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依据。内部控制审计的前四个目标实际就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具体表现为其能够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即保障资产、资金的存在、完整、为我所有、金额正确、处于增值状态。[1]
  • 中文名:内部控制审计
  • 外文名:internal control auditing
  • 别名:
  • 适用领域:审计、企业管理
  • 所属学科:审计学、管理学

具体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具体表现为其能够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即保障资产、资金的存在、完整、为我所有、金额正确、处于增值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概括为: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能否确保资产、资金的安全,即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能否保障资产、资金的存在、完整、为我所有、金额正确、处于增值状态。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内部控制审计的前四个目标实际就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企业管理层向外提供一张资产负债表,表上反映有多少资产,其明示或暗示了这样几个声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是存在的、是完整的、是属于自身的、金额是正确的。相应地,外部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也就是鉴证企业管理层的这些声明是否属实。

那么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具体审计目标上有什么不同呢?归纳为两点:

1、财务报表审计直接评价的是财务报表,或者说直接评价资产、资金本身的安全状态,其目标对象是资产、资产本身,而内部控制审计直接评价的是内部控制能否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其目标对象是内部控制,而资产、资金只是作为中间的观察对象而存在。

2、财务报表审计主要评价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存量资产、资金的“静的安全”,一般不评价资产、资金的“动的安全”,即不评价资产、资金在流转中的增值性;而由于内部控制既要保障资产、资金静的安全,又要保障其动的安全,所以内部控制审计既检查资产、资金的“静的安全”,又检查资产、资金的“动的安全”。

程序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步评价。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可基本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为进行符合性测试确定一个前提。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审计方法

(一)询问适当人员;

(二)观察经营活动;

(三)检查相关文件;

(四)穿行测试;

(五)重新执行;

(六)其他方法。

意见类型

(一)无保留意见;

(二)保留意见;

(三)无法表示意见;

(四)拒绝表示意见。

法律依据

(一)《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3号)第149条;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7号);

(三)《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号)第31条;

(四)《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7号);

(五)《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公司字212号)第9条;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1-5]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