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蘇

新疆阿克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區
阿克蘇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區。全區共轄2個縣級市、7個縣,總面積13.25萬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阿克蘇地區常住人口為2714422人。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新疆阿克蘇
  • 所屬地區:中國新疆阿克蘇地區
  • 人口:50.77萬人(2015年末)
  • 行政區類型:縣級市
  • 面積:13.25萬平方公裡
  •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簡介

阿克蘇地區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裡木盆地北緣,東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西南與喀什地區接壤,南與和田地區相望,北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毗鄰,西北以天山山脈中梁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東西最長處513千米,南北最寬處約386千米。總面積13.13萬平方公裡,占新疆面積的8%。

全地區轄7縣2市,84個鄉鎮,56個農林牧場。總人口238.97萬(不含阿拉爾市)。由3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以維吾爾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區。

曆史沿革

公元前7000~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境内庫車、溫宿、柯坪縣均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活動遺迹。

秦漢時期,已發展成為"城郭諸國",在西域36國中,龜茲、姑墨、溫宿諸國都在今阿克蘇境内。西漢初期,阿克蘇為姑墨國,轄今拜城縣、溫宿縣、阿克蘇市一帶。

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姑墨歸西域都護府管轄。魏晉南北朝時期,姑墨受龜茲轄控。

隋朝,時西域為西突厥所制,本境屬西域校尉。

唐朝,稱隴右道西部。公元647年設龜茲都督府。次年唐遷安西都護府于龜茲,同時将焉耆、龜茲、于阗、疏勒四鎮隸屬于安西都護府,史稱“安西四鎮”。

北宋,時龜茲等屬高昌回鹘王國。

元代,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

明代,為察合台後裔吐魯番王地。

清代,平定準噶爾部後,設阿克蘇辦事大臣,後設阿克蘇郡王。清光緒八年(1882年),設阿克蘇道;光緒十年(1884年)始建阿克蘇城。

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阿克蘇道為阿克蘇行政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更名為第四行政區并設立行政長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為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二軍五師進駐阿克蘇。1950年7月,成立阿克蘇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1月,改為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阿克蘇縣改為阿克蘇市,屬阿克蘇地區領導。

2013年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阿克蘇市、阿瓦提縣、柯坪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及設立金銀川鎮的批複》(新政函[2013]17号):同意将阿克蘇市802.733平方公裡、阿瓦提縣474.208平方公裡、柯坪縣61.798平方公裡區域(共1338.739平方公裡)劃歸阿拉爾市管轄,設立金銀川鎮,鎮政府駐一師一團團部。

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複,撤銷庫車縣,設立縣級庫車市。

地理環境

地形

全地區地形北高南低,北部衆多山峰,南部是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中部為山麓礫質扇形地、沖積平區、戈壁、綠洲相間。

氣候

阿克蘇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幹燥,降雨量少,日照長,年日照時數為2750-3029小時,太陽總輻射量為5340-6220兆焦/平方米,是全國太陽輻射量較多的地區之一,光熱資源十分豐富,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為183-227天,年平均氣溫在9.9-11.5C,年降水量42.4-94.4毫米,具有冬季幹冷和夏季幹熱的氣候特點。

阿克蘇地區土地面積遼闊,總面積19701.3萬畝,人均111.34畝,是全國人均15畝的七倍多。

資源

阿克蘇地區野生動植物較多,境内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托木爾峰自然保護區。野生林木有新疆方枝柏、雪雲杉、胡楊等數十種珍貴林木。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有甘草、黨參、雪蓮、麻黃、當歸、枸杞、沙棘等,目前,大規模開發的主要有甘草和麻黃。

阿克蘇地區是一個農牧結合、以農為主的地區,依托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農牧業生産有了較大的發展,已成為國家重要的棉花生産基地和自治區的大農業生産基地,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糧、棉、油、果、畜牧業的生産能力。

種植業已形成了以糧、棉為中心的多元化格局,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甜菜、瓜果等為主。主要特産棉花、香稻、胡麻、大豆、甜菜、小茴香、啤酒花、桑蠶、核桃;蘋果、葡萄、香梨、白甜瓜西瓜、蜜桃、大等,其中香稻米素有貢米之譽,過去曾作為朝廷貢品,現已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确定的綠色食品;露仁核桃是享譽海内外的稀有珍品;金冠蘋果和酥梨獲得農牧漁業部金獎;香梨在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和’99昆明世博會上榮獲金獎。

畜牧業是地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阿克蘇是全國獨有的卡拉庫爾羊生産基地,生産名貴的黑、灰色卡拉庫爾羔皮。山羊數量已占全疆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是新疆最大的白山羊絨生産基地。

水土光熱資源

阿克蘇地區是新疆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阿克蘇境内共有冰川1298條,總面積為4098平方公裡,每年冰雪儲水量約3500億立方米。昆瑪力克河、阿克蘇河、渭幹河三大水系由16條主要幹流及大小60多條主要泉水河流組成,地表水年徑流量129.4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397萬千瓦。幹流全長1321公裡的國内最長的内陸河——塔裡木河在阿克蘇穿境而過。儲水量約2154億立方米。高山冰川、天山積雪是地表河水的主要補給源泉。區内主要有阿克蘇河、渭幹河、塔裡木河三大水系及大小60多條泉流。地下水總儲量106.2億立方米,動儲量51.2億立方米,地表水形成許多小湖泊。西部的阿克蘇河水系,是今後本地區水利開發建設的重點。

阿克蘇地區總面積13.25萬平方公裡,有山地、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多種地形分布,其中山地占總面積的29.4%,平原占總面積的39.8%,沙漠占總面積的31%。全地區擁有耕地52.26萬公頃,園林地18.5萬公頃,牧草地467.79萬公頃荒地及荒山地778.89萬公頃,農林牧副漁用地人均近40畝。

年日照時數為2800—3831.35小時,總輻射量600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地區之一。氣溫年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為183—227天,年平均氣溫為9.9℃—11.5℃。年降水量42.4—94毫米。

煤炭礦産資源

阿克蘇地區煤炭品種齊全,品質佳,低灰、低硫,高發熱量多數達到8000大卡以上,煤炭儲量109.6億噸,占南疆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2006年完成原煤生産444萬噸,其中生産高級冶金焦和鑄造焦50萬噸。阿克蘇地區已發現礦産79種,産地294處。儲量和資源量居新疆第一位的礦産有鋁土礦、螢石、剛玉、銻礦、磷礦、麥飯石、霞石正長岩、明礬石、重晶石等,儲量多、易于開采。

阿克蘇地區地質成礦條件好,礦産資源豐富,找礦及開礦前景廣闊,現已發現礦種53種,産地395處,有一定儲量的有29個礦種。最令人關注的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蘊藏量十分巨大。塔裡木盆地具有良好的生油、儲油構造,是中國内陸盆地中最有發展遠景的地區之一。此外,阿克蘇地區的拜城山區盆地,油氣顯相十分可觀。發現的克拉2#油氣田,天然氣儲量2051.60億立方米,被定為西氣東輸的主要氣源地。地區境内煤炭資源儲量大、品種全、質量好,易于開采,全地區煤炭總儲量為109.6億噸。金屬礦産中具有一定儲量、有可靠品位、可供近期開發利用的品種有鐵、錳、鋅、镉、鎂等礦。非金屬礦産主要有磷礦,儲量為1000萬噸。岩鹽礦儲量6000億噸,其中地表出露儲量220億噸,居全國之首。石灰岩礦總儲量達上千億噸。石膏礦儲量為30億噸。麥飯石儲量1億噸,紅柱石礦儲量為1500萬噸。重晶石礦儲量為12.3萬噸。螢石礦儲量為5.16萬噸等。建材礦産是阿克蘇地區一大特色。耐火粘土、陶土、石英砂、玄武岩、花崗岩、大理石、金雲母等礦産,不僅分布廣,儲量多,而且易于開采。

石油天然氣資源

阿克蘇境内的石油、天然氣蘊藏量分别占環塔裡木盆地已探明儲量的84%和93%以上,已探明油氣田74個,天然氣儲量近7341.2億立方米,溶解油氣1254.1億立方米,石油地質儲量8.71億噸,凝析油儲量6095萬噸。其中拜城克拉2#氣田已探明儲量2840.86億立方米,是中國目前儲量最大、豐度最高的整裝氣田。“西氣東輸”工程氣源的96.32%在阿克蘇地區境内,豐富的油氣資源決定了阿克蘇是塔裡木油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和“西氣東輸”工程的主氣源地,更是中國21世紀主要戰略資源的接替地。

旅遊生态資源

阿克蘇地區旅遊資源具有品位高、類型全、特色突出的總體特征,擁有全國74個旅遊基本類型中的35個,占46%。典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一峰(溫宿天山托木爾峰)、一河(塔裡木河)、一漠(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一水(庫車大、小龍池)、一山(烏什燕子山)、一泉(拜城鐵熱克溫泉)、一園(溫宿天山神木園)、一林(塔裡木河沿岸原始胡楊林)、二谷(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和溫宿托木爾峰神奇大峽谷)”。來到阿克蘇,還可領略到獨特的地質地貌、古絲綢之路上的城堡和烽燧,原始生态的雪峰、冰川、湖泊、峽谷、草原、森林、沙漠、胡楊、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衆多的動植物。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1種,二級保護動物的有28種;國家和自治區野生珍貴林木多達16種。圍繞打造“龜茲故地·西域精粹”的旅遊目的地,按照“資源定位、品牌打造、關聯發展”的要求,全力打造“龜茲文化和天山峽谷系列”兩大旅遊品牌。走進這幅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的巨型“山水畫景”,将使您徜徉于神秘與蒼茫,瑰麗與雄奇、靈秀與粗犷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