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

汉语汉字
枪:qiāngㄑㄧㄤˉ。偏旁“仓”简化为“仓”。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枪,歫也。从木、仓声。一曰枪,欀也。”。剡木守仓相迎歫盗是枪之范式。本义:刺击用的长矛。如:长枪、标枪、红缨枪。衍义:引申指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衍义:引申指“发射子弹的武器”。如:手枪、步枪、机关枪、枪杀、枪林弹雨。衍义:引申指“像枪的东西”。如:焊枪、烟枪。衍义:又用作姓。
  • 中文名:枪
  • 拼音:qiāng
  • 繁体:槍
  • 部首:木
  • 字码:
  • 五笔:SWBN
  • 仓颉:dosu
  • 郑码:foy
  • 笔顺:12343455
  • 字级:
  • 平水韵:
  • 笔画:8
  • 五行:木
  • 注音:ㄑㄧㄤˉ
  • 四角码:48912
  • 统一码:67AA

字源演变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枪”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旧式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头:长~。标~。红缨~。

口径在2厘米以下,用来发射子弹的武器:手~。冲锋~。步~。机关~。榴弹~。霰弹~。狙击~。

性能或形状像枪的器械:焊~。烟~。电子~。消防报警~。彩弹~。发令~。◎两头尖的木片,供编篱笆用。

枪替:打~。~手。~击。

详细释义

枪qiāng

(1)形声。字从木,从仓,仓亦声。“仓”指粮仓。“木”指木械。“木”与“仓”联合起来表示“保卫粮仓的木械”。本义:粮仓巡护员的执法器械。

(2)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枪,歫也。——《说文》。按,歫人之械也。

枪,谓木两头锐者也。——《苍颉篇》

剡木伤盗曰枪。——《通俗文》

挟其枪刈耨刈。——《国语·齐语》。注:“桩也。”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枪刺应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又如:红缨枪;枪缨(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4)武器名。火铳,火枪;发射子弹的火器。同“鎗”开枪者。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声隆然。——清·徐珂《青稗类钞·战事类》

众枪齐发。

发枪之号。

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老残游记》

(5)又如:枪火(指枪支弹药);枪把子(枪柄。比喻权柄);枪材(制作枪柄的木材);枪枝(同“枪支”);枪竿(竖立的枪身);枪疤(枪伤后留下的伤疤);枪珠(炮弹);枪柱(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

(6)指枪形的东西。如:枪蒲(菖蒲);烟枪;茶枪(茶叶的嫩芽);电子枪;注油枪,注干油枪;水泥喷枪;焊枪。

(7)削尖的竹木片。如:枪篱(竹篱笆);枪累(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篱、栅栏)

(8)通“抢”。触,撞,碰撞。枪榆坊而止。——《庄子·逍遥游》

见狱吏则头枪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9)又如: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指识浅志小的人)

(10)请人代替考试。如:枪替。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枪

【唐韵】七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千羊切,音锵。【说文】距也。

【周礼·秋官·职金】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注】用金石者,作枪雷椎椁之属。

【扬雄·长杨赋】木雍枪纍,以为储胥。

又【玉篇】木两头锐也。【类篇】剡木伤盗曰枪。

又曰器也。见槈字注。

又抵也。

【前汉·路温舒传】见狱吏,则头枪地。

又【前汉·天文志】紫宫左之星曰天枪。

又姓。【姓苑】汉枪传。

又【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

【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幙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考证:〔【周礼·秋官·职舍】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谨照原文职舍改职金。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枪

歫也。从木仓声。一曰枪,欀也。七羊切

枪:古代兵器

枪矛,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

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与表演的效果。拦、拿枪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动作绕圈不宜大,防对方兵器乘虚而入。

此外,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都是枪术常用方法,要求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练枪时,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故有「开步如风,偷步如钉」之说。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如杨家枪、犁花枪、六合枪、四平枪、锁口枪、五虎断门枪等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