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武關

甯武關

山西忻州旅遊景點
甯武關為晉北古樓煩(古部落名)地。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甯武,秦漢為樓煩縣地,置有樓煩關,今縣南的甯化村,即為樓煩關南口,縣北的陽方口,即為樓煩關北口。北魏時廣甯、神武二郡先後治此,隋時先後屬崞縣、靜樂縣。唐置甯武郡,始用甯武之稱,取廣甯、神武二郡尾字而得。[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甯武關
  • 開放時間:無
  • 地理位置:山西
  • 票價:10
  • 著名景點:甯武關
  • 所在地:忻州
  • 始建時間: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
  • 類别:旅遊景點

簡介

甯武關是三關鎮守總兵駐所所在地。關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慶年間,均有修繕。關城雄踞于恒山餘脈的華蓋山之上,臨恢河,俯瞰東、西、南三面,周長2公裡,開東、西、南三門。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後,關城周圍約2公裡,基寬15米,頂寬7.5米,牆高約10米,城東、西、南三面開門。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撫魏紳主持,拓廣關城,周長3500多米,加辟北門,建飛樓于其上,起名為鎮朔城,南北較狹,東西為長,關城周長七裡呈長方形,城牆高大堅固,四周炮台、敵樓星羅棋布。

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關城又被擴展為周圍約3.5公裡。城牆增高了1.5米,并加開了北門,不過這時的城牆仍為黃土夯築,磚城牆是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萬曆年間,在全部用青磚包砌城牆的同時,還修建了東西2座城門樓,在城北華蓋山頂修築了一座巍峨聳峙的護城墩,墩上築有一座三層重樓,名為華蓋樓。關城不僅與内長城相連,而且在城北還修築了一條長達二十公裡的邊牆。甯武距鳳凰山之北,傳說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身,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俨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髒,使人産生美妙的聯想。萬曆末年,增高城牆,加以磚包,關城更為堅固雄壯。

當時為了抵禦蒙古的進攻,在北方不斷設險置關、修築防線,形成了外邊與内邊。而内邊者,就是指起山西偏關縣,經神池、甯武、代縣、朔縣、河北蔚縣等地,抵河北延慶縣的内線長城,蜿蜒1000多公裡。在這條防線上,創關設堡,駐守軍隊。在河北境内者,沿線設紫荊、倒馬、居庸三關,稱為内三關。在山西境内,設偏頭、甯武、雁門三關,稱為外三關。外三關之中,偏頭為極邊,雁門為沖要,而甯武介二關之中,控扼内邊之首,形勢尤為重要。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勢。”

甯武關是三關中曆代戰争最為頻繁的關口。當時北方諸民族隻要南下,必經三關。偏關由于有黃河作為天險,隻有冬季匈奴的騎兵才可以踏冰而過,而雁門以山為天險,騎兵難以突破。甯武關所靠的恢河是季節性河流,在恢河斷流的季節,匈奴騎兵就沿河谷揮師南進,直抵關下,當時恢河河谷可容“十騎并進”,所以大多數時候,甯武關成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交戰的主要戰場。曆史上因鮮卑、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封建主南下掠擄,經常選擇甯武關為突破口,所以在很多曆史時期,這裡的戰争幾乎連年不斷。在甯武關千百年來的戰争紀錄中,最後一場大仗發生在明末崇祯年間。

當北同蒲鐵路線上北上的列車像一條巨龍一樣,由煤鄉軒崗西北的崇山峻嶺中穿越而過之後,眼前,一座現代化的小城便出現在鐵路線西的河谷中,這就是古代的晉北重鎮——甯武關的所在地。甯武關故址就是今山西省甯武縣城,當呂梁山脈北支蘆芽山和雲中山交會的谷口。谷口寬廣,敞向北面的朔縣盆地。三面環山,北倚内長城,深居于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勢穩固,易守難攻。這裡處于大同、朔縣聯合盆地的南緣,地形高亢。

山西省内兩條大河桑幹河和汾河卻取源于此,分流南北。東西兩面又有滹沱河、黃河的支流由此流出。因此,這裡雖是山區,卻具路通四方之利,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達太原。甯武關,在今甯武縣城區。始建于明代中期,為萬裡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

曆史沿革

明代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很難用一句話概括的朝代。從推翻元朝開始,明朝就不斷的與少數民族征戰。先是蒙古,最後亡于清。朱元璋建國之初,深知國力衰弱,而又沒能将“大元”殘餘勢力掃清。于是派遣朱棣駐北,從戰略上來說就是遏制蒙古入侵。而燕王征南之後,可能源于奪了侄子帝位而愧對祖先,于是遷都北京。然而這個遷都的舉動,卻将大明王朝的中心近距離地展現在蒙古面前。于是朱棣在永樂十年以後開始北征。五次北征之後,除前兩次有所斬獲外,其餘多為勞民傷财,使得剛剛恢複的經濟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為後世子孫留下了長久不息的戰争隐患。

明憲宗朱見深是朱棣之後明代不多幾個有些作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朝代建立甯武關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明憲宗的父親就是創造被生擒“奇迹”的魯莽皇帝明英宗。在明英宗時,當時的蒙古在漠北的勢力已經一分為二,瓦剌與鞑靼,瓦剌強大了起來,并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太監王振鼓動英宗發動對瓦剌禦架親征,但是準備不足,糧饷接濟不足,前線屢屢失敗。形勢不好,英宗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被包圍。全軍複沒,英宗被俘。為避免被瓦剌威脅,明王朝立朱祁钰為帝,年号景泰。

随後朱見深太子位置被廢。“奪門之變”後,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複得。然而在這樣的經曆,使得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朱見深繼位的第二年改年号為“成化”,而在成化三年就建立甯武關就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複轍,防患于未然。在此之後,甯武關的防禦功能被發揮到淋漓盡緻,有效的擋住了蒙古的入侵。明正德八年(1513)蒙古騎兵從大同入犯,進攻甯武關,企圖由此進入晉中。守關官兵奮起抵抗,戰敗蒙古兵,保衛了晉中的安全。甯武關的創設、加固以及沿關防戍的修築,将偏頭、雁門、甯武三關連為一線,有效地加強了明朝北部邊防,在相當時期内,保障了三晉人民的安全。

當時關防的設置,不僅有警邊禦敵的意圖,同時也有防止和鎮壓國内反抗的意圖。由于前幾任皇帝的橫征暴斂,以及對于蒙古的多次用兵,到了崇祯皇帝期間,國庫空虛。而此時蒙古勢力逐漸弱小,滿洲勢力大增。為取得戰争勝利,崇祯皇帝加征兵饷。朝廷征一分,官員征十分。在朝野腐敗的情況下,激起了民變。李自成從陝西起義。在對大明朝的戰争中,甯武一戰非常慘烈。甯武破則北京危險。因此在此戰上,雙方都拼盡全力。明末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極其重要的大戰。但攻關的卻不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而是來自後方的攻擊。

當明末農民起義的風暴席卷陝、晉大地時,甯武關又成為抵禦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北上的堡壘。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後,随即率大軍北渡黃河,取道山西進行北伐。起義軍一路勢如破,很快便攻占了太原。當向北攻克雁門關準備攻擊大同時,發現明軍在甯武關聚集了大批軍隊,有側擊起義軍的企圖。當時李自成由于曾經在羅城吃過周遇吉的敗仗,認為他是一塊硬骨頭,是有些害怕的。所以準備放棄攻打甯武關,繞城而走,直取大同,盡快攻擊北京皇城,然後再攻擊無援的甯武。後來在軍師的勸說下,以及甯武關在

三關中相互策應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奮戰七晝夜以慘重的代價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如今在甯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這一戰整整打了七個晝夜,起義軍經血戰最終破城全殲了守關的明軍,但打的卻十分艱苦。這一戰也充分見證了甯武關的險要和堅固。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卻堅定了崇祯誓不南遷的決心。他認為憑借層層險關足可窒礙起義軍的攻勢,可從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師的到來。

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甯武大戰之後,大同、宣化、居庸關的三處守軍,以及調去的援軍,竟然全部不戰而降。層層險關要塞全成了擺設,緻使起義軍一路長驅直入,迅速包圍了北京城。在那場勢如破竹的農民起義中,農民軍在甯武竟然苦戰七晝夜,付出了慘重代價,以至于到處開倉放糧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燒甯武關,說明了甯武關的堅固與險要,如此慘烈的戰争也說明了甯武關在軍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甯武關也因此聞名天下。甯武關見證明王朝的衰敗,其實某種程度上不也說明:真正的關口不在外形,而更在人心。

在現代戰争中,甯武也是戰略要地。抗日戰争時期,甯武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1938年,日僞軍一萬餘人分四路圍攻晉西北根據地,并占領了甯武等七縣城。八路軍120師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首先擊敗其它各地的敵人,然後以主力在甯武外圍活動,切斷敵軍歸路,并以一部分緊逼甯武城。這時甯武之敵便在從陽方口南下敵人的接應下,棄城北竄,120師予以沉重打擊,終于收複了甯武城。在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八路軍120師曾以截斷同蒲路北段交通為目的,以主力破擊甯武——軒崗段,在甯武、忻回展開破擊戰,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現今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同蒲鐵路從甯武關穿過,又有公路通向四方。這裡仍為晉北的交通要地。

清朝建立以後,因為與蒙古的和睦關系,甯武關的要沖、防禦作用基本喪失,變為内地,成了祥和的聚居之地,遂将關城改為府城。其防禦設施和内長城也逐漸廢棄,成為了還尚可辨認的遺迹。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裡。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甯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甯武關城築于呂梁山脈北部支脈的山口,周長3.5公裡餘,襟山帶水,地形險要,今已傾圮,兩側山上的内

長城遺迹尚存。今除存極少的零星夯土殘牆外,基本上全已被拆毀,隻剩下位于城中心的一座鼓樓在春風裡笑傲紅塵,留下滄桑曆史的袅袅餘音,至今尚保存良好。甯武關鼓樓,位于今甯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此樓下座為磚砌券拱十字穿心洞,樓為三層三檐木結構歇山頂式建築,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樓内的文物陳列中,有甯武縣古寺出土,當年修築長城時用過的大水缸和戍守長城的将士們使用過的各種兵器。

陽方口是明長城山西關隘。位于山西省甯武縣北約13公裡.陽方鎮重要口舊為九牛口。長城過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橋一座,與兩側長城銜接,每個橋孔内又有一鐵牛鎮守。後鐵牛被水沖走,橋亦坍塌,更今名。陽方口堡城,東靠長方山,西傍恢河,為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撫陳講所築,萬曆四年(1576)增修。堡城周1公裡左右。

有“山西鎮中路第一沖口”之稱。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論述陽方口堡戰略地位時說:“大同有事,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也。’現陽方口亦為晉西北、大同、大原的交通樞紐。北有同蒲、甯苛兩條鐵路,還有忻州至保德,崞陽至偏關,水泉、陽方口至平魯等三條公路幹線通過。陽方口長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着,供行人來往。陽方口西的長城存夯土殘牆和土築墩台。陽方口東長城尚存部分磚砌牆體,井有三座磚砌空心敵樓保存較好。

曆史古迹

概述

古長城:在樓子山上有古長城遺迹,明正德中,兵備張鳳羾立石山下,曰“紫塞長城”,或疑為六國趙時所築之舊。

古襄陽城:《太原志》雲:“在靜樂縣北九十裡,古甯化軍南。”遺址微在。

林溪鎮城:在林溪山下,世傳隋炀帝避暑處,金天會間,即其地改為聖壽寺。

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裡,即林溪鎮城處。

古樓煩關:在甯化南,靜樂界。

天池故城、元池故城:并李克用表置者。

汾陽故縣、六度故縣:上并唐築。

用武池:高齊于此大蒐,因名。《崞縣志》稱:在甯武關。《魏志》雲:疑即天池是。

天池監牧、元池監牧、樓煩監牧:并唐時置,使牧馬處。自樓煩關以下,今皆無迹。

橐蓮台:在縣東北二十五裡。《二鎮三關志》雲:“今陽方口河西高山謂之‘橐蓮台’,世傳宋王侁望楊業兵處。”《朔州志》亦載之,唯《崞縣志》但記台名,不言王侁事。考元魏滅赫連氏,遷其子孫散處雁門、代,北依山谷以居,故其地有赫連台,所雲橐蓮或是赫蓮之訛。

宋摩崖題名:在樓子山崖,題雲:元佑缺年秋七月己卯,文思。副使知甯化軍事太原王餘、應定山與前朝奉郎通判軍事汝南趙審道同遊樓子山,飲于漏崖之足,以觀汾水之源。酒酣,公為安懿王泠珑之琹,以撫秋思之美,既阙,而奏雪中松之曲。是行也,部吏劉喜、王錫、魏廓、陸思誠、鞏裕、李昌言、秋球、榆次尉石伯倫預焉,洛陽鞏裕書。右依《魏志》書之“為安懿王泠”,五字疑筆迹稍泐,文有訛隐,若“王”當為“玉”,“泠”當為“玲”,餘三字則未詳也。

相關古迹

在郡城中少東北七百戶街,負山臨逵,地勢高爽。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甯武道署之舊,改創為之府。經曆謝廷恕董其事,署成規局,宏整門屏,東、西兩坊翼之,坊門高廣,太守車騎所出入也;循坊列栅,以禁行者,栅周方寬闊,中容吏士數百人。大門三楹,正南面啟,入為儀門,自儀門入,為大堂,堂前有抱廈堂,左為兵饷庫,右為庫軍房;堂下東西吏舍各六,東南官廳在焉,西南則隸卒夜值者居之。儀門外,東為土神祠,西庫神廟。

由大堂而後為宅門,門外,左、右班房各一;門内,左、右各有房三間,皆北向。其北為二堂,堂東、西屋各三間,堂下門東、西啟;自東門入為書室五間,皆南向,後有屋三間,北與書室對門;由西門入,書室二間、客廳三間,客廳南對者為“琴鶴軒”,亦為射廳,凡三間;射廳之西為馬廄,有井以飲馬,有祠屋為間者四而庳,以祀馬祖。自二堂後入門,為知府内宅,住房三間,東西洞房各二,廂房各三,門外東西偏房各一,又東為廚,最後房五間,因山為趾,勢獨高,見郭外諸峰;房東西屋各三間,又夾道中屋二間,東如之。

清代甯武府疆域:在山西布政司西北三百四十裡。東西廣三百二十五裡,南北袤二百八十裡。東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七裡,又東至大同府應州界二百二十裡,山陰縣界一百八十裡;西至太原府岢岚州界一百二十五裡,又西至保德州界二百三十裡;南至代州崞縣界七裡;北至水泉營邊牆界二百七十裡;西南至忻州靜樂縣界一百四十裡;東北至朔平府平魯縣界二百裡;至老營堡邊二百二十裡;至朔平府治三百二十裡;至大同府治三百四十裡;西北至保德州河曲縣界一百八十裡,至老牛灣蒙古界二百五十裡。自府治由山西大同府經直隸宣化府,入居庸關至京師一千四十裡;由代州東至易州,入紫荊關至京師九百十裡。

乾隆年間甯武府屬四縣人口:

甯武府屬四縣,乾隆十年分至十四年,審定戶口共:土著民二萬二千五百七十戶,男女共十二萬六千四百十六口;大口六萬五千六百三十九,小口六萬七百七十七。

縣倚郭

築于成化二年(1466年),初為關城,巡撫都禦史李侃請即古甯化軍口置關,設都指揮領軍守備。乃以是年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明’年(1467年)四月城訖,以總兵鎮之,遂為鎮城。城北踞華蓋山,因其高而俯其東、南、西三面,周四裡許,基五丈,面廣半之,高三丈有奇,門其東、西、南三面而閉其北。東門曰“仁勝”,西門曰“人和”,南曰“迎熏”,上建重樓。(宏)治十一年(1498年),巡撫魏紳拓廣之,周七裡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開北門,亦建飛樓于上,名之曰“鎮朔”。

城狹于南北,長于東西,其形科橢,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築。萬(曆)元年(1573年),巡撫趙某議包以石,益加增高,連女牆四丈二尺,然未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甯武道郭光複始甃以磚,又築東、西關城,皆磚甃,共長一千七十餘丈,高三丈五尺。西關門曰“永甯”,其南出者曰“阜财”;東關門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愠”,下有塹。先是萬(曆)二年(1574年),甯武守備某築護城墩于城北山上,方二十八丈,高二丈為基,基上為台,台上為樓三重,樓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裡;台下周以磚牆,直一丈,環廣四十丈,牆上列垛四十,屹然與城表裡,巡撫魏允貞所使也,今樓垛以廢。

國朝置府城,因其舊甯武營在焉。乾隆六年(1741年),東關門樓圮,知府魏元樞重葺之顔,曰“望華”,并修南、北二角樓。城南接鳳凰山,甯武人又呼為“鳳城”。

社稷壇:在南關河外,雍正三年(1725年)建。壇廣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陛,東、南、西各三級,無封樹。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北關山坳,雍正三年建。壇基、高、廣與社稷壇同,無封樹。

先農壇:在郡東門外,教場東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甯武令、太原府西糧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壇制與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間,門樓一座,左右角門二,農器庫二間,官廳二間,壇旁地四畝九分以為田,季春亥日,郡、縣官九,推行事如制。

八蠟廟:在府東關外。

厲壇:在郡西關。

城隍廟:在府治西北,華蓋山之陽。

在府治西北城之陽,缭以周垣,外為大門,門外樹以屏壁,夾以兩坊。自大門入,為泮池,池上有橋,橋南為棂星門,凡三間。入棂星門為戟門,入自戟門為大成殿,殿五楹,左右為東西兩庑,庑各五楹;其戟門傍東西角門各一間。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各凡三楹。齋宿房在棂星門内左,省牲所在棂星門内右,各凡三楹。明倫堂在大成殿後,堂左右齋房各三間;崇聖祠三楹,在明倫堂東;其在崇聖祠南,棂星門之東者,為魁星樓。學建于雍正五年(1757年)三月,唯尊經堂未及構雲。甯武府儒學教授一人,訓導一人,署在文廟西偏。

講堂三間,東西門鬥、班房各一間。教授宅門樓一座,住房三間,東西配房各一間。訓導宅如之,其外為大門。學中所貯書:《十三經注疏》一部,通一百二十本,為函十二;《二十一史》一部,通五百本,為函五十;《明史》一部,通百十二本,為函十二。先是經史皆買于布政司,而使郡縣學領焉。獨甯武府學,以無尊經閣,與禮部例不相比,且不得領。時永平魏侯元樞知郡事,乃與

甯武令施作楫、神池令李識蒙、五寨令劉耀珪,共捐俸銀輸官以當書值,遂得領歸。郡學與舊所有:《周易折中》、《書》、《詩》、《春秋三經傳》;說若《朱子全書》、《康熙字典》、《康濟錄》、《急公自愛書》、《四書講義》、《學政全書》等,凡十部,使學廣文掌藏之。

甯化城:宋嘉祐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來隘口,乃立甯化軍,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址,廓而築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甯化巡檢司,山西都指揮使常守道帥官軍來屯,将舊城六裡二百七十步、南邊關廂裁去,于城東山坡上,随地形勢築城二裡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調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勝、千戶唐成繼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樓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檢為甯化守禦千戶所,隸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隸甯武。至萬(曆)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磚,當改甯化所,時設掌印千戶、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靜樂倉,今仍為甯化巡檢司。

本路參将設于嘉靖二十七年,駐紮利民,所轄甯武、盤道梁、神池、利民、八角、甯化、長林、陽方八城堡,凡屬守備五,防守二,千戶所者三,分管内邊東起廣武界神樹梁,西盡老營界地椒峁,沿長二百九裡零四十丈,邊墩一百二十四座,火路墩一百二十一座。邊之内外續設小蓮花、夾柳樹、燕兒水、雕窩梁、玄岡口、朔甯、狗兒澗、圪(土老)罐、石湖嶺、西溝口、得勝、勒馬溝、蔣家峪、幹柴溝、野豬溝一十五堡以為犄角。

兵馬除軍門标下兩掖營散兵及标正二營外,阖路見在官軍九千八百八十七員名,馬騾三千七百七十匹頭,内援兵官軍二千六百四十五員名,馬騾二千三百九匹頭。本路東西援雁、平、偏老,北控三雲,南藩全晉,蓋山西鎮之要害也。嘉隆間頻遭虜患,故于沖緊各處續添前項小堡,分兵據守以扼虜沖。款後烽火不警,幹戈載戢,軍民幸帖枕席之安。顧款久則弛,兵驕則玩,乘此閃暇之時,正當圖綢缪之計,一切诘兵儲饷,未可以款事而遽忽之也。

甯文堡

本城舊築小土堡于今城之西,是為甯文堡。景泰元年築甯武土城,成化間展修之,隆慶四年始議磚石包砌焉,周七裡零二十六步,高連女牆四丈二尺。萬曆二十七年添築西關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東關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設守備一員,弘治十一年添設守禦千戶所,嘉靖二十年移偏頭關,副總兵改為總兵鎮守于此,添正兵,坐營标兵,守備各一員,三十九年設甯武兵備道及管糧通判,建學立倉,規制大備,屹然稱雄鎮矣。見在官軍标,正營六千一百三十四員名,馬騾五千九百三十三匹頭,守備所領并甯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員名,馬騾三百五十匹頭。

分管内邊沿長四十裡零四十五丈,邊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與所轄朔甯,陽方,狗兒三堡防守把總畫地守之。内陽方并西溝口,苦參窊等處皆虜馬經涉之處,嘉靖十九年大舉二次,皆由此入搶至忻州,崞縣,地方大遭荼毒。故設總兵據險扼吭,統重兵以彈壓之。無事則居中調度,有虎豹在山之勢,遇警則随在策應,無豺狼嗥野之虞。三關保障胥有賴焉,非止甯武一隅已也。惟是地當孤懸,兵鮮土著,總兵所統标、正各兵雖多骁健,然半系四方烏合之衆,驕悍素号難制,駕馭頗費調停。惟在大将平日威愛并濟,鼓舞有方,使烏合之人心樂為我用,臨時調發應敵,以之克捷不難矣。至一切兵食之計,鎮道同心,謀必萬全雲。

陽方堡

本堡于嘉靖于十八年土築,萬曆四年磚包,周二裡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設防守一員分領守備營及改撥見在旗軍三百四十九名,管邊一十三裡零一百五十步,邊墩三十座,内西水口,苦參窊二處極沖,通大虜.本堡雖離虜巢稍遠,實為三關屏翰,甯武要沖.議者謂虜犯大同,大将當提兵移駐于此,一以擁護雁門而虜不敢東視,一以策應偏,利而虜不敢西下,朔,雲且借以聲援而虜不敢外住蹂躏矣.蓋門戶鞏固,則堂奧自安,此最得肯綮雲.

甯化城

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築,萬曆十年磚包,周三裡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設守禦千戶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員,所領見在官軍七百四十員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裡,雖非沖劇,然支鍋石,小嶺兒虜騎可通,亦屬要害,嘉靖間曾兩經入犯,地方頗遭花毒.必須防守嚴密,庶可保障無恐,甚勿以近腹而少忽之.

盤道梁堡

本堡新舊磚城二座,一土建于嘉靖三十二年,萬曆十三年磚包,今在邊外,二十三年因地勢低窪,改移新城于邊内,周一裡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初設防守,繼改操守,二十年始設守備,先屬雁平,後改甯武,所領見在官軍七百三員名,馬騾一百四十匹頭.分管内邊沿長四十八裡零四十丈,内磚石包砌三十五裡,靠山鏟削一十三裡零四十丈,邊墩二十六座,火路墩二十四座,與所轄小蓮花,惡化柳樹,燕兒水,雕窩梁,玄岡口五堡防守畫地守之.本堡坐落山巅,汲水外溝,土脈砂松,牆垣易圯.且邊長兵寡,分布為難,極沖凡一十二處,嘉靖間大虜

兩次内犯忻州等處,俱由此出入.内火燒梁駱駝梁,金家嘴舊有邊壕,今宜挑浚,雕窩梁山徑可通虜馬,今宜阻塞.其燕兒水之卧羊坡尤虜屯牧之處,相連漫坡,易于馳突.若修牆台,浚壕塹以遏其入,庶可免侵轶之患,此在守土者所當加之意耳.

其它信息

相關文獻

山西瀕塞要害之關三:雁門、偏頭及新置甯武是也。甯武,舊名"橐蓮台"《地志》謂:"即古甯武軍口"。今因以名關,與雁門、偏頭東西相顧,聯絡數百裡,狀若鼎峙。北控雲中,南障太原,旁援朔、應、忻、崞、岢岚、靜樂諸州縣。雖山勢磅礴綿亘而原隰平衍,有道可通,非若彼二關之峻險回阻也。往歲,北□辄徑此入我境内,當事武臣常請設堡,屯卒以謹防禦,未果行。近,朝廷慮山西邊事頗殷,命太監鄭同、佥都禦史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鎮撫其地,兼督諸關戎務。三公既至,一心協慮,加意綏輯,兵民以和。既而躬曆邊陲,厘剔廢馳,至今置關之處,周覽形勝。佥曰:"此誠缺障也,及今弗圖保,無囊時之患乎?"遂議建城為關,選将提師與偏頭、雁門等。又虞工役浩繁,不免勞民,并疏區畫方略以聞,制曰:"可"。

乃于成化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伐石于山,采木于林,陶甓作冶,而工徒則取兵民之當調戍者。明'年告成,周圍四裡許,基五丈而廣半之,高三丈有奇,環為聛聣,而門其東、西、南三面,前翼甕城,城之内建守帥廳,事藩杲行署,走傳有驿,糧儲有倉,積刍有場,栖卒有廬,戰守之具畢備。歲調卒為二番,兵丁總四千人,騎千有奇,各以指揮以下分隸部伍,而請專敕都指揮使同知田春領其事。三公往來莅督,役方就緒,鄭公被召還京師,王公移鎮于代,而終董其成者,惟李公。三關之既設等,則侯望益時,巡徼益密,保障益固。不惟将卒得據以制敵,而旁州比縣,昔嘗被患者亦恃以無恐矣。李公俾绶書其事,以告來者。竊惟大易于萃,以戒不虞,而重門擊拆之制,有取于豫。蓋居安慮危,思患豫防,以為銷萌禦暴計者。

雖在中區甸服而城墉關隘之除修,猶不容以少緩,矧荒裔要害之地乎?苟徒恤一時之勞而不圖,所以起廢補罅固于無窮,則雖良平之智,贲育之勇,曷足以勝将來不測之變哉?是役也,勞一時而利久遠,所謂以佚道使民者也。凡有事于斯者,其尚求置關之意,以善體之哉!

《甯武關》,傳統戲曲曲目,事見《鐵冠圖》傳奇。

《甯武關》,京劇又名《别母亂箭》、《一門忠烈》,該劇早年曾為餘叔岩、言菊朋的代表劇目,因世人對該劇主題及人物褒貶各異,故不常演以至今已失傳。

故事大意:明末,李自成率部攻打甯武關,守将周遇吉固守,終難抵擋。周遇吉突圍探母,欲保護老母及妻兒等逃離,周母誓與城池共存,令其再戰。李自成兵逼城關,周母令媳、孫自殺,然後放火自焚。周遇吉力抗義軍,被亂箭射傷,後自刎身亡。

此劇為京劇、昆曲文武老生傳統戲之一,全劇通唱曲牌,亦文亦武,在别母、中箭、殉城等場次中,有繁難的身段表演及曲牌演唱。川劇、湘劇、桂劇、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徽劇名《别母亂箭》。

曲藝

甯武關是京韻大鼓傳統曲目。中篇。莊蔭棠根據同名子弟書詞改編。分上下兩本,上本又名《戰岱州》、《祝壽别母》,人辰轍;下本又名《别母亂箭》、《一門忠烈》,江陽轍。

叙明末岱州總鎮周遇吉,城池被李自成軍隊攻陷後,倉皇歸至甯武關家中為母祝壽。老夫人激勵周遇吉要思酬君恩、繼續戰鬥,妻子擔心城破失節拔劍自刎,小兒子為盡孝頭撞石階而死。待周滿懷激憤奔赴疆場後,老夫人與老仆也放火自焚。周二次還家,府第已成一片瓦礫。他拜别故園,隻身迎戰,被亂箭傷身,最後拔劍自刎。唱詞贊揚周遇吉一家:“興衰治亂顯豪強,從來國亂苦忠良。為主殉義應嘉獎,酬君罹恨實堪傷。妻賢血濺龍泉上,慈母自焚玉砌旁。可憐盡孝全忠死,千秋萬代有輝光。”

清末以來,京韻大鼓演員劉寶全将此曲目作為自己重點唱段。民國十四年(1925)将下本片斷在高亭公司灌制成唱片,民國二十八年(1939)應上海大中華劇業公司邀請,将此曲目拍成舞台記錄影片。劉表演此曲目時,為更好地塑造人物,使用了從京劇中提煉而成的半墊步、打馬、勒缰、奔馳等動作。劉的弟子們也均能演唱此曲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演員們普遍認識到此曲目的主題思想提倡愚忠愚孝,且唱詞中對李自成農民起義多有污蔑之語,遂自動停演。

相關條目

山西、大同、朔州、偏關、雁門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