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

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

瑤族自治縣
瑤族是人口數量排全國13位的民族,總人口300萬,其中國内270萬。江華全縣總人口54萬,其中瑤族人口37.5萬,1955年成立瑤族自治縣,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是全國10個瑤族自治縣、3個瑤族聯合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是瑤族集中聚居區居于中心位置的縣,是瑤族自治縣中經濟發展水平排第一的縣。被授予中國瑤族文化傳承研究中心,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稱之為“神州瑤都”。[1]東與藍山縣、南與廣東連州市、西與江永縣廣西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北與道縣接壤。江華瑤族自治縣地處五嶺北麓,潇水源頭,是鑲嵌在湘、粵、桂金三角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幅員3248平方公裡,轄22個鄉鎮,1個林業采育場,人口45萬人,其中瑤族人口25.7萬人,占總人口的57.1%,是全國瑤族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瑤族自治縣,被譽為“神州第一瑤城”。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自治縣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 地理位置: 面積:3248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中文名稱: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

基本内容

江華是一塊曆史悠久、地靈人傑的寶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縣,迄今已曆兩千多年。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生息繁衍于此的瑤族先民與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開發了這片神奇的土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瑤族文明。積澱豐厚的曆史文化與鐘靈毓秀的奇山秀水交相輝映,瑤山英才輩出。唐廣明元年,農民領袖蔡結,紮寨深山,同唐王朝抗争達19年之久。清朝時期,瑤民領袖趙金龍率部起義,震撼朝野。

婚戀習俗

婚前交友:曆來,瑤家青年男女,交友戀愛,比較自由。在生産勞動,趕圩作客,節日聚會中,多以歌聲為媒介,表達愛戀之情。一經雙方同意,即可互相往來,父母不加幹涉。這種行為,男方稱為“交客姑”,女方稱為“帶後生”。到正式結婚時,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友則必須備一籃子禮物(糖食及梳妝用品),送給女友,名曰“拿籃子”。女方備一包袱,内裝雲頭鞋、帶子等,作為回贈,叫做“丢包袱”。

在大山區,盤、趙兩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為異姓通婚。但瑤漢一般不許通婚,民國時期,稍有松動。解放後,民族交往日多,團結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開。

婚姻形式:主要是“贅婿”(即招郎),瑤語叫“糾千”。男到女家落戶,通常要寫“贅書”,内容為贅後男子的義務和權利、子女承祀、财産繼承等條款。入贅者一般要改名換姓,按女家排輩,也有少數夫妻換姓的。贅婿還有另外兩種形式,一種叫“兩邊走”,男方仍用原來姓名,夫妻共同照顧雙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個随母姓,第二個承父姓,以此類推;另一種叫“明招暗讨”,這種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裡無勞力,一旦上述條件改變,男則攜婦歸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瑤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結婚儀式:男到女家入贅的,婚事由女家操辦,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樂半路相迎,晚間舉行拜堂儀式,并遍接親友(有的不請自來),“坐歌堂”通宵達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負出門,然後,本村姑娘陪送打傘步行到男家,舉行拜堂儀式,接受親友祝賀。

離婚與再嫁(贅):嶺東高山瑤,婦女地位較高,婚後雙方共同勞動,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離婚。一般請村寨老人“喝茶”,提出離婚原因,經調解無效,就“判”離婚。夫妻拿一節筒到山上,一刀劈為兩半,各執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贅男子,如違反“贅書”條約,女即可“休夫”,财産全部歸女方。寡婦再嫁不受限制,但嚴禁兄終弟繼、姐去妹繼的婚姻結合。解放後,瑤族人民按“婚姻法”規定辦理手續。

哭嫁:姑娘出嫁前,遍接至親好友及村中姐妹,來家聚會,連續兩晚,頭晚茶點相待,夜晚設酒宴。宴後齊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語逗樂,“坐歌堂”。新娘則按輩份依次向親友“哭嫁”,親友贈送“紅包”。

打新郎:婚後三日,新郎回門到嶽家,女方村中婦女,相約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後不可虐待新婦。有的村寨,則是婚後第一個春節,新郎到嶽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鑼打鼓(有時還要耍龍舞獅),向新郎祝賀,新郎則回贈“紅包”,這也叫打新郎。後來逐漸演變成全村婦女小孩索取“喜彩”錢,否則,便不罷休,有時弄得新郎大為尴尬。

喪葬習俗

瑤族都實行土葬,老人垂危時,便為之梳頭、淋浴、穿壽衣,親屬守候“送終”。死後移置廳堂(男左女右),全家舉哀,子女前往親友報哀,擇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請師公做“道場”。家貧者則一碗水為之“開路”。死者若是師公,則要請同等水平的師公念咒,将屍體用紅布捆在坐凳樓梯上,法事完後才入棺。

出殡時,師公隻引送到門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瑤不講究什麼“風水”寶地,隻要在離住房不遠的山腳,選上一地,即行安葬。

現在,瑤族已經實行殡葬改革,喪葬辦法開始試行火葬。

經濟概況

概況

江華作為兩廣及沿海大都市郊區的延伸,永州市“大郊區”的前沿,江華縣經濟一直持續穩步發展。1999年,全縣國内生産總值完成7.7億元,财政收入實現6405萬元,均是1978年的10倍。近年來國内生産總值平均增幅達9%,今年1—9月,完成國内生産總值4.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實現财政收入508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初步核算,2008全年地方生産總值為351604萬元,比上年增長13.4%。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21923萬元,增長5.9%;第二産業增加值85833萬元,增長22.1%;第三産業增加值143848萬元,增長14.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0%,二季度增長11.5%,三季度增長13.0%,四季度增長13.4%,波動幅度較小,經濟穩步發展。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8576元,同比增長23.7%。

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很高

江華縣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很高。在林業方面:已規劃實施封山育林105萬畝,退耕還林4.7萬畝,生态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打破了“一根杉木撐天下”的單一林種結構,初步建立10萬畝幹鮮水果,50萬畝脂材兩用松木林,10萬畝藥材和10萬畝竹林基地。在農業方面:初步形成5萬畝優質烤煙,5萬畝商品蔬菜,10萬畝噸糧田和90萬頭良種豬羊基地,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鞏固;“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态農業發展迅速,已建成沼氣池4300個,形成一批沼氣示範村,為此在全縣農村每年可減少近4萬立方米的燃料木材消耗。

工業方面:煙廠完成建址技改,形成10萬大箱的生産能力;組建了以松脂加工為主的榮興林化公司,并形成年産5000噸松香的生産能力。特色産品的開發:形成了以瑤家臘味豆腐乳為主的民族食品和以珍珠椒、茶葉、香菇、磨菇、山珍野菜為主的綠色食品兩大特色産品系列。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部分産品逐步向産業化方面發展。在旅遊業的開發:重點抓了盤王城的建設,能夠通過2—3年的努力,把盤王城開發成為富有瑤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備。縣鄉村三級公路網絡基本形成,并完成了207國道境内的油化工程、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全面開通。全縣已建成35千伏變電站6個、110千伏變電站1個(在建1個)、林區小水電開發完成投資6100萬元,開發水電工程14處,新建小水電站5個、新增水電總裝機0.8萬千瓦。林區電網建設正加緊進行,全縣大部分村用上了電。城鎮建設初具規模,1985年11月,縣城從水口遷到沱江,14年來投入城建資金4億多元,使這座原來隻有幾千人口的古老小鎮,發展成為面積6.8平方公裡、人口3.8萬的初具規模的新興城鎮。

展望未來

2004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确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按照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大力推進“三化進程”,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持續、健康的發展勢頭,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穩定,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行政區劃

概況

Jianghua Yaozu Zizhixian

431121

425500

縣人民政府駐沱江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華瑤族自治縣轄11個鎮、10個鄉、1個民族鄉。

鄉鎮下轄村莊

沱江鎮

轄:春曉、萌堵、陽華、豸山4個社區居委會;新華、城南、老縣、顧遠、茫海洲、六子石、雙洞、陽華田、白泉、四聯、百家尾、班田、茅坪、大鹿沖、白竹塘、山口鋪、王家、架枧田、鯉魚井、大山寨、德橋河、塘下洞、胡豬口、山寨、沱嶺、龍造窩、竹園寨、粱木橋、棟青、小洛坪、蓮花地、星橋、下村、荷花田、馬鹿洞、雲梯山、塘頭坪、白李38個村委會。

橋頭鋪鎮

轄:橋頭鋪居委會;上宅洞、橋頭鋪、停路、下蔣、蔣家塘、上劉家塘、下劉家塘、萬石洞、消家灣、木源、赤竹園、古芝江、東沖江、赫洞、木橋頭、下車、鴨腳岩、富足、羅坪、漁古壩、沙帽山、茅坪鋪、大幹23個村委會;銅礦居民組。

東田鎮

轄:東田居委會;崩塘、赴馬營、謝家灣、鹧鸪壩、周家寨、蔣家寨、水東、排樓、茶園、聶家寨、陽華廟、東田、雙石橋、的口塘、牛山、泥井、下茶園17個村委會。

大路鋪鎮

轄:大路鋪居委會;大路鋪、斷石橋、香花井、美井、洞尾、八百美、仙石、石下、花地灣、栗米塘、水晶深、太子井、高家灣、神崗、香山雲、起家田、白浪下、鄧家灣、老村、琅下、大鬥、五洞、黑山口、牛角灣、蝦塘、梁木橋、高岱沖、八洞、鵝塘、大屋地、聯城、上門、下門、下王34個村委會。

白芒營鎮

轄:白芒營居委會;白芒營、聯合、紅山、老社灣、新社灣、洪泥塘、東塘、石角嶺、角塘、雲田、鬥光、黃泥塘、西崗、平澤、上中、車下、牛址窩、大山腳、黃二塘、石碧塘、魚苟灣、上馬石、新村、五庵嶺、隔河、撥石、骥馬塘、牛鼻寨、濁水塘、白飯洞、塔崗背、草坪、羊頭山、小貝、上崗、箭山、秦岩、漕渡、神仙洞、牛址田、花地灣、沙井、岩口鋪、蒙家地、柏家、朱朗塘、二壩、甕水、羅山井、白牛山、大塘背、連山腳、塘車、撥崗54個村委會。

濤圩鎮

轄:濤圩居委會;龍山、水頭、石曬、濤圩、上營、三門寨、小尖山、鄧家寨、杉木根、白竹塘、羅家寨、大山口、新寨、大塘、山背、黃家、石頭寨、集力幹、劉家、來富、上遊、鳳尾、西水、新木澤、老木澤、屋下、栎灣、旦久、漢沖29個村委會。

河路口鎮

轄:河路口居委會;河路口、臘面山、白草營、船嶺腳、尖山、大崗頭、新鋪、白沙塘、嶺腳、秀魚塘、牛路、林家、老車、财塘、招禮、撥崗頭、倒水灣、布裡坪18個村委會。

小圩鎮

轄:小圩居委會;小圩、荊村、聯村、湄溪、寨腳、大坪、三門口、沙柳、老屋、金田、新寨、楓源、大石、車田、塘肚、河灣、茅坪、上大、橋頭、茶華園、深沖、陳家、牛塘營、竹才、繡球、青山口、十字、練江28個村委會。

大圩鎮

轄:大圩居委會;大圩、文海、聶家、漢洞、源頭、溝邊、大布灣、黃庭、木園、寶境、書裡、紫岩、東沖、蓮花、社貝、紫螺、良緣、士林、竹舍、西嶺、茅栗木、大村、興仁、廟沖、文明、新圩、和平、幸福、三合、秧地、軍田、寨腳、龍岩、大塘、小漕、高寨、山甲口、草皇38個村委會。

水口鎮

轄:水口街、水源、源潭子、第四4個居委會;暗沖、泮水、高灘、山門、大車洞、山馬、文亮、金源、得貴9個村委會。

碼市鎮

轄:碼市居委會;碼市、下灣、劉家、大柳、朝陽、錦陂、鎢龍、後塘、辇江、鹹佳、水口寨、沉田、邬陂、所城、黃石、軍橋、大新、杉木、小江、安甯、瓦城、大塘、白石、竹市、竹坪、橫江、瓦窯、飯灘、上壩、棉花坪、小艾坪、金田、大坪源、大寨、龍灣、田溝、船渡、新田梗、荊竹、民主、香南、斑竹、梅子溝、大塘洞44個村委會。

界牌鄉

轄:源田塘、杜家田、界牌、麻芝塘、鴨頭源、蓬田源、水口營、大林江、貝芝頭、木浪、伍家寨、社公灣、馬山、羅塘、洪塘、小源、黃家田17個村委會;界牌居民組。

橋市鄉

轄:橋市、鎮忠營、猴山、上木園、塘灣、塘貝、源頭井、羅田、塘家源、野豬橋、廟灣、大魚塘、南沖、北沖、深塘尾、石龍、新石岩17個村委會;橋市居民組。

大石橋鄉

轄:大石橋、蒲塘、大祖腳、寨背洞、何家塘、安家、茶園、立口、油渡、井頭灣、鹧鸪塘、四張塘、洞尾、岩口、蕉葉、牛尾背、嶺頭寨、中洞、源口、東遼、沙井、大蓮塘、龍廣田、沉塘、立下源、大竹坪、金竹沖、洪水、新田、白泉塘、楊家木園、九工嶺32個村委會。

清塘壯族鄉

轄:李家、貝家、清塘、田邊、開源、矮岩、黃綠、中大、東陂、浮海、蒙家、觀音山12個村委會。

兩岔河鄉

轄:兩岔河、三卡、莊稼、水子、高岐、猴子腳、燈草、橫江、峻山、蕉葉、南竹、苗竹12個村委會。

務江鄉

轄:務江、小朋、漕灘、龍虎、天竹、兩岔、屯沖、胡青、涔天河9個村委會。

花江鄉

轄:水口寨、大田、黃石、新慶、曉河、新朋、牛角、石田、群豐、秀馬、齊共12個村委會。

湘江鄉

轄:桐沖口、湘江、坪沖口、樟木口、臘竹嶺、中央河、中央沖、歐菜坪、田沖、廟子源10個村委會。

貝江鄉

轄:貝江、向新、合新、大田、濠江、杉木口、茅坪、上梅口、黃沙、毛竹、洋涓、天堂、中星、田坪、魚曬15個村委會。

未竹口鄉

轄:未竹口、黃南口、黃南寨、楓木、桐安、大魯桂、未竹沖、張家洞、冷水、馬井、磨刀、上塘12個村委會。

大錫鄉

轄:大中、竹安、龍安、新安、小錫、明星、山沖、栗木、茅坪、高涼10個村委會。

江華林業采育場

轄:楓木坪、杉木園、東水營、小邊河、麻石、田镫、大龍、芙蓉、安馬、兩河口10個村委會。

江華八景

概況

江華地處南嶺腹地,自古以來被外人視為荊楚蠻荒之地,然而它的人文風景資源跟它的自然風景資源一樣豐富多彩,令人流連忘返。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江華八景”。

“江華八景”之說源于宋朝,其時人類活動集中在嶺西一帶,所以八景之中沒有列入嶺東更為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随着江華人生存空間的拓展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江華的風景線也在延伸。如穿岩通幽、天河瑤池、豸山淩雲、西佛拱秀以及大瑤山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又豈止八景。江華,以其充滿魅力的旅遊資源,期待更多的世人認識它,開發它。

陽華勝覽

陽華岩,位于縣城東五公裡的竹園寨村回山腳下。岩口向東敞開,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從石縫流出,泉水晶瑩透澈。江華縣名就是因為唐朝時縣城在陽華岩附近的河邊而得名。因風景之勝,曆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詩文題刻四十多處。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陽華岩銘(有序)》石刻。這是唐朝大文學家元結于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時遊陽華岩所作,文中贊道:“吾遊處山林幾三十年,所見泉石,如陽華殊異而可家者,未也。”并稱:“九疑萬峰,不如陽華”。銘文由時任江華縣令的名書法家瞿令問用隸書、小篆、大篆三種字體書寫,刻之岩壁。因景絕、詩絕、字絕,一千二百多年來傳為名迹。現為江華縣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寒亭秋色

寒亭在縣城沱江鎮東南兩公裡左右的老縣村蔣家山上,為唐朝縣令瞿令問所建,地勢險峻,風景秀美,水石相映,自成一絕。亭成後,著名文學家元結至江華,慕名來遊,因感其“大暑登之疑天時将寒,炎蒸之地而清涼可安”,遂為之取名“寒亭”,并作《寒亭記》刻在亭背石上。每當秋高氣爽之時,入亭眺望,“階欄憑空,下臨長江,軒楹雲端,上齊絕頂”,氣象萬千,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明朝教谕滕元慶曾到此遊覽,寫下頌寒亭詩雲:“乾坤辟混沌,洞口列亭幽。獨秀雲山裡,清風萬古秋。”因年久失修,現寒亭已毀無存,但舊址仍留有曆代摩崖題詠碑刻數十處。

暖谷春容

暖谷,又名朝陽谷,與寒亭同在一山中。位于寒亭西面,相距不過數十米。此地峭壁懸崖,幽林盤繞,即使數九寒冬,遊人進入谷中,仍覺溫暖如春。宋治平四年(1067年)江華知縣蔣祺在一個初春時節與人同遊寒亭,在亭旁發現一洞。立于洞前,頓覺一股暖氣驅走春寒,不由稱奇。于是命人将洞拓寬,并起名“暖谷”。遂成江華名勝景區。曆代均有詩詞題刻于谷壁,詩曰:“四時代謝鹹依序,到此寒暄頓反常。”“我願天下無凍妥,有如此谷安生靈。”

浪石清流

此景位于縣城南郊原鯉魚井鄉政府駐地。唐天寶元年(724年)在此建浪石寺,相傳宋朝蔣永雄在此辟谷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壞。明朝時此寺毀于兵火。寺旁有一條小溪,溪水之上有座石拱橋,溪水經橋下流入潇水河。溪内另有一股清泉從石縫中湧出,泉水晶瑩透澈。如遇雨季,四周溪水混濁,此泉水獨清,溪泉相連而泾渭分明,因此得名“浪石清流”。現泉水被當地百姓築圍成石井(即“鯉魚井”)。石井四周古木成蔭,環境幽雅,酷暑漫步其間,涼風沁人心脾,令人心神爽朗,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奇獸虛明

在距縣城東南兩公裡的喜鵲塘村,與寒亭暖谷一路之隔的田野上,有一座高不過五十米的石山。山下向東向南有兩個相通的洞口,南洞叫奇獸岩(又名獅子岩),東洞叫虛明洞,合為一景,稱“奇獸虛明”。奇獸岩口原有伏石,狀如蹲獅。虛明洞内懸一石乳,擊之冬冬作響,當地人稱為“石鼓奇音”。自宋以來,曆代有文人來遊,留下碑刻無數。其中奇獸岩内有一南宋年間碑刻《獅子岩詩》,石面打磨光滑,平整如鏡,書法蒼古奇逸,流暢秀麗,可算碑刻上品。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遊此地,稱“此景三湘絕有”。

洄溪壽域

大路鋪鎮蝦塘村附近有一條“不老泉”,因溪邊盛産蘭花,幽香馥郁,士人珍之,謂之洄溪。傳說泉水因乳石松膏所漬,清洌甘甜,宜飲宜稻,常飲可以長壽。唐朝張子厚在此居住,年八十如少壯,自号洄溪翁。當時的大文學家元結聞其名造訪,題七言古風一首《贈回溪翁》:“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檐下。……語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暑。屠酥宜在水中石,回溪一曲正當時。……勿憚山深與地僻,羅浮尚有葛仙翁。”當地人常飲用回溪水,附近長壽老人甚多。故名“洄溪壽域”。

秦岩深處

?秦岩在白芒營鎮秦岩村秦山腳下。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有些讀書文人避難岩中,故名“秦岩”。有石犀向岩,俗稱“犀牛吸月岩”。有陰河自岩腹流出,從岩口下行數十米,稱百步險。洞深約五裡,行至深處,豁然開朗,可容數百人。洞中岩漿鐘乳千姿百态,奇狀怪景不可勝記,有犀牛望月、八仙飄海、狗望臘肉、馬鹿銜花、老鼠偷桃、麻拐吃水、無字天書、擎天玉柱、楊梅落地、金山玉嶺等最為有名,稱為“秦岩十景”,尤以“仙人田”奇特,勝似瑤池仙境。曆代刻碑題詠甚多,洞口有“秦岩”二字,相傳為漢代大文學家蔡邕所書。

梧嶺南屏

河路口鎮秀魚塘村一帶,與廣西賀州市毗鄰處,是江華縣的西南門戶。此地山勢綿亘,高峻險阻,有如屏障,南與蒼梧嶺相接,故稱“梧嶺南屏”。高聳入雲的姑婆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峭壁摩空,奇峰連綿。登臨遠望,可眺廣西鐘山、富川以及本省甯遠、道縣。俯視江華,山巒激川盡收眼底,海天風物一覽無餘,視野極為遼闊。明朝道州刺史韓子祁曾有詩雲:“南關盡處聳重巒,絕頂登來眼界寬。屏障三湘雄萬仞,道通百粵繞千蟠。”清朝詩人滕元慶也曾賦詩:“為愛青山好,開屏四野橫。平分楚與粵,兩地倚長城。”

秦岩詩詞

秦岩仙境[七絕]

秦王暴政民遭劫,岩洞天生拯庶危;

仙道慈悲頻化難,境如世外不思歸.

仙人田[七絕]

秦岩深處有仙田,可惜無禾亦妄然;

倘若仙人多播種,庶民足食樂天年.

擎天神柱[七絕]

擎天神柱可擎天,免把天災降大千;

萬衆安心勤作業,年年期盼樂豐年.

玉犬望臘[七絕]

玉犬垂涎臘味香,可憐高挂願難償;

惜無彩鳳雙飛翅,欲壑難填望斷腸.

飛鴿傳書[七絕]

飛鴿傳書達四方,靈通信息可傳揚;

而今世界皆通電,信鴿安居不用忙.

白龍馬出世[七絕]

龍馬飛騰上戰場,英雄殺敵保邊疆;

中華昌盛金瓯固,如日東升照萬方.

玉鼠偷桃[七絕]

玉鼠玲珑去竊桃,也知吃果壽年高;

可憐世上民間鼠,搗櫃翻箱衆不饒!

水晶洞[七絕]

輕舟共坐泛陰河,如入幽冥恐懼多;

幸有湘妃歌響亮,驅魔逐怪斥閻羅!

詠秦岩[七絕]

現在秦岩不避秦,張燈結彩似宮廷;

千姿百态多奇趣,迎得遊人來問津!

唐僧西行[七律]

唐僧奉旨往西行,取得真經返帝城;

沐雨栉風多苦難,翻山涉水幾艱辛!

悟空英勇除妖首,八戒幫忙斬孽精.

昔日佛書源竺國,助民化難樂升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