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運動

唐代古文運動

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人倡導的文體改革運動
唐代古文運動: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人倡導的文體改革運動。“古文”是韓愈開始提出的,指的是上繼三代兩漢的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散文,與六朝以來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對立。韓愈及其追随者仍大力提倡這種文體,後又得柳宗元積極支持與配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即所謂“古文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儒學旗幟下發展起來的。主張文道合一,以道作為文的内容,強調學古文應從實際出發,“因事陳詞”,“文從字順”,自創新意新詞。韓、柳古文運動開拓了散文新天地。
    中文名:唐代古文運動 外文名: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别名: 發起時間:從唐德宗貞元到唐憲宗元和年間 發起人:韓愈,柳宗元 主張:反對骈體文,主張秦漢時期的古文 理論綱領:“文以明道”

運動的宗旨

内容上——推尊儒學,排斥佛老,明道載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

形式上——反對骈麗文風,提倡散體,由骈休發展成散體,是散文自身發展的一種需求。

運動形成的基礎

古文運動形成的基礎與文體發展、文風形成有關系。古文是指古代的文體,韓愈時代,骈體文流行,他和他的同道把骈文稱為“時文”,而把骈文形成以前的古代文體稱之為“古文”。那就是秦和漢代的單行散句,在體式上沒有限制的文體。韓愈提倡古文,是為了“文以載道”。古文運動在意識形态方面主張儒家思想。古文運動在文體上排隊自魏晉以來盛行的淫靡空泛脫離實際的陳詞濫調,給古代教育教學工作樹立了良好的學風。古文運動名為複古實則是革新。

韓柳的古文理論

在古文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對有關古文理論作較系統而又實際的表述的,首先是韓愈,進一步闡述的是柳宗元。韓柳在倡導的古文運動中,提出了一整套主題鮮明的古文理論,其中心是“文以明道”,具體表現兩個層面:A.對追求藝術之美的文學的排斥。B.對一些适用于更為寬泛的場合的場合的一般性文章作法的解說。

韓愈主張:

●惟陳言之務去。

●修其辭以明其道。

●為文為人并重。

作家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為文立言的根本。

柳宗元主張

文者以明道。

本之《書》以求其質。

本之《詩》以求其恒。

本之《禮》以求其宜。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本之《易》以求其動。

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

唐代古文運動的缺憾

1、思想上給古文套上了無形的枷鎖。

2、消極因素在于貶低以追求美為宗旨的文學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