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

成人

漢語詞語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是已經完全發育成熟的人,與兒童相對。在大部份國家,成人的定義是年滿18歲或以上的人,因此,一旦當地居民達至18歲,就可以享有各種相應的權利。先民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禮者:從此将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隻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女兒)、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對于過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周禮》及古代習慣,都是十五歲左右行笄禮,最遲二十歲。考慮到時代發展、笄禮意義的調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要讀書,完成學業。所以,這個時間放在高中畢業18歲為宜。
  • 中文名:成人
  • 英文名:adult

基本簡介

“成人”在現代有二種意思。其一是一個小孩長大成人,就是年齡上的成人;

其二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有能力獨自生活甚至可以養父母了,這是生理上的成人。

1.[perfect man]德才兼備的人。猶完人。   

《論語·憲問》:“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 臧武仲之知, 公綽 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1)“臧武仲之知”,《春秋.左氏傳.魯襄公二十三年》:齊侯(齊莊公)将為臧纥田,齊侯吊諸其室(吊,慰問),臧孫聞之見,齊侯與之言伐晉(晉,晉平公。齊侯自道伐晉之功),對曰:多則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晝伏夜動,不穴於寝廟,畏人故也。今君聞晉之亂,而後作焉(作起兵也)。甯将事之?非鼠如何?乃弗與田(唐孔穎達疏雲:臧孫知齊侯将敗,不欲受其邑,故以比鼠,欲使怒而止)。仲尼曰:知(音智)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謂能避齊禍),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服虔雲:不順,謂阿季氏,廢長立少也;不恕,謂惡孟氏,立庶也),夏書曰:念茲在茲(杜預注雲:逸書也,念此事,在此身,言行事當常念如在己身也)。

(2)“卞莊子之勇”,《韓詩外傳》:卞莊子好勇,母無恙時,三戰而三北,交遊非之,國君辱之。卞莊子受命,顔色不變。及母死三年(三年喪,二十五月畢),魯興師,卞莊子請從,至,見於将軍曰: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遂走敵而鬬,獲甲首而獻之,請以此塞一北。又獲甲首而獻之,請以此塞再北,将軍止之曰:足。不止,又獲甲首而獻之,曰:請以此塞三北。将軍止之曰:足,請為兄弟。卞莊子曰:夫北,以養母也。今母殁矣,吾責塞矣。吾聞之:節士不以辱生。遂奔敵,殺七十人而死。君子聞之曰:三北已塞責,又滅世斷宗,士節小具矣,而於孝未終也,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雅.蕩)。

(3)“冉求之藝”,參見《春秋左傳魯哀公十一年》。

①唐 元稹《崔适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制》:“爾等閥閱甚崇,教誨斯至,事我猶事父,畏法猶畏師。勿惰勿佻,以期無誨,斯可與成人并行於朝廷矣。”

②宋 陳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書》:“故 亮 以為學者,學為成人,而儒者亦一門戶中之大者耳。”亦謂成為完人。

③明 李贽《答周西岩書》:“且既自謂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謂此生不能成人乎?”

2、[adult] 達到完全發育(尤其是在身材、體力或智力方面)的人,成年。

①《儀禮·喪服》:“未嫁者,其成人而未嫁者也。” 鄭玄注:“成人,謂年二十已笄醴者也。”

②唐 劉長卿《送姨子弟往南郊》詩:“别時兩童稚,及此俱成人。”

③清 周中孚《鄭堂劄記》卷三:“即媵妾有子,距今八年,亦未成人。”亦指成年人。

④《史記·趙世家》:“今 趙武既立,為成人,複故位。”

3、造就人。

《魏書·儒林傳·常爽》:“ 允 曰:‘ 文翁柔勝,先生剛克,立教雖殊,成人一也。’”

4、成器,成材。

①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我一力擡舉你成人,怎敢做這等不仁忘恩的事!

②《紅樓夢》第八一回:“如今論起來,你可也該用功了。你父親望你成人,懇切的很。”參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中國禮儀

冠(笄)之禮是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産,它在曆史上,對于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其實它對我們生命過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當今流行的所謂“成人儀式”。華夏先祖對于冠禮非常重視,所謂“冠者禮之始也”,《儀禮》将其列為開篇第一禮,絕非偶然。

先民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禮者:從此将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隻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女兒)、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對于過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合格的社會成員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在繼承傳統冠禮對青年人負責、仁義、孝廉等正面激勵價值的基礎上,我們更應積極尋求通過适當方式,在冠(笄)之禮中啟發青年人愛國、進步、理性、奮進等應有的精神品格。

笄禮

笄禮作為女孩子的成人禮,象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在舉禮的程序等問題上大體和冠禮相同。但也有許多問題需要另行強調明确。

行禮的意義

笄禮的古義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礎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顯的時代烙印,笄禮的古義,是女子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所行的禮。明顯将女子的社會責任縮定在狹小的範圍内;不過,我們不應該以時代的限制為由就放棄儀式本身的神聖和象征作用,實際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賦予時代的新意。我們會發現,笄禮的象征意義和冠禮一樣重大,同樣是對人生責任、社會角色的提醒——當然,這個社會責任的内涵是根據時代的進步調整了的。女子需要獨立、自強,不過女子的自強不需要以男人強大的方式來湮滅自己的柔美。關于這二者之間的矛盾,我們其實已經走了誤區,女子要“平等”,舉手投足間向男人看齊,沒有了優雅,多了幾分粗魯……所以,在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她如何正确認識美麗和自強的關系,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我們必須承認,笄禮的行禮方式帶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頭長發,一根發笄,細心梳成一個秀美的發髻,鄭重簪上發笄這一過程體現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将以與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撐起我們這個世界。

行禮年齡

《周禮》及古代習慣,都是十五歲左右行笄禮,最遲二十歲。考慮到時代發展、笄禮意義的調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要讀書,完成學業。所以,這個時間放在高中畢業18歲為宜。

行禮日期

關于這個日期,前面冠禮部分已經詳述,故不加追述,隻追加一個日子:農曆三月三-女兒節(上巳節)。這是發源于兩千多年前的華夏節日,但隻在日本、韓國流傳。目前,“女兒節”已經是日本五大重要節日之一了。所以,建議在這一天進行笄禮,不僅是傳統禮儀的事,同時對民族節日複興也有重要的意義。

注意問題

笄禮的儀節及用服,文獻缺乏記載。但綜合各種資料來看,整個行禮程序,笄禮與冠禮基本相同,隻在幾處細微方面略有差異。

1.賓、有司、贊者等參禮者宜由女性擔任。行禮地點宜于堂室。

2.加笄:古禮女子笄禮同男子冠禮一樣,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于盤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執之。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頭,女子也有紛繁的钗冠。條件許可下,可分别加笄、簪、鳳冠。考慮到現今的實際情況,簡化舉禮時隻一加即可——即由正賓鄭重地為女子梳頭,加笄。發簪、發钗這些東西在今天依然很流行,所以比起男子的首,要容易得多。笄禮用服,文獻幾無記錄,所以,下面的關于笄禮的儀程,我基本上是參考男子冠禮來的。

3.關于頭發長短:有許多女孩子習慣留短發的,這和儀式的方式直接沖突,不能不說是一個問題。關于這個我們還沒有特别好的建議,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日本禮儀

在日本年節後,另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節日是「成人節」。

成人節是日本在一年中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每年的一月十五日,政府機關會發給年滿二十歲的男女一張證書,表示他們從今天開始已成為成年人,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務。日本相當重視成人節,因此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祝賀儀式。以前,祝賀儀式大都在家裡舉辦,但現在,不少人的成人禮是在公司、學校或公共機關渡過的。在這一天,這些年滿二十歲的人的父母、同事、主管、同學、親戚及朋友,都要向他們表示祝賀、并贈送禮品,而當事人也要表達感謝之意及發表未來的計劃及理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