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浩

張存浩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存浩,1928年2月23日出生于天津,籍貫山東無棣,物理化學家和激光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所長。他研制出高效熔鐵催化劑;開創激波管高溫快速反應動力學和氣體爆轟波脈動結構研究;領導中國第一台超音速擴散型氟化氫(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在激光化學和新型化學激光器等領域進行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一系列成就為他帶來一系列榮譽,他曾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等衆多獎項。[1]主要研究方向:催化、化工、化學反應動力學。
  • 出生地:天津
  • 中文名:張存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院士,科學家,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密西根大學
  • 祖籍:山東無棣

人物生平

1928年(民國十七年)2月23日,張存浩出生于天津,張存浩2歲起,母親就開始教張存浩識字,抗日戰争爆發時,張存浩正在讀小學。

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就讀于張伯苓所創辦的重慶南開中學。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轉到福建長汀一中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15歲的張存浩考入廈門大學。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轉入轉到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現為南京工業大學)。

1947年-1948年,天津南開大學化工系攻讀研究生。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赴美留學在愛阿華州化學系讀研究生。

1950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學位,後毅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和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于1950年10月返國。

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學部,張存浩作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學界最高學術機構的這一會議。

1959年,張存浩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火箭推進劑的研究。沒見過火箭,沒見過發動機,張存浩作為負責人,帶着一群人駐進了金家溝這個名符其實的山溝裡。

1973年,張存浩再次轉行,他自己提出要從事化學激光研究。

1983年,張存浩與合作者開展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的研究,首次發展出光引發/放電引發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

1984年,張存浩與莊琦等發明了一種在超高速流中大量制備一氟化氮兩種電子激發态的方法,為研究可見光化學激光創造了條件。

1985年,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放電引發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效率及性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1986年1月,作為全國政協的特邀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

1986年到1990年,張存浩出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開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學術生涯,張存浩在中國科技管理部門中第一個倡議設立了專門從事學風管理的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

1986 年,張存浩曾在舊金山第11 屆國際量子電子學會議上作題為“以快速預解離态為中間态的雙振多光子電離光譜”特邀報告。張存浩作為中國的傑出學者,還曾在世界著名學府,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院校講學,得到國際知名學者李遠哲的高度評價。

1992年6 月,張存浩與大陸一些著名科學家首赴台灣,為海峽兩岸的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8年,當選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同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5年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登門看望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張存浩,向他緻以誠摯問候,向科技工作者緻以新春祝福。

主要成就

20世紀50年代,張存浩與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高效熔鐵催化劑,乙烯及三碳以上産品産率均超過當時國際最高水平。

60年代,緻力于固液和固體火箭推進劑研究,與合作者首次提出固體推進劑燃速的多層火焰理論,第一次比較全面完整地解釋了固體推進劑的侵蝕燃燒和臨界流速現象。

70年代,開創了中國化學激光的研究領域,主持研制出中國第一台氟化氫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指标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80年代以來,開拓和引領中國短波長化學激光的研究和探索。張存浩領導的研究團隊率先開展了化學激光新體系和新“泵浦”反應的研究;開展了雙共振多光子電離光譜技術研究分子激發态光譜和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或領先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創研究極短壽命分子激發态的“離子凹陷光譜”方法,并用該方法首次測定了氨分子預解離激發态的壽命為100飛秒。

該成果被《Science》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混合電子态的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量子幹涉效應,并明确此量子幹涉效應本質上是一種物質波的幹涉。

1983年,與合作者開展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放電引發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效率及性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國第一台連續波氧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為推動中國化學激光領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

領導關懷

2015年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登門看望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張存浩,向他緻以誠摯問候,向科技工作者緻以新春祝福。

張存浩衷心感謝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高度評價黨和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表示要繼續發揮好作用,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再作貢獻。

研究成果

1985、1986、1989、1994、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二等、一等、二等、特等獎)。

1997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1997年獲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獲得陳嘉庚化學科學獎。

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0年獲第八屆陳嘉庚化學科學獎。

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2013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先後在國内外共發表論文100餘篇,培養碩士、博士生30餘名。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13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7年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0年

陳嘉庚化學科學獎

1992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1955年05月

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0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4年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

1991年1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1991年4月底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人物評價

張存浩院士一貫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幾十年來,他積極創造和提供有利條件,促進團隊中一批中青年骨幹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的科學家。在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期間,積極推動制定了資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的政策和制度、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科研環境,為優秀青年科學家的快速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中國科學院評)

張存浩先生對我們的支持,時時激勵着我、溫暖着我,使我在回國一年多時間内,與同事們一起用國産元件建成了TW級的飛秒激光裝置,并利用這台裝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院士評)

作為中國著名物理化學家、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和中國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他推動成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倡導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态度,赢得社會贊譽。(網易新聞評)

張存浩寬厚待人,嚴于律己,善于發揮每個人的長處。他尊重知識,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發現、培養和使用,對一些有才幹的中青年科技人員,他敢于大膽提拔并委以重任,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良好條件。張存浩學識淵博,學術思想活躍,具有求實與創新精神、敏銳的學術判斷力和旺盛的科學研究活力。他涉足的領域從催化、化工、化學反應動力學直到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激光化學等尖端和前沿科技領域。他的科研成果具有開創性,不少成果居世界領先地位。(廈門大學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