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

竹筒

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
竹筒,是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是由生活器具演變而來的樂器,流行于雲南省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等地。竹筒飯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衆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不僅尺寸有别,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後來成了西雙版納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狩獵時敲擊的響器,用于集體圍獵攆山時驚吓野獸。
  • 中文名:竹筒
  • 外文名:Bamboo tube
  • 别名:
  • 簡介: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
  • 形制特征:筒長100厘米~120厘米
  • 所屬民族:哈尼族

簡介

由生活器具演變而來。流行于雲南省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等地。古稱“熷”,指用筒為器皿,再經“烤”“燒”“蒸”“炖”等方法将食物緻熟的烹調方法。目前竹筒也被制作成各種工藝品,筆筒、台曆等,廣為流行于市面上。

傳統舞蹈

在墨江、江城、瀾滄、孟連、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愛的群衆性文娛活動。在村寨的院壩中心,演奏者們一邊歌唱,一邊手持竹筒将筒底向地面上專設的木闆沖擊,使之發出有節奏的“咚咚”音響,人們圍成圓圈,随着竹筒的節奏翩翩起舞,并按逆時針方向徐緩前進。除老人和兒童外,哈尼人都競相參加,尤以年輕的小夥子和姑娘最為活躍。每逢一年一度的春節,哈尼族人民通宵達旦地歡樂、慶祝,《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湊在一旁,一邊飲酒一邊唱起叙事歌,興盡方散。哈尼族《竹筒舞》的伴奏樂器,除竹筒外,還有铓、镲等。

基諾竹筒

背景

在祖國西南邊陲景洪縣的基諾山,山青林密,氣候溫和,竹樓點綴山寨,這裡是基諾族聚居的地方。傳說基諾人的祖先,是三國時代随孔明南征時被“丢落”的一支人馬。清初文獻記載為“攸樂”。基諾族以農業為主,男子酷愛狩獵。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後來成了西雙版納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狩獵時敲擊的響器,用于集體圍獵攆山時驚吓野獸。經過基諾族人民長期的勞動實踐和不斷發展,已成為七個一組的旋律樂器。每當捕到較大野獸時,獵人吹響竹制的“杓北”發出信号,人們便聞訊趕到現場,當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邊走邊敲邊唱邊舞,擡着野獸返回山寨。

基諾族自稱“基諾”,過去的漢文譯稱為“攸樂”。基諾族是我國政府1979年6月正式确認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共有1.8萬多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山基諾族鄉。勐旺、勐養、撒攬壩等地以及勐臘縣的勐侖、象明,也有基諾族散居。

基諾族人民有本民族語言,内部沒有方言區别,他無文字,使用漢字。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流傳。歌舞是基諾族群衆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内容,伴奏的樂器有三弦、蕭、竹響篾以及七個音節的竹筒打擊樂器。人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學會了一些喜聞樂見的曲調,能夠觸景生情,随意填詞,引吭高歌。

分類

基諾竹筒,每個竹筒多用一節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幹個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個組成,以七個一組最為流行,而又以七個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為佳。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不僅尺寸有别,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

〔布姑〕用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徑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節,在上端筒壁一側正下方開有一條垂直縫隙,縫長10厘米~16厘米、縫寬1厘米~2厘米。布姑的音高決定于筒的長短、筒徑大小、縫隙的長度和寬度。用于捕獵到野牛、大野豬和馬鹿等較大野獸時敲擊。

〔切克〕用稍細小的一節或兩三節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徑5厘米~6厘米(圖4),筒下端留竹節,從竹筒的1/2處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開垂直縫隙,上端隻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與筒長、筒徑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關系。用于捕獵到山羊、小野豬和麂子時敲擊。

演奏

演奏時,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時,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執硬木棒或毛竹片敲擊竹筒上部。木棒長24厘米、寬2厘米、厚1厘米。坐奏時,領奏者擊三個或四個竹筒,并将竹筒橫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執硬木棒演奏,發音清脆洪亮。七個一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諾語名稱為尤優、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繞、春女、春卯,按五聲音階排列,音域g-a1。有極少的村寨也使用八個或九個一組的竹筒,它們分别用于捕到母野獸或公野獸時敲擊。這是一種合奏樂器,一般多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擊,少于七人時,其中有一或兩人兼奏兩三個竹筒。

竹筒用後不保存,用時都臨時制作。竹筒與基諾族的狩獵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場合則不使用。按民間風俗,凡捕到大野獸時,在獵歸凱旋途中,人們都要反複唱着《回家調》、《獵獲調》,回寨後大家分享獵物時,則唱起《到家調》、《歡慶調》,并用竹筒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規律,已形成曲調的固定節奏伴奏型。音色豐富,音響諧和,清脆的竹筒聲和粗犷的歌聲,融彙于基諾人的歡樂之中。

意義

1980年10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基諾族白臘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獨奏,随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與另外四位執無固定音高的單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獵獲小調》,生動别緻,純樸粗犷,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

布姑:基諾族用竹筒制成的樂器。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節毛竹做成,一根大竹可做若幹個竹筒。每個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徑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斜面,下端底部留有竹節,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開有一條寬1厘米左右的垂直縫隙。布姑多用于熱烈的歡慶場合,當獵獲大野獸時,多敲擊口朝上的大布姑,獵獲小野獸時,則敲擊口朝下的小布姑。這些竹簡使用硬木棒敲擊,一般都沒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體進行,最少也要兩人一起敲擊。

布姑在基諾族人民中長期流傳,已經發展為有固定音高的成組竹筒。一般多由4~7個組成,以7個一組的最為流行。成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徑5~7厘米。由一個人坐在地上擊奏。7個一組布姑的音列為五聲音階,音域由(g~a1)。音色清脆悅耳。在迎接狩獵隊伍歸來的時候,人們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犷的歌以示慶祝。近年來布姑己用于舞台演出。演奏者執棒擊奏成組布姑,與另外幾個手擊無固定音高布姑的演唱者互相配合唱奏。成組布姑随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音響豐富,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

竹子的用途

1.居家用品

竹掃帚、竹籬笆、竹制豬籠、竹制大棚、竹制水車、竹菜籃、竹梯、竹筏、旗杆、竹凳、竹棧、竹席、竹墊、竹扇子、牙簽、竹杯、釣竿、竹傘等。

2.手工藝品

竹風鈴、竹雕刻、竹編制品、竹樂器等。

3.建材用品

竹膠闆、竹地闆等。

4.其他

竹炭、竹醋液、竹漿造紙、竹葉醫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