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台山

瑤台山

夏縣古八景之首
瑤台山又稱巫鹹山,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縣城2公裡的中條山前沿,孤峰峭拔,蒼翠摩空,一衣帶水,景色宜人,為夏縣古八景之首。明清時期,這裡廟宇林立,是遊人拜遏遊賞的最佳去處,中秋尤盛。抗日戰争時期,瑤台山周圍所有建築俱遭毀壞,樹木被燒。1954年夏縣縣委、縣政府發動民衆綠化瑤台,使前坡翠柏複蓋。2004年恢複重建,2006年9月29日開當大典。
    中文名:瑤台山 外文名: 别名: 所在地:運城 地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縣城以東二公裡的中條山前沿。 著名景點:太虛觀 類别:風景名勝 别稱:巫鹹山 票價:20

位置範圍

瑤台山位于又稱巫鹹山,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城區的中條山前沿,地理坐标為東經111°18′,北緯35°01′。

瑤台山景區北起夏南線,南至白沙河,西以溫泉路北延線為界,東臨吳家峪。瑤台山與夏縣瑤池溫泉小鎮隔白沙河相望。

地形地貌

瑤台山景區屬于中條山邊緣的平緩崗丘地貌,海拔629米。瑤台山地層自西北向東南,由老而新,地層呈北北東--南南西向條帶展布,地層整體向東南傾斜,為單面山構造,使景區南界的白沙河形成自東向西流向。

道觀

瑤台山頂太虛觀中建有九層佛塔,塔高43.69米。塔中供奉有三世佛及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彌勒等五大菩薩,道教建有:三清、三官、文昌、藥王、雷神等殿閣。

瑤台聖境儒、釋、道三教合一,堪稱古今宗教聖地,已成為古都夏縣的重要标志。

典故

夏縣境内有很多與夏商曆史有關的地方,其中城東南兩公裡多那座“瑤台山”似乎最能引起人們的興趣。西漢經學家劉向着有《新序·刺奢》篇,講“桀作瑤台,罷民力,殚民财”。夏桀為了建瑤台瓊宮以寵美女妹嬉,竟然使盡了民力,用竭了民财,這當然也給他引來了亡國殺身之禍。從大禹開始,夏桀應是禹的第十四世孫,而同時又是夏代的第十六代帝王。如果傳說不誤的話,夏縣這個地方應該就是夏王朝的發祥之地,同時它又是夏王朝的潰亡之所。而劉向筆下的那個“瑤台”,自然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瑤台山了。

這瑤台山不但有着悠久的曆史積澱,而且其自然形狀也格外特殊。它那突兀而起的身姿幾乎是一個十分規整的圓錐體。論海拔它其實不高,也就是六七百米的樣子,然而若論其錐體的相對高度,卻高至千米,與身後其它山峰相比,它不但顯得挺拔孤傲,而且還真的表露出一種神聖與非凡。山底圓,山頂也圓。

據有關部門勘測,山底的直徑約為500馀米,而山頂的直徑則是51米,後者剛好是前者的十分之一。這不禁使我們自然聯想到了古時的壇類建築物的基本形狀,如北京天壇一類祭祀之壇,事實上即是如此模樣。按照曆史發展的脈絡去追溯,最早的原始祭壇據說最初均是由自然山體而淵源的。寫至此,我們不得不去猜想,夏縣城外的這座瑤台山該不會還是一處遠古先民用作原始祭祀(例如祭天)的自然之“壇”吧。

仍能見到的許多曆史典籍與文獻中,有記述稱這座瑤台山有另外一個名字“巫鹹山”。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經注》和《隋書》,甚至在東晉著名訓诂學家郭璞的筆下,就都已有明确記載。至于為什麼瑤台山又被稱作巫鹹山,對此古人大多認為,這是因為在商第九代王太戊時期,當時專管占星之事和始用蔔筮之術的大臣巫鹹原來就住在此瑤台山下。

又據記載,巫鹹不僅長于占星觀天和首創了蔔筮術,而且據說他還發明了鼓;另外,這些記述中又說不僅巫鹹本人長期居住在瑤台山下,而且直到商的第十三代王祖乙時,繼承了父親特長和事業的巫鹹的兒子巫賢,也仍然居住在此。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曾說:“大荒之中有靈山,巫鹹即巫賢、巫盼、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感在。”郭璞的《巫鹹山賦.序》中也說:“神巫上下靈山,采藥往來也。”顯然,《山海經》中所描述的“靈山”,按祖籍聞喜(與夏縣緊相毗鄰)的郭璞的解釋,無疑應該就是瑤台山,亦即巫鹹山了。夏縣巫鹹山上古有巫感祠,山下則有巫感父子之墓。過去的巫感父子墓地,據說不僅封土高大并有磚牆環繞陵園,而且宏闊的陵園中到處是參天古柏與曆代名人碑碣。直至本世紀地,巫感祠墓仍然完好保存着,後則祠廟毀于日寇之手,僅有墓冢幸存至今。

過去曾有人以為夏縣的瑤台山之所以後來又有了巫鹹山的叫法,原因就在于當地古人惡于聞夏桀其名,故有改“瑤台山”為“巫鹹山”之事。實際上千百年來這兩個名字是一直同時并行于世的。例如,元明之後夏縣古八景中一直就有“瑤台月夜”一景聞名于天下州縣之中,這已能說明瑤台山的名字并未消失湮滅。

溫泉

20多年前,就在夏縣的瑤台山南麓,人們發現并利用了一處溫泉資源。20多年來,這裡的溫泉療養院已接待了數萬名國内外賓客,治愈率與有效率達90%以上。名山秀水,人見人愛。夏桀有知,或許他會将這裡真正作為瑤池,以博妹嬉一笑;若巫鹹有知,想他也許将要棄巫醫以借神泉神速惠天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