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劇

姚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姚劇,浙江省餘姚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姚劇這個小地方的劇種原名“餘姚灘簧”,主要流行于浙江餘姚、慈溪等地,1950年後定為姚劇。[1]初為近于說唱的“對子戲”,在餘姚一帶稱作“燈戲”或“燈班”。由于姚劇語言通俗、流利清晰,唱腔近于口語,往往一、二十句唱詞順而歌,一氣呵成,運腔自然,猶如鳥語,故有“鹦歌班”之稱。
  • 中文名:姚劇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浙江省、餘姚市
  • 遺産編号:Ⅳ-108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曆史淵源

邑人學者姚業鑫先生在《名邑餘姚》一書中介紹:姚灘由民間歌舞和說唱逐漸發展成民間小戲,俗稱“燈班”,或稱“燈戲”。“燈戲”多在元宵燈節時上演,後來發展到其他節日活動。清時出現了職業性燈班,如乾隆時的“才華班”,規模較大,角色齊全。1830年前後,職業性燈班開始向外發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鹦哥”等名稱。“鹦哥班”以其大段對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稱。

徐珂《清稗類鈔》中曾提到“餘姚燈班”藝人陳桐香到達蘇州、無錫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間,新界朱仙橋(現劃慈溪)人陳紀成,曾組織灘簧班子,在姚北一帶聚演。清光緒初年,藝人馬楠木等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等灘簧劇種互相影響,吸收消化外來劇種的部分劇目與樂曲,“鹦哥班”終于成熟,形成其獨特的鄉土風味,被稱為“餘姚灘簧”。

姚灘藝人多數是農民與手工業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閑季組班。姚灘道具也十分簡單,一塊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場。正因為其十分簡便,人數又少,所以很适合在農村演出。

新中國成立以後,部分藝人對姚灘的内容和演出形式進行了改革,如排演現代劇目,實行男女合演等等。并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于1954年成立了姚劇團。

餘姚和慈溪西北地區,上虞東部一帶,廣大農村中的業餘姚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在五六十年代,業餘姚劇團曾有150多個,足見這一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和群衆基礎之深。

姚劇團的《王陽明》劇組還遠赴日本進行演出。

表演特點

姚灘的唱腔淳樸優美,節奏明快,富有鄉土氣息,由基本調和小調兩部分構成。基本調常用的是“平四”和“緊闆”。曲體為“起、平、落”形式,平腔隻用清闆演唱,男女同調異腔,轉換自然,女調的“平四”下韻,常襯有“嗳嗳唷”的襯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

“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詞,較抒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緊闆”多用于劇情緊張、氣氛熱烈的場面。另一類是小調,共有40餘首,或為江南民歌,或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遊》、《小扳艄》、《紫調》、《對花十送》、《五更調》等,音色醇厚,節奏輕快,雅俗共賞,并富有鄉土氣息。

角色行當

從燈班出現開始,姚灘就已是“四花”(生角)、四旦、三後場(樂隊,司二胡、三弦、月琴)、一裡廂(走台,即今之道具),共12人的規模。這種“四花”、“四旦”的陣容,被稱為“八勿拆”。

這種結構模式一直保留下來。姚灘早期的劇目,除《王媽媽》、《賣花線》等來自車子燈、采茶籃這樣一些民間歌舞演唱外,尚有一定規模的紹興大班的劇目,如《雙貴圖》、《寶蓮燈》、《兩重恩》、《珍珠塔》,被稱為四整本,藝人用紹興大班的曲調演唱。到了成熟時期就多以“對子戲”為主,一花一旦演唱,如《雙落發》、《打窗樓》、《十不許》等,約有70餘本,成為姚灘的傳統劇目。

角色行當分“花臉”、“旦堂”兩種。“花臉”者,即一切生角,不分年齡、文武,但有身份之分,文人秀士或有财富地位者,戴瓜皮帽,穿長衫,稱為“長衫花臉”(亦稱“清客花臉”),下層勞動者則系竹裙,穿短衫,戴紹興氈帽或糊刷帚帽,稱為“短衫花臉”(亦稱“草花臉”)。“旦角”分“上旦”、“下旦”兩種,“上旦”為有身份或上了年紀的女性,“下旦”為年輕女性。

在“姚灘”中前期,旦角均由男性扮演,用假嗓或真假嗓結合演唱。直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始有女性旦角演員出現,并逐步改變男旦占領“姚灘”舞台的現象,如後來成為“餘姚灘簧小組”和“餘姚姚劇團”台柱之一的劉芙蓉,便是開創姚劇由女性演旦角的傑出代表。

而原來飾演旦角的男演員如黃承炳、黃立泉、張長水等則逐步改演生角,偶爾也有男旦出現。如“姚灘”泰鬥孫春陽(男旦),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上海演出姚劇現代戲《地頭緣》中扮演老婆婆一角,演得幽默诙諧,妙趣橫生,深受廣大觀衆和行家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