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瑤族自治縣

恭城瑤族自治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南部,北鄰三湘,南望粵梧,距市區108公裡,轄6鎮3鄉117個行政村,總面積2139平方公裡,總人口30萬人。瑤族風情濃郁,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瑤族自治縣。總長100多米的梅山圖繪制于清乾隆九年(1743年),是中國境内發現的唯一的、以彩色圖案的方式集中展示瑤族曆史文化的神奇畫卷。恭城油茶蜚聲遐迩,是恭城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飲食,2019年創造“最多人同時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紀錄。瑤族文化傳統保留完好,盤王節、婆王節、花炮節等瑤族節慶活動極具特色。[1]截至2016年,恭城瑤族自治縣下轄恭城鎮、栗木鎮、蓮花鎮、嘉會鎮、西嶺鎮5個鎮和平安鄉、三江鄉、觀音鄉、龍虎鄉4個鄉,縣政府駐恭城鎮拱辰西路。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恭城瑤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45432人。2019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04842萬元。
    中文名:恭城瑤族自治縣 外文名: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恭城 行政區劃代碼:450332 行政區類别:自治縣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地理位置: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 面積:2149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5個鎮、4個鄉 政府駐地:恭城鎮 電話區号:772 郵政區碼:5425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恭城文廟,恭城武廟,湖南會館等 火車站:恭城火車站 車牌代碼:桂C 地方特産:恭城月柿,恭城椪柑 地方方言:桂林話 地區生産總值:904842萬元(2019年) 人口:245432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桂林郡,恭城屬桂林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蒼梧郡,轄臨賀、富川、荔浦、謝沐等10縣。今恭城大部屬蒼梧郡之富川縣,部分邊地屬謝沐縣(今湖南省江永縣)。

三國時,吳末帝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富川縣又分置平樂縣,恭城屬平樂縣。

隋大業十四年(618年),蕭銑稱梁帝,分平樂地,置茶城縣。此為建縣之始,治所在今恭城鎮鳳凰山下,以其地盛産茶葉而民喜油茶而名“茶城”,轄今恭城大部分區域。

唐武德四年(621年),更名“恭城縣”,隸屬樂州。唐貞觀八年(634年),改樂州為昭州。

五代、宋沿唐制。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縣治由鳳凰山下遷北鄉龍渚市(今栗木鎮上宅村大源頭);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複遷舊址。

元大德五年(1301年),升昭州為平樂府,恭城屬平樂府轄。

明、清沿元制。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縣治遷至黃牛崗即今址。

民國二年(1913年),恭城縣隸屬漓江道,次年改屬桂林道。民國十年(1921年)廢道制,恭城縣直屬廣西省政府。後置平樂行政督察區,屬平樂區。

1949年12月11日,恭城解放,屬平樂專區。

1958年撤平樂專區,改屬桂林專區(地區)。

1990年2月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以原恭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恭城瑤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1998年桂林市與桂林地區合并,恭城瑤族自治縣屬桂林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東與富川瑤族自治縣及湖南江永縣交界,南與鐘山縣、平樂縣毗鄰,西接陽朔縣、靈川縣,北臨灌陽縣,縣城距桂林市108公裡;全縣東西最長橫距56千米,南北最長縱距75千米,版圖總面積2139平方公裡,介于北緯24°37′-25°17′,東經110°36′-111°10′之間。

地形地貌

恭城瑤族自治縣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沿岸有較為平坦的小沖積平地。全縣東、西、北三面為中低山環抱,中間為一條南北走向的河谷走廊,其間河谷、平地、台地、丘陵相互交錯。縣内最高處為銀殿山頂,海拔1885米;最低處為恭城鎮古城村嶺尾屯,海拔130米。

氣候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桂東北,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夏濕冬幹,夏長冬短,四季分明,光照多,熱量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13.7小時,年平均氣溫20.1℃,年降雨量1453.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4%,年平均蒸發量1524.0毫米,無霜期336天。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幹旱、低溫陰雨、霜凍、冰雹、雷暴、大風、寒露風。

水文

恭城瑤族自治縣境内河流大部份屬于珠江水系,很小一部份屬長江水系。屬珠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8.3%。屬長江水系的河流,隻有位于都龐嶺北坡栗木鎮泉會村一帶的山溪,流入灌陽縣牛江,然後彙入湘江,集雨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1.7%。

恭城河屬桂江一級支流,發源于恭城縣境東部三江鄉黃坪村北卡山,幹流長126千米,集雨面積3129.15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馬林源河、栗木河、蘇陂河、龜山河、上蕉河、路口河、北洞源河、西嶺河、勢江河、蓮花河等10條。恭城河段年徑流量與降水量趨勢一緻,多年平均徑流深1009.9毫米,多年平均流量為84.1立方米每秒。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恭城瑤族自治縣下轄恭城鎮、栗木鎮、蓮花鎮、嘉會鎮、西嶺鎮5個鎮和平安鄉、三江鄉、觀音鄉、龍虎鄉4個鄉,縣政府駐恭城鎮拱辰西路。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钽、铌儲藏量在全國占重要地位,鎢、錫、鉛、鋅和高嶺土儲量居廣西前列,花崗岩儲藏量25億立方,大理石儲藏量15億立方,有白色、黑色、木紋黃、玫瑰紅等品種。

水力資源

水力資源11.07萬千瓦,可開發6.31萬千瓦。全縣有中小型水電工程44處,總裝機容量4.7305萬千瓦,年自發電量1.497億千瓦小時。除原有的勢江、蘭洞、峻山、銀山、五福、觀音、大山、大明源等骨幹水電工程外,2004年至今又相繼建設了劉家洞系列電站、西南電站、大地電站等大型水利工程。有林面積16.52萬公頃,覆蓋率77.09%。

旅遊資源

縣内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武廟、周王廟、湖南會館等四大古建築群,分别形成“文”、“武”、“官”、“商”、“情”等濃郁的遊覽氛圍,還有古色、古香的朗山民居。特别是建于明代的文、武兩廟,氣勢恢弘、蔚為壯觀,為恭城赢得了“華南小曲臯”的美譽。廟内浮雕、石刻做工精巧,镂空木雕工藝高超細膩,脊山彩陶人物花飾别具一格。走進這裡,就象進了一座古老的藝術殿堂。文、武兩廟并存一地,一文一武,一張一弛,相互輝映,實為全國僅有。孔子、關公聖像供人民們頂禮膜拜,朝聖攬勝。

動物資源

境内有國家保護珍貴獸類9種,其他野獸10多種,鳥類有30多種,蛇類15種,魚類70多種。屬國家Ⅰ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蟒蛇、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屬國家Ⅱ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紅腹錦雞、紅腹角雉、大靈貓、小靈貓、娃娃魚、虎紋蛙;屬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灰胸竹雞、赤腹松鼠、果子狸、狸貓、豪豬、豬獾、眼鏡王蛇、銀環蛇、刺胸蛙、黑框蟾蜍等。

植物資源

境内原生植被主要是殼鬥科、茶科、樟科、木蘭科、金縷梅科、山礬科的常綠樹種闊葉林,在三江、西嶺、平安、嘉會等鄉山區分布較多。植被狀況亦随海拔高度而異,1000米以上的中山多為矮林及部分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樹種有高山杜鵑、白栎、水青岡、銀荷木等;500~1000米地段主要是常綠闊葉林、杉木林、毛竹林、松林、次生闊葉林,樹種有諸栲、荷木等優勢樹木;500米以下的丘陵多為松林、油茶及果木林;岩溶地區多為石山灌叢樹種,有榔榆青岡栎、粗糠柴、火把果等;村落附近風景林為殘存的闊葉林。

境内屬國家Ⅰ類保護野生植物有紅豆杉、銀杏;屬國家Ⅱ類保護野生植物有福建柏、華南五針松、柔毛油杉、黃枝油杉、楠木香樟、喜樹、紅豆;屬國家Ⅱ類珍貴樹種:觀光木、榉木、鵝掌楸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恭城瑤族自治縣總人口30萬人,其中瑤族人口約占60%。恭城縣是“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底,該縣90歲以上老人1205人,百歲及以上老人有33人,全縣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7.09歲。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恭城瑤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45432人。

民族

根據2015年2月恭城地情網官網顯示,恭城瑤族自治縣除瑤族、壯族、漢族三大主體民族外,尚有苗族、彜族、黎族、侗族、回族、滿族、土家族、布依族、仫佬族、高山族、傣族、毛南族、蒙古族、佤族、藏族、水族、仡佬族、納西族、朝鮮族、京族、畲族、傈僳族、維吾爾族、景頗族、土族、拉祜族計26個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78.9514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4.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2.9365億元,增長0.1%;第二産業增加值35.4574億元,增長4.3%;第三産業增加值20.5575億元,增長8.8%。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産總值的比重分别為29.1%、44.9%、2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0.6%、50.8%和48.6%。

2019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04842萬元。

第一産業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5.3431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0.3%。其中,農業産值26.3504億元,增長0.7%;林業産值9960萬元,下降16.2%;牧業産值6.3033億元,增長0.6%;漁業産值7822萬元,增長5.2%;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9112萬元,增長4.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3.2719億元,增長0.2%。其中,農業增加值18.7088億元,增長0.7%;林業增加值7540萬元,下降16.2%;牧業增加值2.9341億元,增長0.6%;漁業增加值5396萬元,增長5.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354萬元,增長4.7%。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72824千瓦。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2676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656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0401公頃;年末果園面積30605公頃;其中柚子園4044公頃;柑橘園4482公頃;橙園4028公頃;梨園324公頃;園1公頃;柿子園12457公頃;葡萄園766公頃;桃園3680公頃;李子園582公頃;其他果園214公頃。年末實有茶園面積347公頃。

恭城瑤族自治縣糧食總産量82932噸。其中谷物産量67661噸;稻谷産量45662噸;早稻産量23829噸;中稻産量7781噸;晚稻産量14052噸;玉米産量21651噸;豆類5585噸;紅薯産量45730噸;油料作物産量13534噸;花生産量12985噸;油菜籽産量510噸;水果産量895327噸,增長3.2%;蔬菜産量172113噸,增長1.6%;茶葉産量675噸,增長2.9%。

2015年末,恭城瑤族自治縣生豬存欄20.66萬頭,比上年增長4.3%;牛存欄8.23萬頭,增長14.3%;家禽存欄223.64萬羽,增長2.6%;其中雞存欄177.25萬羽,增長1.9%;鴨存欄45.42萬羽,增長3.2%。2015年生豬出欄19.33萬頭,下降4.7%;牛出欄1.88萬頭,增長12.6%;家禽出欄383.69萬羽,增長1.9%,其中雞出欄323.47萬羽,增長0.1%;鴨出欄58.47萬羽,增長13.2%。全年肉類總産量23764噸,下降1.1%;其中豬肉産量14498噸,下降4.7%;牛肉産量1805噸,增長12.6%;羊肉産量52噸,增長6.1%;禽肉産量5797噸,增長1.9%;禽蛋産量3215噸,增長2.1%。水産品産量7754噸,增長6.1%。

2020年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月柿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第二産業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全部工業總産值102.3087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97.7771億元,增長4.9%;規模以下工業總産值4.5316億元,增長8.3%。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6522億元,增長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9302億元,增長4.4%;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7220億元,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為94.92%。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中,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22.4293億元,下降7.2%;重工業75.3477億元,增長9.1%。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企業5.4026億元,下降31.3%;股份合作企業8.7523億元,增長45.3%;股份制企業83.6221億元,增長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88.4243億元,增長2.4%;利稅總額4.4723億元,下降8.7%。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4家,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8052億元,增長2.4%。

第三産業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1.8436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下降65.7%。商品房銷售面積80000平方米,增長26.5%。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417億元,比上年增長9.1%。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4344億元,增長11.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2073億元,增長4.2%。分行業看,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0.5630億元,增長17.9%;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9.8808億元,增長15.1%;住宿業營業額2459萬元,增長11.1%;餐飲業營業額4.6644億元,增長15.3%。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0119億元,增長8%;實現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4654億元,增長6.4%。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2.057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190萬元,增長16.2%;電信業務總量2.5882億元,增長38%。全年接待中國國内外旅遊人數157.23萬人,增長13.3%。其中,國内旅遊人數149.3萬人,增長13.7%。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完成金融業增加值2.2403億元,比上年增長9.8%。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99.4594億元,增長8.5%。其中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1.1374億元,增長6.3%;貸款餘額38.3220億元,增長12%;居民儲蓄存款48.0130億元,增長9.2%。

社會事業

文化科技

2014年末,恭城瑤族自治縣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全年演出80場次。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藏量8萬冊。文化站9個,全年廣場文藝共表演22場次。年内舉辦才藝培訓班,共計培訓480人次。舉辦種植業、養殖業等科技培訓班、科普講座和報告會100期(場次),培訓2萬人次。建立各類科技示範基地6個。共實施科技項目1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項,自治區級項目6項,市級1項。全年共申請專利70件,兌現發明專利資助獎勵17.8萬元。

教育事業

2015年,恭城瑤族自治縣有普通中學13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小學22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874人,中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30人,小學專任教師1367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11815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數1843人,小學在校學生數20453人。

醫療衛生

2015年末,恭城瑤族自治縣共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387個,其中醫院3個(含民營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鄉鎮衛生院10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新農合管理機構1個。衛生機構床位839張,其中醫院528張,鄉鎮衛生院281張,保健院30張,民營醫院33張;全縣衛生技術人員1274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455人,注冊護士(師)488人,藥劑98人,檢驗6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民累計達246548人,參合率99.7%。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截至2015年12月,恭城瑤族自治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220人,其中在職參保人數1045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3.98萬人,參保率為97.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006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2649人;工傷保險參保15834人;生育保險參保984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2334人。2015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382719人次,其中城鎮居民56709人次,農村居民326010人次。

交通

恭城瑤族自治縣境内有省道S201線和325線穿越,截至2014年末,該縣共完成31個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總裡程達173公裡,全縣117個行政村中,有105個實現了通村公路路面硬化,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達89.7%。

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開通運營,在恭城瑤族自治縣境内設有恭城站。恭城站設高速道岔9組,普速道岔2組。

風景名勝

文廟

文廟又稱孔廟,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紀念我國傑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已上《國家旅遊景區辭典》大型詞條,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山南麓,距桂林市108公裡,是桂林旅遊區域著名的明代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1410)。總面積3600平方米。是國内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之一,有“華南小曲埠”之稱。

恭城文廟是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廟宇。它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曆史。論年齡,它比北京故宮小四歲,比天安門大七歲。

整座恭城文廟以易經既濟卦六爻為依據,順應山勢,分六級層疊而建。陽居一三五,陰居二四六,是“陰陽各得其位”,為水火相濟的完美大吉之象。五爻為最貴之位,天成殿居之。它布局嚴謹,造型完整。每年高考前後,赢來無數莘莘學子的遊覽。

武廟

恭城武廟,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縣城西山南麓文廟之西側,與文廟相距50米,左為文廟,右為武廟,文武兩廟并存一地,相得益彰,全國僅有,該廟是紀念祭祀三國時期的名将關羽的祠廟,又稱關帝廟。距桂林市108公裡,是桂林旅遊區域中著名的明清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始建于明朝萬曆三十一年(1603),廟宇面積2100平方米,是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武廟。

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二(關公生日)。當地都要舉行一次每年一小慶、三年一大慶的關公文化節,為傳統的民間祭祀活動,逢廟會,數萬名群衆雲集縣城,通過各種傳統的民間活動以祭祀關公。遠近遊客亦匆匆趕來,朝聖人,觀民俗,融樂其中。

周渭祠

周渭祠又名周王廟,是紀念祭祀當地宋代名臣周渭的祠廟。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清雍正元年(1723)重新修複。面積1600多平方米,祠廟建築主要由門樓、大殿、後殿及左右廂房組成,門樓是全廟的精華所在,亦稱蜜蜂樓。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頗有明清古建特色。檐柱承托下檐,金柱通頂支承上面重檐,體型在中間驟然收小,五層鬥拱逐層出挑,使整個層頂飛檐高翹,顯得雄偉壯觀。由座鬥、交手鬥、鴛鴦交手鬥三種形式組合的嚴謹而有規律的重檐,形似蜂窩,人們稱之為“蜜蜂樓群”。2006年5月提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會館

湖南會館與周王廟攜手相鄰,距桂林市108公裡。是桂林旅遊區域中著名的清代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為當時的三湘同鄉會集資所建,面積1847平方米。會館座西北朝東南,由門樓、戲台、正廳、迥廊、後廳及左右廂房組成。

會館臨街一面是門樓,分三層,門樓第二層是戲台的後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穿鬥式木結構,明間為重檐歇山,盔頂式封火山牆,門脊上裝有葫蘆寶頂和鳌魚獸器,翼角梁端有木雕蝴蝶彩飾,閣樓臨街一面的博脊上裝有花飾欄杆。下檐兩條檐柱為青石制作。前開三道大門、版門上繪有重彩門神,檐廊上裝有卷棚,檐柱上有“劉海戲蟾”、“五雀鬧梅”等圖飾,前檐風檐闆亦為半镂半雕的戲曲人物和花、鳥、蟲、魚圖飾,細膩精美。2006年5月提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銀殿山

銀殿山位于恭城縣北,主峰海拔1885米,東連三江,北接湖南江永,為恭城第一高峰。據《恭城縣志》(清光緒十五年版)載,銀殿山本名兼山。又因橫視兼山壯如銀錠,也有人稱兼山為銀錠山,錠殿二字音近,後來便叫成銀殿山;再因山頂常有白雲複其上,有山石白如雪,遠望如宮阙,宛若銀殿,故曰銀殿山。因銀殿山峰常聚白雲,如戴白帽,附近居民常以銀殿山“戴帽”與否以測晴雨。山上氣候變化無常,雷電較多,常年積雪。唯金秋季節,氣爽天高,山巒畢現,巍巍雄姿,可一覽無餘。

銀殿山不僅風光迷人,山中還藏有寶藏。地下有鎢、錫、鉛、鋅及水晶等豐富礦産,地上有野田七、草烏等名貴藥材,還有珍稀動物角雞,能取麝香的石羊,能取茸的山牛。銀殿山的天财地寶,使它充滿魅力和活力。

紅岩新村

位于恭城縣南面,距蓮花鎮1.2公裡,離縣城14公裡,交通和通訊十分便利,自然環境優美,綠柳成蔭,河水清澈緩流,是泛舟休閑之佳處。房前屋後都是茂盛的果木,村後是岩溶地貌的馬頭山,景色宜人;村前是恭城最大的無公害水果生産基地——蓮花鎮蓮塘嶺無公害月柿标準化栽培示範基地,村内至今還有較多的百年古柿及一些古建築、拴馬石、牌匾等古遺迹,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生态景區總面積6.8平方公裡,2002年開始進行規劃建設,2003年10月對外開放。共投資1100多萬元,建起了60多幢農家别墅、共擁有客房300多間,餐館近50家。瑤賽風雨橋、滾水壩、梅花樁、觀景台、月柿節主會場、停車場、環形村道、燈光籃球場、旅遊登山小道等旅遊設施。景區内擁有中國唯一的“月柿之鄉”稱号的無公害水果萬畝月柿基地。

龍虎關

位于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東北部,與湖南永州的江永縣粗石江鎮交界,距桂林市143公裡,距陽朔縣78公裡,是一個已有2700多年曆史的邊關古鎮。西漢時期稱謝沐關(當時的謝沐縣縣城是現在的湖南江永縣管轄的上甘棠村),宋朝時期叫荊峽鎮,明代稱鎮峽寨。到了明末清初,龍虎關一條街一地屬兩省,一半屬桂,一半屬湘,直到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主席林森公布政府令劃分,把湘桂交界處定于現在的黃沙灣村旁邊的“桂門關”,至此,龍虎關屬廣西管轄。

燕子山

位于廣西恭城縣和湖南江永縣交界處,海拔1300以上有一片面積1萬畝的原始草原,春有迷霧,夏有山花,秋有野果,冬有積雪,規模之大,景色之美,保存之好的高山草甸屬嶺南之罕見。

燕子山上晴雨變幻、雲霧穿行,陽光、雨霧、山岚猶如一支支畫筆,把萬畝草原描繪得迷離神秘;在燕子山的山腳下,鄰近大泊水的地方曾經有一座天仙廟,因此,人們将這高山草場稱為“天仙草原”。天仙草原距廣西恭城縣城40公裡,距湖南江永縣城60公裡,距桂林150公裡。草原是由這樣面積1000畝以上的10多個連在一起的草場組成,長近10公裡,寬一兩公裡不等。

北洞源新村

平安鄉北洞源新村,位于恭城瑤族自治縣東面,距縣城12公裡。作為我縣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該村已新建27棟瑤家别墅樓,一棟綜合樓及公廁、小廣場等一大批公益設施,初步形成了一個集旅遊、餐飲、住宿、休閑為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

社山

平安鄉社山位于恭城縣平安鄉,距桂林市區112公裡,距恭城縣城4公裡。社山村莊依山傍水,坐落于綠色生态果園之中,平安保險公司的平安橋就出自此處。在此可撐竹排、劃船,園中可采摘四季果蔬,山上可遊“讀書岩”。可在水邊木亭中品嘗綠色食品,農家餐飲,享受田園風光樂趣。

橫山瑤寨

集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一體的鄉村休閑旅遊生态園。村内的山、水、田、園、路規劃有序,擁有20多戶别墅式農家休閑旅館及寶塔、古戲台、廣場、科技文化樓、登山觀景道、寨中石闆路等旅遊配套設施。景區内環境優美、生态怡人,樹林、山丘、水域星羅棋布。文化古迹有晉朝至南北朝的古墓群,具有一定的考古研究價值。寨子後面的橫山上有大片的原始楓林,秋冬時節,紅楓漫山,景色非凡。橫山村民風淳樸、風光秀麗,一年四季花果飄香,為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曆史文化

瑤家風情

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以歌傳情以歌會友,是瑤族一大特色。瑤族婚戀風情表演是瑤族歌舞的經典,包括:情歌對唱、挑新郎、找新娘、哭嫁、背新娘、拜堂成親、過棒頭關等一些瑤鄉風情,還有兩千多年曆史的舞同樂舞竹竿舞等,油茶歌更是聲情并茂。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的傳統節日,期間各種大型的民族歌舞表演充分體現了多姿多彩瑤鄉民族文化。圍繞着瑤族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恭城各地還舉辦了花炮節、婆王節、牛王節。

婚禮舞:歌節情韻、蝶舞蜂飛、把人帶進迷人的境界。

傩舞: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是古代瑤民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舞蹈。

長鼓舞:又名撻鼓舞,瑤族同胞的精悍、勇敢、勤勞、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響鈴舞:瑤族姑娘聰明伶俐,活潑開朗。

恭城油茶

恭城地方小吃十分豐富,尤以恭城油茶著名。用瑤鄉自産的茶葉、生姜、大蒜、果仁特定的手藝打制而成,"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由于它獨特的制作方式、誘人的濃酽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後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與油茶佐餐的瑤鄉風味小吃品目繁多,排散、柚葉粑、蘿蔔粑、船上粑、芋頭糕等三十餘種特色糕點,形成瑤鄉小吃飲食魅力,為遊客津津樂道。

恭城山歌

恭城人擅長用山歌的形式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山歌種類繁多,數不勝數。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的傳統節日,期間各種大型民族歌舞表演充分體現了多姿多彩的瑤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瑤族服飾令人賞心悅目,瑤鄉的民族飲食文化更是芳香四溢。既能使人神舒意爽、蕩氣回腸,又能讓人為之制作工藝而驚歎,各式各樣的糕粑、瑤鄉泡菜、釀菜,令人肚包頸讒,餘味無窮。

桃花節

勤勞的瑤族人民在喀斯特地形岩石縫上鑿出千畝桃林。每當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那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怒放,豔麗迷人,正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到了五、六月,那漫山遍野的甜李熟桃,像翡翠瑪瑙般在陽光下格外奪目,吸引無數遊客絡繹前來,嘴裡還留着桃李的餘香,手裡還提着親摘的勞動果實,别有風味的農家大餐又展現在你的眼前,另有一番風味,三月初是恭城桃花節!

恭城水果

恭城水果以恭城月柿、恭城椪柑、恭城沙田柚而聞名國内外,并獲“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椪柑之鄉”的美譽。

恭城月柿

是廣西傳統出口創彙的名優産品之一,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曆史,主産地蓮花鎮。恭城月柿果型美觀、色澤鮮豔、個大皮薄、肉厚無核。鮮柿味甜可口,凍柿清香甜蜜,柿餅甘柔如饴、形似圓月,肉紅透明、肉質柔軟。據測定,柿餅含糖量55.8%,百克含維生素C6.91毫克,維生素A35.0國際單位,鐵、鈣、磷含量分别達601、1359、432PPM。柿餅有止咳、降血壓、止腹瀉、減肥之功效,頗具醫療、保健雙重作用。

恭城月柿現栽培面積9.8萬畝,年産鮮果8萬噸,月柿餅1萬噸,恭城月柿獲廣西優良單株一等獎,1996年恭城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月柿之鄉"的榮譽稱号,2000年獲中華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号。

恭城椪柑

推廣使用沼氣液肥、沼渣及農家肥,具有果大皮薄,色澤鮮豔、肉質脆嫩、汁多化渣等優點。可食率高達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以上。據測定:100毫升果汁含糖量11-13克,酸0.5-1克,維生素C25-35毫克,100克果肉含熱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等人體新需的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可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含量,排洩體内的有害物質,能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1996年恭城獲"中國椪柑之鄉"榮譽稱号。現栽培面積9萬畝,商品量12萬噸。

恭城沙田柚

恭城縣傳統的名特優果品之一,至今已有120年曆史。果實呈梨形或葫蘆形,果頂有金錢印,果皮油胞細小,金黃色,果肉晶瑩透明、清甜爽口。可食部分47.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高達13.7%,含糖量12.4%,含酸量0.36%,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71.7毫克,含氨基酸739.4毫克。具有養顔、潤肺、利便、降低膽固醇之功效,享譽為"天然水果罐頭"的稱号。是全國沙田柚主産區。

地方特産

恭城黃筍幹

産于海洋山脈,系深山林區優質竹筍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桔黃色,色澤鮮豔,是無公害蔬菜,清香脆甜、消食減肥,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鹽類,鮮美可口。食用說明:用清水浸泡5~8小時後洗淨即可湯食或炒食。

恭城槟榔芋

恭城瑤族自治縣名優特産,芋紡錘形,肉質灰白色帶有紫紅色槟榔花紋,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無機元素、纖維、蛋白質、澱粉、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豐富,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它以肉質細、香味濃、品質好甘香可口而馳名中外,是我縣銷往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傳統産品之一。年種植面積2萬畝左右,總産量6萬噸,十月上旬可開始供應市場。

恭城紅瓜子

恭城瑤族自治縣傳統的名特優産品之一。年種植面積1萬多畝,年産量500噸以上,恭城加會鄉、栗木鎮、龍虎鄉、西嶺鄉、平安鄉等鄉鎮為主産區。一般5月初種植,7月中旬後收獲供應市場。生産周期短,經濟效益高。恭城紅瓜子具有粒大、飽滿、味香醇脆口,既可鮮食,又可制作食品,是我國傳統産品——中秋月餅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營養豐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産品暢銷國内外。

所獲榮譽

2006年榮獲全國綠化委人事部、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号。

2007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經濟林産業示範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市)”;榮獲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授予的“全國綠色小康示範縣”稱号。

2008年榮獲國家财政部、水利部授予的“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稱号。

2009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初級農村電氣化縣”;榮獲中華寶鋼環境獎組織委員會授予的“第六屆中華寶鋼環境獎”獎杯。

2011年被國家林業部、農業部評為“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

2012年榮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縣”稱号;榮獲“西部地區生态文明工程試點縣”稱号。

2013年榮獲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稱号;縣文工團榮獲中央宣傳部、國家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的“第五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号。

2014年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号。

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18年7月,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符合氣候宜居标準,被授予“國家氣候标志”。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财政部确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2月18日,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