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質量

負質量

天文物理學的理論術語
牛頓第三定律指出,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時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當兩球相撞時,它們會相互彈回。但如果一個球的質量為負數,當它們相遇時,會朝同一個方向加速前進。這種效應在“反向驅動器”内非常有用。“反向驅動器”是科學家們假想出來的一種設備,在其内部,正負質量相互作用,然後永遠加速向前。
    中文名:負質量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Negative mass 模型:穩恒态宇宙模型 相關學說:大數假說

标準模型

微波背景的觀測确定了宇宙曾經有過激烈的巨變式的起源,曾經以自然優美的形式吸引大家注意的穩恒态宇宙模型不能以自然的方式解釋這一觀測事實。于是大爆炸宇宙學說占了主導地位,基于大爆炸理論的宇宙模型很好地解釋了微波背景的起源并精确預言了輻射溫度值的大小。并經不斷完善,最終成為 "标準模型"。在觀測數據很不充分的情況下,标準模型較為成功地以一緻的方式描畫了宇宙圖景。同時标準模型也留下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加速膨脹的宇宙觀測結果就是其中之一。

起源

我們試着用負質量來理解宇宙的創生與演化。假定原初宇宙(物理宇宙)起源于量子漲落擾動産生的局部區域,當漲落産生局域質量為正時,正質量區域是力學穩定的,不會産生劇變式的爆炸。而當這種區域質量為負時大爆炸就會發生,這種爆炸主要源于負質量區域的力學不穩定性。力不能離開物體單獨存在,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力體現,動量守恒。

這樣宇宙最初起源于負質量的真空區域,在大爆炸的同時,由于宇宙體積的增大,負質量的密度趨向于零,作為一種負反饋機制,必将有正質量産生,這樣,宇宙中的可見和不可見正質量物質來源于負質量宇宙膨脹過程中的負反饋。同樣,正質量産生後,由于膨脹的負反饋也會産生負質量,但隻要宇宙還在加速膨脹,就意味質量态的負反饋機制起主導作用,這樣就會有正質量的連續創生。但這種創生的具體機制與過程現在還沒有一個可用的模型來描述。

特别是現在的宇宙已經遠離了大爆炸的處态,這種物質創生是宇宙尺度的,在我們觀測範圍内将很難找到确切的證據。但是物質連續創造的假定在穩恒态宇宙模型中是必須的。 另外,狄拉克的大數假說也預言了物質連續創生過程。

原因

基于這一模型我們的正物質處于浸沒于負質量海中的狀态,為什麼正負物質不會局部湮沒成零呢?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事實上這種湮沒過程随時存在,隻是必須以宇宙尺度才能明顯觀察到,況且在正負質量互相轉化時由于處在非平衡的膨脹過程中,負質量轉化為正質量的負反饋占相對主導的地位。總之我們還能生活與思考而沒有溶解于真空或被不斷創生物質擠扁,得益于宇宙正處在相對穩定膨脹的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