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因子

類風濕因子

血清中的自身抗體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是以變性IgG的Fc片段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自身抗體之一。可分為IgA-RF、IgG-RF、IgM-RF和IgE-RF。其中IgA-RF和lgM-RF易檢測,lgG-RF難檢測,約有50%的IgG-RF被漏檢,是“隐匿性類風濕因子"的原因之一。RF不僅與變性的IgG分子反應,也與自身lgG或異體lgG分子反應,還可與其他抗原如核蛋白發生交叉反應。RF産生于外周淋巴結,關節滑膜、扁桃體淋巴濾泡和骨髓等。B淋巴細胞的激活,尤其CD5+B淋巴細胞是産生IgM-RF的主要細胞。
  • 中文名:類風濕因子
  • 英文名:rheumatoid factor
  • 英文簡寫:RF
  • 發 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血清中
  • 特性:無種屬特異性

類風濕因子理化性質和生物學特征

RF檢測由Erikwaaler在1940年首次報道,1948年Rose再次描述,因此又叫“WaalerRosetest”。常見的RF有lgE型、lgA型、lgG型和lgM型,RF可以是五種免疫球蛋白中的任何一種類型,其中IgM型最常見,而且具有高凝集、易于沉澱的特點,故臨床上主要測定IgM-RF。IgG-RF和IgA-RF也相對較常見,但用凝集法往往檢測不出,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放射性免疫試驗。類風濕關節炎中IgG特征性的Fc片段多糖終點末端半乳糖殘基缺失,血清中和滑膜液中均可見到。Fc片段糖基化在許多生物功能中都需要,但卻不會影響Fc片段與IgM-RF的結合。RF可增強lgG與其存在于免疫複合物中抗原的親合力,或通過直接将IgG結合在一起介導免疫複合物的形成。兩種情況都可以順序激活補體,誘導趨化因子如C5a釋放,然後通過C5a受體共同作用吸引炎症細胞進入炎症組織。

RF的産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病毒、支原體等持續感染刺激機體産生了抗體IgG,當抗原與抗體形成複合物,使自身的IgG變性,變性的lgG又成為新的抗原,促使機體再産生抗IgG的抗體(即抗抗體),這種抗變性IgG的抗體即為類風濕因子。RF可見于多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可在健康人群中檢測到。常見于類風濕關節炎,幹燥綜合征及混合性冷沉澱球蛋白血症。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60%~80%可以檢測到RF,在幹燥綜合征和混合性冷沉澱球蛋白血症中也有70%左右的陽性率。有5%正常人,尤其老年人RF可陽性,且随年齡的增長,陽性率可增高,年齡超過75歲的老年RF假陽性率可達2%~25%。正常人産生的RF與類風濕關節炎産生的RF具有不同的細胞基礎和緻病性,CD5+B細胞是自然發生RF的細胞基礎,外周血、淋巴結以及扁桃體淋巴濾泡是合成自然發生RF的主要部位,可調節免疫反應、激活補體及清除免疫複合物等。

類風濕因子的實驗室檢測

RF的檢測最初采用緻敏綿羊紅細胞凝集試驗(Rose-waaler法)進行檢測,最常采用lgG吸附的膠乳顆粒凝集試驗;但此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不高,而且隻能檢出血清中的lgM類RF。lgG類和lgA類RF則需要用RIA或ELSA等方法檢測。

1.膠乳凝集試驗RF是一種主要發生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體内的抗人變性IgG抗體,可與lgG的Fc段結合。将變性lgG包被于聚乙烯膠乳顆粒上,此緻敏膠乳在與待測血清中的RF相遇時,即可發生肉眼可見的凝集,稱膠乳凝集試驗。其原理為将變性lgG包被于聚苯乙烯膠乳顆粒上。

2.ELISA法在用熱凝集變形IgG包被聚苯乙烯反應液體的微孔中,加入待測血清,如有RF存在,則相互結合,随後再加入酶标記熱凝集變性的lgG與之反應,在加入底物後即可顯色。根據顯色程度可判斷有無RF存在及其水平,此為雙抗原夾心ELSA法。

3.免疫比濁法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類風濕因子的原理是當包被有人IgG球蛋白/綿羊抗人IgG球蛋白的含有類風濕因子的标本與抗原抗體複合物的聚苯乙烯顆粒進行混合後,立即會發生顆粒凝集現象。檢測樣品光線随着懸濁液濃度發生了散射的改變,在儀器中顯示的散射光強度樣本中類風濕因子的含量,從而,把檢測結果與已知濃度的标準品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可以把某個樣本中類風濕因子的含量确定下來。比濁法是近年來開始使用的一種RF測定方法,其操作自動化強、重複性好,對一些規模大、标本檢測量多的單位來說,應用自動化分析儀進行測定RF有測定速度快、結果準确、重複性好等優點,因而在國内得到了較多的應用。

正常參考值

血清中RF呈陰性,稀釋度

類風濕因子檢測的影響因素

1.EDTA:采用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CoulterSynchron)類風濕因子檢測方法,1.5mg/mlEDTA濃度可導緻升高180U/L,緻使EDTA抗凝血漿标本不适用此試驗。

2.标本穩定性:采用lgG包被乳膠比濁法檢測,血清在4℃保存16h可使38份丙肝病毒陽性标本中的12份類風濕因子滴度升高,9份原來陰性者轉為陽性。

3.放療:在一些采用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中可檢測到類風濕因子。

4.吸煙:在年輕的吸煙者中可檢測到類風濕因子。

升高

1.自身免疫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綜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

2.急性病毒性感染,如單核細胞增多症、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3.慢性細菌性感染,如結核病、細菌性心内膜炎等。

4.寄生蟲感染,如瘧疾、血吸蟲病等;

⑤某些腫瘤。

類風濕因子的臨床意義

RF陽性不僅見于類風濕關節炎,還可出現于多種疾病及少數正常人體内,尤其是老年人。類風濕因子陽性可見于其他風濕性疾病、蛋白代謝、遺傳異常,以及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他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陽性率達30%,硬皮病陽性率為27%左右,結節性多動脈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結核以及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特别是并發阻塞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也會有一定數量的陽性。在2%的正常人及5%~10%老年人RF也可以陽性,但結果呈低效價;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子女,也有部分人也可查到類風濕因子陽性,但他們并沒有類風濕關節炎的表現;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麻風、錐蟲病、病毒感染、心肌梗死、亞急性細菌性心内膜炎、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異體腎移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多次輸血、多次預防注射、白血病等偶爾也可查到類風濕因子陽性。

RF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的檢出率很高,RF陽性支持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傾向性診斷,如對年輕女性應進行類風濕關節炎和風濕熱間的鑒别;而對非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需參考病史。但RF也像ANA一樣,并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獨有的特異性抗體。在SLE患者均有50%RF陽性,在其他結締組織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1.風濕性疾病引起的類風濕因子類風濕關節炎、原發性幹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多肌炎/皮肌炎以及進行性硬皮病均可伴RF陽性,尤其是類風濕關節炎,滴度往往比非風濕性疾病高,除有IgM-RF外,往往IgG-RF和IgA-RF均為陽性。類風濕因子在血清中滴度升高,常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處于疾病活動期,病程長或有關節以外表現相關,病情得到控制或緩解後,類風濕因子降低。所以臨床上可将類風濕因子作為判斷疾病活動性和藥物治療效果的一項指标。IgM-RF可在類風濕關節炎有臨床表現前幾年就存在于患者血清中,且血清中高滴度RF的“正常人”,要警惕發生類風濕關節炎的高度危險性。多種風濕病性疾病RF均可出現陽性,診斷這類疾病一定要結合病史、查體和其他免疫學檢查。

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IgM型類風濕因子的患者,較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的患者關節病變更嚴重。IgG和IgM型類風濕因子的存在與關節外的損害,如類風濕血管炎和類風濕結節相關。lgG是感染等原因誘導的免疫應答中的主幹抗體,這些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時會發生變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條件下滑膜或其他部位可能産生不正常的IgG;這些變性lgG就構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統産生各種抗lgG抗體。滑膜液中的lgG類RF與變性lgG結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複合物,比血清中的IgM類RF更具有緻病意義,因為這一類免疫複合物易于沉積在關節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補體,形成慢性漸進性免疫炎症性損傷。

2.非風濕性疾病引起的類風濕因子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結核、亞急性心内膜炎和梅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肝炎、EB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及HIV感染等),高球蛋白血症性疾病(如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和高丙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寄生蟲感染(如瘧疾、弓形蟲病和錐蟲病等)等疾病雖然RF陽性,但通常滴度比較低,一般為單純的IgM-RF,很少有IgG-RF和lgA-RF,陽性持續的時間比較短。風濕性疾病外周血細胞常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而引起RF陽性的其他非風濕性疾病除病毒感染外,其他一般有增高或出現分類比例異常。非風濕性疾病進一步檢查其他自身抗體,如ANA一般都為陰性或其滴度較低。

3.非疾病引起的類風濕因子一些老年人或體質較弱的人體格檢查時發現RF陽性,但一般滴度較低、重複化驗變化不大,針對這些人隻需定期随訪觀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