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碩士

工程碩士

工程類專業學位
工程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ME)屬于專業碩士學位的一種,是工程類專業學位,分為全日制工程碩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學術碩士學位的工學碩士處于同一層次,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在招收對象、培養方式和知識結構與能力等方面,與工學碩士學位有不同的特點。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别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2018年3月14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關于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别進行調整的通知》(學位【2018】7号),決定統籌工程碩士和工程博士專業人才培養,将工程專業學位類别調整為電子信息(代碼0854)、機械(代碼0855)、材料與化工(代碼0856)、資源與環境(代碼0857)、能源動力(代碼0858)、土木水利(代碼0859)、生物與醫藥(代碼0860)、交通運輸(代碼0861)8個專業學位類别。[1]
  • 中文名:工程碩士
  • 分類:全日制工程碩士和GCT工程碩士。
  • 提出機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 實施時間:1997年

起源

工程碩士教育從1984年提出,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經曆了從試點到奠定工程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階段。又自從奠定了人才培養模式後,工程碩士教育從9個培養單位、10個工程領域、年招生1千多人,發展到2004年的180個培養單位、38個工程領域、年招生3萬多人、在校生10萬餘人。我們的工程碩士教育誕生于中國經濟體制轉型期,既是應社會需求而産生,也是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實踐證明,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一種适合我國國情的學位類型和人才培養規格。從發展的勢頭看,工程碩士教育充滿着活力。在當今貫徹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和人才強國三大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如何發揮更好的作用,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和規劃。

學習方式

從學習上來看,前者雙語教學,老師一般三三制,即學校導師、企業技術骨幹、外籍教師組成。與工學碩士有所不同,一個為校内指導教師,另一個為校外指導教師。從培養模式來看,前者注重應用,後者注重學術研究。從培養目标來看,前者培養複合人才,主要是計算機+管理。後者培養學術尖兵。

入學的途徑有兩種:1、通過一月份國家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入學(2017級研究生開始實行)。2、通過十月份國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入學(十月考試已取消)。

發展

為使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規範管理、穩步發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考核驗收,已下發(1997)57号文批準全國70多所高校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就是其中的幾所被批準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這些高校在加速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素質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發展曆史,有自己的核心專業研究領域,它們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形成各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項具有理論價值和生産實踐效益顯著的研究成果。

2009年國家為了彌補學術型碩士實際操作能力差的特點,允許各學校培養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其中全日制工程碩士占了很大比例。與以往GCT在職工程碩士不同的是,全日制工程碩士進行全日制的培養,畢業可以領學曆證和學位證,從此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全日制工學碩士地位平等。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每年會減少工學碩士而增加工程碩士,培養方面工程碩士比工學碩士要求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對學校的培養提出了挑戰,因為這不同于GCT在職工程碩士,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要求學校有實踐培養基地,對學校的教育經費和培養方式構成不小的挑戰。

區别方法

工程碩士(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和全日制工學碩士的區别

一、概念不同

全日制工程碩士,是指參加12月份舉行的全國碩士統一招考,錄取後,經過全日制在校學習,畢業後有畢業證和學位證,畢業證與工學碩士相同。

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經過2016年底《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教育改革,招收第一屆統招考生,統招考生具有雙證,同時根據學校情況可以參加校園招聘,畢業有三方、派遣證等,享受與全日制碩士同等的權利。

同時也有部分參加10月份舉行的全國在職研究生統一招考,經過在職學習(學習期間必須在學校集中學習6個月以上),取得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證書。屬于專業學位。類似的有教育碩士、法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等等。

二、考試時間的不同

工學碩士和工程碩士(全日制)是參加12月份全國碩士統一統考,工程碩士(非全日制)有參加12月份《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統招考生。同樣也有參加10月舉辦的在職研究生統一招考(非全日制也參加一月份統考,獲得雙證)。

三、教育體系

工程碩士(全日制)側重于學術理論與實踐;工學碩士側重于學術理論與應用;工程碩士(非全日制)側重于學術實踐。工程碩士與工學碩士屬于統一教育體系,隻是類型不同 。

相關考試

2013年ME考試

1. 報考條件

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報考條件因專業類别不同而有所區别,一般要求在職研究生報考者應為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一定年限以上的在職人員,多數專業學位還要求在職人員報考需經所在單位或相應管理部門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單位推薦等。

但也有例外,例如從2009年開始,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和風景園林碩士也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招生;另外,報考工程碩士中的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在職研究生考生也不受畢業年限的限制。

2. 報名方式

采用網上報名與現場确認相結合的方式。

考生于2013年6月20日—2013年7月10日訪問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登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管理信息平台,按信息平台說明和要求注冊、上傳電子照片、完成網上報名,網上繳納報名考試費,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樣表見附件6)。

考生于2013年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或護照)、滿足報考條件的最高學曆、學位證書以及《2013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到各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現場确認點,核驗并确認報名信息。報名信息經考生簽字确認後,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7日後登錄信息平台下載準考證。

3. 考試工作

2013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以下簡稱全國聯考),考試時間為10月27日,全國聯考科目及時間安排見附件7。

4. 考務工作

全國聯考考務工作委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各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所轄考區具體考務工作,具體事宜由學位中心另行通知。

5. 考試安全和考風考紀

各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領導與管理,認真貫徹落實考試有關規定,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2013年全國聯考安全工作方案。要強化責任和監管,落實涉密管理要求,确保試卷、試題安全。要嚴肅考風考紀,營造誠信考試的良好環境,切實維護考試工作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考試科目

參加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簡稱“GCT”,Graduate Candidate Test的英文縮寫),“GCT”試卷由四部分構成: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外國語運用能力測試(分為英語、日語和俄語)。試卷滿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每部分為45分鐘,中間不休息。

考生的“GCT”成績有效期暫定為一年。專業課程考試:專業課考試及綜合面試。由各個院校自行出題和考核,着重考核考生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潛在素質、崗位經曆和業績。

考試方式

全日制工程碩士生實行1月份的全國統考。

2013年考研統考初試時間: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月7日進行)。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7日,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确定,不超過14:30)。

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在職工程碩士生入學考試采取兩段制考試方式。第一階段為10月份的全國聯考,所考科目的命題及閱卷工作委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統一組織;第二階段為各培養單位自行組織的考試,第二階段的考試工作須于12月31日前全部結束。

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2012的工程碩士:

1、2009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2、2008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曆。

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

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能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考軟件工程和集成電路工程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結合軟件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後,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名方式

1、7月初登陸本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網進行網上報名;

2、7月中旬到指定報名點現場确認;

3、10月末參加工程碩士聯考GCT考試;

4、12月參加學校組織的綜合測試(複試)。

網上報名

在職考工程碩士必須參加GCT考試。GCT考試報名分為兩部分,首先進行的是網絡報名,然後才是現場确認。

1、網上報名的時間

在網上進行報名是整個GCT報名工作的第一步,一般為每年的7月初,2012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含GCT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6月25日-7月10日,準備參加GCT考試的考生必須登錄到“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的“在職聯考網上報名”頁面,按要求填寫相應信息并上傳電子相片(電子相片有嚴格要求,具體要求可查看本站内容),即可完成網上報名。

網上報名成功之後,考生打印報名系統生成的《2012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憑此表及攜帶二代身份證進行現場确認。

2、網上報名的步驟

(1)注冊基本信息;

(2)上傳本人護照标準電子照片;

(3)填寫基本信息;

(4)填寫報考信息(報考碩士學位類别、招生學校、專業領域等);

(5)選擇考試地點及現場确認點信息。

注意,每個注冊的用戶名,隻能填報一次(即對應一個報名編号),在您所選擇的現場确認點(如:中山大學)的管理員将您的報考數據和電子照片下載至現場确認點服務器前,您可對上述5項報名步驟中的前3項進行修改;4,5兩項不能修改。如需修改4,5兩項,則需要您重新注冊新的用戶名和密碼後,系統會為您生成新的報名編号,再行填選。

現場确認

2012年工程碩士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後,打印報名系統生成的《2012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在7月13日至16日期間到各省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現場确認點繳納報名費、驗證、确認報名信息。

現場确認時,考生須持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或護照)、學曆和學位證書以及《2012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到各省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現場确認點,繳納報名考試費,核驗并确認報名信息。報名信息經考生簽字确認後,一律不得更改。

專業領域

085201機械工程、085202光學工程、085203儀器儀表工程、085204材料工程、085205冶金工程、085206動力工程、085207電氣工程、085208電子與通信工程、085209集成電路工程、085210控制工程、085211計算機技術、085212軟件工程、085213建築與土木工程、085214水利工程、085215測繪工程、085216化學工程、085217地質工程、085218礦業工程、085219石油與天然氣工程、085220紡織工程、085221輕工技術與工程、085222交通運輸工程、085223船舶與海洋工程、085224安全工程、085225兵器工程、085226核能與核技術工程、085227農業工程、085228林業工程、085229環境工程、085230生物醫學工程、085231食品工程、085232航空工程、085233航天工程、085234車輛工程、085235制藥工程、085236工業工程、085237工業設計工程、085238生物工程、085239項目管理、085240物流工程。

考試大綱

1.語言表達能力測試介紹

部分的知識背景涉及自然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在測試考生知識面寬廣程度的基礎上,注重對考生在學習與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方法的測試,注重對考生獲取知識和表達能力的測試。

語言表達能力的層級語言表達能力由低到高分為四個層級,依次是識記、了解、理解和應用,且高一級的層次要求覆蓋低一級層次的要求。

2. 數學基礎能力測試介紹

數學基礎能力測試所涉及的知識有:算術、代數、幾何、一元微積分和線性代數。

(1)算術

數的概念和性質,四則運算與運用。

(2)代數

代數等式和不等式的變換和計算。包括:實數和複數;乘方和開方;代數表達式和因式分解;方程的解法;不等式;數學歸納法,數列;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和概率等。

(3)幾何

三角形、四邊形、圓形以及多邊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角度、周長、面積等計算和運用;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柱體等各種規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和運用;三角學;以及解析幾何方面的知識。

(4)一元微積分

(5)線性代數

3.邏輯推理能力測試介紹

題目内容廣泛地涉及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等背景知識,但不是針對特定領域具體專業知識的測試,而是對考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考察,即考察考生利用已具有的常識、技能、詞彙等進行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說來,就是給定人物、地點、事件中間的任意關系結構,要求考生理解這些關系并由此獲得新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确判斷。每道題目包括相關關系及條件的描述和問題的提出。

四、題目分為六類:

(1)由前提确定結論型

題幹所給已知條件是前提,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選定合乎邏輯的結論。

(2)由結論尋找前提型

題幹所給的是結論,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尋找能得到此結論的前提。

(3)加強前提型

題幹中有前提有結論,但題幹中的前提尚不足以推出結論,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尋找補充前提,以得出題幹中的結論。

(4)反駁型

前面三種類型都是用推理進行證明。原題幹中的前提真,或者經補充前提而使前提充分真,那麼,可以演繹證明結論必然真,或者歸納證明結論非常可能真。由結論真尋找前提也是一種證明。反駁可以反駁論題(推理的結論)、反駁論據(推理的前提)和反駁論證方式(推理形式)。

(5)類比型

主要有:推理形式的類比、邏輯錯誤的類比和邏輯方法的類比。

(6)語義分析型

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對日常語言表達的較為複雜的内容和含義有敏捷而準确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4.英語運用能力測試介紹

英語使用能力考試命題範圍的水平相當于四年制大學非英語專業畢業生應達到的水平。着重測試考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求考生熟練掌握4000個以上的英語詞彙和基本語法内容。考生需具有一定的閱讀、寫作和口頭會話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和工作背景知識。

詞彙與語法結構主要測試考生的基礎詞彙及基本的語法規則。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測試考生英語的閱讀、理解、分析和判斷能力。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并具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和知識背景。4段短文中,其中1段為科普内容,1段為有關中國的報道。完型填空主要測試考生對詞彙和語法的掌握程度,語法内容包括冠詞、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分詞、不定式、從句、時态、語态、倒裝和虛拟等。同時,考生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彙與語法的比例為1:2。會話技能主要測試考生使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的能力,這些會話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常見情景,測試考生理解會話的情景、把握對話人的角色以及掌握英語口語習慣用法的能力。

調劑條件

按照國家學位辦(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規定,持有當年GCT有效成績(兩年有效)的考生若未被當年報考學校錄取,可以向任一工程碩士培養單位申請旁聽課程、跟讀學分,第二年參加培養單位專業課考試和相關測試。通過測試并滿足該培養單位入學要求者可正式加入學籍(一般被稱為“調劑”或“轉錄”)。

必須具備調劑資格的基本條件:

1、如參加了全國2007年或2008年在職碩士統考的學員(主要是參加GCT考試的考生,2007年的成績2008年有效,2008年的成績到2009年有效),持有成績單原件。

2、當年沒有被報考學校錄取的,或已被報考學校錄取但未報到就讀的(應有報考學校退學證明)。

3、當年考試沒有違紀(成績有效者)。

4、原則上最好有學位(大部分學校不接受無學位調劑)。

注:高校教師和風景園林成績當年有效,不能參加調劑。

自2010年起,教育部學位辦出台了關于工程碩士調劑的新政策:

1.GCT成績有效年限,由原來的兩年更改為一年;

2.調劑範圍也有全國調劑更改為不能跨省(直轄市)調劑。

常見問題

1、全日制工程碩士跟GCT工程碩士一樣嗎?

不一樣。全日制工程碩士是作為彌補學術型碩士的不足,取代學術型碩士而産生,有“雙證”(畢業證、學位證)待遇,培養方面要求學校有實踐培養基地,比原來的學術型碩士培養要“貴”,比GCT工程碩士要求有更多的培養時間且畢業時多了一個重要的研究生學曆證書,所以比GCT工程碩士層次要高。

2、怎樣才能取得學位?

通過GCT考試和院校自行組織的考試,正式進入院校。

達到了工程碩士培養目标的基本要求,修滿學分,課程考試合格。

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論文從開題到答辯一般時間不少于1年半。但從入學開始到論文答辯最長不得超過5年。

3、頒發什麼學位

國家承認的正式學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碩士學位證書是否對學生學習方式是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進行标注?

碩士學位證書作為表明持有人所達到的學術水平的證件,并不對其學習方式是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進行标注。

4、能否跨專業報考

可以,但需單位證明(證明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與你所報考的專業有相關性)。

5、學習年限

學制2—5年,一般課程學習約1-1.5年,畢業設計或論文約1- 1.5年。

6、工程碩士學費

學費由各院校自行确定,一般為2.5萬元至4萬元之間。其中包括課程費用和論文輔導費用。

7、沒有學士學位能否報考工程碩士

原則上,參加GCT考試的都需要具備學士學位。但是從政策層面來看,沒有學士學位的考生,一樣可以報考GCT,主要的困難是在錄取的時候。根據規定,錄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曆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不得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10%,錄取人數自行确定的高等學校不得超過錄取總人數的10%。

若培養單位在水利工程、測繪工程、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工業設計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等領域招收工程碩士生,錄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曆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所占比例可單列,但不得超過該領域當年錄取人數的20%。

農業推廣、獸醫碩士專業錄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曆而未獲學士學位的人數,不得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20%,錄取人數自行确定的單位不得超過錄取總人數的20%。

8、工程碩士和工學碩士的區别?

關鍵詞:單證 雙證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在招收對象、培養方式和知識結構與能力等方面,與工學碩士學位有不同的特點。在職工程碩士隻有學位證沒有學曆證,而工學碩士具有雙證。

9、在職工程碩士的社會認可度怎樣?

關鍵詞:含金量

由于在職工程碩士拿到的隻有學位證,企業對在職工程碩士的市場認可程度略有差異。

上海交大繼續教育學員培訓部高層培訓中心項目主管顧巍表示,随着近幾年報考人數連年上升,其認可度和求職地位也逐漸上升,很多企業不再苛求學曆證書,而是更關注專業學位證書本身的含金量。

GCT Online

GCT考試網(GCT Online)面向全國考生提供2013GCT報名、考試大綱、考試時間、GCT成績查詢、GCT曆年真題解析及在線咨詢服務,由唯一國家指定GCT考試輔導機構主辦。

培養方式

針對工程碩士的特點,采取特殊的教學方式,是國家培養人才的探索。

招生簡章

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培養目标】

培養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系統的掌握某—門工程專業知識和工業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懂得現代工程經濟和現代工程管理理論,掌握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手段,并能綜合應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生産實際問題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入學條件】

1、從事或有志于從事相關工作,希望系統學習并提高相關專業技能的在職人員。

2、欲申請碩士學位者,須通過全國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考試(GCT)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獲得學士學位後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

【報名材料】

報名所需資料:畢業證、學位證、身份證複印件各兩張及一寸免冠照片(藍底彩色4張)。

【課程設置】

學位課:科學技術哲學概論、外語、運籌學、管理學基礎、工程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

必修課:工業工程基礎、生産與運作管理、質量管理與質量工程、項目管理、人因工程學;

選修課:知識産權法(限選)、計劃與控制技術、現代制造技術、經濟法與合同法、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管理經濟學、工業工程英語、管理溝通、計算機網絡工程、财務管理實務、現代物流與供應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融資與風險管理、項目管理實務。

上述課程設定為學位課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課程學習總學分一般為32學分左右。

【證書】

1、結業證書:學員修完規定的全部課程并且考試成績合格,可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2、碩士學位證書:如欲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者,需通過國家規定的工程碩士入學考試(GCT)并被北京理工大學正式錄取的學員,補齊剩餘學費,按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且考試合格,并通過論文答辯者,頒發北京理工大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