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

物候

動植物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
生物的周期性現象(如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候鳥的遷徙,某些動物的冬眠等)與季節氣候的關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變化(如初霜、解凍等)與季節氣候的關系。
    中文名:物候 外文名:Phenology 别名: 中文讀音:wù hòu 類 型:現象 屬 性:周期性變化

物候學

物候,是指動物、植物、鳥類、天氣等随季節變化的周期性自然現象。物候學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農作物)、動物和環境條件(氣候、水文、土壤條件)的周期變化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季節現象變化的規律,以服務于農業生産和科學研究。物候也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雲、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在植物方面物候是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長中,随着氣候的季節性變化而發生萌芽、抽枝、展葉、開花、結果及落葉、休眠等規律性變化的現象,稱之為物候或物候現象;與之相适應的樹木器官的動态時期稱為生物氣候學時期,簡稱為物候期。

物候是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生命活動的季節性現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時間出現的某些氣象、水文現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

(1)植物物候,又稱為作物物候,如各種植物發芽、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現象,農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現象。

(2)動物物候,如候鳥、昆蟲及其他動物的遷徙、初鳴、終鳴、冬眠等現象。

(3)各種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自然現象。

物候知識

利用物候知識來指導農業生産的研究,在世界各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叫物候學。物候學和氣候學相似,都是觀測一年裡各個地方、各個區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們都是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某地的冷暖晴雨,風雲變化,例如某天刮風,某時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熱等等,據以推求其原因和趨向。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往來、養育,例如楊柳綠、桃花開、燕子始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氣候觀測是記錄當時當地的天氣;而物候觀測的記錄,不僅反映了當天的天氣,也反映了過去一個時期内天氣的積累。所以物候學有時也叫生物氣候學。

物與候

幾千年來,古人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與氣候之間的聯系,并據以安排自己的農事活動。在農民看來,鳥語花香、秋山紅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他們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他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開始唱歌,可是我們的農民卻懂得她在唱什麼:她在聲聲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一類的自然現象,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動物和植物),“候”就是中國古代人民所稱的氣和候。

物候觀測

物候觀測所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構造比一般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因此,物候觀測的數據是綜合氣候條件(氣溫、濕度等等)的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把它用于農事活動,就比較簡便,易為農民所接受。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四個因素

緯度差異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這首先就是緯度(南北的差異),就是說,在不同的緯度上,物候來臨的遲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開得就越遲,候鳥來得也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不僅有南北的差異,而且因季節、月份的不同而異。

例如中國地處世界最大大陸──亞洲的東部,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冬冷夏熱,氣候變化極為劇烈。在冬季南北溫度相差懸殊,但到夏季又相差無幾。從長江黃河大平原上的物候差異尚且不能簡單地按緯度計算出來,至于丘陵、山嶽地帶物候的差異自必更為複雜。

最初,在不同地區,由于緯度、氣候不同,季節的到來的早晚和延續的長短不同,作物種植和生計方式不同,必定會形成本地特有的物候曆。因為物候的出現在不同年份有早晚,不同地區有參差,更由于觀察上有誤差,所以用物候劃分時間,不可能易時易地都整齊劃一,不同物候點之間的間隔也不會是均勻等分的。

經度差異

東西的差異,也就是說經度的不同,是影響物候現象的第二個因素。東西的差異,在歐洲主要決定于氣候的大陸性強弱不同。凡是大陸性強的地方,冬季嚴寒而夏季酷暑(中國溫帶地區就是如此)。反之,大陸性弱(即海洋性氣候地區),則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熱。在歐洲如德國,從西到東,離海漸遠,氣候的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所以德國同一緯度的地帶,春初東面比西面冷,而到夏季就形成東面比西面熱。

中國全國具有大陸性氣候,加以天山、昆侖山、秦嶺自西向東橫亘于中部,因此地形氣候與北美、西歐大不相同。天山、昆侖山高聳于西部,在東部則秦嶺山脈由西向東漸次降低。到東經116度以東,除了個别山嶺如大别山、黃山之外,都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區。所以冬春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寒潮,可以挾其餘威長驅直入,侵擾長江以南的地區。這對物候有很大影響。除了寒潮,風暴影響物候也是常有的事。

中國西南、西北的同一區域的地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随地形轉移,經度的影響就變為次要的了。

一般說來,在同緯度上,經度和高度對中國的農業生産可能起很大作用。例如在北緯30度左右,稻麥兩熟區在岷江流域隻能種到2000米的高度;向西至大渡河流域可種到2200米的高度;更向西至金沙江流域則可種至2500米的高度。

高下差異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但到了秋季,如喬木的落葉等現象則越往高處越早。這一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尤其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中國華北和西北一帶,不但秋季逆溫層極為普遍,而且遠比歐洲的高而厚,常可高達1000米。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而不合适,就是這個道理。

春季變暖主要對落葉樹種出芽和展葉有顯著的提前作用,出芽時間變化範圍是-0.006~-1.8 d·℃-1,展葉時間變化範圍是-0.7~-1.6 d·℃-1;春季增溫顯著促進了3個落葉樹種幼苗生長;相比于亞熱帶常綠樹種,溫度變化對落葉樹種春季物候和生長的影響更為重要,這些結果對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種群的保護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古今差異

第四個因素是古今的差異。就是說古代和現代,物候的遲早是不同的。利用曆史上的物候記錄能否證明這一點呢?西洋最長久的實測物候記錄是英國馬紹姆家族祖孫五世在190年的時間裡對諾爾福克地方的物候記錄。物候最遲是在1956~1957年,而1957年正是太陽中黑子最多年。

根據英國馬紹姆家族所記錄的長期物候,我們可以把18世紀和20世紀物候的遲早作一比較。如以1741~1750年十年平均和1921~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與始花的日期相比較,則後者比前者早9天。換言之,20世紀的30年代比18世紀中葉,英國南部的春天要提前9天。

研究發展

國外的研究發展

外國的物候知識起源也很早,兩千多年以前,雅典人就已經試制包括一年中物候推移的農曆。到了羅馬凱撒時代,還頒發了物候曆以供應用。歐洲有組織地觀測和研究物候,實際上始于18世紀中葉。日本、英國、德國的科學工作者都先後組織了物候學的觀測和研究。十月革命以後,物候學在蘇聯得到很大發展,獲得一定的成果,對農業增産起了很大作用。

美國是從19世紀後半期開始注意到物候觀測的。到了20世紀初葉,森林昆蟲學家霍普金斯花了多年的功夫專門研究物候,尤其是物候與美國各州冬小麥的播種、收獲與發育季節的關系。他從大量的植物物候材料中總結出如下的結論:假如其他因素不變動,在北美洲溫帶内,每向北移動緯度一度,或是向東移動經度五度,或是上升400英尺,植物的階段發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4天。這就是所謂霍普金斯物候定律。這個所謂物候定律并沒有考慮到物候的古今差異。

霍普金斯把美國境内同一日子有同一物候(如桃始花、燕子來等等)的地點連成一條線(即等候線),繪成等候線圖。根據等候線圖預告各地農作物播種、收獲的時期。

不過從上文的介紹可以看出,霍普金斯的物候定律,隻是根據美國的物候條件總結出來的,因此它并不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區。因為物候不但因地而異,而且因時而異,并不像這個物候定律所說的那麼簡單。

國内的研究發展

中國向來以農立國。古人效法于天,取象于地,定節氣以識物候,制曆法而知時變;氣分陰陽,萬物流轉,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于自然。在漢代就有編寫七十二候。又産生了江南地區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但作物的生長因地而異,各年也有不同,所以古代的月令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物候學在中國雖起源很早,到如今還是個空白點。因此,普遍展開物候觀測,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制定各地的物候曆(或自然曆)是當務之急。編物候曆應該選擇能明顯反映當地季節現象的、與農業生産關系密切的物候種類進行觀測。然後把各種物候多年平均的日期和日期變化的幅度列成一表。這種表就是物候曆,可以根據它來預報農時。

栽培作物

農作物的區劃是推廣栽培作物,合理配置作物的先決條件。例如稻麥兩熟區的推廣界限問題,需要有周密的區劃,才可以事半功倍,獲得增産。物候觀測資料對解決這問題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引種馴

還可以利用物候資料來進行引種馴化。如果了解了某種植物原産地的物候條件,就可以據以把該植物引種到條件相同的其他地區。這幾種經濟作物經過一二十年的培養,美國不但能自給,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争取到了一定的地位。在移植之前,美國曾派人事先從中國當時的農業試驗站、農業學校搜集移植品種的物候條件的情報和各地的氣象情報。

對付害蟲

物候學的資料也可以幫助人們對害蟲進行鬥争。害蟲的産生是有一定時期的。假如利用物候圖使農作物的播種期提早或延遲若幹天,往往能減輕或避免害蟲的侵害,增加作物的産量。例如20世紀初,美國小麥害蟲海興蠅極為猖獗,美國農業部利用物候圖使各地小麥播種期延遲了若幹天,避免了這種害蟲,增加了小麥的産量。

土地利用

中國山區面積大于平原,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資利用。開發山區是中國發展農業很有希望的途徑。但是山區的氣候、土壤對于農業經營的适應性,有很多地方還沒有進行調查。今後若開展山區物候觀測,那麼如何合理利用山區垂直分布帶的問題就能得到科學的解決。可以想見,這一措施将具有多麼大的生産價值和國民經濟意義!

綠化

既然利用物候資料能預報農時,當然也能利用它來确定造林、移植樹苗、采集樹木種子的最适宜的日期。物候學的研究對綠化城市、鄉村和營造防護林以哪些樹種為佳也有幫助。

養殖

此外,物候觀測資料對于養蜂、放牧、捕魚、狩獵,以及對其他一切與生物界有關的各種經濟建設都有實際用途。利用物候資料還可以判斷地方性氣候的特點。

物候學是介于生物學和氣象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在生物學方面它是接近生态學,而在氣象學方面則接近于農業氣象學。但生态學(不論是植物生态學還是動物生态學)和農業氣象學又恰恰是中國生物學與氣象學中的極薄弱的環節,因此,在黨的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指導下,應進一步加強和推進物候觀測,争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古詩物候

簡單些說,物候就是植物的萌發、開花、結果、凋謝和某些動物的遷徙、冬眠等活動,反映了氣候和節令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古詩歌中包容着極其豐富的物候知識。

比如“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轼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晖。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飒飒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迹,雖不着一“秋”字,秋時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内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涉筆物候的古詩中往往會看到前人的農事和軍事活動。如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江南晚春鄉村的詩,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襯托農夫農婦農事忙碌。而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将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則是寫行軍打仗:敵人夜逃,雁群驚飛,由此引起我軍大将的警惕,遂率領士兵追趕敵騎,充分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

風馬牛不相及。《左傳僖公四年

枳句來巢,空穴來風。戰國楚宋玉《風賦》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唐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物候古詩詞還有:雨打清明節,幹到夏至節。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适時。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後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裡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後,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後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裡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裡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雲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養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綜觀上述雲雲,可知中國古典詩歌的物候描寫,不單有文學方面的藝術價值,還是研究物候學及農業、軍事的可貴資料。

相關

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桢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迹。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裡,年年如是,周而複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莺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中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③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産,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随着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冬末春初氣候對物候的影響

冬末春初,“乍暖還寒”。冬末春初,不像冬天基本被冷氣團控制、夏天被暖氣團控制,春季冷暖氣團相對來說都比較活躍。在不同的冷暖氣團歐洲、美洲、亞洲等許多地區均有關于春季植物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遲,使植物的生長季延長,從而提示氣候變暖的趨勢。

拉鋸戰過程中,會出現較大溫差,比如一股冷空氣占據了原來暖氣團控制的區域,氣溫下降會非常明顯,降幅常常達到十幾甚至二十幾攝氏度。同時,這個季節,白天太陽輻射較強,升溫比較快,夜間如果天氣比較晴朗,輻射降溫會很明顯,晝夜溫差也能達到十幾攝氏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