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曆史故事
昭君出塞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歸附漢朝,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并三次進長安入朝,向漢元帝自請為婿[1]。王昭君聽說後主動請求出塞。她到匈奴後,被封為“甯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征她将給匈奴帶來和平、安甯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中文名: 外文名: 發生地點:漢朝 主要人員: 中文名稱:昭君出塞 時間:公元前54年 相關組織:西漢、匈奴 釋義:中國曆史故事 來 源:《後漢書·南匈奴傳》

時代背景

昭君是公元前33年(元帝竟甯元年)出塞的。那時,漢與匈奴兩族之間的關系已和漢初不同。從公元前206年漢高帝劉邦立國到昭君出塞的一百七十多年間,漢匈之間的關系時弛時張。武帝即位(公元前140年)以前,漢朝對匈奴的政策是和親,因為那時國力微弱,和親為的是以忍讓換取邊境的暫時安甯。武帝即位以後,由于國力充實,遂由和親政策改變為戰争政策,以防禦性戰争作為解除匈奴貴族入侵和威脅的手段。經過幾次決定性的戰役,匈奴接連大敗,到武帝末年,“匈奴孕重堕殰,疲極,苦之,自單于以下常有和親計”。後來再經過公元前71年漢與烏孫(遊牧于今伊犁河上遊的一個部族)的聯合出擊,匈奴再次慘敗,屬部也乘機起來向它進攻,于是“匈奴大虛弱,諸國羁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從此,匈奴再也無力和漢朝對抗,時在昭君出塞前三十九年。

公元前60年以後,匈奴統治集團發生内讧,先有五單于争立,繼有郅支單于(郅音至)與呼韓邪單于的對抗。呼韓邪在和郅支的鬥争中失敗,被迫由單于庭出走,因怕受到漢朝和郅支的兩面夾攻,故争取主動,與漢聯合。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南下,并親自入漢觐漢帝;随後留有居今黃河河套北面賽下,由漢朝派兵護衛他。這便扭轉了自漢初以來約一百五十年(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即位--51年)漢匈兩族間的敵對局面,建立了和平友好的關系。這是匈奴關系的根本轉變,時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

時仍在漠北的郅支,初見呼韓邪投漢,深怕遭到呼韓邪與漢朝的聯合進攻,所以也遣使入漢奉獻(公元前51年及50年)并送侍子,以示友好。後見漢朝出兵谷支助呼韓邪,自度無力統一匈奴,乃向西(今伊河流域一帶)發展,與漢決裂,索還侍子,并殺死漢使者谷吉。旋為漢之使護西域騎都尉甘延壽及副校尉陳湯所殺(公元36年)。于是匈奴與漢的敵對勢力終被消滅,時在昭君出塞前三年。

“郅支既誅,呼韓邪單于且喜且懼”。喜者,以郅支已誅,政敵消除,無複後患;懼者,以郅支作為一個牽制漢朝的力量既不存在,自己原先在漢與郅支之間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已不能再有,而漢力威強,已身孤弱,今後或不免因得罪而滅亡如郅支。這種局勢促使他隻有進一步倒向漢朝才能确保安全。因此他上書言:“常願谒見天子,……今郅支已伏誅,願入朝見”。公元前33年(元帝竟甯元年)春正月,呼韓邪再入朝漢(這是他第三次入漢;第二次在公元前49年)。漢朝待他“禮賜如初”。在朝見期間,他自言“化願婿漢氏以自親”。元帝遂以宮女王嫱(字昭君)配他為妻。就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昭君出塞了。

故事梗概

有個宮女叫王嫱,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說漢元帝回到内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着馬,冒着刺骨的寒風,千裡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争,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争。

動機

昭君的出塞是自“請掖庭令求行的”(妃嫔居住的後宮稱為掖庭,掖庭令即管理掖庭的長官),也就是說出于自願前往,而不是被迫的。

《後漢書》的作者範嘩(音葉)說:“入官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是她自願出塞的動機。

然而有些線索表明,她出塞的動機,不僅限于狹隘的個人打算,還有比較脫俗的見識。昭君雖深居宮中,對于漢匈兩族關系的消息,不是全無所悉。史載: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冬,甘延壽、陳湯斬郅支單于首,“傳詣京師,懸蠻夷邸門”。

建昭四年春正月,“以誅郅支單于,告祠郊廟,赦天下。群臣上壽置酒。以其圖書(顔師古注引服虔謂“讨邦支之圖書”)示後宮貴人”。

建昭五年,呼韓邪單于上書說:“今郅支已伏誅,願入朝見。”

翌年“竟甯元年春正月,呼韓邪單于入朝”。元帝為了慶賀郅支伏誅和呼韓邪入朝而改元“竟甯”。

當呼韓邪單于要求“婿漢氏以自親”時,她便挺身而出,慷慨應召,自願扮演一個“和親使者”的角色,去肩負鞏固和加強漢匈友好關系之重大使命。這正足以說明她對于漢匈關系之必須和平團結,具有相當的認識。這應該是她的出塞動機的一部分。

曆史作用

第一,昭君出塞,在漢匈雙方都認為是一件政治上的大事,并很重視這件事。呼韓邪單于号昭君為“甯胡阏氏”(顔師古曰:“言胡得之,國以安甯也。”)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1954年在内蒙古包頭市召灣的漢墓裡,曾出土屬于西漢後期的“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陶片瓦當殘片,也說明漢朝對于昭君出塞這件事也是十分重視的。

第二,昭君的出塞,播下了漢匈兩族的和平友好的種子,因而在她死後,她的女兒須蔔居次雲,女婿須蔔當,仍秉承她的生平之志,繼續為漢匈兩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王莽執政以後,由于采取對匈奴的錯誤政策,如貶改“匈奴單于印”為“匈奴單于章”,拟大分匈奴為十五單于及妄斬匈奴侍子登等等,造成漢匈關系的緊張。發展到公元11年(始建國三年)以後,匈奴單于便發左右部兵馬進擾北方地區,王莽也動員三十萬衆準備反擊,雙方劍拔弩張,戰争一觸即發。這時雲、當二人便挺身而出,設法彌合。史載公元13年(始建國五年),烏珠留單于死,雲、當欲與漢和親,又素與鹹友好,故越輿而立鹹(輿與鹹俱為烏珠留之弟)為烏累若鞮單于。烏累既立,雲、當遂勸他與漢和親。公元14年(天鳳元年),雲、當派人到西河塞(在今内蒙古準格爾旗)下求見和親侯王歇(音吸)。王莽因命歇及歇弟諷(音薩)使匈奴,賀單于初立,并賜黃金、衣被、缯帛。在雲、當的居中斡旋及單于的努力下,漢匈關系複呈現出一線光明。但因“其後莽複欺詐單于,和親遂絕”。雲、當對漢匈關系的彌合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盡了最大的努力。

第三,王莽時,漢匈雙方交涉大多是通過昭君的家族關系來進行的。而王歙之所以被任用為和親侯和王飒之所以被派遣為出使匈奴的使節,很明顯是因為他們與昭君有親(歇、飒俱為昭君之兄子)。公元15年(天鳳二年),莽複遣王歙與五威将王鹹等送還前所斬匈奴侍子登,單于遣雲、當子男大且渠奢(大且渠是官号,奢是名;且音沮)至塞迎。公元18年(天鳳五年),烏累單于死,呼都而屍若鞮單于立,為了再一次争取漢匈關系的和好,複遣大且渠奢與雲女弟當于居次子醯椟王(醯音兮,椟音獨)奉獻至長安。莽以其庶女妻大且渠奢,又欲出兵輔立奢為單于,會莽被誅,雲、當亦死。從這裡可以看到,當時代表漢匈雙方出面居中折沖的人物;如須蔔居次雲、須蔔當、大且渠奢、當于居次之子醯椟王等,或是昭君的女、婿,或是昭君的外孫,總之都是昭君的親屬。因而可以看出昭君在漢匈關系中原來地位的重要及其所遺留下來的深遠的影響。

文化

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

史書記載

《漢書·元帝紀》關于昭君記載如下:竟甯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诏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呼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複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甯,賜單于待诏掖庭王嫱為阏氏。”

《漢書·匈奴傳》關于昭君記載如下:郅支既,呼韓邪單于且喜具懼,上書言曰:“常願谒天子,誠以郅支在西方,恐其與烏孫俱未去臣,以故未得至漢。今郅支已伏,願入朝見。”竟甯元年,單于複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皆倍于黃龍時。單于自言願胥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塞史卒,以修天子人民。

戲曲

元代著名劇作家馬緻遠的《漢宮秋》,郭沫若先生的曆史劇《王昭君》,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曆史劇《王昭君》,琵琶獨奏的《昭君出塞》,潮州弦詩樂《昭君怨》、《塞上曲》,福建南音《聽見雁聲悲》,關漢卿《哭昭君》雜劇,吳昌齡《月夜走昭君》雜劇,明陳與郊《昭君出塞》雜劇及明人《和戎記》傳奇。川劇有《漢貞烈》,亦分折演出,秦腔、同州梆子有《昭君和番》,滇劇有《王昭君》,河北梆子、湘劇、徽劇均有此劇目。

小說

東漢蔡邑的《琴操》

晉人葛洪的《西京雜記》

南北朝時王褒《明君詞》

台灣作家高陽先生創作的《王昭君》

秭歸作家,甯發新的《一代名媛王昭君》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裡處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村,在湖北省興山縣,城西三公裡處。背倚紗帽山,前臨香溪河,清幽恬靜,如錦似秀。自古以來,地靈人傑的奇山秀水,孕育了絕代佳人王昭君。村以人名,人以村傳。神奇和傳說,使千年古村,成為名揚四海的古漢文化遊覽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