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

冷血

杜魯門·卡波特創作的長篇小說
《冷血》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創作的長篇小說,于2013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譯者為夏杪。[1]作品是以1959年在堪薩斯發生的一系列謀殺案為素材,獨特的寫作視角、全新的文學手法、厚重的社會良知,将一出真實的滅門血案細緻展開。花了五六年時間才完成。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躍居當年美國暢銷書第一位,在美國和世界文壇上引起一場“藝術上的騷動”。
  • 書名:冷血
  • 别名:
  • 作者:杜魯門·卡波特
  • 類别:
  • 原作品:In Cold Blood
  • 譯者:夏杪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頁數:359
  • 定價:39.5
  • 開本: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44264341

内容簡介

《冷血》是關于一樁震驚全美的血案的紀實文學。全書分為四大部分:“死神來臨前夕”(The Last to See Them Alive),“不明人士”(Person Unknown),“水落石出”(Answer),“角落”(The Corner),剝繭抽絲般地探索案件的實質。兇手貝利·史密斯與理查德·狄克的殺人動機何在?若說是謀财,他們策劃之初,根本不确定,堪薩斯州豪康鎮柯勒特一家是否有保險箱,即使有也不知道有多少錢,後來隻翻出了不足五十美元,然而竟然有誰會為了這麼點錢财如此兇狠地殘殺了一家四口人,若是尋仇,則兇手與受害者一家素不相識,行兇前對他們也毫無厭惡感。若是為色,則死者的女兒也并未遭到淩辱。在不為錢、怨、色,無明顯動機的情況下,兇手卻将柯勒特一家人殘忍地殺害了,實在是令人發指。二人最終被抓獲并處以極刑。

圖書目錄

第一章:死神來臨前夕

第二章:不明人士

第三章:水落石出

第四章:角落

出版背景

1959年11月的一天早晨,卡波特正在浏覽《紐約時報》一條大字标題闖入他的眼簾:“一戶富裕農民全家四口遇害”。标題下面簡略地介紹了這一家的情況:農民赫布·威廉·克拉特,全家種植小麥、養牛,他的妻子,一雙十幾歲的兒子和女兒,居住在堪薩斯州花園城郊的霍爾庫姆鎮,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争,但是不知何故,一夜之間竟全被殺害。讀完這則新聞報導,卡波特大為震驚,認為應當馬上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下意識中他覺得似乎可以用這個題材寫成一本書,興許能夠傳世不朽。心中驟然升起這一念頭。于是他便立即行動起來。

他先給《紐約人》雜志提出撰寫關于克拉特一家被謀殺的調查報導,為此卡波特作了精心準備。他去找藍登出版社社長貝納特·塞夫,請他幫助安排采訪堪薩斯的當地人,因為卡波特從未到過堪薩斯。塞夫特地就此事給他的朋友堪薩斯州大學校長詹姆斯·麥克坎博士打了電話。麥克坎博士答應可以把全州一半的人民介紹給卡波特,隻要卡波特能夠拿出一個晚上的時間和該大學的英文系的教職工開個座談會。麥克坎校長親自給卡波特寫了信。

收到信後,卡波特便和他童年時代的朋友哈發·李踏上了去堪薩斯的路途。李和卡波特一起在那裡呆了兩個月,他從各方面幫助卡波特。例如介紹卡波特認識那些可能對他有用的人,陪同卡波特進行采訪談話,做詳細筆錄或錄音。卡波特不僅采訪了案件的關鍵人物,而且還訪問了大量的市民,盡可能多地接觸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後來成了他的朋友,對他的寫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曆經6年多,在6000多頁筆記的基礎上。卡波特完成了《冷血》。

人物介紹

貝利

貝利覺得他倆幹錯了事,尤其是認為自己幹錯了。一想起他家發生的變故,他不相信自己已經從恐懼中逃脫了;母親在酗酒嘔吐之後上吊自尋的,一個姐姐從旅館的窗戶中跳樓自殺,一個哥哥在逼着自己的妻子自殺後也自殺身亡;隻有一個姐姐,他恨她,還有父親,還活着。最後他将上絞刑台時,他的父親才寫給看守一張明信片,除此之外,這幾年中,他和家庭沒有一點聯系。在漫長的監獄生活中,他的姐姐和父親從不打算來探監。

貝利的粗暴行為顯得複雜得多。據他的朋友威利·傑伊說,他常常發“無名之火”,而且“行為反常。”早在謀殺希克拉特家之前,他的朋友就提醒他有一種抵觸社會的危險本性。

從各方面看,貝利是個有魅力的人物。他在音樂和繪畫上很有才能,他會歌唱.還會彈吉他,而且繪畫作得很好。他像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是個夢想者。他收集地圖、幻想海盜船失事,在某個地方發現埋藏的金銀财寶。他認為自己被剝奪了上學的機會,他企圖通過自學途徑成才。他讀呀、學呀,抄下了長長的詞彙表、去記熟它們。他很孤單,收藏着他所收到的信件和明信片,随身把它們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

狄克

狄克有着正常人的生活的一切條件,他有一個愛他的家庭、保護他;他有一個屬于他的地方,整個青少年時期他都生活在那裡,他上過學、有機會交朋友;他結過兩次婚,有3個兒子。可是,這一切都沒有阻制他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成為一個罪犯。

雖然貝利是殺害克拉特家兩條人命的罪犯,也許4人全是他殺死的,但是狄克喜歡殺戳,這是有案可稽的。有一次,他有意轉過車頭向路邊疾駛,将一隻老狗輾死。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冷血》不是一般的兇殺報道,也不是一部情節曲折的偵探小說。它之所以能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以及評論家的關注,除了揭示的駭人聽聞的犯罪事實以及運用新的文學樣式外,還在于它是一部發人深思的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作品。作者“以客觀的态度分析了社會、家庭、環境對青年兇犯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影響,以真摯的同情慨歎美國青少年的畸形發展,促使人們認真思考問題。

卡波特并沒有草率地将貝利定義為兇殘無人性的“冷血動物”,而是不勝其煩地帶領着讀者去回顧貝利的成長經曆及其社會環境,隐約地暗示着貝利的犯罪很大程度上應當歸咎于他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貝利有着一段非常凄苦的生活經曆,既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情也沒有接受道德準繩的教化。他幼時家境貧困,父親為養家糊口終日奔波,無心顧及他。父母感情不和,母親經常酗酒,與他人鬼混,最終導緻二人離異。之後他随母親遷至舊金山。在那裡,他的生活也絲毫不見好轉。母親照舊酗酒,對他從不問津。

他在後來的審訊期間的自傳式報告中這樣寫道:“我媽每天喝得大醉,根本不能好好教養我們。我像一隻野狼似的四處亂跑。我不懂任何規矩也沒有任何人指點我是與非”。他還寫道:“我愛我父親,但很多次我對他的這種愛與親情卻象污水般的自我心中排了出去。這都因為他從不設法了解我的問題,極少為我着想……”當他因離家出走或行竊被送進教養院時,親人對他沒有溫情隻有躲避。自朝鮮戰場回來之後,在父子兩人共同投資“獵人居”生意失敗後,父親狠心地将他掃地出門。他的姐姐對他也避之而惟恐不及。

她對調查員表示過怕她弟弟,并央求不要把她目前的地址告訴他。當他被判處死刑後,他的父親和姐姐都不曾寫信或去看望他。顯然,貝利是在缺乏溫情和愛心的家庭環境中一長大的,沒有受過正常的學校教育。他對看書,繪畫以及音樂的愛好也被早早地扼殺在搖籃中。這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留給他的隻有痛苦。渴望愛卻得不到愛的孤獨者貝利走上不歸路,他的家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是極其“冷血”的。

此外,社會上的其他人也如貝利父母一樣,在他身上加注了更多無法愈合的傷。在孤兒院裡,他因為尿床而被修女們嘲笑和虐待,由此産生了對修女、上帝與宗教的反感情緒,在教養院裡,他有遭到女舍監非人的毒打和侮辱。雖然後來她被革職了,但那并為能改變他對她的仇恨以及他發誓一輩子要做的報複。

之後他又被母親送進一家救世軍辦的兒童收養院。十六歲當海員時他遭受同性戀者的施暴,簡直叫他想起來就要尋死。之後他投考陸軍,在陸軍待了将近四年。在朝鮮服役期間,他表現突出,還獲得過銅制獎章。然而由于不願意與他的同性戀上司亂性,他與升職始終無緣。回國後他又遭到社會的冷遇,走投無路之下,隻得投奔其父。正是他們毫無人性,毫無憐憫之心的冷血行為在内心裡埋下了對社會的敵意和反叛的種子。

卡波特的《冷血》成了觀察當時美國社會的“顯微鏡”和“望遠鏡”。貝利曾經受盡虐待,也曾盼望并争取過上好日子。然而命運不濟,夢想一次次破滅之後,他最終流落街頭,成了人們眼中十惡不赦的殺人犯。他性格孤僻,狂暴,在殺死柯勒特一家四口人時毫無人性。然而我們還應看到貝利一生的可悲。他的冷血殘暴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他自己本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身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更是難辭其咎。

倘若有那麼一個人,在他成長的重要時期内注意到他的潛力并加以适當的引導,使他有機會發展他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才華,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也許就不會這麼憎惡他所身處的社會,他内心的狂暴因子也說不定會相對地化為祥和。如果說貝利是十足的冷血殺手,他所處的家庭和社會在某種程度上也處于冷血狀态中。

藝術特色

從作品看出,作家力求以客觀、中立的态度,不溫不火地,多層面多視角,似剝繭抽絲般地探索案件的實質。在叙述中,設置了大量的懸念,增加案件的神秘感。在整個案件中卡波特的筆前後、左右移動,開始時在罪犯和受害者之間滑動,然後在警方和罪犯之間跳動,這樣造成了一種蒙太奇的效果。

作一品不是像新聞報道那樣作公式化程式化的平鋪直叙,而是把事實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地展現出來,能夠有選擇性地對一些細節進行藝術加工,像畫家那樣精心布局,反複地描繪、着色,從而深化了作品的内涵。作品的結構采用電影的表現手法,側叙、特寫鑲頭、閃回等,詳盡地叙述了罪犯逃遁、警方追捕。當兩個捕殺者一殺人犯終于成為被捕者,當一家四口無辜被害的大案終于被堪薩斯警方偵破時,讀者繃緊的心才松了下來。回頭看去,作家的叙述是一環緊扣一環,一個懸念接着一個懸念,不得不令人擊節稱歎。讀者通過閱讀,不僅獲得了信息,而且從中也得到了藝術上的享受。

在叙述中作家采用了完整的對話記錄,這種實錄方法是新新聞主義作品的一大特色。雖然這些描述讀來似乎單調,沉悶,但它們讓讀者有身曆其境、親臨現場之感,因而有效地縮短作品中的事實一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讀者産生一種真實可信,震撼心靈之感,同時讓讀者從一個側面來品讀美國的社會現實。

作家細緻刻畫作品中人物社會身份,使他們定位于現實世界中,同時,作家還通過深入透徹分析入物的心理狀态和社會性背景,提出了深刻的富有獨創性的觀點,引起人們的思考。例如有關美國社會,司法制度,青少年教育等等重大問題。

《冷血》最大的文學價值在于創造了一種新的小說文體,卡波特把它稱作“非虛構小說”。卡波特之所以說《冷血》是非虛構小說,首先是因為它是根據真實案件寫的,作家又吸收了新聞寫作的很多技巧。隻陳述事實而不做評價。小說完全按照案件發生的順序來寫,沒有傳統偵破小說中緊張的懸念和精妙的推理,也不像《罪與罰》那樣描寫兇犯殺人時激烈的内心鬥争。作家始終保持着冷靜的态度,大量引用一些證人的證詞、犯罪的供詞和一些相關的文件來凸顯客觀性。

在《冷血》中,小說叙事視角不斷變化,每一個叙述者隻講述自己經曆或目擊的部分,打破了傳統小說中全知全能視角帶來的不真實感。例如迪克不承認殺人,而佩裡則招供說自己殺了兩個人、迪克殺了兩個人。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作家沒有像一般的全能視角那樣給出一個肯定答案。

但是,《冷血》畢竟是一部小說而不是實錄,其中仍有很多虛構的地方。例如小說最後,普探杜威與南茜生前好友蘇珊,在南茜墓前相遇的情節就是作者的藝術創造。而且,卡波特對兇殺案材料的處理也包含了自己的感情取向。

作品影響

《冷血》于1965年在《紐約客》雜志分四次連載,并刷新了周銷售紀錄。1966年該書正式發行引起所有媒體高度關注,卡波特占領了雜志封面與電視節目。《紐約時報》書評為他做了史上最長的專訪。他的傳記作者說,這段經曆甚至比民間流傳的華盛頓砍櫻桃樹還要流行。

《冷血》以獨特的寫作視角、全新的文學手法、厚重的社會良知,将一出真實的滅門血案細緻展開,尤其是對兩名兇犯心靈狀态的深刻剖析和犯罪背景的冷峻挖掘,以及文字背後的悲憫沉郁,令所有讀者在拍案叫絕的同時無不唏噓動容。這種“非虛構小說”的寫作手法開創了文學創作的嶄新形式。

《冷血》被稱為美國當代文學的分水嶺,入選蘭登書屋“百年百佳經典文學”,美國書評家協會“20世紀最偉大圖書”,榮獲愛倫·坡獎。創作過程拍成電影《卡波特》,菲利普·霍夫曼因之獲得200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稱号。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傑出、緊張刺激、扣人心弦、登峰造極的傑作”、“有關美國犯罪時間文獻寫作史中最完美的一部”。——《紐約時報》

“近十年來文壇的巨著之一”。——《倫敦星期日快報》

負面評價

“對這類作品加以評價是荒謬之極的事”。——《新共和雜志》書評家斯坦利·考夫曼

《冷血》不倫不類。——小說家瑪麗·麥卡錫

作者簡介

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1924-1984),美國當代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奧爾良,4歲時父母離異,被寄養在阿拉巴馬鄉間與親戚一起生活。幼年坎坷的身世,養成沉浸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性情。11歲開始創作,19歲以短篇小說《關上最後一道門》獲得歐·亨利獎。1948年,首部長篇小說《别的聲音,别的房間》在文學界引起轟動。此後随着《夜樹》、《地方色彩》、《草豎琴》等作品的陸續發表,創作才情得到淋漓盡緻的展現。1958年,《蒂凡尼的早餐》問世,奠定了“戰後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地位。

1984年8月25日晚,敏感、複雜和飽受争議的卡波特,因用藥過度,猝死于友人家中,終年5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