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長國

酋長國

埃米爾(酋長)統治地區
酋長國(阿拉伯語:ㄆ,複數:ㄆ英語:Emirat)是埃米爾(酋長)統治的國家或地區,類似于君主國。酋長原是部落的首領。現代酋長國一般是指阿拉伯世界以酋長、部落首領為元首的國家。這些國家19世紀成了英國的殖民地,現在都實現了獨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就是由七個酋長國組成的。各個酋長國還屬其埃米爾(酋長)統治,七個埃米爾(酋長)建立選舉團來選聯邦的總統和首相。其他的酋長國還有科威特和卡塔爾等。
    中文名:酋長國 外文名:Emirat 别名: 性質:埃米爾(酋長)統治的國家或地區 類似:君主國

概況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又譯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于公元七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

1820年,英國入侵波斯灣地區,強迫海灣7個阿拉伯酋長國締結“永久休戰條約”,故稱為“特魯西爾阿曼”(意為“休戰阿曼”或“休戰諸國”)。此後該地區逐步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二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1968年2月,阿布紮比、阿治曼、迪拜、富查伊拉、哈伊瑪角、沙迦、烏姆蓋萬、巴林、卡塔爾的酋長在迪拜舉行會議,達成建立阿拉伯酋長國聯邦的協議。

1971年3月1日,英國宣布同海灣諸酋長國之間簽訂的所有的條約于同年年底終止。

巴林、卡塔爾先後于1971年8月和9月宣告獨立。?同年12月2日,阿布紮比、迪拜、沙迦、烏姆蓋萬、阿治曼、富查伊拉6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72年2月11日,哈伊馬角酋長國加入阿聯酋。酋長國設立國民議會作為立法機關(下院),酋長院(上院)有七個酋長國的酋長家族成員組成,為最高權力機關,酋長院最高長官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權在内閣政府,其首腦為總理。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紅、綠、白、黑四色組成,這四色是泛阿拉伯顔色,代表穆罕默德後代的幾個王朝。旗面靠旗杆一側為紅色豎長方形,右側是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自上而下分别為綠、白、黑三色。紅色象征祖國,綠色象征牧場,白色象征祖國的成就,黑色象征戰鬥。

國徽

主體是一隻黃色隼,翼羽黃白相間,尾羽為白色。隼胸前的圓形圖案為國旗。隼爪下的紅色底座上用阿拉伯文寫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地理

面積8.36萬平方公裡(包括沿海島嶼在内)。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臨波斯灣,是由阿布紮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7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國家。西北與卡塔爾為鄰、西和南與沙特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境内除東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絕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窪地和沙漠。屬熱帶沙漠氣侯,炎熱幹燥。?

人口

840萬。其中外籍人占88.5%,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區。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于遜尼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英語為通用語。

首都

阿布紮比(Abu?Dhabi),人口66萬(2005年12月外交部網站)。

聯合酋長國

阿布紮比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紮比酋長國,簡稱阿布紮比酋長國,是阿聯酋最大的酋長國,面積67340平方公裡,其中包括大約200個島嶼,占全國總面積的86.68%。人口159萬(2004年),約占全國總人口的39%。城市主要有首府阿布紮比市、東部省省府艾因和西部省省府紮耶德城。阿布紮比酋長國因陸地和波斯灣海底有藏量豐富的油田,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最富有的兩個酋長國之一(另一個為鄰邦迪拜)。

迪拜

迪拜酋長國是阿聯酋的第二大酋長國,位于出入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内灣的咽喉地帶。面積3885平方公裡,占全國總面積的5%;人口12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30%。迪拜的經濟實力在阿聯酋也排第二位,阿聯酋70%左右的非石油貿易集中在迪拜,所以習慣上迪拜被稱為阿聯酋的"貿易之都",它也是整個中東地區的轉口貿易中心。貨币為迪拉姆,迪拜擁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場,世界最高的塔,源源不斷的石油和重要的貿易港口地位,為迪拜帶來了巨大的财富,如今的迪拜成了奢華的代名詞。

沙迦

沙迦酋長國是阿聯酋的第三大酋長國,面積2600平方公裡。占全國總面積的3.3%。沙迦西臨阿拉伯海,東靠阿曼灣,阿聯酋其他幾個酋長國都有交界。人口63.6萬(2004年),占全國總人口的16%。石油收入是沙迦經濟來源之一。1974年首次開采石油以來,石油日産量保持在4萬桶。工業主要是食品加工、紡織、塑料、玻璃及石化工業。農業較落後。

阿治曼

阿治曼酋長國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面積最小的成員國,由三個部分組成,主要部分在波斯灣沿岸,完全被沙迦酋長國包圍,首府阿治曼是唯一的居民點。另外還有阿曼岬即阿拉伯半島的犄角上内陸兩塊小飛地,一是阿治曼城東南東60公裡(37哩)的麥納麥(al-Manamah),一是阿治曼城東南90公裡(56哩)處,位于哈達谷(Hatta Wadi)阿曼岬底部的馬斯富特(Masfut)。三部分總面積估計為250平方公裡(100平方哩)。

阿治曼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最窮的成員國。1900年,阿治曼酋長的勢力範圍從阿治曼城向外隻有幾哩遠,僅有的經濟活動就是40條左右的采珍珠船和一座椰種植園。從1961到70年代初,阿治曼主要收入之一是出售各種郵票,郵票根據西方集郵者的興趣而設計,這些郵票從來沒有運到阿治曼,也未真正作為郵資使用過,許多郵票未被權威性集郵組織及郵票目錄所認可。也發行一些紀念币。1972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宣布成立郵政部,從各成員國收回郵票發行權。

大部分收入來自石油豐富的聯合酋長國成員阿布紮比的資助。阿治曼城有一座統治者的現代化宅邸和其他新式建築。20世紀70年代曾浚深阿治曼城的小港,以便提供深水港設備。有一住宅預制闆廠和一個修船廠。兩塊内陸飛地有些農作物,麥納麥有國防軍營地,馬斯富特有優質大理石礦。國内有少量工商業。受科威特的援助建了幾所學校。曾特許西方公司勘探石油,但無所發現。阿治曼城與迪拜城及哈伊馬角城有公路連接。人口約64,318(1985)。

富查伊拉

富查伊拉酋長國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全部位于阿曼灣沿岸,分為南、北兩塊。人口3.8萬(1982)。多山地,居民多在沿海從事農業和漁業。主要産椰棗、熱帶水果、谷物、馬鈴薯、蔬菜和煙草。北部地區有坎兒井灌溉。出口少量煙草和檸檬。正在沿岸勘探石油。

烏姆蓋萬

烏姆蓋萬酋長國面積777平方公裡,相當于阿聯酋面積的1%,位于海灣沿海,海岸線長24公裡,西面是沙迦酋長國,東面是哈伊馬角酋長國,國土長32公裡,距離沙迦32公裡,距離哈伊馬角43公裡。位于烏姆蓋萬市東南的法勒吉地區地勢略高,是農業區。緊靠烏姆蓋萬市的西尼亞島,以鳥多聞名,在内陸有飛地法拉吉綠洲。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人口最少的酋長國,人口1.4萬(1982),絕大部分居住在首府烏姆蓋萬與法拉吉綠洲。漁業在經濟中占主要地位。農業集中在法拉吉綠洲,主要種植椰棗。

哈伊馬角

哈伊馬角酋長國面積約1,700平方公裡。分為兩塊:北部一塊濱臨波斯灣;南部一塊位于内陸啥傑爾山區,靠近阿曼灣。 人口7.3萬(1981)。雨量較多,農業居于聯合酋長國首位,農業人口比重亦最高。産椰棗、多種蔬菜與水果。沿海有漁業與采珠業。農産品與魚幹向其他酋長國及波斯灣沿岸與南亞國家出口。該酋長國1972年10月10日正式加入聯邦,成為阿聯酋第七個成員。

經濟

以石油生産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但政府在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把推行多樣化經濟、擴大貿易和增加非石油收入占國内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作為首要任務,努力發展水泥、煉鋁、塑料制品、建築材料、服裝、食品加工等工業,重視發展農、牧、漁業;充分利用各種财源,重點發展文教、衛生事業,繼續完成和擴大在建的現有項目。大力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和“知識經濟”。 阿聯酋的銀行業和對外貿易發展迅速,成為該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貨币名稱

迪爾汗(dirham)

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截至2009年底,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3億噸,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6位。天然氣儲量為6.43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7位。國民經濟以石油生産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

工業

以石油化工工業為主。此外還有天然氣液化、煉鋁、塑料制品、建築材料、服裝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工業項目從業人數中,阿聯酋人僅占1%。因此,政府着手實施“就業本國化”計劃,增加本國人就業比例。

農牧林漁業

農業不發達。阿聯酋農業、畜牧業和林業的産值占國内生産總值的2.4%。全國可耕地面積32萬公頃,已耕地面積27萬公頃。主要農産品有椰棗、玉米、蔬菜、檸檬等。糧食依賴進口。漁産品和椰棗可滿足國内需求。畜牧業規模很小,主要肉類産品依賴進口。政府采取鼓勵務農的政策,向農民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和無息貸款,并對農産品全部實行包購包銷,以确保農民的收入,阿農業得到一定發展。

交通運輸

境内無鐵路,各酋長國之間有現代化高速公路相連。水運方面,全國有港口15個,碼頭308個(總長45公裡)。年貨物吞吐量為7億噸。迪拜拉希德港是中東第二大深水港。航空運輸方面,有阿布紮比、迪拜等7個國際機場,10個直升飛機機場。在全球航空公司的競争排序中,阿聯酋航空公司居阿拉伯國家首位。阿已同包括中國在内的8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航空協定,世界各國的109個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飛往阿的各機場。

财政金融

阿銀行業發達,現有本國銀行328家,外國銀行109家。外彙不受限制,貨币自由入出境,彙率穩定。聯邦政府财政收入來自各酋長國的石油或貿易收入。

對外貿易

1995年,阿聯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阿與179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外貿在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阿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産品、鋁錠和少量土特産品;主要進口糧食、機械和消費品。

對外援助

1971年7月成立阿布紮比阿拉伯經濟發展基金會(1993年11月更名為阿布紮比發展基金會),以貸款、贈款和技術援助等方式向阿拉伯國家和亞洲、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

城市建設

阿聯酋在城市建設領域的創新為世界矚目。阿布紮比的酋長國宮大酒店、迪拜的帆船酒店和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已成為阿聯酋的國家名片。以人工填海方式建造的3座棕榈島以及由300座小島以世界地圖形狀組成的“世界島”更令人歎為觀止。

政治

聯邦最高委員會為阿聯酋的最高權力機構,由7個酋長國的酋長組成。國内外重大政策問題均由該委員會讨論決定。總統和副總統從最高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産生,任期五年。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聯邦建立後,各酋長國還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在政治、經濟、司法、行政和對外交往等方面有一定自主權。聯邦經費主要由阿布紮比和迪拜兩個酋長國承擔。

軍事

1976年5月10日,聯邦最高委員會決定統一各酋長國的軍隊,設立武裝部隊總司令部,聯邦總統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實行志願兵役制。

總兵力5.65萬。其中,陸軍約4.5萬,編制為一個王室警衛旅、一個裝甲旅、兩個機械化步兵旅、四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海軍2500人,各類作戰艦隻21艘,主要基地阿布紮比。空軍4000人(含警察部隊的航空聯隊),編制有四個作戰中隊,作戰飛機196架,武裝直升飛機50架。另有警察5.4萬名。

武器裝備主要來源于法國、美國,是海灣國家中唯一以法式裝備為主的國家。武裝部隊的兵源30%來自本國,其餘主要為阿曼、巴基斯坦等國人,教官多為英國和巴基斯坦人。

2009年12月23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謝赫哈利法·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頒布法令,宣布成立國家原子能機構,以此開始國家和平利用原子能計劃,将原子能用于發電,支援國家經濟發展。同日,阿布紮比王儲兼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國家執行委員會主席謝赫穆罕默德·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頒布法令,宣布成立阿聯酋國家原子能機構執行委員會。

外交

阿聯酋奉行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争端,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外來勢力在海灣地區的争奪和擴張,強調海灣航道的通行自由必須得到保障。

【與中國關系】1984年11月1日,中阿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高層和各級别人員互訪不斷,雙方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不斷深化。

2008年3月31日至4月3日,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副總統兼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9年8月12日至14日,阿布紮比酋長國王儲穆罕默德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确定建立政治磋商機制。同月,總統哈利法·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發布聯邦政府令,開設阿聯酋駐中國上海市總領事館。阿聯酋在北京設有大使館,在香港設有領事館。2012年1月,溫家寶總理對阿聯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建立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2012年3月27日至29日,阿布紮比酋長國王儲穆罕默德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阿聯酋還是中國在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場。2011年前11個月雙邊貿易額達319億美元。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内涵不斷豐富。

文化教育

文化

甩頭發是阿聯酋特有的傳統民間舞蹈。表演時,演員們站成一排,腳下無任何動作,隻是有節奏地扭動腰肢,晃動頸部,将頭發甩起來,動作并不要求整齊。甩頭發舞蹈在阿聯酋并非随處可見,隻有在重大喜慶場合才會進行表演。按照當地習俗,阿聯酋婦女婚後外出需穿黑袍用黑頭巾裹頭,将頭發遮蓋的嚴嚴實實,有的婦女甚至還要戴上面紗。

教育

國家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和培養本國的科技人才,實行免費教育制。國家緻力于掃盲工作,已建成110個掃盲中心。現有公立學校761所,各類私立學校420所,在校學生57.5萬人,教師2.4 萬餘人。在校大學生34213人,其中阿聯酋大學17000人,紮耶德大學2124人,高等技術學院15089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