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

異地高考

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動地參加高考
異地高考,特指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動地參加高考。随着大量城市流動人口和進城務工農民工在異地工作時間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問題日益迫切。2012年9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異地高考具體辦法。2013年,中國異地高考共有河北、遼甯、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雲南等12個省份啟動實施了這項政策。2014年将有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随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問題,新增的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山東、甯夏、新疆、内蒙古、福建、海南、山西等16個省份。這意味着,2014年将成為異地高考普遍落地的一年。
    中文名:異地高考 外文名: 别名: 發布時間:2012年9月1日

基本介紹

概述:中國的高考、高招、高教制度從中國的計劃經濟跨入市場經濟,在摸着石頭過河中走到了今天。曆年來,都引起社會各界跌宕起伏的理論紛争,甚至成為上層決策的焦點問題。

早在1995年,以北京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為先導的各高校早已針對上述難題投身實踐,同時,也為解決辦學經費不足困境,在摸索市場經濟辦學,謀求發展的道路上,探索破解難關,走出了困境,,并迎來雨後春筍般的方興未艾事業發展道路。

但2003年,從站在計劃經濟的教育管理角度看,這種市場經濟創新模式在曆經8年的市場經濟的運作和發展中,出現了高于一般院校的多收費問題,在國家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整頓中,并懲處了有償服務的中介人員,因這一點,最終全部徹底取消了這種在市場經濟中探索的辦學模式。在當今這類辦學模式已成為曆史,早已經不存在了。

在異地高考讨論焦點的今天,再度借鑒這種模式,采取去粗取精,棄其糟粕,不以一葉蓋全,因噎廢食,複興這種辦學模式,必将緩解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和壓力,勢将大有裨益。

模式簡介

早在1995年,北京高校就已經成功地創新這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模式了。

一,招生;自主招生,共招4類對象,高考落榜生、社會自願報名生、單位委培生、各地推薦生。凡持有高中畢業證和具有相當于高中水平的青年都可以通過當地(本學院指定的站點)報名,曾對服務于報名的站點(或學校)留取一定的有償中介服務費。

二,入學:由北京大學統一出卷,進行統一入學考試,考試水平為大專合格線錄取。

三,師資:北大的師資極為雄厚,入學後學員享有北大的老師、教授上課,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均屬上乘一流。

四,管理:學院是北大38所院校之一,院長和管理者是北大派來的,隸屬北大,學院挂北大牌子,由北大統一管理,學生發北大學生證、圖書證等,參加北大運動會、講演會、文藝演出會等以及政治教育活動、黨團活動。

五,教材:使用北大的教材,由北大統一采購,統一發放,統一使用。

六,教學:全由北大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安排,教學進度,教學指導等。

七,校舍:北大的土地,北大的教學樓,北大的校舍,北大的圖書館,北大的體育場。全是北大的财産,絕不是租用的。每年招收2千多名學生。

八,畢業:由北大統一出題考試,畢業後發北大畢業證書。同時,為了迎合高教委,學員還要參加成人畢業考試,成考要比北大出題考試更簡單,更淺顯,更容易。除特殊原因外,幾乎沒有考不合格的。及格後再發一個成考畢業證書。

九,戶口:入學不遷戶口,一律發暫住證。畢業檔案歸人才辦。

十,等級:在校生(尤其是高考落榜生)入學一年後參加級别考試,根據分數分别上大學專科或大學本科班,經過北大的環境和高等教育後,通過4-6級英語,可再考學士或碩士學位。許多高考落榜生,在此畢業後考上研究生獲取碩士。

十一,收費:學費與全國院校(高教委規定的)收費标準相同,統一标準。僅住宿費略高于一般院校(高出2千元左右)。

模式取消

因住宿費高收2千元左右和服務于報名的中介人,收取勞務費的問題,是取消這種辦學模式的根源,用延續計劃經濟的教育管理角度看,在當時治理整頓教育亂收費,這種市場經濟的運作,是侵害了群衆利益,緻使這種辦學模式中的部分人員受到黨紀和法規的處分。并對學院采取了紅牌警告與停辦。

辦學對比

相同點

學員在北大受到的教育相同,教育環境也相同,師資和教材都相同,畢業後考研等學曆水平都相同。

不同點

入學學生的水平與高考狀元的分數不相同,招生渠道不相同,在校學籍不相同(學員學到真本事,畢業後,學籍就已沒用了)。

特點

這種是自主招生模式。一是,寬進,門檻低,誰都可以通過本院校在全國設立的自主招生站報名,二是,學員進步晉級機會多,入學時進行本院相當于高考水平考試後,分為大專與大本班,大專班的學員還可以在次年成考後,進入大本班,在大本班的學員可以直接考研。學員有許多不斷跨越進步發展機會。

優點

北京是文化的首都,在這種辦學模式下,能将一個高考落榜生通過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最終考上研究生的過程,在當時,這類案例非常多。這也是在市場經濟中創新辦學的一種模式。從1985年至2003年,全國高校在這種創新楷模下,是廣普存在的一種辦學模式。

曆史發展

意義作用

在讨論異地高考問題的今天,再度借鑒這種模式,采取去粗取精,棄其糟粕,不以一葉蓋全,不因噎廢食,也許大有裨益。

焦點核心

取消這類辦學的模式的結症和焦點是:“學校多收費問題,中介有償服務侵害了群衆利益問題”,如果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資源缺乏的基礎上,平衡利弊,采取和允許适當有償服務,制定和規範合理的服務收費标準,确定服務收費的合法性,其必将使這類辦學再度納入複興發展道路。

當前,全國各大院校在國務院寬松政策下,都擴建了校舍和容積。舉辦和複興這類辦學模式必将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的異地高考生起到及時和大大的緩解作用。

最新動态

北京

作為首都的北京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外來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教育的問題。據統計,2012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非京戶籍學生41.9萬人,約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的40.9%,随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學習的比例達到74.7%。市級财政每年投入超過10億元,用于保障随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近年來,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京參加升學考試工作也提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方案》明确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公平,把做好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京參加升學考試工作,作為保障和改進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的重大舉措,擺上議事日程。堅持積極穩妥、整體推進,充分考慮北京市作為特大城市的人口、資源、環境和教育資源承載能力,整體規劃未來北京市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逐步構建以常住人口為對象的社會管理體制和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盡可能地通過不斷增加教育資源來逐步緩解升學壓力,努力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公平受教育權利和北京市中考高考錄取總體比例不受影響。

山東

國内最早放開“異地高考”政策的山東省将于2014年度高考首次接納非戶籍考生。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徐曙光介紹,非戶籍考生在山東參加高考必須符合幾個條件,首先必須是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其次必須具有山東省高中段學校學籍,再次必須是具有完整學習經曆的合格畢業生。符合條件的考生總數預計不超過1.5萬人。在去年被視為“異地高考”破冰之年後,2014年正式踏入“異地高考”第一年。最受關注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出台了具體方案。除了“異地高考”,2014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還将面對“全國聯動”的加分“瘦身”。2010年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調整有關學科競賽和體育特長生的加分政策,并且明确從2014年開始執行,而具體調整細則由各地制訂。根據各省區市近期公布的高考加分政策,“降低分值”和“縮減項目”是兩大變化取向。此外,一些省份還将首次實施“自選動作”改革政策。山東省2014年夏季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測試,外語聽力也不再統考,此外,春季高考将首次增加“技能實操考試”環節。山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志業說,經過過去幾年廣泛的社會讨論,各地陸續出台了一些高招新政,大多數實施節點都定在了2014年高考,所以2014年高考将是近幾年新政策較為密集的一年。

福建

兩年後将率先放開“異地高考”

福建省教育廳發出消息,從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學習經曆的非戶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專家認為,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異地高考”是種穩妥的做法,但推進異地高考仍需要考慮協調好本地生源與外地生源的利益等問題。

廣東

三年内試行異地高考“僧多粥少”背後的博弈

7月,廣東省政府頒布《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工作方案(2012

—2014年)》,明确規定在2014年前,廣東将試行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在輸入地就讀學校參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職高專院校接受外省戶籍考生的入學申請。這意味着,廣東将在3年内試行讓外地學生在粵中考、高考,在廣東就讀中學的外地學生不必再回到戶籍所在地參加考試。

廣東異地高考政策出台

廣東省異地高考政策正式向社會公布,廣東從2013年開始分步實施随遷子女就地升學考試,2014年起符合條件的考生可在廣東借考,2016年起可在廣東參加錄取。作為異地高考的重要配套政策,各地市異地中考政策将于2013年3月底前出台。

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我省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要求,廣東的“異地高考”政策将分三步實施

第一步,2013年起,通過積分入戶我省的異地務工人員、高技能人才,其随遷子女不受入戶年限、就學年限等限制,可在我省報名參加高考,并可與我省入戶地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第二步,2014年起,經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我省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随遷子女具有我省中職學校3年完整學籍的,可在我省報名參加高等職業學院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招生考試,并可與我省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新辦法

而最新《辦法》與“三步走”内容一緻,實施時間、所設條件相比都沒有變化。

在最新《辦法》“第三步”的條件闡述中,仍然規定:符合參加高考升學考試準入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按要求辦理報名手續在廣東省參加高考的,與廣東省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不過,《辦法》對“随遷子女在父母就業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表述略作修改,加上“或”字,改為“随遷子女在父親或母親就業所在地市具有高中階段學校3年完整學籍”。而《辦法》在其他相關條文中,相關稱謂也表述為“父親或母親”,使條件闡述更為清晰。

廣東《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試行)》

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新方案仍執行2012年“三步走”政策,明确随遷子女2016年起可報名高考,明确了“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的标準。其中,在廣東省合法租賃住房的,也屬于有“合法穩定住所”,這意味着,細則正式實施後租房者若其他條件符合政策要求,其子女可在粵報名高考。

河南

異地高考方案将适時發布

2012年7月5日,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為河南省高校的校長書記作了一場關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報告會。報告會上,杜玉波稱,異地高考方案獲國務院同意,将适時發布。

杜玉波表示,4部委即将出台一個“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這個意見國務院已同意,将适時發布。意見将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産業布局、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流入地連續就學的年限來确定具體方案。

他透露,這個意見肯定會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産業布局、杜玉波還提出,自主招生高校應向農村地區傾斜,給農村考生更多上大學的機會。

我國有2.53億農民進城務工,他們的子女也随遷進城或在流入地出生。據統計,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有1260.97萬人,其中在小學就讀的有936.74萬人。

上海

居住證積分達規定值有望在滬高考

上海市政府法制辦昨日發布消息,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

意見。上海拟對居住證進行“積分制”管理,持《居住證》A證的人員,其子女可在上海參加中考、高考。這是四大直轄市中,首個對異地高考予以正式回應的城市。

上海居住證分C證和A證兩類,隻要在滬居住半年以上者就可以獲得C證,但要取得A證不僅需要1年以上的居住年限,還需要達到規定的積分。C證持有人子女隻能在上海就讀中職學校,無權在滬高考,隻有持A證者的子女才能就地高考。亦即隻要父母積分不夠,随遷子女就将喪失在滬高考的權利。由于上海明确規定隻有繳納社保才能獲得居住證,上海也成為第一個在拟出台的異地高考方案中對随遷子女家長的社保繳納情況作出明确要求的省市。

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在上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參加上海市社會保險,且積分達到規定分值的境内來滬人員,可以申請辦理《居住證》A證,積分未達到規定分值的人員可以申請辦理《居住證》C證。《居住證》積分制,是指通過設置指标體系,對每項指标賦予一定的分值,積分指标體系由基礎指标、加分指标、減分指标等指标組成。指标體系由市人社局會同發展改革、教育、衛生、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制定并調整公布。

安徽

高考無戶籍門檻隻要高中完整學籍

安徽省“異地中高考方案”21日公開征求意見,非安徽戶籍學生隻要有“高中階段完整學籍”,就可在安徽參加2013年高考,享受與安徽籍考生的同等錄取條件。

征求意見稿提出,各地要加強對考生報考資格的審查,防止“考試移民”。不過作為

人口輸出大省,“高考移民”的可能性并不大。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解釋說,在保證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安徽參加高考的政策實施過程中,如果有考生為此到安徽來考試,由學生學籍所在地部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考生才接受他考試。李和平說,在安徽省的外省籍高中學生約2000人,預計這些學生中有幾百人在安徽參加高考。這對于安徽的幾十萬考生而言,影響不大。

之所以要求有三年完整的高中學籍,李和平說,因為是分省考試,分省命題,分省錄取,如果在安徽沒有接受三年完整的教育,他整個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與高考之間的距離可能會存在一些差距,這樣不利于這個學生發揮他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水平。

此外,凡在安徽省具有初中學籍,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同樣不受戶籍限制,與學籍所在地的學生同等享有參加中考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權利。

湖南

湖南省異地高考中考實施辦法24日正式出台

·報考門檻更低,手續更簡便,實現外籍生源全複蓋,報考隻須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證

·本省戶籍随遷子女高考報考,在學籍所在地和戶籍所在地均可

今天,備受關注的我省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和中考的實施辦法正式出台。我省方案門檻更低,不僅實現了外籍生源的全複蓋,而且随遷子女報考手續更簡便,隻須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證即可。

這個名為《湖南省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在廣泛調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見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實施辦法》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實施辦法》規定,外省籍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可通過中考錄取到流入地普通高中學習,或憑初中畢業證書通過注冊入學進入流入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自高中一年級起(含高一的第二學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學校就讀,取得就讀學校學籍,并參加了湖南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往屆畢業生,可參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對口招生考試。另外,湖南省戶籍随遷子女參加高考,既可在學籍所在地報考,也可在戶籍所在地報考。其報考時,需提供相應的學籍或戶籍證明材料。

山西

2012年11月份,山西省尚未出台“異地高考”的相關政策,預計明年不會“破冰”。

山西省2013年高考報名的相關政策表明,高考報名仍限定為常住戶籍在我省,并符合其他條件的中國公民。外省籍考生因工作或學習需要申請在山西省借考的,須經戶籍所在地省級招辦同意後,方可在山西省辦理借考手續參加考試。凡山西省戶籍的考生不得在外省(市、區)借考。堅決杜絕“高考移民”考生報名。對外省遷入山西省戶籍考生報名資格審查仍執行2010年規定:考生單遷落戶一年以上,且高中三年在我省就讀;考生單遷落戶不足一年,且小學、初中、高中均在我省就讀;因購置商品房戶口遷入一年以上。符合這些規定條件者,方可報名。省招考中心負責人表示,山西省并不是“高考移民”的熱點省份,涉及的學生也并不多,異地高考在山西省可能暫不實行。

江西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30日公布随遷子女異地高考政策,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該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曆并取得學籍的,可在江西就地報名參加高考,享受與本省考生同等錄取政策,該新政将于2014年開始實行。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稱,做好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工作,是促進教育公平的客觀要求。

該省規定,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我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曆并取得學籍的,

據介紹,符合條件的外省籍考生可憑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到學籍地(或居住地)縣(區)招考辦報名參加高考,高中階段學籍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出具證明。

江西異地高考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46号)精神,結合江西省實際情況,江西省就做好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

随着異地務工人員規模不斷擴大,随遷子女完成義務教育人數不斷增多,随遷子女參加高考等升學問題日益突出。進一步做好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保障異地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受教育權利、促進教育公平的客觀要求,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原則

按照“積極解決,條件準入,因地制宜”的總體原則,堅持有利于保障異地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公平受教育權利和升學機會,堅持有利于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統籌考慮異地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升學考試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資源承載能力等現實可能,積極穩妥地推進我省随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

三、具體政策

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曆并取得學籍的,可在我省就地報名參加高考,并享受與本省戶籍考生相同的招生錄取政策,自2014年開始實行。

四、報考辦法

凡在江西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曆并取得學籍的考生,可憑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到學籍地(或居住地)縣(區)招考辦報名參加高考,高中階段學籍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出具證明。

五、組織領導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随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确責任分工,密切協作配合,各地招生考試委員會要統籌做好随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教育部門要加強中小學電子學籍網絡化管理系統建設,及時了解随遷子女基本信息,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考生報名組織、考試實施以及招生錄取等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将随遷子女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公安部門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及時提供外省籍務工人員及其随遷子女的居住等相關信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提供外省籍務工人員的就業和社保信息。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随遷子女升學考試政策的宣傳解讀,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重慶

2012年12月19日,市教委公布了重慶異地高考方案。從2013年開始,外來務工人員需在重慶有合法穩定工作和住所(含租賃),無社保納稅門檻,随遷子女需在重慶高中就讀并具備三年完整學籍均可報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已經公布異地高考方案的省市都将從2014年開始實行,重慶市也成為全國最早實施異地高考方案的省市。

滿足兩條件可在渝高考

根據方案,外來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具備以下條件,可以在重慶參加普通高考:在重慶高中階段三年連續完整的學籍并就讀;普通高中學生家長(父親或母親)還應在重慶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中職學生家長不作條件限制;符合重慶市普通高考其它報名條件。

“不管父母是在工地務工還是擺面攤,都算合法穩定的職業,隻要能夠提供所在街道或相關部門的證明即可。”周旭解釋說,對于合法穩定的住所,租房者要能夠提供房屋租賃證明。

方案還規定,對在重慶市中職就讀的學生,報考對口高職本專科招生考試實行完全放開戶籍限制,隻要具備三年完整學籍,不論其父母是否來重慶,均可在重慶市報考。

在一些已經公布的外省市異地高考方案中,有的省市要求學生家長提供在當地的納稅證明或社保繳納記錄證明等,記者注意到,重慶市的異地高考方案中,沒有對此做出要求。“考慮到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情況,比如有些來打工的農民工可能還達不到納稅的條件,我們就沒有設置這方面的門檻。”市教委主任周旭解釋說。

河北

2012年12月21日,備受關注的河北省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出台。《方案》對外來務工随遷子女在河北省的高考報名條件作了詳細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

條件:學生有兩年以上高中學籍,家長有《就業失業登記證》和居住證就可報名

根據《方案》規定,流入河北省的随遷子女在父母經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畢業時具有兩年以上連續就學記錄的,同時提供家長《就業失業登記證》、居住證和高中段學籍證明,即可在河北省參加高考。具體報名、審核、錄取辦法由省招生委員會确定。流入河北省的随遷子女在河北省報名參加高考後,與河北省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錄取待遇。

此外,對于随遷子女參加中考的,《方案》規定,随遷子女在河北省參加中考享受與當地常住戶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體報名、審核、錄取辦法及條件由各設區市根據本地實際制定。

浙江

2012年12月28日社會廣為關注的浙江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就地升學政策,正式公布,并确定于2013年開始實施。浙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做好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浙江省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對外省籍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浙江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條件予以了明确。

浙江異地高考考生需具備的條件

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通過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或符合浙江省流入地初中升高中條件,進入浙江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習,并取得在浙江省完整的高中階段連續學習經曆和學籍,符合浙江省高考報名的其它條件,在2013年起可就地報名參加高考。

具體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學時就在浙江省高中階段連續學習,在省電子學籍系統進行高中電子學籍注冊且按規定完成高中學業,中間不中斷(因故經批準同意休學的除外)。

随遷子女的高考報名時間和辦法與本省籍考生相同。在網上報名後,需持本人身份證明、完整的高中學習經曆和學籍證明,到就學高中所在地進行高考報名信息現場确認;其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與浙江省戶籍學生享受同樣政策待遇。

在公衆的翹首期盼下,官方劃定的異地高考方案公布期限進入“最後一天”。包括京滬粵在内的14省區市已先後劃定各自的“門檻”。其它省份的相關政策仍在制定中。

與其它省份相比,京滬粵三地的異地高考“門檻”明顯更高。其中,北京和廣東的方案都強調過渡和漸進。而上海,則一如此前多方預料,将異地高考與居住證制度挂鈎。

北京的“過渡方案”規定,符合條件的外地戶籍學生開始可以參加中職考試錄取,2014年開始可以參加高職考試錄取。大學本科部分的錄取則尚未公布放開的時間表。此外,符合條件的外地考生還可在京借考,回原籍錄取。

在上海,根據該市此前公開征求意見的《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持居住證A證的人員子女按照規定可在上海參加中高考。而外來人員如想辦理A證,需要在上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參加上海市社會保險、且積分達到規定分值。

在京滬粵之外,同為人口流入大省,且教育資源豐富的浙江劃定的異地高考“門檻”相對較低,僅要求考生擁有該省内高中三年連續學習經曆和完整學籍,未對其父母的工作、住所及社保等條件做出任何限定。

人口輸出大省“低門檻”特征明顯

與京滬粵三地相比,一些人口流出大省因政策推行壓力較輕,推出的異地高考方案通常未對家長的住所、收入、社保提出要求,“低門檻”的特點顯着。

譬如,勞動力流出大省的江西,僅要求随遷子女具有高中階段一年以上學習經曆并取得學籍,且未對家長工作、社保等提出任何要求,系已知條件門檻最低的方案。

河北省的異地高考方案“低門檻”特征亦十分明顯,僅要求考生在流入地具有兩年高中學籍,家長也不需要提供社保繳納證明。

此外,山東、福建、安徽三省的異地高考方案也僅要求考生擁有當地高中三年連續學習經曆和完整學籍,未對父母的條件做出要求。

而黑龍江、遼甯、重慶三地除要求考生具有高中階段完整學籍外,還提出“父母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的條件。吉林則在上述條件之外,還要求提供父母在當地三年以上的社保繳納證明。

湖南則要求考生自高中一年級起(含高一的第二學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學校就讀,取得就讀學校學籍,且需要提供父母在當地的居住證。

多省份方案仍在制定如何落實受關注

官方要求的公布時限将至,但除上述省份外,多地異地高考方案仍在制定中。其中天津、内蒙古、江蘇、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市此前均曾宣稱會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而山西、陝西、河南、湖北、甯夏、青海、甘肅、西藏、貴州、四川等省份則尚未明确細則出台的時間。

新疆雖未公布實施細則,卻也已明确了異地高考的“門檻”,規定随遷子女就地高考要有條件準入,包括家長、學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需要符合基本條件。

即使是在已經出台異地高考方案的地區,如何實現政策的全面落實也頗受關注。據報道,在首個發布異地高考實施細則的省份黑龍江,一些中學仍執行原有學籍政策,緻使外地戶籍的高中生無法注冊學籍,也就無法在該省參加高考。黑龍江的異地高考方案也因此被指“光有政策無落實”。

此外,不少省份在其異地高考方案中對考生父母的條件多有要求,“拼爹”意味明顯。譬如,一些省份要求考生家長提供數年的社保繳納證明以及居住證,這顯然與當前很多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實際享有的工作待遇不符。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曾坦言,異地高考的難點就在“既有要解決的問題,又有不能碰的問題”,“既要解決随遷子女的考試問題,又不能影響北京、上海當地考生的權益”。

分析指出,在高教資源不均、戶籍制度牽絆、生源利益難調的多重背景下,異地高考這項關乎數千萬考生的政策,似乎注定難以一步到位。如何在限制高考移民和促進教育公平兩者之間兼顧各方利益,需要政府強大的政治決心和高度的政治智慧。

四川

2012年12月31日晚,勞務輸出大省四川在全國西部省份中率先公布了《四川省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從2014年起,随遷子女可在四川省内就讀地參加中、高考。

記者了解到,該《方案》适用于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本地戶籍就業人員随遷子女(以下簡稱随遷子女)初、高中畢業後在就讀地參加升學考試。進城務工人員包括有用人單位的進城務工人員,從事個體、私營或靈活就業的其他進城務工人員。

《方案》中明确規定了随遷子女在就讀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條件: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含租賃),在父母就業和居住地就讀滿一定年限并取得初中階段學籍的學生可在就讀地報名參加中考;凡在四川省就讀的初中、高中畢業學生均可在當地報考在四川省招生的中等職業學校。

在備受關注的“異地高考”報考條件方面,方案中規定: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含租賃),在父母就業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階段學籍和3年完整學習經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報名條件的學生可在就讀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湖北

湖北省異地高考方案2012年最後一天正式公布,2013年起,外省戶籍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本地戶籍就業人員随遷子女(下稱随遷子女),具有省内高中階段教育學籍并在省内完成三年高中階段教育學習,且監護人有合法穩定職業、在現居住地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可在湖北參加高考。

2012年12月31日發布的《關于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湖北省參加升學考試實施辦法(試行)》規定,2013年起,湖北開始接收應屆、往屆随遷子女在湖北參加普通高考、高職統考和技能高考報名。考生除符合普通高考報名基本條件外,還要符合學籍、學習經曆及其監護人的職業、居住地的要求。

2013年湖北省戶籍考生高考報名已結束,符合條件的外省籍随遷子女,可在2013年2月26日至3月1日補報。2014年及以後外省籍随遷子女的報名,與湖北省戶籍高考考生同步。符合報考條件的應屆随遷子女在學籍所在學校報名;往屆随遷子女在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工作所在地縣(市、區)教育考試機構報名。

家長看法

京籍家長

找到王波是在“2013高考論壇”。他在論壇上發表了一個“我想和‘異鬧’心平氣和談談”的帖子,跟帖無數。

王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教育部信訪辦門口的請願活動自己也參加過幾次,但後來不再去了,因為那裡“想表現自己或者出于各種目的想出名的人太多,有律師、社會活動家,還有‘奇裝異服’的小青年”,何況,2013年高考報名還是不允許“非京籍考生”報考,至少自己兒子考試的時候少了不少潛在的競争對手。

王波坦言,異地高考給自己家庭帶來的是壓力。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按部就班地上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在孩子上學前,他還沒有太多顧慮,但他無時無刻不感到壓力,時常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人口太多,在北京生活越來越多不便,如果異地高考的口子一開,帶來的壓力将是空前的。”

具體到教育層面,當外地孩子還隻是面對中考和高考壓力的時候,北京的孩子面對的是入托壓力、幼升小壓力、小升初壓力,中考和高考相對來說已經是重壓後的緩沖了。這些壓力,對家長而言,就是能力、時間和财力。對孩子而言,就是耐力和體力。

“異地高考牽一發動全身,現有教育資源已不能滿足現有人口的需求。我們的孩子上小學要考試,所以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學奧數、學圍棋、學跳舞。進初中更是拼爹,拼孩子的毅力。除了交錢,還要看孩子有什麼證書。有需求,就有市場,随之而來的是民間辦學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教師到處走穴。據我所知,小學生大部分都在上課外班,甚至個别孩子僅奧數班每周就報了4~5個,孩子家長更是生活在疲于奔命之中。”

王波說,自打兒子上小學起,他們夫婦就幾乎沒睡過一個懶覺,包括周末。因為兒子的英語較弱,從初中起,他就給兒子報了每周一、三、五晚自習後的“課外輔導”,周六日是奧數和航模的交叉進行。王波曾考慮過讓孩子學一門藝術,比如鋼琴、小提琴,但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所限,實在無力負擔每小時幾百元的課時費。

即便這樣,王波計算了一下,妻子每月7000元左右的工資都花在了孩子上學上。

日益枯竭的北京水資源、日益擁堵的交通、日益買不起的房子……在王波看來,北京再也承擔不起人口“日益增多”了。

王波說,之所以發帖子希望和“異鬧”心平氣和地談談,就是考慮到“非京籍家長”也分兩類人:一種是自己都無法立足,卻強拉硬拽地要孩子也待在北京;另一種是在北京工作了很久,盼望家庭團聚,盼望孩子可以在北京高考。

王波表示,自己支持後者,隻是擔心政策推進得太快,變成“虎頭蛇尾”或是“半吊子工程”。“異地高考的口子一開,恐怕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要把孩子送到北京來學習,包括有錢的、有權的,結果恐怕就是真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人的孩子沒學上了!” 王波激動地說,“這不是試驗品或是爛尾樓,這賭的是孩子的後半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王波苦笑着說,兒子比自己想得開,曾公開反對自己去參加“請願活動”,“沒必要。”兒子告訴王波,北京近幾年的高考錄取率都在80%以上,10個人裡有8個能上大學,自己肯定沒問題。

但王波追求的是讓兒子不僅上大學,還要上好大學,上一本、上一本裡的名校。對此,兒子更是不以為然,認為與其削尖腦袋進名校,不如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對于畢業後北京大學生依然面臨就業壓力的現狀,兒子說自己不排除先去二線城市打拼幾年的可能。

非京籍家長

找到陳恒是在騰訊QQ上的“北京随遷子女高考群”。這個群裡,每天除了大量的發洩不滿的信息外,更多的是有關異地高考的一切新的政策動态,其敏感度可比媒體。

2012年12月19日,非重慶籍外來務工人員随遷子女高考方案公布當天,就引發了群裡的大讨論。有人稱之為“直轄市的破冰之舉”,有人趕緊将條件與自己比對打分說“看見了希望”,但也有很多人悲觀地說:“現在的高考制度還不如古代的科舉考試來得公平。”

群裡也不光是高三的家長和考生,一些高一、高二、初中孩子的家長也在群裡交流經驗。一位網名叫“柏拉圖”的家長,孩子才一歲,他在群裡說:“對我的孩子來說,高考還很遠。但作為父親,我希望通過我的推動,讓孩子獲得在北京高考的權利。”

群管理員給記者介紹了一位“群裡不愛發言但是大家都覺得他‘最吃虧’的陳先生”。

陳恒的“最吃虧”,緣于自己被非京籍家長公認的“最好的條件”:家庭收入高,擁有北京綠卡、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是非京籍家庭中在北京享受到的待遇最好的。但是,在孩子高考問題上,“綠卡不綠”。

2013年48歲的陳恒,是美國留學生,回國後在家鄉湖北工作,2000年被派到北京總部工作,妻子和當時6歲的女兒也一同到了北京。因為在外企工作,根據當時北京市的政策,陳恒很快便擁有了有“北京綠卡”之稱的北京市(留學人員)工作居住證,女兒也順利地在北京念了小學、初中,和京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談起女兒,陳恒臉上有抑制不住的驕傲。陳恒的女兒學習成績一直不錯,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并且很早就表現出了英語方面的天賦,北京外國語大學一直是小姑娘的目标。不過進入高二後,班主任老師的一次約談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迹。老師提醒陳恒: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孩子無法在京參加高考,回家鄉考試,教材和試卷都不一樣,又要遠離父母,所以建議孩子盡早轉入學校的國際部,早早為出國做打算。

但這和陳恒原來的設想完全不一樣。“不是不舍得錢,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在中國接受本科教育後再出國。”陳恒說,讓他更擔心的是,國際部的風氣不好,因為不需要戶口,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報名,這些家境普遍優越的孩子在突然沒了高考壓力後變得互相攀比、甚至早戀。陳恒說,自己的女兒屬于比較乖巧的孩子,剛剛轉入國際部的時候,非常不适應,經常抹眼淚,一年多了,雖然情況逐漸好轉,他們兩口子也在盡力為她描述國外的美好學習生活,可在自己心裡,不放心和擔心的因素比女兒多得多。

2013年北京高考不允許非京籍生源報名,就連此前一直呼聲很高的擁有“綠卡”的人也被擋在了門外,這讓陳恒很失望。

知道消息的當天,他和妻子一夜無眠。面對女兒失望的神情,陳恒突然感覺自己很失敗。但他仍對2014年的高考政策充滿希望,畢竟馬上北京就要出台異地高考的細則了,陳恒給自己打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他都認為女兒有參加北京2014年高考的資格,到那時候“是複讀一年還是出國要看政策的變化”,陳恒說。女兒的想法和陳恒一樣,如果後年可以在北京參加高考,她願意複讀一年。

對于那些“打擊異鬧”的言論,陳恒并不放在心裡。他說,自己的日子過得挺明白,假設有一天自己的老家湖北變成分數低、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拼命反對異地高考的家長估計會第一時間變成異地高考的擁護者。

尊重地方意見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5日下午參加完江蘇團審議後,剛離開座位即被記者們團團圍住。

異地高考實施方案,是記者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袁貴仁說,關于異地高考,國務院去年8月轉發了四部委意見,現在半年多時間,總體進展比較順利,各省市區政府積極響應,而且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了實施方案。除了西藏,今年其他所有省市區都制定了工作方案,有26個省開始解決中考問題,9個省包括江蘇開始解決高考問題,其他很多省份将在2014年解決。教育部作為職能部門,尊重各省市區政府的實施辦法,因為各地情況不同,他們因地制宜,考慮了種種因素。初步解決務工人員随遷子女的義務教育用了10年,我們解決中考、高考問題才半年多時間,現在要完全解決、人人滿意,不太可能,但這個進度是好的。

袁貴仁說,異地高考方案不會使本地學生的考試利益受到損失。

對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或許會取消的傳言,袁貴仁表示還沒有确定。英語考試有一定級别也是有其科學性的,中國怎麼考核英語,我們會有更具體更科學的、符合國情的考試辦法。會盡可能解決好母語和外語的關系,在重視學習外語的前提下更加重視母語教育。

針對研究生收費,袁貴仁說,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沒有看到文件的全文,該收的收,該補的補,該獎的獎,為了這項政策,中央每年要多投入200多億元。不能光看到收費,也要看到補的和獎的,把這三項合起來算總賬,學生是受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