于人类生与死,众生相续,世界相续等等问题,阐释得较详细清楚的,莫如《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始终相成,生灭相继,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这经文指出人类是因生有死,死而又生,生而复死,死而再生,如同圆形之火轮一样,旋转不息,难办始终。

佛教对生死的看法,如同春去秋来,日升月坠那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能了解到死亡,是生的反面,有生必有死,不能更改的定律。那么,我们何必忌死、畏死、憎死、怕死呢?不如尽自己有生之年,多行善积福,尽自己之力量,对社会作点贡献,千万不要放纵欲望,颠倒任性,才不枉此生。`死'掉过去的烦恼心,`生'出今日解脱的境界。学佛者要具有“平常心”,一个人若有“平常心”,则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及挫折,都能够真正茫然自在;了解世间的形相本就如此,所以不会害怕惶恐或忧愁苦恼。

基督教的观念

基督教对生死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圣经》就此给了特别的赘述。

生命之肉体的生命

基督教相信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不仅动植物的生命如此,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是好的。

这一段告诉人们上帝是如何创造植物和蔬菜。第六天,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不仅创造了人,也保护他们。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因此,人是宇宙万物之灵。上帝创造亚当后,将他放置在伊甸园,接着又造夏娃来陪伴他。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死亡,因为上帝告诉亚当,除非他吃那善恶树上的果子,否则是不会死的。上帝赐予人生命,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死亡之肉体的死亡

在亚当犯罪之前,世上没有死亡。死亡是伴随偷吃禁果之罪而来的。从那时起,人人都会死亡。上帝用泥土造的人死后仍将将归于泥土。“知识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因为罪的功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

基督徒不相信死是自然的,它来自于一个人,即亚当。在亚当里,所有的人都会在肉体上死亡,基督徒可以坦然面对肉体的死亡,相信会在天堂里得到祝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肉体。为了取悦上帝,他们对待肉体也小心谨慎。

死亡之灵里的死亡

灵里死亡的原因也是罪,是关注肉体太多的结果。“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

那些心中没有基督的人,沉溺在过犯之中,纵容于世上享乐的人,灵里已经死亡。想保住生命的人,必丧失生命。基督教认为每个人都有灵,但是人为世界所迷惑,所以远离上帝。同时它也相信灵里死亡的结果是可怕的。

死亡之永远的死亡

基督教相信基督会在某一天再来世间,成为万国之王一千年。在那以后,他要审判世界,那被称为末日。《圣经》中有许多地方描写到永远的死亡会是何等模样。许多人会被扔进地狱,扔进永远的黑暗里,进入永火里,经历那永远的惩罚而离开主的面和他那权能的荣光。永远的死亡还意味着永远的黑暗,第二次的死,和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永远的死亡的原因也是罪,标志就是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

上帝是慈爱的,但仍有许多人去转向死亡而不是生命。“你们要进那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这段话生动的描绘了世上两种不同的人,描绘了进入天堂或是地狱的路。窄门意味着进天堂的门,是很难进的;宽门意味着进地狱的门,是容易进的。

那些既不信上帝又不爱那些需要爱的人,注定要面对永远的死亡。那些敌基督者,魔鬼,他们的天使和教堂里的假牧师,也会被扔到火湖里。基督教不同意那些认为上帝是残忍的,仅仅因为人们不信他就被扔进永远的黑暗里的观点。它认为上帝已经给人充裕的时间让人选择,但他们选择背弃他。

对基督徒来说,死亡是宝贵的,是有意义的。它保证他们要被祝福,得到平安,安息在主怀内,并在天堂的乐园里。对基督徒来说,死是有益的,不是残忍冷酷。

儒家思想的观念

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死问题,一个人在出生之后,即一天天趋向死亡。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意识中并没有灵魂不灭的观念。儒家认为生死自然,有生就有死。男女的结合造成一代代繁衍生息。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秦之前,第二阶段在汉朝,第三阶段在宋朝和明朝。秦之前,存在一些关于生的传说,如女娲造人。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活着的人与物,并不盼望追逐来世的幸福。这种现实的世界观始于孔子。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这样说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想要人们懂得生命的意义。他认为人应该关注存世之人的责任。对他们来说,没有必要去追寻死后会发生什么。

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孟子提出自我认知,荀子则提出无神论。荀子说人们向天和祖宗献祭的目的是告诫他们不要忘记天和祖宗,这只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点缀,没有神秘而言。对于同一件事,“君子”觉得只是一种平常现象,“小人”却认为是神事。视它位平常则吉,视它为神事则凶。这种观点否定了宿命论。

宋明的儒家都批判道家提倡的“仙”的理论和佛家提倡的来世说。张载说生是气之聚,死是气之散。对于自我来说,聚是自我,散也是自我,所以就没有必要担心死亡。天人都处在生生死死的过程中,也就无所谓“死”了。朱熹认为,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昌盛,是因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从宋朝的欧阳修到清朝的戴震,他们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抵抗道教和佛教中“神”的思想。

孔子宣扬的认识神的理论,是一种宿命论。与此同时,它却剔除了把天敬为神的福,慈,祸,淫的部分。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这一思想将天之现象人格化,警告封建君主的王侯臣子来维持国家的利益,目的就是要人们不要追求来世或不灭的灵魂。陆机,王阳明倡导的心伦,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但是这一理论也是坚持认为追求来世是违反人道的。康有为以孔子的名义建立孔教,但是真正的目传播民主思想,他也不同意人们在死后应该享受“天堂”之乐。

儒家思想并不去追求来世。它的目的在于维持世人的秩序,使得其条理。它从不关注灵魂的永生。王充的无神论和范缜的神灭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人的三大信条,是中国人心中永生的保证。

中西方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地接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