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

蘭若寺

湖北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袍山蘭若寺,始建于漢朝,于北宋、明隆慶年間和清光鹹豐年間幾度重修。蘭若寺附近還有上寺(來佛寺)、下寺、經堂和蘭若古橋等遺址。[1] 五台山蘭若寺,于唐。元代重建:明清曆代重修。寺址位于大宋峪村南 2.5公裡的半山中。1985年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内現存正殿、僧舍共 8間。
  • 中文名:蘭若寺
  • 外文名:Lanruo Temple
  • 地理位置: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始建:于漢朝
  • 地址: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望湖村
  • 時間:公元前118-105年之間

黃袍山蘭若寺

黃袍山蘭若寺(來佛寺),位于湖北省鹹甯市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望湖村高山湖西南,始建于漢朝(約建于公元前118-105年之間),是在漢武帝時期的大漢使者張骞遣副使出使大夏經身毒(今印度國的一部分)之後,由于漢武帝以開放之姿容納八方之物,黃袍山地處皇城之偏遠,才得以由身毒國人在黃袍山傳入佛教和建設寺廟,因是華夏四海九州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得名為蘭若寺(來佛寺),距今已有2100多年,略早于洛陽的白馬寺、南宮的普彤寺,更早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等地的寺廟,可謂為中國佛教寺廟之“佛源”和“祖先”。在漢代時期沿黃袍山大盤山來佛寺側的古道及山窩相繼建起了上寺、中寺、下寺、觀音(又稱東庵,女性佛教信士集聚之地)等四寺,寺廟建築面積宏大,信徒衆多,曾一度香火極為旺盛。東漢時期在洛陽等地建起了白馬寺等寺廟,佛教也開始慢慢在中國各地廣為興起。

黃袍山蘭若寺(來佛寺)的附近有唐朝臣相金興政、北宋詩人黃庭堅和北宋抗金英雄方瓊等曆史名人所書的“佛源”“佛宗”“佛祖”等古石刻。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來佛寺也和中國其他各地的寺廟一樣,曾經戰争及朝代更替而數度浩劫,時至今日,上寺、下寺、中寺、觀音寺都已不見,隻有重建于明清時期的來佛寺的幾間瓦屋、幾段斷壁、幾塊裂石碑,還潇條且破落地立于黃袍山高山古道邊,現存的寺廟規模、信徒香火都遠不如從前,甚至是已被世人遺忘。   黃袍山蘭若寺(來佛寺)不遠處有多棵至少1500年以上樹齡的紅豆杉、銀杏等古樹,也許是古時的佛教信士們所種植,這些古樹也被稱為黃袍山活着的曆史。來佛寺左側古道上行百餘米有一塊由後人修補過的千年古佛石碑,在古道附近見到了古石橋、古石埂、古石梯、古石道、古石洞等,但楚吳古道邊的古樓、古驿站、古街道、古客棧都已不見。

曆史

正殿3間,歇山頂,明間正書“慈登彼岸”四個大字,明柱挂一副木刻楹聯,上聯書“殿宇聳雲霞輝映法界”,下聯書““樓台臨水月光昭禅機”。鬥拱四鋪作,單下昂,耍頭螞蚱形,襯枋頭象似雲形,蘭額、普柏枋出頭,殿内無金柱, 昂呈琴面,柱頭枋2層,正面補間頭拱2朵, 山面一朵,為元代遺構。殿内正中塑毗盧佛,兩側有脅侍菩薩各一尊及韋陀和呂陀二護法。靠東西兩壁塑12圓覺,東西壁上繪18 羅漢,皆為明代遺物。殿内西南角塑一尊明代萬曆年間法華道人像,形态自然,栩栩如生。殿前有水井一眼,井深3.3米,水深1.66米,是五台山的名勝之——,名叫“卓錫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