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價

信用評價

個人信息
信用評級(Credit Rating),又稱信用評價,是一種社會中介服務為社會提供資信信息,或為單位自身提供決策參考。最初産生于20世紀初期的美國。1902年,穆迪公司的創始人約翰·穆迪開始對當時發行的鐵路債券進行評級。後來延伸到各種金融産品及各種評估對象。由于信用評級的對象和要求有所不同,因而信用評級的内容和方法也有較大區别。研究資信的分類,就是為了對不同的信用評級項目探讨不同的信用評級标準和方法。
    中文名:信用評價 外文名: 所屬學科: 也稱:信用評估、信用評級 标示:出個人或企業償付其債務能力 采用:科學、權威的資信考核标準 分類:個人信息

定義

信用評級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定義。狹義的信用評級指獨立的第三方信用評級中介機構對債務人如期足額償還債務本息的能力和意願進行評價,并用簡單的評級符号表示其違約風險和損失的嚴重程度。廣義的信用評級則是對評級對象履行相關合同和經濟承諾的能力和意願的總體評價。

關于信用評級的概念,至目前為止沒有統一說法,但内涵大緻相同,安博爾·中誠信認為,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信用評級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受評對象違約風險的大小,而不是其他類型的投資風險,如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再投資風險及外彙風險等等。

其次,信用評級所評價的目标是經濟主體按合同約定如期履行債務或其他義務的能力和意願,而不是企業本身的價值或業績。

第三,信用評級是獨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經驗,就各經濟主體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大小所發表的一種專家意見,它不能代替資本市場投資者本身做出投資選擇。

需要指出的是:信用評級不同于股票推薦。前者是基于資本市場中債務人違約風險作出的,評價債務人能否及時償付利息和本金,但不對股價本身作出評論;後者是根據每股盈利(EPS)及市盈率(PE)作出的,往往對股價本身的走向作出判斷。前者針對債權人,後者針對股份持有人。

重要性

信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産物,是現代經濟社會運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維持和發展信用關系,是保護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前提。資信評級即由專業的機構或部門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對企業進行全面了解、考察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做出有關其信用行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評價,并以專用符号或簡單的文字形式來表達的一種管理活動。

随着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防範信用風險,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信用評級的重要性日趨明顯,主要表現在:

1、信用評級有助于企業防範商業風險,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提供良好的條件。

轉化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最終目标是,使企業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争主體。企業成為獨立利益主體的同時,也将獨立承擔經營風險,信用評級将有助于企業實現最大的有效經濟利益。

這是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與外界發生聯系,努力發展自己的客戶。這些客戶是企業利益實現的載體,也是企業最大的風險所在。随着市場競争的日益激烈,最大限度地确定對客戶的信用政策,成為企業競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這些信用政策,包括信用形式、期限金額等的确定,必須建立在對客戶信用狀況的科學評估分析基礎上,才能達到既從客戶的交易中獲取最大收益,又将客戶信用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由于未充分關注對方的信用狀況,一味追求客戶定單,而造成壞帳損失的教訓,對廣大企業都不可謂不深刻。

另一方面,由于信用評級是對企業内在質量的全面檢驗和考核,而且,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在經濟交往中可以獲得更多的信用政策,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因此既有利于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也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供了壓力和動力。

2、信用評級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誠信:

(1)相對于一般投資者:随着金融市場的發展,各類有價證券發行日益增多,廣大投資者迫切需要了解發行主體的信息情況,以優化投資選擇,實現投資安全性,取得可靠收益。而信用評級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公正、客觀的信息,從而起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作用。

(2)可以作為資本市場管理部門審查決策的依據,保持資本市場的秩序穩定。因為信用等級是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債券發行的前提條件,它可以使發行主體限制在償債能力較強,信用程度較高的企業。

(3)信用評級也有利于企業低成本地籌集資金。企業迫切要求自己的經營狀況得到合理的分析和恰當的評價,以利于銀行和社會公衆投資者按照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給予資金支持,并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己的資信級别,降低籌貸成本,最大限度地享受相應的權益。

3、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确定貸款風險程度的依據和信貸資産風險管理的基礎。

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單位,與銀行有着密切的信用往來關系,銀行信貸是其生産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其生産經營活動狀況的好壞,行為的規範與否,直接關系到銀行信貸資金使用好壞和效益高低。

這就要求銀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經營成果。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等給予科學的評價,以确定信貸資産損失的不确定程度,最大限度地防範貸款風險。現階段,随着國有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轉化,對信貸資産的安全性、效益性的要求日高,資信評級對銀行信貸的積極作用也将日趨明顯。

中國的信用評級行業最初是為企業發行債券和銀行發放貸款服務的。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壯大,信用評級行業在很多領域也融入了激烈的市場競争,運作模式逐步市場化。

從當前的發展情況看,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遠東資信評級公司和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一些獨立的評級機構已初步奠定了行業内的領先地位,表現出較好的發展前景,行業龍頭作用初步顯現。

系統

通過網上拍賣賣家信用評價系統來判斷商家及其商品信息真僞,已經成為目前互聯網上互不認識的交易主體間建立網際信任的有效機制。針對現有網上拍賣評價系統,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基于粗糙集理論和模糊綜合評判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更為科學的賣家信用評價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更科學且直觀的計算出網上拍賣平台中賣家的信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