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戲

花燈戲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花燈戲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花燈戲是廣泛流行于漢民族中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于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1]花燈戲是貴州和雲南的主要地方劇種,因地域文化的區别,形成不同的風格特色。
  • 中文名:花燈戲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Ⅳ-78
  • 申報地區:貴州省思南縣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曆史淵源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于中國南方的江西、廣西、浙江、湖南、湖北、雲南、貴州、重慶、四川,以及陝西等地,是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屬于傳統民間小戲劇種。花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采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辄繞庭而唱《十二月采茶》之歌”。這裡記載的是遵義的玩燈習俗。

而貴陽的玩燈習俗則見之于康熙年間田雯編輯的《黔書》,其中無名氏的《春燈詞》有“椎髻花鈴唱采茶”、“串作花燈蹀躞行”句。寫貴陽近郊白納、烏蒙少數民族春節玩燈的情景。詩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花燈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特點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伴奏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随着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闆腔體和綜合體三者并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聲腔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另還有一種古老的尺調,僅一支曲子。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面,有大琴、套胡、戰鼓等。湘南花燈戲音樂源于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民間歌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和融化風俗音樂和外來的曲調。湘南花燈戲的過場音樂可分為吹打曲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花燈戲的打擊樂,源于當地民間的打擊樂,随着花燈戲藝術發展,引用和變化了一些祁劇的鑼鼓點子。

套路

在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這三種花燈戲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态,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使用在“套子”和“圈子”中。

新中國成立至今,花燈戲得到新生和發展。湘南花燈戲對傳統劇目和音樂進行了收集整理,并創作了一批新劇目,不斷提高了演出質量,湧現出了《劃線》、《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優秀的劇目,參加省、地級會演。湘北湘西花燈戲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幾年裡,湖南花燈戲又有了許多的發展。不少專業和業餘劇團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創作出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劇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内容的傳統劇目,為湖南花燈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表演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志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醜、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着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

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曆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曆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傳統劇目

劇目方面,幾種花燈戲也各有特點。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

湘南花燈戲随着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曆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花燈戲的劇目多取材于舊小說、民間故事和民間小調等。傳統劇目有《劉三妹挑水》(獲1956年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餘藝術彙演二等獎)、《拜年》、《放牛攔妻》、《替嫁》、《王二編诓》、《洗褲玩燈》、《幺爹勸賭》、《姊妹觀花》、《上茶山》、《楊三送妹》、《萬三掏菜》、《巧英曬鞋》、《蘇幺妹挑郎》、《盤查》等三百多出。

從戲曲改編的劇目有《柳蔭記》、《玉簪記》、《武二殺嫂》、《蒙正趕齋》、《殺狗勸夫》、《平貴回窯》、《仁貴投軍》、《風亭趕子》、《轅門斬子》、《陳姑趕潘》、《石秀殺嫂》、《五台會兄》、《玉蜻蜓》、《槐蔭記》、《三擊掌》、《王彥章擺渡》等數十出。根據民間唱本改編的條綱戲劇目有《紅燈記》、《二度梅》、《八仙圖》、《蟒蛇記》、《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記》、《白鶴傳》等數十出。

分類

花燈戲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燈戲、以平江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北花燈戲和以嘉禾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南花燈戲。

湘西

流行于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傩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于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叫“調花燈”,桑植叫“打花燈”,永順叫“地花燈”等。

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将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現在今鳳凰、麻陽一帶,是在清鹹豐、同治年間。當時,陽戲、傩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給花燈一定的影響,于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内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将民間故事和其它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

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于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由于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傩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于一爐而綜合發展。

平江

原名“燈戲”,外地也有稱之為“平江花鼓戲”的,是湘北花燈的代表。湘北花燈戲的特征:一是帶有即興發揮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燈表演的痕迹。三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四是從民間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燈戲,流行于平江縣境及浏陽東鄉一帶,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戲劇形式演出則稱花燈戲,即平江花燈戲。平江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大多與花鼓戲相同。

嘉禾

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于舂陵河兩岸。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嘉禾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其中有輕松活潑的農村生活小戲,如《看花》、《打鳥》等,更多的則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的整本戲,如《苦茶記》、《金钏會》、《打鐵》、《劉海戲蟾》等等。

雲南花燈戲源于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雲南的地方戲曲。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音、民歌小曲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有昆明花燈戲、玉溪花燈戲和姚安花燈戲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燈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劇目最多,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姚安花燈民歌色彩濃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燈革新最早,所以被稱為“新燈”,其劇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劇的影響較大。

雲南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複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采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闆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适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雲南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占有重要地位。

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雲南花燈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間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種種變化是其具體表現。花燈戲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節和豐富人物性格。

雲南花燈戲最繁榮的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此時不僅湧現了史寶鳳、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燈戲演員,還出現了《探幹妹》、《鬧渡》、《劉成看菜》、《三訪親》等享譽雲南戲曲舞台的劇目。熊介臣是最早把農村曬場演出的“簸箕燈”搬上舞台的前輩藝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訪友》中的梁山伯、《白蛇傳》中的許仙聞名,表演具有濃郁的雲南玉溪鄉土風味。

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于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台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

組織

花燈戲的組織叫花燈班,或花燈會,有的還置辦了會産,以保證演出。清末貴陽著名的花燈生角有“南門李二公”、“小碧寨王應堂”等。1960年貴州省花燈劇團還聘請王應堂(時有91歲)來傳授花燈曲調和花戲《姊妹觀燈》。王應堂的師傅就是李二公。

演出信息

2022年11月,第九屆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期間,進行了大型花燈戲《花腰飛虹》專場演出。

傳承意義

2000年來,各地的花燈戲都面臨着與其他傳統戲曲藝術同樣的困境,劇場演出日益減少,劇團經費短缺,新劇目編排上演困難,年輕一代的編創演出人員後繼乏人,急需采取措施對花燈戲這一地方特色劇種進行搶救、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獨山縣文化館、彌渡縣文化館、姚安縣文化館、元謀縣文化館、雲南省花燈劇院、貴州省花燈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花燈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