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河南登封5A級景區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少林寺因其曆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這裡不僅是天下武林聖地,也是佛教禅宗祖庭。[1]
  • 中文名:嵩山少林寺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市中嶽嵩山西麓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07:30~18:00(夏季)
  • 門票價格:100元(2015年3月)
  • 占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常住院)
  • 著名景點:少室阙、藏經閣、六祖堂
  • 英文名:Shaolin Temple
  • 所屬宗教:佛教
  • 建造時間:公元495年
  • 主持:釋永信
  • 宗門:禅宗
  • 級别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之後,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經多代發展,後世最終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禅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禅學在少林寺落迹流傳。

在南北朝佛教發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納還俗沙門衛元嵩删寺減僧的建議,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傳流,史稱北周武帝滅佛,少林寺毀壞嚴重。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靜帝恢複少林寺,将其改名為陟岵寺。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複改陟岵寺為少林寺,并賜給少林寺土地一百頃,再加上其他賞賜,少林寺成為擁有百頃良田和龐大寺産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并稱少林僧人為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刹。

至唐宋年間,少林寺擁有土地14000多畝,寺基540畝,樓台殿閣5000餘間,僧徒達2000多人。達摩開創的禅宗教派在唐朝興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慶曆新政失敗後,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開封)設立禅院。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左右,報恩禅師在少林寺弘揚曹洞宗風,終使少林寺“革律為禅”。

元明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統領嵩嶽一帶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間,創建了鐘樓、鼓樓,增修廊庑庫廚,僧徒雲集至此演武禮佛。

嘉靖時期,日本倭寇襲擾中國沿海,少林僧侶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規模修整寺院,少林寺還享有官府所賜予的免除糧差等特權。其後,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調,參與戰事,并屢建功勳,所以朝廷又多次為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國武術界的權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親書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後移至山門)、寶樹芳蓮(原挂于大雄寶殿,後被火焚)二方匾額。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親覽寺院規劃圖,審定方案,重建山門,重修千佛殿,少林寺這次大修繕和改建耗銀達九千兩。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寫下衆多詩詞、匾額。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民國初年,革命黨人與北洋政府内戰,少林寺屢遭戰火之災。

民國元年(1912年),登封縣僧會司僧會雲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紳推舉為少林保衛團團總,他購置槍械,組織保衛團,訓練戰技以維持當地秩序。民國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團與土匪十戰,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被譽為少林活佛。

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親孫文勢力樊鐘秀奪得鞏縣、偃師,進圍登封,以少林寺為司令部。馮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縱火焚燒法堂,次日,又令軍士焚燒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六祖堂、龍王殿、緊那羅殿、閻王殿、庫房、禅堂,一大批珍貴文物及5480卷藏經化為灰燼。

國民政府建立後,日本在東三省的活動使國民政府十分憂慮。軍方于是發起愛國強民運動,成立南京中央國術館及武術研究所等組織。以“武術歸宗少林”為号召,将愛國抗金英雄嶽飛,與成功從外族取回政權之明太祖朱元璋皆被比做少林英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特别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政府頒布新的宗教政策以來,随着國家的開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少林寺繼承和發揚自己獨特的優良傳統,先後恢複禅堂,每年舉行精進禅七。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經閣已被國家列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并整理出版《中國佛教醫藥全書》、《中華武藏》等多部著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期間,少林寺僧人被逼還俗,佛像被毀,寺産被侵。文革結束後,少林寺修繕重建,現存建築當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達摩面壁石等均屬仿古重建建築,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練武場、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屬于古代的原物遺存。

1996年12月,初祖庵和少林寺塔林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一直尋求成為聯合國世界遺産的身份,以求獲得聯合國每年撥款維修發展。

2008年8月,應清豐縣人民政府及清豐縣民族宗教局的領導誠懇邀請,少林寺正式接管了普照寺,并将清豐普照寺作為少林寺駐華北地區的下院。

2006年3月2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拜訪少林寺,觀看少林功夫表演,他是少林曆史上第一位拜訪少林寺的國外元首。

2007年,少林寺相繼被授予中國國家AAAAA級景區、全球低碳生态景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敬老愛老助老教育基地。

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與昆明市官渡區政府在少林寺藏經閣簽約,約定少林寺将以派駐僧團的形式對昆明四所古刹進行托管,期限30年。這是少林寺首次對其他寺廟進行托管。托管後,這四所古刹對外統稱“昆明少林寺”,變成少林寺的“下院”。

2009年少林寺成立豐盈行有限公司,興建中國大陸以外首個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總部(簡稱香港少林寺)。

2010年8月,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産。

2011年,少林寺領先各大門派,在台灣苗栗縣設立台灣首座武術學校。

2013年4月,少林寺藏經閣獲選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其功夫秘籍收藏量為全中國第一。

2013年5月,中國國務院将少林寺古建築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8月21日上午,晉中市靈石縣資壽寺與嵩山少林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少林寺經堂舉行。自此,資壽寺正式由中國嵩山少林寺接管,委托期限30年。

2015年2月23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親自向新南威爾士州肖爾黑文市市長支付約416.2萬澳元(約2040.5萬人民币)的支票,結清購地所有款項。該項目計劃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

建築布局

少林寺常住院建築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約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築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東北有廣慧庵。寺周還有同光禅師塔、法如禅師塔和法華禅師塔等古塔10餘座。

山門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門額上有清康熙帝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禦筆之寶”六字印玺。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系清代雕刻。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谛本”四字,内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内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禅林”。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它坐落在兩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一進山門,便見彌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龛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

甬道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這裡共有20多通曆代石碑,如“宗道臣歸山紀念碑”、“息息禅師碑”等。在道路東側有一長廊,廊内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錘譜堂就在山門内碑林西側,裡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天王殿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征“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鬥拱彩繪,門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内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大雄寶殿

穿過天王殿,其後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并稱為三大佛殿。原建築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挂康熙皇帝禦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牆後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内供奉着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于1982年。

藏經閣

藏經閣位于大雄寶殿之後。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藏經閣藏書八百萬卷,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台下有一口大鐵鍋,明代萬曆年鑄造,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藏經閣的東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參禅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禅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六祖堂

大雄寶殿西側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禅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隻履西歸圖”。殿前甬道有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鐵鐘一口,重約650公斤。

鐘樓鼓樓

鐘樓和鼓樓,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珍品。原建築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來在1994年和1996年,當地政府按照兩樓原先的樣子重新修建。

“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号。鐘樓前碑刻為《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禦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禦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禦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曆史依據。

達摩亭

達摩亭,又稱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繕。相傳這裡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裡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現供奉達摩祖師的銅坐像,是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鑄。兩側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懸挂的匾額“雪印心珠”四字為清乾隆皇帝禦筆親題,字體遒勁,氣勢豪邁。此殿現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場所。東配殿位于達摩亭西側,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彌陀佛”的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後面,又名毗盧殿,是寺内最後一進大殿。殿内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東、西兩牆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豔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高水準。殿内正中還供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内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籁,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曆遊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為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為明初,經曆代維修,現存建築為清代遺物。

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内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東側放置的是彌勒佛銅像,牆上挂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室内還有1980年日本贈送的銅質達摩像。

方丈室正西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出前廊,為硬山式建築。方丈退居是離任後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對聯“少室山下禅林靜,五乳峰前鐘磬悠。”東寮與西寮,在方丈院、西兩側,為方丈院的東、西廂房,各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築,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處理佛事活動的場所。

塔林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小山腳下,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這裡是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曆代磚、石墓塔240餘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類繁多,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

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據少林寺1.3公裡,是宋代人為紀念“禅宗初祖”菩提達摩而營造的紀念建築。因達摩常遊化于嵩洛之間,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靜坐,所以此庵又稱作“達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毀額存。蔡京所書“面壁之塔”石額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餘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時,建圍牆二百餘米,恢複了完整的院落。現庵中建築有山門、大殿、面壁亭、千佛閣等。

達摩洞

在少林寺背後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為當年達摩祖師九年面壁處,稱為達摩洞。禅宗初祖達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靜坐長達9年。達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塊砌成拱門,洞深約七米,高寬各三米餘。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據清《說嵩》記載,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毀。洞内東壁題有“本來面目”四字。洞外西邊石壁上有明代長恒縣人蘇民望題刻七絕詩一首:“西來大意誰能窮,五乳峰頭九載功。若道真诠塵内了,達摩洞應自欠圓通”。另外還有“面壁洞天”四個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測,相傳達摩洞左為“火龍洞”,在達摩到來之前火龍居于洞中,自達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龍經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稱為養龍崖。

交通路線

鄭州:去嵩山可先乘火車到達鄭州火車站,在鄭州火車站對面的市長途客運站乘車去中嶽嵩山腳下登封市,再從登封市乘中巴可到少林寺、中嶽廟、觀星台等主要景點。也可乘飛機到新鄭國際機場,從新鄭乘車到鄭州市長途客運站,然後乘車經登封去嵩山少林寺。經鄭少高速去少林寺僅需1小時。

(1)在鄭州火車站對面的長途汽車站乘坐發往登封的旅遊專線車;

(2)在鄭州各長途客車站,都有發往登封的班車。從鄭州長途客車站乘車至登封,行程約2小時,高速約1小時,下車後原地轉中巴,不出半個小時即到。火車站前有旅遊直達車,車較少,開車時間視人數而定,約1小時到。

洛陽:沿洛少高速30分鐘就可到達。洛陽火車站東側即為洛陽汽車站,每天早上6點、7點均有旅遊班車直達少林寺。也可乘飛機到洛陽機場,再乘83路公交車到達洛陽汽車站後轉乘旅遊班車前往。去往登封的長途汽車均經過少林道口,從這裡到少林寺僅2公裡路程。

(1)乘坐旅遊專線車;

(2)乘坐洛陽至鄭州(非高速)的班車,少林寺(或登封)下車;

(3)自駕車停車方便,停車場有上下三層。

其他:京廣線上的許昌市和枝柳線上的汝州市乘車,都可在2小時以内到達。

注意事項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住持僧人應稱其為“長老”、“方丈”、“禅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于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等話,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遊曆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随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