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

柳樹

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
柳樹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屬落葉大喬木,别名楊柳。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綠綠葉子,細長柳枝,柔軟下垂,性喜濕地;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幹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實為蒴果,成熟後2瓣裂,内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至高溫。世界約520餘種,中國有250餘種,遍及全國各地。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可美化環境,在生活、環保、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綠化樹種。在人文方面,柳樹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贈友,以表達依依惜别之情。柳樹一直為文人們所青睐,人們留下了大量精品詩詞和文章。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五桠果亞綱 超目: 目:楊柳目 亞目: 科:楊柳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柳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柳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柳樹 中文别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二名法:Salix babylonica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

栽培技術

柳樹以插條繁殖為主,也可種子繁殖。播種育苗可以克服長期無性育苗帶來的早衰現象,且壽命長,抗病力強;要及時采種,随采随播。扡插育苗春秋兩季均可。春季宜在芽萌發前進行,秋季宜落葉後土壤結凍前進行,插穗以粗0.8—1.5厘米、長15—20厘米的為宜,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畝15000株。造林主要用插幹、插條和栽植方法。

柳樹的常見病害有柳鏽病、中幹腐朽(木材腐朽)等。害蟲有楊扇舟蛾、柳九星葉甲、柳毒蛾、柳金花蟲、光肩星天牛(闊葉樹天牛)和柳瘿蚊等。

基本資料

學名:Salix babylonica

别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生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桠果亞綱、楊柳目、楊柳科

原産地:中國大陸南方

有無毒性:有微毒; 

有毒部位:葉及皮。

中毒症狀:誤食後引起冒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耳鳴、視覺模糊,嚴重時呼吸困難、昏睡終日、喪失知覺、呼吸深而慢、脈搏則變快等症狀。

:形狀為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14cm,寬約5—11mm,邊緣有細鋸齒。

:每年的2—3月開花,花序是屬于葇荑花序,雄花序長2—4cm,雌花序長約2cm。

其它的特性:落葉大喬木,柳枝細長,柔軟下垂,性喜濕地,高可達20-30 公尺,徑50-60 公分,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幹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條細長而低垂,褐綠色,無毛;冬芽線形,密着于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15 公分,寬6-12 毫米,兩端尖削,邊緣具有腺狀小鋸齒,表面濃綠色,背面為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具有托葉。花開于葉後,雄花序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彎曲,長1-1.5公分。果實為蒴果,成熟後2 瓣裂,内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插枝繁殖。台灣,約于明朝末年時引進,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适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尤其于水池或溪流邊。

曆史記載

據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記述,隋炀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炀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并親自栽植,禦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據史料記載,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曾傳旨天下,“驿道栽柳樹以蔭行旅”,從此,所有大唐國土的驿道柳樹成蔭。西藏拉薩大昭寺前有一棵“唐柳”,又叫公主柳,據傳為公元7世紀中葉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幹布時,特地從長安帶去的柳樹苗,種植在大昭寺周圍,以表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懷念。晚清名将左宗棠出任西北時,倡導軍民在潼關至新疆的驿道沿途植柳長達數千裡。現在那裡古樹參天,翠郁青蔥,人稱“左公柳”。

特性

柳樹是落葉喬木或灌木,稀匍伏小灌木。小枝無頂芽,芽鱗1枚。單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有鋸齒,稀全緣,葉柄短,是托葉。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葇荑花序不下垂,無花被,苞片全緣,雄蕊 2、3、5或多數,花絲基部具腺體。雌花無花被,子房無柄或具柄,1室。蒴果,2裂。種子小,有毛。

柳樹為喜光樹種。耐水能力強,在遭受水淹時,能生出許多不定根,漂浮水中,有吸收和運輸養分的機能。有些柳樹也耐幹旱。旱柳對氣候和土壤的适應性均強。生長快,萌芽力強,壽命短,10—20年即可成材。

栽培技術

柳樹以插條繁殖為主,也可種子繁殖。播種育苗可以克服長期無性育苗帶來的早衰現象,且壽命長,抗病力強;要及時采種,随采随播。扡插育苗春秋兩季均可。春季宜在芽萌發前進行,秋季宜落葉後土壤結凍前進行,插穗以粗0.8—1.5厘米、長15—20厘米的為宜,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畝15000株。造林主要用插幹、插條和栽植方法。

柳樹的常見病害有柳鏽病、中幹腐朽(木材腐朽)等。害蟲有楊扇舟蛾、柳九星葉甲、柳毒蛾、柳金花蟲、光肩星天牛(闊葉樹天牛)和柳瘿蚊等。

園林用途

柳樹木材質輕潔白,堅韌細緻,紋理通直,容易切削,幹燥後不易變形。無特殊氣味,油漆性能好。供建築、坑木、包裝箱闆、膠合闆、炊具、農具、火柴杆等用材。木材纖維含量較高,是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柴,許多種的枝條可供編織柳條籃、筐、柳條帽等。柳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柳樹也是早春開花的蜜源植物。柳樹的觀賞特性及園林用途:姿态婆娑,清麗潇灑,适于配植于池邊湖岸,如間植花桃,則綠絲婀娜,紅枝招展,尤為我國江南園林中的春景特色。 适應性強,樹形優美,多作庭園綠化樹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弱,受害後有落葉和枯梢現象,不宜栽植于大氣污染地區。樹皮含鞣質;材質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紙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墊和枕頭;枝和須根能祛風除濕。詩中有雲: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柳樹極易成活。 河柳枝皮的纖維可作紡織及繩索原料;枝條可編織提籃、擡筐、柳條箱及安全帽等。木材色白,韌性大。可作小農具、小器具與燒制木炭用。 

另外,柳樹不僅是最早的報春使者,還是經濟價值較高的樹本。柳樹木質輕柔,紋理順直,是農具、家具和農家小型建築的優良用材。柳樹還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學家手中,能煉出火藥;在醫學家手中,可作接骨夾闆材料。

柳芽、柳絮、柳根的用途也很廣泛。柳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曬幹後,可炒食,也可泡茶。柳芽顔色翠綠,清香可口,長期飲用,有防治黃腫病和筋骨酸痛的功效。柳絮可以作枕芯,也可作鞋墊。柳樹也是固堤、護岸、防風固砂、淨化大氣和改良鹽堿地的重要樹種。

藥用

柳屬植物藥用曆史悠久,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文獻記載,利用白柳葉子止傷痛《本草綱目》記載:“柳為本經下品,性味苦寒,無毒,可治療風水黃疸,瘡癰腫毒等症”。據《中藥大辭典》記載:“柳樹嫩葉或枝葉,其性寒、味苦,無毒,具散風、扶濕、清濕熱、治黃疸型肝炎、風濕性關節炎、濕疹、地方性甲狀腺腫等功效”。現在中國民間有把柳葉當茶飲,以治療高血壓。

柳絮:亦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絮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柳樹名源考

柳樹的得名源自柳樹的頭木頭作業法。木材至今仍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幹非常困難,而用伐取兩寸來粗的樹枝則比劃方便。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兩寸來粗的枝幹。在長期使用中,人們會發現,柳樹伐過枝幹後,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在我國鄉土樹種中,柳樹萌枝能力最突出。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頭木作業的結果是保留樹幹,以便持續利用枝條。這就柳樹得名的所在。“柳”字與“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表示保留樹幹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

《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帝争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這則故事中的刑天氏曆來被學者認為為古人虛構的神話人物,但筆者見到頭木作業不久的柳樹萌生新枝迎風搖曳時,總是不由得聯起這個不屈不撓的刑天形象。因此,筆者認為,刑天的原形就是被頭木作業的柳樹,特别是樹齡幾十年、樹幹粗壯失去樹冠的柳樹,與斷頭後依然挺立的人屍非常相似,有時樹幹還會形成一些傷疤,更是一付“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的形象。刑天故事說明,對柳樹的頭木作業法由來已久。

用途與文化

柳樹材質輕,易切削,幹燥後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可供建築、坑木、箱闆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許多種柳條可編筐、箱、帽等;柳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蜜源植物;為優美的觀賞樹種。

阿斯匹林是人類常用的具有解熱和鎮痛等作用的一種藥品,它的學名叫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的發明起源于随處可見的柳樹。在中國和西方,人們自古以來就知道柳樹皮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藥裡,柳樹入藥亦多顯功效。

柳樹樹形優美,放葉、開花早,早春滿樹嫩綠,是北溫帶公園中主要樹種之一。如垂柳和朝鮮垂柳,有纖細下垂的枝條,如眉的柳葉。多種灌木柳樹,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種形狀灌叢或作綠籬。園林景觀中的水邊綠化以柳樹最宜,如杭州西湖的“柳浪聞莺”;貴陽花溪的“桃溪柳岸”等。還有許多優美的柳樹有待開發,如大葉柳,葉大,似木蘭,枝紫紅,花穗長大,呈紅黃色,雌株花柱與柱頭紅色,也很美觀。另外還有20餘種高山小柳樹,植株高僅5~30cm,枝條匍匐或直立,扭曲,形态各異,壽命長,易成活,是制作園林盆景的好材料。

日常用

樹皮含鞣質;材質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紙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墊和枕頭;枝和須根能祛風除濕。詩中有雲: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柳樹極易成活。 河柳枝皮的纖維可作紡織及繩索原料;枝條可編織提籃、擡筐、柳條箱及安全帽等。木材色白,韌性大。可作小農具、小器具與燒制木炭用。

園林用

常用于園林觀賞,小區,園林,學校,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盛開時,樹枝展向四方,使庭院青條片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樹種。

環保用

瑞典通過栽培短輪伐期柳樹矮林(以下簡稱柳樹矮林)獲得生物能源,其造林地主要是農地,所生産的生物量在地區供熱廠中用于聯合熱電生産。

在生物能源生産的同時,柳樹矮林還可起到清除污染物和治理環境的作用。瑞典已成功地将柳樹矮林用于城市廢水、垃圾瀝出物、工業廢水(如貯木廠噴澆原木後的廢水)、下水道污泥和鋸沫等處理,主要是通過植物吸收來減少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和過多的養分,促進土壤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這個過程被稱為植物整治。

藥材用

柳芽可以食用,可泡茶,也可治病,不過要在未開花絮之前采摘。泡茶時,要選用剛萌出的嫩芽曬幹,然後同茶葉一起用開水沖泡。迄今揚州長春嶺寺内的僧人仍用柳葉和茶葉混合制成“消災延壽茶”。用柳芽和茶葉泡成的茶,觀之清香、飲之可口,其益可以防治黃腫病和筋骨疼痛病。古書上說它主治“風水黃症,濕痹攣急,膝痛”等。在廣陵一帶還用柳芽拌在飯裡或和面蒸卷食之,以清熱明目。在蘇北和皖、魯等地民間,每當柳芽萌出時,許多少女結伴采摘柳芽,用開水後再放冷,加上麻油、食鹽、蔥蒜、香醋拌勻當菜吃,或将柳芽曬幹到夏天用豆油炸着吃。更奇怪的是,有一種侵害柳樹的昆蟲叫天牛,其幼蟲稱柳蠹蟲,也是一種傳統中藥。《本草綱目》記載,将此蟲烘幹研末,每服一條,可治瘀血、腰傷、胃痛、風疹風毒、目翳、腸風下血、産後下痢、口瘡耳腫、齒龈腫痛等症。柳蠹蟲在柳樹蛀孔中排出的烘木屑,可煎服或炒熱熨敷,能祛風止癢、消腫退腫。

代表方劑如小兒金丹。其功能以祛風化痰,清熱鎮驚為主。臨床主治傷風感冒,發熱頭痛,鼻流清涕,咳嗽氣促,咽喉腫痛,驚悸心煩,疹出遲緩等症。

柳花:亦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花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文化

在我國,柳樹一直都為文人騷客青睐。古人以“柳”諧音“留”為切入點,在送别朋友親人時,以折柳為意,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垂柳枝條柔韌,随風起舞,也常常引發文人們的興緻。

1.柳詞

青眼 飄拂 送别

綠柳垂地 綠柳千條 綠柳低垂 岸柳成行 垂柳撫岸

垂柳袅袅 嫩柳舒黃 柳枝新芽 柳枝招展 柳枝搖曳

柳絲飄翠 柳絲曼舞 柳絮飄飛 郁郁垂柳 楊柳青青

楊柳依依 楊柳飛花 綠柳成蔭 桃柳相間 傍花随柳

紅柳綠 柳暗花明 花遮柳隐 春風楊柳 敗柳殘花

路柳牆花 蒲柳之姿 柳絮才高 萬千絲縧 霸陵折柳

2.柳詩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臨川見新柳【唐】崔橹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唐】崔橹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将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青門柳【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别,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唐】陳光

九陌雲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題柳【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餘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麼。

新柳【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争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别,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唐】方幹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态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标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莺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晖。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柳【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唐】李商隐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垂柳【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甯占,三品且饒松。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3.柳句

    春柳的柔條上暗藏着無數叫做“青眼”的葉蕾,那些眼随興一張,便噴出幾脈綠葉,不幾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開了。看見湖岸的楊柳樹上,好像挂着幾萬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彎度微微的S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剪一根枝條來插在地上,它也會活起來,後來變成一株大楊柳樹。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隻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健而美麗。
      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着下面,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

      4.段落

      所有的樹都是用“點”畫成的,隻有柳,是用“線”畫成的。

      别的樹總有花或者果實,隻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沒有用處的白絮。

      别的樹是密碼緊排的電文,隻有柳,是疏落的結繩記事。

      别的樹适于插花或裝飾,隻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經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經老朽了,柳什麼實用價值都沒有——除了美。柳樹不是匠人的樹,這是詩人的樹,情人的樹。柳是愈來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會神經緊張的屏息凝視——我怕我有一天會忘記柳。我怕我有一天讀到白居易的“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或是韋莊的“晴煙漠漠柳毵毵”竟必須去翻字典。

      柳樹從來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沒用的,怎麼的注釋才使我們了解蘇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風,隋堤的柳怎樣茂美如堆煙砌玉的重重簾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