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山塘

七裡山塘

國家AAAA級景區
七裡山塘唐寶曆二年(825年),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阊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裡,叫“七裡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遊江南,到七裡山塘曾禦筆書寫“山塘尋勝”;如今山塘尋勝禦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對七裡山塘情有獨寵,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裡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七裡山塘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類似南京的夫子廟),是近年開發的新景點。
  • 中文名:七裡山塘
  • 外文名:
  • 别名:
  • 交通信息:公交遊5線、6、7、46、70、91路到達。
  • 景區相關名人:劉伯溫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金阊區廣濟路218号
  • 所在地:江蘇省蘇州市
  • 類别:古鎮
  • 開放時間:08:30-17:00
  • 票價:街區免費
  • 景區等級:AAAA級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建造時期:825年
  • 著名景點:通貴橋
  • 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

名稱來源

山塘街位于古城蘇州的西北部,東連“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阊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山塘街全長3600米,因此被稱作“七裡山塘”。

簡要介紹

七裡山塘

唐寶曆二年(825年),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阊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裡,叫“七裡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遊江南,到七裡山塘曾禦筆書寫“山塘尋勝”;如今山塘尋勝禦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對七裡山塘情有獨寵,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裡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

七裡山塘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類似南京的夫子廟),是開發的新景點。

雖然往日的繁華難以複制,但經過政府的努力,總算恢複了一條小河,幾座彎月般的石橋,和兩岸各一片白牆灰瓦的古宅。我們到的時候正是傍晚,河邊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紅燈籠,紅色的燈火同拱橋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裡,輕輕地蕩漾着,讓你不由得一聲輕歎:這就是蘇州。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家家戶戶前街後河,河上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林立。橫跨河上的古橋有7座:山塘橋、通貴橋(又名瑞雲橋)、星橋、彩雲橋(又名半塘橋)、普濟橋、望山橋(曾名便山橋)和西山廟橋,豎貫堤上的古橋有8座:白姆橋、毛家橋、桐橋(曾名洞橋、勝安橋)、白公橋、青山橋、綠水橋、斟酌橋和萬點橋,而對岸豎貫之橋也是八座,有同善橋(小普濟橋)、引善橋等。其中山塘橋、彩雲橋、便山橋和洞橋四座橋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貴橋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書吳一鵬的府第。星橋是昔日商業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廟橋南北兩堍分别是花神廟和西山廟。而斟酌橋是山塘河、東山浜、野芳浜的交彙處,是當年畫舫雲集的所在,橋東堍的花園弄花香襲人,有不少詩詞贊美斟酌橋畔的風光,例如:“斟酌橋頭花草香,畫船載酒醉斜陽。橋邊水作鵝黃色,也逐笙歌過半塘。”、“半塘春水綠如渑,赢得橋留斟酌名。橋外酒簾輕揚處,畫船箫鼓正酣聲。”

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5年,已有千餘年的曆史。唐朝寶曆元年(825)大詩人白居易來蘇州擔任刺史。他組織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順勢拓展了河提,供車馬往來驅馳。自此,兼具交通旅遊雙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橫亘在市區和虎丘之間了。蘇州人民為了感謝這位為民造福的大詩人,将山塘街稱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來,便以其秀麗的水鄉風光成為旅遊勝地。整個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築精緻典雅、粉牆黛瓦、體量協調、疏朗有緻,是蘇州古城風貌精華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時期就是我國名勝古迹最密集、門類最多的街區。據清代《桐橋倚棹錄》記載,道光年間山塘一帶的山水古迹達500多處。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蘇州古迹最多的街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

山塘街不僅是一個旅遊勝地。更是一個商貿重地。明清時期,随着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的發展,蘇州逐漸成為我國東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堪稱彼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台灣“中研院”劉石吉)。而山塘作為溝通蘇州城與京杭運河的要道,也一躍成為蘇州最繁盛的商貿重地,被譽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間畫家徐揚的《盛世滋生圖》生動再現了當時蘇州的繁榮市面。此圖重點描繪了一城、一村、一鎮、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随着歲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漸被曆史湮沒,不複曆史的繁盛。2002年,蘇州市政府為保護山塘曆史文化遺産、再現山塘繁榮景象,由市長挂帥,組織專家小組進行專題研讨,恢複了山塘曆史文化保護區。并将山塘建成一個集中展現吳文化精髓的旅遊景區。

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蘇州市七裡山塘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标準的要求,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研究決定,批準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主要景點

通貴橋

通貴橋是一座橫跨山塘河的單孔拱形環洞石級橋,扁砌青磚壓條石欄杆。清朝顧公燮《丹午筆記》有記載雲:“山塘吳文端公一鵬與薔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過從,明隆慶二年(1568)橋上首出現五色彩雲,古又名瑞雲橋。崇祯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緒六年(1880)五月再修。橋跨徑7.2米,寬2.3米,長19米。

通貴橋宛如彎月,橋洞和水中倒影連成了一個規則的圓。過街樓道、沿河的石欄杆、水碼頭,有的挑前,有的縮進;那河灘踏步是用石條淩空架起的,石條的半截砌在駁岸裡,半截露在外面,略有點參差,顯得玲珑古拙;臨水而築的破舊小樓,前門是街,後門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雙棋盤格局……你看,高與低,曲與直,虛與實,藏與露,明與暗,和諧統一,相映成趣。這裡是欣賞蘇州水鄉風貌的佳絕處,是堪稱經典的油畫、水彩畫取景處,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渾然一體。

通貴橋在七裡山塘的古代橋梁中并不顯眼。但這座古橋究竟上了多少攝影作品?通貴橋一帶的典型水巷風貌究竟上過多少影視作品?已經無法統計了。早年,資深影人張良導演的電影《梅花巾》就在通貴橋頭取景。随後一發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來。1994年導演李少紅的《紅粉》還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紅粉》把蘇州介紹給了世界,同時通貴橋的魅人風姿在人們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長360米。雖僅有七裡山塘的十分之一,卻是山塘的精華所在,被稱之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現了當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會館齊聚。既有蘇州老字号采芝齋、五芳齋、幹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吳韻茶莊、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紫檀木雕、石雕、刺繡等特色商鋪。

橫跨在山塘河的通貴橋橋孔與水中的倒影,渾然一圓,曾讓建築大師貝聿銘為此擊節叫好。乘一葉畫舫,聽一曲絲,真可謂“一聲柔橹一銷魂”。

通貴橋下塘是蘇州的時尚之都,一系列風格各異的茶館、酒吧、西餐廳等,一到晚間便熱鬧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曆史應和、與時代合拍的讓人酒酣搖曳的歌謠!

蘇州商會博物館

所謂會館就是外地駐蘇的辦事處。主要用于供同鄉人聚會、祭祀,是提供幫助、暫存貨物、交流商貿信息的地方。會館的建築一般都設有戲台、大殿、廂房等,有的還辟有花圃、園林供人遊賞。從會館的規模可以推測其經商的實力。

由于山塘街東起阊門,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是我國東南部最大的商貿中心。全國各地的貨物都在此中轉,通過松江和太倉浏家港運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紛紛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會館。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處會館。2005年,正值蘇州商會成立一百周年。由蘇州市政府發起,金阊區政府、蘇州檔案館、蘇州市工商聯三家共同承辦籌建了這座商會博物館。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卻不登一葉畫舫,确為一大憾事。

自古戲台登舟,安靜的電瓶船将為你開創另一段思緒,穿過古老的橋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牆黛瓦,斑駁的曆史痕迹在你身邊流淌,忘卻了都市的喧嚣,無謂人生的煩憂。“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塔将三次讓你遠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連,兩岸唯美的燈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華,凝神細聽,那古老悠遠的吳韻仿佛就在你耳邊輕響,一條山塘河,一艘畫舫,一杯香茗,點點的燈光,讓你不知身處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銷魂。

傳說故事

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後,中原群雄紛起。一個叫張士誠的私鹽販子也聚集了十八人占山為王了。由于張士誠的部下以私鹽販子和青年農民為主體,戰鬥力很強,甚至還“不戰而勝”元朝丞相脫脫的數十萬大軍。一時間軍力大盛,席卷了蘇北一帶後又揮兵渡江南下,攻占了蘇州,并在蘇州建立了大周政權,改号天佑,自稱誠王。

張士誠占領蘇州後,還是頗有作為的,他興修水利,免除賦稅,發展工商農桑,興辦手工業和紡織業。蘇州百姓也非常感激他。

公元1366年,南京的朱元璋派大将徐達帥兵20萬攻打蘇州,在圍城一年後,張士誠兵敗自殺,大周政權複滅。由于張士誠為蘇州人民做過好事,蘇州人都忘不了他,經常談論起他。

朱元璋深感蘇州民心不穩,就派了軍師劉伯溫到蘇州視察。劉伯溫可不是等閑之輩,傳說他“前算八百後算千年”,智慧比諸葛亮還高。他還有一本《推背圖》,可以預言曆代王朝的興衰變革。很是了不起。

劉伯溫到蘇州後,東逛逛,西逛逛。發現蘇州人确實很懷念張士誠,心裡很是着急,心想:一定要找個辦法,消除張士誠的影像。一天,他逛到了山塘街,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發現,山塘街下有一條大白龍,正想掙脫束縛沖出生天。這可是張士誠的龍脈啊。

劉伯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施展法術,設置了七座石狸貓在山塘街上。這七座石狸貓是:山塘橋畔“美仁狸”、通貴橋畔“通貴狸”、星橋畔“文星狸”、彩雲橋畔“彩雲狸”、青山橋畔“海湧狸”、西山廟橋畔“分水狸”、普濟橋畔“白公狸”。傳說狸貓是上古神獸,有千斤巨鎖之力。七個狸貓死死得捆住了巨龍,使其永世不得翻身。這樣張士誠的龍脈就被破了,無論蘇州百姓如何想念他,他也回不來了。明朝江山會世世代代傳下去。

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明王朝早已滅亡幾百年了,山塘街上的石狸也早已蕩然無存。而蘇州老百姓仍然記得“七狸”的傳說,仍然在“講張”時固執的把“七裡山塘”叫做“七狸山塘”。

發展建設

素有“東方水街”之譽的蘇州七裡山塘,已經基本完成了保護性修複工程,試驗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對外開放。在昨日舉行的山塘曆史街區修複工程的情況通報會上,蘇州市副市長人傑宣布,七裡山塘将成為第28屆世遺大會上,蘇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重點推薦線路。

蘇州七裡山塘全長3公裡,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寶曆元年(公元825年)所建,居今約1200年曆史。山塘街呈河路并行格局,建築精緻典雅,粉牆黛瓦,體量協調,疏朗有緻,連接古城阊門和虎丘,是蘇州古城風貌精華所在。

七裡山塘現有國家、省、市級文物單位,市級控保建築13處,古牌坊9處,各類會館8所,各類文獻可查的近300處。其中玉涵堂為明代大學士吳一鵬故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蘇州城區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築群。

自2002年6月,蘇州市政府和金阊區政府投入巨資,實施山塘曆史街區保護性修複工程,總規劃用地136.75公頃。已實施的保護性修複試驗段工程和一期工程東起山塘橋,西至新民橋,長約360米,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

這項修複工程規模巨大,完全采取了保護風貌,修舊如舊的原則,有針對性地修繕、移建或新建。在已經修複的2.6萬平方米建築中,修繕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于80%%,移建的汀州會館、古戲台等古建築達15%%。

2004年9月30日,修複一新的山塘曆史文化保護區正式開街。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相關傳說

根據民間傳說,明朝劉伯溫為破風水,沿山塘安放七隻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認為“七裡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訛,不過這種說法并無史書根據。2006年,七裡山塘重新安放七隻石狸。這七隻石狸從東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橋)、通貴狸(通貴橋)、文星狸(星橋)、彩雲狸(彩雲橋)、白公狸(普濟橋)、海湧狸(望山橋)、分水狸(西山廟橋)。

傳承意義

擁有近一千兩百年曆史的蘇州山塘街不僅保留了“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格局,還處處流淌着姑蘇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使是地上的石闆都有着厚厚的曆史。高翹的飛檐,斑駁的院牆,曆史悠久的磚雕門樓,古樸的石條,古色古香的木式商鋪,鱗次栉比的蘇州傳統手工藝作坊,古戲台、衣館、救火會、會館、郵局一一俱全,令遊人如走進曆史長河之中。遊人們或把玩各種工藝,或古戲台前盡賞曲藝之風,或街前觀賞儀仗出遊,或在沿河竹藤椅上品茶喝咖啡,無限惬意,大歎不愧為“姑蘇第一名街”。

遊記

昨天去了山塘街玩了一圈。去了以後發現十家店有九家是關着的。真是掃興!教我們攝影的劉老師說他可一點也不喜歡這改造後的山塘街。因為當他興沖沖地拿着照相機去那兒的話,定會被氣死。因為他所拍攝的蘇州風韻已經被改造得一塌糊塗了。

以前也去過山塘街幾次,那時我還住在桃花塢。那可是個好地方。處處都感受得到唐伯虎“無花無酒鋤作田”的潇灑。連接桃花塢與外界是一座橋,史稱臯橋。一上橋頭,眼前的一條街可不得了,兩端分别連接着觀前街與石路——當時蘇州最繁華的兩個地方。

七裡山塘裡家不遠。坐三站公交車就到了。可第一次與她的邂逅可不是乘公交車去的,是坐助動車去的。當然啦,我們一直騎到了虎丘——七裡山塘的終點。

寫下婦孺都會誦讀的詩篇的白居易,所負責開挖的七裡山塘的确不像華美的骈體文般的拙政園讀起來那樣艱澀難懂。它隻是一曲漁舟唱晚,歌中的每一個字雖質樸卻高雅;雖簡單卻包含蘇州風韻。它展示給世人的隻有這深不見底綠水、班駁的白牆、年久失修的黛瓦,以及河道旁的條石。這些還不夠嗎?

水真綠啊,綠得掩蓋了河底下的一切。可它似乎還意猶未盡,歲月的沖刷使臨近喝水的白牆也變綠了。白牆上有一扇窗,窗裡懸挂了米色的窗簾,一位老太把被單晾出來曬太陽,滿臉是悠閑的笑容。在她下面(房子有兩層),是一位正在洗刷馬桶的老太,很難看得出她臉上是什麼表情。也許,這才是七裡山塘的表情。我繼續往前走,偶爾看見一兩個老人坐在藤椅上曬太陽,眼裡溢出的是幸福和滿足。這種藤椅也已經很少見了,我家還有一把。是先用木條拼接好,再把藤條一圈一圈纏繞上去的,她們簡單而又可愛的笑容也是用歲月一圈一圈纏繞而成的吧!

我看過一張照片,也是關于七裡山塘的。拍的是七裡山塘班駁的粉牆。老師評論這張照片時說這照片最大的敗筆就是粉牆上居然懸挂着一台空調外機。我卻不以為然,因為醜陋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掩埋經典的光芒。而七裡山塘,就是蘇州水鄉的經典。經典,是永遠看不完的。

旅遊指南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08:00~21:00

門票價格:無門票

最佳時間:每年的4--10月去景色更好一些

交通信息

出租車:起步價10元(3公裡)。3公裡後,每公裡單價1.8元,5公裡後,加收50%空駛費。等候時間5分鐘免費,超過5分鐘,每5分鐘折合1公裡。23:00後,車費(起步價)含增加30%。

公交車:普通車單一票價1元,空調車單一票價2元,多為無人售票車。蘇州某些市郊線路實行“翻牌票價”,即全程不是一樣票價。上車門有塊提示牌,标明此站上車的票價,且途中由司機翻動,故得名。

人力三輪車:蘇州部分景點分布在小巷中,汽車不能直接到達門前,此時三輪車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三輪車起步價2元,每公裡加收2元,包車時,每人每小時5元。

提醒:蘇州的三輪車尚無完善的行業規範,因此在上車前要和車夫談妥價錢,以免上當。

自行車:蘇州的景點比較集中,騎着一輛自行車走街串巷、訪古探幽,您一定能沉醉于“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在火車站東側的平門橋一帶有許多租車店,大緻價格為:4小時内2元,5-6小時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證及押金。

貼士

①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②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以上成人票

③老年證、軍官證均無優惠

蘇州七裡山塘風景區乘車路線:

公交遊5線、6、7、46、70、91路到達。距離火車站3站路,緊挨着石路商業圈。市中心打車10元可到蘇州七裡山塘風景區

旅遊推薦

在山塘街上不僅有看的,吃的也不少,兩者相得益彰。各式名店招牌列肆,燦若雲錦,大紅燈籠串高懸,得月樓、黃天源、采芝齋,讓人見了直流口水。為吸引客人,各家店更是各出奇招。江南水鄉服飾的服務員、采茶姑娘的迎賓,在八寶粥店前,更是傳來了“哆哆哆,賣糖粥”的吆喝聲,身穿古裝的商販杠着古木貨架熱情地招攬客人,心生好奇的遊客紛紛被請進了店堂内一品粥的酸甜苦辣。黃天源擺出了琳琅滿目的特色名點,形似眉毛的眉毛酥、紅綠相間的金錢方糕、受大衆喜愛的老婆餅,一位外地的遊客吃着熱騰騰的蘇式面點,直呼太好吃,終于品嘗到了美食天堂的鮮美。

在小橋深巷中遊走,不時聽到一聲聲天籁之音,尋聲而去,原是湖上小船多花樣。船娘熟練地搖曳着橹,傳神地唱着江南特有的吳歌,通過歌聲向遊人們介紹着蘇州一年四季的美景,歌聲伴着小船在七裡湖上起起浮浮,悠揚四方。而在由花球和花燈裝點的花船舫内,姑蘇評彈藝人穿着旗袍端坐船頭,琵琶彈奏着行雲流水,說起了《蘇州好風光》。遊人們靜坐船内,喝着茶細細聆聽着,流連忘返。今夜的山塘,無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