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人

芬蘭人

說芬蘭語的民族

芬蘭人(芬蘭語:Suomalaiset),是歐洲一個說芬蘭-烏戈爾語族中芬蘭語的民族。大部分芬蘭人居住在芬蘭,是芬蘭人口中的主體民族。在芬蘭周邊國家也有一些要麼世居或者移居該地的芬蘭人族群,這些族群有時會被認為是獨立的民族,而不是芬蘭人的分支。芬蘭人因長期受俄羅斯人統治,其經濟文化多受兩國影響,但在許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點。[1]

    中文名:芬蘭人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總人口:5190000人 語言:芬蘭語 宗教信仰:基督教路德宗 外文名稱:Finland 性質:北歐民族之一

簡介

芬蘭人介紹

北歐民族之一。約519萬人(1978),其中有442.5萬人分布在芬蘭,占該國人口93.1%;其餘76.5萬人分布在瑞典、挪威、蘇聯、聯邦德國、美國和加拿大。屬烏拉爾人種,為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芬蘭語,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多信基督教路德宗,少數信東正教。

芬蘭是一個重視說出的言辭的國家。芬蘭人謹慎地選擇自己的詞句,而且說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信息。實際上,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其它旅遊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文化方面的特殊之處。

在芬蘭境内,早自一萬年前便有原始人類居住。據考證,最早的居民為原始拉普人,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紀中葉創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000年紀,又有原始芬蘭人遷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遷,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蘭人同化。稍後,有少數波羅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遷至芬蘭南部,亦逐漸與原始芬蘭人發生混合。

然而,現代芬蘭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從波羅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帶進入芬蘭境内的。至8世紀他們已分布到芬蘭大部分地區,與原來的居民發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聯盟,即西南地區的蘇奧米人、中部地區的哈梅人和東南地區的卡累利阿人。爾後在此基礎上,于14世紀發展為統一的芬蘭民族。

12世紀中葉,芬蘭人的社會仍處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統一國家,此時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蘭異教徒中傳播基督教為借口,逐步吞并芬蘭領土。1581年起,芬蘭成為瑞典統治下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瑞戰争後,又成為俄國統治下的大公國,由沙皇兼任芬蘭大公。至1917年12月始獲獨立。

芬蘭人因長期受瑞典和俄國統治,其經濟文化多受兩國影響,但在許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點。16世紀中葉創制自己的文字,用以開展初等教育;至19世紀中葉,高等學校也采用芬蘭語文進行教學。近年來,經濟文化發展較快,全國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已無文盲。原為農牧業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世界上紙張、紙漿、造紙機械、船舶和林業機械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

芬蘭人的民族性格

芬蘭人為人處事比較内斂。芬蘭人習慣的生活方式是跟别人保持一定距離,不太喜歡表面上過度熱情,但如果真把你當成朋友,就會對你特别好。芬蘭人不太注重外表,不以衣着取人,即使公司老總甚至國家元首都穿得比較樸素。他們更多的是從内在素質去評判一個人。

芬蘭人對于其他國家文化的包容性特别好,我認識的芬蘭人都有這樣的意識:我們的國家這麼小,如果不眼界開闊,就很難在世界上立足。因此,他們盡可能多出去看看世界,喜歡去其他國家交流、學習。芬蘭人沒有種族歧視,很少去主觀地評價别國的政治問題。

芬蘭是女權主義社會,婦女地位很高,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女性可以參與選舉的國家,一直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男性人數多而自豪。那裡的女性都比較強勢,有很多學曆高、能力強的單身女性。就算結婚了,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也比較平等,男人在家做飯、帶小孩的很多,并不會被人嘲笑。也許正是因為夫妻都很獨立,彼此間的依賴性不強,分開之後對生活的影響不大,所以芬蘭的離婚率高達50%左右。

芬蘭的國粹Sauna(桑拿)

芬蘭的說法是“沒有桑拿不修房子”,要修房子先得把桑拿的地方定好。最傳統的是木屋桑拿,找一個湖,在旁邊修一個全封閉的小木屋,屋裡有一個電爐或燒柴火的爐,上面鋪着石塊,等石塊燒熱了就往上潑水,由于溫度很高,水澆上去馬上就變成蒸汽,很快整個屋子裡蒸汽彌漫。我們住的學生公寓有集中的桑拿房,我經常去。桑拿是對抗惡劣自然條件的最好方式,因為冬天特别幹冷,而桑拿能給人濕熱的感覺。

在芬蘭,男人通常會拿着啤酒走進桑拿房,一群人邊喝酒邊聊天,女人就帶些小吃進去。芬蘭人蒸完桑拿後喜歡跳到湖裡去洗澡,沒有湖的話就沖個淋浴。夏天跳進湖裡特别涼爽舒适,即使冬天也有不少人跳湖,我試過一次。那時湖面都結冰了,有人在上面鑿了個窟窿,我鼓了幾次勇氣才跳下去,當時整個人都沒知覺了:怎麼可以冷成這樣!上來後覺得還挺爽的,我的人生完整了。

特色教育

芬蘭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免費的,對留學生也如此。一個芬蘭孩子的一天是這樣的:早上九點去學校上課,十二點半就放學了,下午就去各種興趣班,打球、畫畫、唱歌等。在芬蘭,老師不許給學生留家庭作業,練習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以便學生放學後可以把時間都投在綜合素質的培養上。所以那裡的學生都至少擅長一種體育項目,還有一兩門藝術特長。我在芬蘭時加入了一個合唱團,發現裡面的人全都會彈鋼琴甚至還會其他樂器。我現在在國内找工作,也發現外企比較看重個人特長或者興趣愛好,他們會覺得你不光隻是會學習,你的眼界會比較開闊。

芬蘭高等教育的最大特點是非常靈活,采取學分制的形式,隻要學分修夠了就能畢業,對于學習期限沒有限制,本科階段讀個十年八年很正常,如果中途想去工作或者結婚生子,可以申請休學,回來再把學分修完就行。

芬蘭學生進入大學時不分專業,可以根據興趣嘗試不同專業,想拿幾個學位都沒問題。芬蘭大學裡的課程多數是講座式和讨論式的,國際化程度很高,經常會有其他國家的訪問學者來開短期課程。課程設置上也比較注意實用性和動手能力,跟企業的聯系很緊密,比如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實驗室就是跟諾基亞共建的。很多學生的畢業設計就是去企業做,平時也能獲得豐富的實習機會。

芬蘭的高等教育學校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職業學校,相當于我們的中專再高一些;一類是比較專業的應用性大學,拿的也是本科學位,不過技術性和應用性都比較強;第三類是綜合性大學,基礎研究更多一些。學生在報考學校時就會想清楚,真正喜歡做學術的人才去綜合性大學,如果隻是想找工作就會去其他兩類學校。大學的選擇不代表成績好壞或者是否聰明,隻代表職業傾向性。在綜合性大學一直讀下來乃至讀研究生的,就是真正熱愛科研的人,願意一輩子奉獻于此,他們即使收入不高,心态也很平和,這樣就容易做出成果來。

創新精神

芬蘭這麼小的一個國家,綜合競争力可以排名世界第一,就是因為他們特别善于學習,而且善于創新。芬蘭有一年一度的計算機節,這是全國性的盛大活動,也就是電子設計大賽,它沒有任何條條框框限制,選手可以根據自己的軟件知識,去做出任何一個漂亮的東西,然後拿到現場展覽。在芬蘭給學生的限制特别少,隻要有點子出來就特别受鼓勵。

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的故事是說在芬蘭北部的羅瓦涅米鎮,住着一個特别善良的老頭,經常駕着馴鹿給孩子們送禮物。現在羅瓦涅米逐漸發展成旅遊勝地,我去過那兒,它的每個角落都有聖誕的影子,全世界應該再也找不出其他地方像它那樣,每天都像過聖誕節。它在北極圈裡面,9、10月就開始下雪,到來年4、5月才化。

那裡很多居民以賣聖誕紀念品或開家庭旅館為生,他們的攤位或旅館也都裝飾得很有聖誕氛圍。最有意思的是聖誕老人郵局,去那裡給朋友們寄禮物或明信片,可以蓋一個聖誕老人的郵戳。郵局還有一個真人版聖誕老人,全年二十四小時值班,你可以跟他合影,他會幫你把相片裝裱起來帶回去作紀念。

那個聖誕老人會說多國語言,我們跟他說是中國來的,他就用中文跟我們打招呼,并說自己知道很多中國的地方,比如北京、青島等。除了體驗聖誕,在羅瓦涅米也有各種北歐經典的遊樂項目,我坐過狗拉雪橇和雪地摩托,雖然冰雪很厚,看上去是不可能行駛的,但卻開得很快,感覺特别爽。

長壽有術

注意飲食質量

芬蘭人平時多食用一些無農藥、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而且能夠合理搭配。芬蘭人偏愛魚肉和牛肉,多以北冰洋的大馬哈魚為主,其肉質新鮮。他們烹調方法合理,很少煎炸,一般放在烤箱内烤着吃。蔬菜在進口時嚴格檢測,如果農藥濃度超标,則堅決禁止入境。

喜食天然食品

芬蘭人常到林中采摘莓子,做成果漿、飲料和酒類,在冬天盡情享用。夏天,他們都吃天然的蘑菇,即采即食。芬蘭人還有喝涼牛奶的習慣,将新鮮的牛奶放在冰箱裡,拿出即喝。這也是芬蘭人長壽原因之一。

喜歡吃黑麥

黑麥是一種健康食品,芬蘭人格外地喜歡黑麥發酵面包,因為它内含的微生物可促進營養物質更快地被吸收。這一過程也加速了其抗氧化作用的發揮,抑制了有害自由基的形成。黑麥發酵面包,是芬蘭人保持年輕與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

重視體育鍛煉

芬蘭全國50%以上的人堅持長年體育鍛煉。年輕人多以遊泳、滑雪、滑冰、自行車和體育器材等健身。中年人以徒步走、做健身操和平地滑雪為主。即使70多歲的老人也堅持每天自己走出家門鍛煉、購物、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