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銀瓶

嶽銀瓶

南宋名将嶽飛之女
嶽銀瓶,一說其本名為嶽孝娥,相傳是南宋名将嶽飛的女兒,排行在二。嶽銀瓶之名不見于《宋史?嶽飛傳》。《說嶽全傳》提及嶽飛次女聞父兄冤死,欲為他們鳴冤不果,抱銀瓶投井而死,終年13歲,世稱為「銀瓶小姐」。除《說嶽全傳》外,其事迹在南宋詞人周密《癸辛雜識》和清代以來的杭州地方志均有記載。清末學者俞樾亦有一篇述及嶽銀瓶事迹的文章《銀瓶徵》。[1]
    本名:嶽銀瓶 别名:銀瓶小姐 所處時代:南宋

人物生平

據黃梅《嶽氏宗譜》、《嶽飛史迹考》記載,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嶽銀瓶被敕封為「至一正烈節女,清源妙行,仙宮通靈顯聖銀瓶娘子」。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西湖書院西廄設銀瓶像,俗稱「銀瓶娘子廟」。另外在嶽飛故居東南方,有一井名「孝娥井」,紀念嶽銀瓶為父殉難的孝行;河南湯陰嶽王廟側亦有一座「孝娥祠」。

2004年杭州市政府于西湖錢塘門重建風波亭時,亦在亭旁重立紀念嶽銀瓶的「孝女井」。

主要影響

又據黃梅《嶽氏宗譜》、《嶽飛史迹考》記載,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嶽銀瓶被敕封為「至一正烈節女,清源妙行,仙宮通靈顯聖銀瓶娘子」。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西湖書院西廄設銀瓶像,俗稱「銀瓶娘子廟」。另外在嶽飛故居東南方,有一井名「孝娥井」,紀念嶽銀瓶為父殉難的孝行;河南湯陰嶽王廟側亦有一座「孝娥祠」。

人際關系

父親:嶽飛

主要作品

《說嶽全傳》提及嶽銀瓶去世後,其鬼魂指引兄弟嶽雷逃難:

那嶽雷跌入湖中,自分必死。忽見銀瓶小姐頭戴星冠,身披鶴氅,叫聲:“二弟休慌,我來救你也!”就把嶽雷提在空中。再一陣風,将馮忠吹入湖心之中,吃了一肚子的清水,等得衆軍點了火去救時,眼見得不活了。

木魚書《銀瓶公主精忠旗平金番全本》則記載嶽孝娥乃宋朝名将嶽飛之女,因嶽飛抗金兵有功,宋皇封她為銀瓶公主,銀瓶公主深得魏皇後歡心,嶽飛被奸臣秦桧所害,被囚獄中,在臨刑前夕,銀瓶聞知,急忙進宮為父求情,趙構不聽谏言,執意下旨将嶽飛殺害,嶽家也被判被充軍廣西小梁王處,銀瓶保自家骨肉,親自監護南下,使秦桧之黨不敢動手,而昔日梁王柴桂與嶽飛因搶奪武魁而送命于馬下,其遺孀柴王妃及子女從此耿耿于懷,與嶽家不共戴天。柴王妃待嶽家到來後,先以宋太祖武德天子曾有充軍者皆要打殺威棒的遺命,下令将嶽家十五歲以上者各責以殺威棒,銀瓶因其母年邁,其嫂鞏金錠(嶽雲妻)剛産孩子不久,銀瓶毅然替刑受責三百殺威棒,三暈三醒,反複陳述嶽飛功績,一直堅持到刑完,震驚了柴王妃母子,恰逢此時苗王外甥黑蠻龍攻打柴府,黑蠻龍是嶽雲盟弟,得知柴王妃屈打嶽家上下,興兵廣西,要求柴府放人,柴王妃暫時保留嶽家老小,而後梁紅玉又及時趕到調停,揭露秦桧陰謀,激起三夫人同心抗金,金人撕毀和約南下,擊敗張俊宋軍主力宋高宗急火攻心駕崩,魏皇後立太子宋孝宗登基,垂簾聽政,親自手繡精忠旗送到廣西,嶽夫人深明大義,梁紅玉挂帥北征,銀瓶為先鋒,擊破金邦入侵,銀瓶返回臨安後,祭奠亡父後,投井殉身,朝廷追封其貞烈節女,鄂國公主。

潮劇則有劇目《銀瓶公主》,前半部與《銀瓶公主精忠旗平金番全本》大緻相同,一般隻演出銀瓶公主為嶽飛求情部分,在劇中痛陳奸臣禍國殃民罪迹,詳數父王嶽飛保國抗敵之功,請宋皇以社稷百姓為重,切不可輕信奸臣,一念之差殺害精忠報國,擎天巨柱之父帥嶽飛。否則,國破家亡,那時懊悔已來不及。趙構不聽谏言,執意下旨将嶽飛殺害,一代英雄,宋室江山,就此喪在奸臣手裡,此劇唱腔委婉動人,為潮劇名篇。

潮劇另有劇目《嶽銀瓶》,其中《嶽銀瓶》将嶽銀瓶描寫成繼承父志、抛開家仇的巾帼女将。秦桧為斬草除根,矯旨抄捕嶽家滿門,嶽飛之女銀瓶率弟嶽雷聞訊逃走。嶽雷上牛頭山投奔嶽飛部将牛臯,銀瓶則經曆了層層險阻,幸得原為搜捕她而來的大理寺校尉阮志良明捕暗護,才潛入臨安,投奔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懇求為父鳴冤雪恨。最終在魏皇後和梁紅玉幫助下,救出嶽夫人,母女相見。嶽夫人痛叙前事,梁紅玉曉以大義,銀瓶終為所動,轉而說服嶽雷,重舉嶽家軍大旗。最後,高宗親自駕臨,欽令銀瓶挂帥,統率三軍,繼承父志,力争“還我河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