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

檄文

漢語詞語
檄文(讀音xí wén),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于曉谕、征召、聲讨等的文書,特指聲讨敵人或叛逆的文書。出自《三國演義》:“操作檄文以達諸郡。”。”《北史·孫搴傳》:“會神武西征,登風陵,命中外府司馬李義深、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皆辭,請以搴代。張儀《檄楚》,書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稱露布,播諸視聽也。陳琳之檄豫州,壯有骨鲠;雖奸閹攜養,章密太甚,發丘摸金,誣過其虐,然抗辭書釁,皦然露骨,敢指曹公之鋒,幸哉免袁黨之戮也。锺會檄蜀,征驗甚明;桓溫檄胡,觀釁尤切,并壯筆也。
    中文名:檄文 外文名:Denunciation 拼音:xí wén 著名文章:普告同胞檄稿、讨曹操檄 性質:聲讨、批判

釋義

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于曉谕、征召、聲讨等的文書,特指聲讨敵人或叛逆的文書。

現在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讨文章。

引證釋義

古代文書、文告的一種。

《漢書·朱博傳》:“閤下書佐入, 博口占檄文。”

《北史·孫搴傳》:“會神武西征,登風陵 ,命中外府司馬李義深 、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皆辭,請以搴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清君側,走檄文,雄兵義旗遮路塵。”

典故

震雷始于曜電,出師先乎威聲。故觀電而懼雷壯,聽聲而懼兵威。兵先乎聲,其來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國,夏後初誓于軍,殷誓軍門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師,宣訓我衆,未及敵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謀父稱“古有威讓之令,令有文告之辭”,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諸侯出,懼敵弗服,故兵出須名。振此威風,暴彼昏亂,劉獻公之所謂“告之以文辭,董之以武師”者也。齊桓征楚,诘苞茅之缺;晉厲伐秦,責箕郜之焚。管仲、呂相,奉辭先路,詳其意義,即今之檄文。暨乎戰國,始稱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張儀《檄楚》,書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稱露布,播諸視聽也。

兵以定亂,莫敢自專,天子親戎,則稱“恭行天罰”;諸侯禦師,則雲“肅将王誅”。故分阃推毂,奉辭伐罪,非唯緻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使聲如沖風所擊,氣似欃槍所掃,奮其武怒,總其罪人,征其惡稔之時,顯其貫盈之數,搖奸宄之膽,訂信慎之心,使百尺之沖,摧折于咫書;萬雉之城,颠墜于一檄者也。觀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飾,而辭切事明,隴右文士,得檄之體矣!陳琳之檄豫州,壯有骨鲠;雖奸閹攜養,章密太甚,發丘摸金,誣過其虐,然抗辭書釁,皦然露骨,敢指曹公之鋒,幸哉免袁黨之戮也。锺會檄蜀,征驗甚明;桓溫檄胡,觀釁尤切,并壯筆也。

凡檄之大體,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時,審人事,算強弱,角權勢,标蓍龜于前驗,懸鞶鑒于已然,雖本國信,實參兵詐。谲詭以馳旨,炜晔以騰說。凡此衆條,莫之或違者也。故其植義飏辭,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闆以宣衆,不可使義隐。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無所取才矣。又州郡征吏,亦稱為檄,固明舉之義也。

移者,易也,移風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之《難蜀老》,文曉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劉歆之《移太常》,辭剛而義辨,文移之首也;陸機之《移百官》,言約而事顯,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則逆黨用檄,順命資移;所以洗濯民心,堅同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

贊曰:三驅弛剛,九伐先話。鞶鑒吉兇,蓍龜成敗。惟壓鲸鲵,抵落蜂虿。移寶易俗,草偃風邁。

檄文經典

《甘誓》(朝代:夏 作者:啟 出處:《尚書 夏書》)

《湯誓》(朝代:商 作者:湯 出處:《尚書 商書》)

《牧誓》(朝代:商 作者:姬發 出處:《尚書 周書》)

《費誓》(朝代:周 作者:伯禽 出處:《尚書 周書》)

《管仲檄楚使》(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出處:《左傳》)

《呂相絕秦》(朝代:春秋 作者:呂相 出處:《左傳》)

《檄告楚相》(朝代:戰國 作者:張儀 出處:《史記 張儀傳》)

《吳王劉濞遺諸侯書》(朝代:西漢 作者:劉濞 出處:《史記 吳王劉濞傳》)

《讨王莽檄》(朝代:西漢 作者:隗嚣 出處:《後漢書 隗嚣公孫述列傳》)

《喻巴蜀檄》(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相如 出處:《漢書 西漢司馬相如傳》)

《為袁紹檄豫州》(又名《讨曹操檄》)(朝代:東漢 作者:陳琳 出處:《昭明文選》)

《檄吳将校部曲文》(朝代:東漢 作者:陳琳 出處:《昭明文選》)

《檄蜀文》(朝代:三國 作者:鐘會 出處:《昭明文選》)

隋文帝伐陳檄》(朝代:隋 作者:楊堅 出處:《隋書 高祖紀下》)

《楊玄感敦促樊子蓋歸義書》(朝代:隋 作者:楊玄感 出處:《楊玄感傳》)

《為李密檄荥陽守郇王慶文》(朝代:隋 作者:魏征 出處:《文苑英華》)

《為李密檄洛州文》(朝代:隋 作者:祖君彥 出處:《舊唐書 李密傳》)

《為窦建德檄秦王文》(朝代:隋 作者:孔德紹 出處:《文苑英華》)

《為徐敬業讨武曌檄》(又名《讨武曌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朝代:唐 作者:駱賓王 出處:《駱臨海集箋注》)

《鄭畋傳檄天下文》(朝代:唐 作者:鄭畋 出處:《舊唐書 鄭畋傳》)

《楊複光露布獻捷文》(朝代:唐 作者:楊複光 出處:《舊唐書 僖宗紀》又見《舊唐書 黃巢傳》)

《代嶽制使飛移河南郡縣讨劉豫檄》(朝代:南宋 作者:胡闳休 出處:《新安文獻志》)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又名《谕中原檄》)(朝代:明 作者:宋濂 出處:《明實錄 太祖實錄》)

《剿兵安民檄》(朝代:明 作者:李自成 出處:《明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

《大順軍傳牌山西各郡縣》(朝代:明 作者:佚名 出處:《國榷》)

《李自成檄明臣庶文》(朝代:明 作者:張璘然 出處:《平寇志》)

《欽賜督輔手敕》(朝代:明 作者:朱由檢 )

《張獻忠之檄》(朝代:明 作者:張獻忠 出處:《平寇志》)

《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衮南下告示(一)》(朝代:清 作者:多爾衮 出處:《明季稗史初編 江南聞見錄》)

《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衮南下告示(二)》(朝代:清 作者:多爾衮 出處:《明季稗史初編 江南聞見錄》)

《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衮南下告示(三)》(朝代:清 作者:多爾衮 出處:《明季稗史初編 江南聞見錄》)

《三元裡等鄉痛罵鬼子詞》(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平夷錄》)

《盡忠報國全粵義民申谕英夷告示》(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鴉片戰争》)

《甯波衆義民公啟》(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奉天讨胡檄》(朝代:清 作者:楊秀清、蕭朝貴 出處:《太平天國詩文選》)

《讨粵匪檄》(朝代:清 作者:曾國藩 出處:《曾文正公全集》)

《撚軍盟主張樂行的布告》(朝代:清 作者:張樂行 出處:《中國近代史史料拾零》)

《江西撲滅異端邪教公啟》(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籌辦夷務始末》)

《興師檄文》(朝代:清 作者:杜文秀 出處:《回民起義》)

《延平民人告白》(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清季教案史料》)

《谕黑旗将士檄》(朝代:清 作者:劉永福 出處:《晚清文選》)

《台灣人民抗戰檄文》(朝代:清 作者:佚名 出處:《中日戰争》)

《中華民國軍起義檄文》(朝代:清 作者:龔春台 出處:《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普告同胞檄稿》(朝代:清 作者:秋瑾 出處:《秋瑾詩文選》)

《白朗告示》(朝代:清 作者:孫文 )

《中國革命軍大元帥檄》(朝代:民國 作者:孫文 )

《中華民國讨逆軍檄告天下》(又名《雲貴檄告天下文》)(朝代:清 作者:梁啟超 出處:《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第二次讨袁宣言》(朝代:民國 作者:孫文 )

《就陸海軍大元帥職宣言》(朝代:民國 作者:孫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