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伐楚

齊桓公伐楚

先秦時期左丘明所作曆史散文
《齊桓公伐楚》選自《左傳·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齊桓公在打敗蔡國之後,又聯合諸侯國軍隊大舉進犯楚國。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齊軍中質問齊桓公為何要侵犯楚國,随後又派屈完到齊軍中進行交涉,雙方先後展開了兩次針鋒相對的外交鬥争,最終達成妥協,訂立盟約。文章精練的語言描繪了這場外交鬥争的激烈場面,将齊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繪得活靈活現。
  • 作品名稱:齊桓公伐楚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作者:左丘明
  • 創作年代:先秦
  • 作品出處:《左傳•僖公四年》。
  • 文學體裁:曆史散文

原文

齊桓公伐楚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複,寡人是問。”

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複,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衆,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

注釋譯文

白話譯文

齊桓公與夫人蔡姬在園林中乘舟遊玩,蔡姬故意晃動小船,桓公吓得臉色都變了,他阻止蔡姬,蔡姬卻不聽。桓公一怒之下讓她回到了蔡國,但沒有說與她斷絕夫妻關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卻讓她改嫁了。

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着又去攻打楚國。

楚成王派使節到諸侯之師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雙方相距遙遠,即使是馬牛牝牡相誘也不相及。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麼緣故?”

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太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讨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讨的範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征收貢物;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

楚國使臣回答說:“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麼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于是齊軍繼續前進,臨時駐紮在陉。

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後撤,臨時駐紮在召陵。

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系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系,怎麼樣?”

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願。”齊桓公說:“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麼樣的城攻不下?”

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麼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牆,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衆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評析

此文在記述春秋時代齊楚兩國的這場外交鬥争時,并不是用叙述語言來記述它的過程,而是把“出場”人物放在雙方的矛盾沖突中。并通過他們各自的個性化語言和“交鋒”方式,把這場外交鬥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雙方達成妥協,訂立盟約。這樣,即使我們明白了這場外交鬥争的性質及其過程,又讓我們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曆史人物。

楚國兩位使者,特别是作為楚平王“特命全權代表”的屈完,沉穩冷靜、不卑不亢的外交風度,堅毅果敢、不為威武所屈的外交風範,機智靈敏、随機應對的外交智慧,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作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曆史、谙于事故、無理也能說出理來的外交才情,以及齊桓公那種雖然驕橫霸道、軟硬兼施,卻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讓我們過目難忘。總之,閱讀欣賞此文,不像是讀史,倒像是看一場高潮叠起、精彩紛呈的外交鬥争話劇。

此文作為記叙外交鬥争的一段史體散文,在語言的運用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雙方出場人物,雖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辭令,但并不覺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針鋒相對,也不金剛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厲色。尤其是楚國兩位使者的語言,更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

此文有的選本題為《齊桓公伐楚》,怕遠不如以《齊桓公伐楚盟屈完》為題好,因為此題雖然多了三個字,卻較切合此文的中心内容。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題目确實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子。

相關閱讀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着。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骃、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左傳》叙事敢于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争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郩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講究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曆代注釋《左傳》的着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曆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诂》、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注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注本。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并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于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着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辟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别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