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汉牡丹园

柏乡汉牡丹园

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是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柏乡汉牡丹园隶属于柏乡县汉牡丹花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办。
  • 中文名:柏乡汉牡丹园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邢台柏乡
  • 气候条件: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占地面积:500余亩
  • 著名景点:汉牡丹园菊花展
  • 淡季门票:15元/人
  • 旺季门票:25元/人
  • 开园时间:08:00
  • 闭园时间:18:00
  • 所属国家:中国
  • 类别: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

概述

位于柏乡县北郝村,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柏乡县志载汉牡丹“枝粗如椽,花大如盘,同株异花,溢香满园”,以其“花开知国是”而享誉天下。专家称赞“柏乡牡丹垄天下”。

相传汉武帝刘秀曾避难花下,受到皇封的汉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园内囊括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甘肃以及日、美、法等国内外牡丹珍品、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堪称世界牡丹花的总汇,以世界牡丹的活化石——汉代牡丹总领群芳。园内设有亭台楼阁、湖光水色等20多个景点点缀其中,并建有两个文化长廊,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出土的珍贵文物,与汉牡丹交相辉映,形成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独具一格文化旅游景区。

千年神花

据民间野史,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另据民国21年(1932年)《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由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代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据县事旧志记载,两汉之间,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后,为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村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的赶紧关门闭户。

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村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直到现在我们这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处境危险,急忙打马扬鞭,向前跑去,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

“噗通”一声,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花“唰”地一下疏枝展叶,把这位将军遮盖的严严实实,追兵赶来,在寺内东寻西找,不见将军身影,又见一白马向前跑去,便命士兵紧追。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众牡丹竟相开放,红似朝霞,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便挥剑在寺内的断墙壁上题诗一首,跃马而去。

众村民望见追兵走远,便三三五五地来寺庙内看个究竟,只见墙上留诗曰:“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并署名刘秀。

读罢诗,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在柏乡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的光武帝刘秀。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

汉牡丹园

汉牡丹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北郝村,占地136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园内亭台楼阁,古乡古色,与历代碑刻石雕,出土文物相应成趣;牡丹、芍药仙子脚踏祥云的雕像,遥遥相对;十二生肖石雕,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雅静长廊、牡丹碑亭、栖风湖、百花厅等新景点二十余处,阡陌交错,曲径能幽,新旧景观巧妙连接,互相衬托,令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新栽培的3万余株8大色系150多个品种的牡丹与8000多株7大色系80多个品种的芍药,白如雪,红似火,黄如金,争奇斗艳,如诗如画;千姿百态的雪松、桧柏、小叶黄杨、金叶女贞龙爪槐迎春花、白玉兰、红玉兰等10多种名贵苗木花卉错落有致,点缀其中,形成一道道亮丽的园林风景,妙趣横生。

据县志残碑记载:花高八尺,枝粗如椽,谷雨前后,鲜花盛开,同株异花,花大如盘,红白相间,溢香满园,来往游人,络绎不绝。

民间相传,汉牡丹、芍药为神花,是神童仙女所化,两汉年间光武帝刘秀,曾伏花间而避王莽追兵,赋诗一首:“小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牡丹之名由此而得。之后,汉牡丹以花开知国事,忠君报国,传为佳话。国兴则花盛,国衰则花衰,抗日期间,日军顾问高久中雄贪图名花,两次移栽均告失败。汉牡丹从此不发,至新中国成立,而枝繁叶茂,鲜花盛开。

汉牡丹五奇

一、年代久远。

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注:洛阳唐代牡丹或荷泽明代牡丹并不是单株存活至今的,只是从那时兴起种植的,一般牡丹寿命不过几十年,超过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异花。

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层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层台阁型。

三、异地不活。

汉代牡丹只能在这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1937年后,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代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又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后来又有人进行移栽,仍旧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迷。

既有古代神话(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现代不解之迷:在清代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那一年,曾开过两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开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

五、素有灵气。

清光绪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记载着柏乡汉牡丹“素有灵气”。从老一辈就流传着“花开知国事,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的说法,至今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

汉牡丹传说

仙子下凡

据传:每年一次的蟠桃盛会上王母娘娘都会带领众神仙去她的后花园里赏花,唯独这年议程里缺少了这一项,众仙家正感到纳闷,王母娘娘传下懿旨有谁可以将后花园里的牡丹医活重重有赏,原来是每年的蟠桃大会上百花齐放,鲜艳无比,偏偏这年牡丹因病未开,牡丹是花中之王,众花无心斗艳,均未开花,就在此时,王母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韦丹、碧玉自愿请缨下界寻找名医为王母和玉帝解忧,玉帝甚喜派二仙下界寻医问药,碧玉韦丹随拜别玉帝娘娘,驾彩云飘落人间。

二人下界访花农,问名医,寒来暑往,转眼间已有一年光景,一日二人走到柏乡鄗城,恰逢萧王刘秀,带领部下,巡视至此,见碧玉韦丹正在张贴榜文问明原因后,便说“南十里处北郝村有一弥陀寺乃名刹古寺,寺内植有奇花异草,葱笼茂盛,广慧长老存有秘方良药,能医百花之病,你们可去找他一试。”

碧玉韦丹再三拜谢,径向弥陀寺寻去。见到长老,取出牡丹,说明来意,长老看罢道:“要治牡丹此病,需熬制灵芝粉露还原汁,只是还需百花之粉百草之露,弥陀寺众僧,北郝村乡亲,听说救治牡丹要采集百草之露,都帮两位采集,至中午时,花粉,草露已是够用,广慧长老忙活一夜终于制成灵芝粉露还原汁,将药滴在枯枝上,转眼间,牡丹枝繁叶茂,花蕾绽放,芳香四溢,众人拍手称奇,随即碧玉韦丹驾祥云,在云中举手揖让以谢众人,直至凌霄宝殿,玉帝王母大悦,为他俩庆功,席间二人请求愿化作牡丹芍药重返人间,造福一方,答谢众位好心人。

玉帝王母恩准,在谷雨时节与文武百官、各路神仙为碧玉、韦丹送行。王母娘娘将一七彩缎锦向空中抛去,顷刻间化作一道七彩长虹,碧玉韦丹沿彩虹由天而将。

神花奇缘

日寇侵华时期,驻县日军顾问室长官木村宫一,聘请精通中文、日文的王浩任爱女木村山子的家庭教师。王浩的儿子王少岳和木村山子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有爱慕之心。

木村宫一妾图独霸名花,派兵用武力强行挖走柏乡县千年神花——汉代牡丹,运回日本国栽培。汉代牡丹枝叶干枯,以死抗争。王浩为阻止日本兵挖掘牡丹,以身护花,英勇牺牲。少岳与日本兵展开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被日本兵抓住。木村山子舍命相救,救出少岳。在战斗中,八路军大获全胜,并俘虏了木村宫一和山子等。抗战胜利后,木村宫一和山子被遣送回日本。

三十年后,木村宫一带山子再访汉牡丹园。木村宫一为当年掠夺汉牡丹、杀死王浩跪地忏悔。山子和少岳一对恋人几经曲折,终于喜结良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