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伊犁师范学院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学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以后曾先后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伊犁师范学院。2003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伊犁教育学院整体并入伊犁师范学院。学院现有伊宁、奎屯两个校区,校本部坐落在享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奎屯校区位于北疆交通枢纽奎屯市。[1]
  • 中文名:伊犁师范学院
  • 外文名:
  • 简称:
  • 创办人: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别:
  • 学校特色:
  • 主管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 所属企业:
  • 现任领导:
  • 专职院士数:
  • 高职专业:
  • 本科专业:
  • 硕士点:3(一级学科)个
  • 博士点:
  • 博士后:
  • 国家重点学科:
  • 院系设置:
  • 校训:品正学实
  • 校歌:
  • 院训: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码:
  • 主要奖项:
  • 知名校友: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 知名教师:
  • 英文名:YiLi Normal University
  • 别名:伊犁师范
  • 创建时间:194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现任校长:杨军
  • 学生人数:17519人
  • 教师人数:1307人
  • 所属地区:中国,新疆伊犁伊宁
  • 主要院系:人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11个院系
  • 学校属性:普通高等师范学校
  • 学校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448号(835000)
  • 学校类型:师范

历史沿革

1948年4月,经伊犁、塔城、阿山三区革命政府批准,在1935年建立的伊犁民族中学基础上组建省立专科学校,定名为伊犁专科学校,安尼瓦尔-汗巴巴任校长。当时学校设有医士、护士、财会、畜牧、水利。师范等专科专业。

1949年10月,为纪念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卡斯木不幸遇难,伊犁专科学校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

1950年4月,司马义·伊布祖拉耶夫任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校长。

1951年,学校除师范专业外,其他专业转入新疆学院(新疆大学的前身)。

1953年4月,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一分为二,一是伊犁师范学校,二是男子高中。

1955年9月伊犁师范迁往新址(今伊犁师范学院院址)

1957年1月,埃塞因·贾克斯勒克任伊犁师范的校长。

1959年7月,伊犁师范学校改名为伊犁第一师范学校,莫合塔尔任校长。同时,伊犁州在男子高中基础上组建伊犁第二师范学校,沙迪克·阿肉莆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

1971年2月17日,伊犁师范第一学校与伊犁第二师范学校合并,改成伊犁师范学校。康东山任伊犁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8年1月,伊犁师范学校恢复校长制,张家瑞任校长。

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以伊犁师范学校为基础,组建伊犁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属自治区管理的厅局级单位。学校设中文、外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本科专业。赛比哈孜任伊犁师范学院院长(未到任)

1981年4月,陆一民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1987年2月,艾斯海提·克里木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金锟任院长。

1991年9月,卡哈普·阿仁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1993年11月,李儒忠任任伊犁师范学院院长。

1996年4月,洛合达尔汗·阿德力汗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吴孝成任校长。

2002年8月,赵嘉麒任学院院长。

2002年9月,学员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3年11月,自治区政府,批准设在奎屯市的伊利教育学院并入伊犁师范学院。

2006年1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伊犁师范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突厥语)、基础数学、光学专业成为首批硕士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院有人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艺术学院、体育学院11个院(系)。

学院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同时开设了部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现有38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和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1个二级学科。

学生师资

学院有人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艺术学院、体育学院11个院(系)。

学院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同时开设了部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现有38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和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1个二级学科。

学院在编教职工840人,其中专任教师51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4%,博士学位教师40人,在读博士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模范教师、中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教学名师等学者专家十余人。

学院有普通本专科生9638人,其中本科生8750人,专科生888人;硕士研究生238人;成人本专科生4507人,其中成人本科生2197人,成人专科生2310人;每年学院承接各类培训3000人次;留学生136人次。学院面向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同时还常年招收留学生。

办学层次

本科教育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设有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电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系、体育学院、文理系、基础部、生命与资源环境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音乐与舞蹈系、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

硕士教育

学院现有34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和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1个二级学科。

伊犁师范学院2014年预计面向中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名左右,招生人数(含推荐免试生、统考生等)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各专业招生规模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发展前景

学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在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哈萨克文化研究、基础数学研究和伊犁经济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设有哈萨克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中亚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共建)、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共建)、园林科学研究所、阿依特斯艺术研究中心、伊犁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也挂靠在学院。

这些机构为凝聚学科队伍、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学院已建成近世代数、现代哈语、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和文学概论五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大学物理学、近世代数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10年,哈萨克语言被教育部立为第六批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道路,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波兰、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多所学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一些交流合作项目。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以大力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院各项事业呈现出了发展的良好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院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各族师生员工正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区内先进、部分学科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校园文化环境

伊犁师范学院自然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较为完备,是理想的学习、科研场所。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建筑面积32.82万平方米,现代化的综合实验楼已经投入使用。

内设公共计算机房、自治区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生物学实验室、计算机软硬件实验室、广播电视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及100%的多媒体教室,物理教学实验楼和化学教学实验楼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现代教育中心设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播大厅、计算机房、语音室等教学设施,校园网便捷畅通。

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的体育馆可满足体育教学和各类体育比赛的需要。学院图书馆藏书101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近7万册,每年征订各类期刊杂志1000余种。60年来,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族毕业生,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