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筆記本

IBM筆記本

系列筆記本
IBM筆記本是IBM公司研發的系列筆記本。該筆記本共分為:R系列、X系列和T系列。R系列适合經常需要旅行的用戶,其體态輕盈,最小旅行重量僅2.4公斤,攜帶性高。X系列專門為那些很少面對辦公室的商務旅行用戶設計,具有高移動性、高性能特性。其中X系列中的X40是市場上IBM筆記本中最輕薄的一系列産品,充分體現了其Extreme portability(完全超輕、便攜)的設計初衷。[1]T系列定位于适用于辦公室或商務旅行途中進行工作的移動計算用戶。與超輕薄的X系列相比,T系列含有更加均衡成熟的設計因素,T系列完美演繹了Thin and light for Travel(性能與便攜性的完美結合)理念。T系列是市場上IBM筆記本中最具代表性的高配置筆記本産品。2005年IBM将PC業務出售給了中國聯想集團。
    中文名:ibm筆記本 外文名: 所屬品牌: 産品類型: 側重點:商務 現狀:被聯想收購而退出市場 系列:R系列、X系列和T系列

曆史發展

世界第一款筆記本電腦的産出并非出自IBM之手,而是TOSHIBA在1985年推出的的T1100型筆記型計算機。在T1100推出的第2年,也就是1986年,IBM終于推出其第一款自行研發的筆記本電腦——IBM PC convertible 5140。雖然其處理器也不過是Intel 8080,主頻4.77MHz,内存256K,但增加了兩個3.5英寸軟驅作為存儲器。而最具創新的地方就是内置了電池,不僅成為世界上第一台完全通過内置電池工作的計算機,而且也為以後筆記本确立了内置電池的設計規範。

這是IBM在筆記本領域的第一次創造性的提出了内建電池的概念,使計算機産品終于可以脫離交流電源而獨立工作。這也對整個筆記本行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内建電池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标準設計。

從convertible 5140之後,IBM的筆記本電腦業務步入正軌。随着英特爾80386處理器的發布,IBM本機也進入了長達2年的386時代。

1990年推出的PS/55 5535-S是第一台采用STN彩色顯示器的筆記本,同時采用了Intel 386處理器,它擁有16MHz主頻、2MB内存、40MB硬盤,性能與5140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PS/55note C52則是PS/55系列的巅峰之作,它在外觀上已經與現代的ThinkPad筆記本十分相似。它采用了Intel 486處理器,擁有25MHz處理器,TFT顯示器、60/120MB硬盤,并開始具有IBM獨創的TrackPointII指點杆鼠标。

在PS/55note系列筆記本上有着很多如今ThinkPad依然保留的特色。比如方便易用的TrackPoint和完美的屏框設計。

“指點杆(TrackPoint)”的問世堪稱筆記本電腦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不僅體積小巧,能夠被輕松安置在任何尺寸的鍵盤上;而且使用簡單靈活,甚至在熟練以後,您能用TrackPoint來打幾盤CS呢。TrackPoint位于ThinkPad鍵盤的中央,用戶的手指不必離開鍵盤就能方便地操作,這在大量的文字編輯的時候尤為方便(你的雙手根本不需要離開鍵盤去找鼠标)。相比筆記本電腦中的另一種鼠标操控裝置——觸摸闆, TrackPoint在操作時不需要手指來回移動,因此點擊位置更加固定,操控精度更高。

TrackPoint發展到如今,已俨然成為了ThinkPad的象征,完美經典的設計令其成為其他品牌效仿的對象。比如DELL、TOSHIBA、HP等等都有類試TrackPoint的設計。

1992年,IBM推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ThinkPad 700C。ThinkPad 700C的屏幕率先采用了當時最大的10.4英寸彩色TFT面闆,同時搭載了當時最大的120MB的硬盤。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并為此設計了ThinkPad 750P/360P型計算機。ThinkPad 750P/360P創造性的提出了手寫屏幕的概念,開創了平闆電腦的先河。

同年1995年發布的IBM ThinkPad 750C筆記本電腦随着人類曆史性的壯舉進入了太空,成為世界第一款進入太空使用的筆記本電腦。750C是首款支持底座的筆記本電腦,底座的設計大大擴展了筆記本電腦的外圍設備的互聯能力和靈活性。

94年11月,IBM推出了ThinkPad 755,世界上第一台内建CD-ROM的筆記本誕生。

1995是IBM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裡,IBM連續推出了三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筆記本電腦,分别是ThinkPad 701C、ThinkPad 755CDV以及ThinkPad 850。

1995年)的6月,IBM另外一款具有創新意義的機型——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誕生,這是第一款内建了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并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錄視頻信号。

2005年5月,IBM将PC業務出售給了聯想,并且授權準許聯想在後續産品中繼續使用IBM商标。根據授權,聯想已經于2006年10月以後的生産的thinkpad系列筆記本停止使用IBM商标,并啟用了lenovo标志。因此IBM筆記本準确的說法應該是thinkpad筆記本。但是由于IBM筆記本長期以來積累起來的良好口碑,國内一般習慣于繼續稱其為IBM筆記本。

系列

R系列

R30是R系列的第一款機型,其中頗受争議的左切角設計也采用進來。R30采用的P3 1G仍然是老款的銅礦CPU即0.18微米技術生産的256k cache和PC100總線,而同期的産品T23和A30都采用了圖拉丁核心的CPU。同時R30還是使用ALI的整合芯片組,共享内存的Trident圖形卡,但所有的型号都配有網卡和紅外通訊接口,同樣有ThinkPad著名的鍵盤燈ThinkLight,而且全部采用了XGA的13.3寸和14.1寸顯示屏,完全抛棄了原先的I系列的12.1寸SVGA顯示屏。另外,R系列也采用了ThinkPad現時各系列通用的UltraBay2000,除了原先的UltraBay2000的功能外,它還可以在這個裝備中放入如Palm這樣的PDA同步,以及接入一個數字鍵盤,這也是個不少的改進。重量方面,與原先的I系列基本上一緻,仍然是2.7KG左右,裝備了14.1寸顯示屏的機型可能會再重點。還有,盡管使用了ALI的整合芯片組,它仍然與新款的T23和A30一樣支持最大1GB的内存。

而到了R31,采用的CPU就變成了圖拉丁核心,同時主闆芯片組由原來的ALI變成了Intel的830MG,此款芯片組和X30采用的是一樣的,最大仍可支持1G的内存。R31和r30在外觀上沒有什麼改進,但都有一些缺點,其中USB插槽供電不足的現象比較突出。

R32是R系列中第一款P4m機型,除了硬件平台和R30/31有所不同,其他都沿用了R30/31的設計,但值得一提的是,R32是R系列中首款采用獨立顯卡的産品(ATI Mobility Radeon 16M),将R系列的顯示效果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R系列開始抛棄了低性能低品質的帽子。

迅馳平台的發布,在X31、T40上都得到了體現,而在R系列中,R40變成為了IBM低端迅馳産品的代表。R40機身和T30很相象,除了近身上藍色的Access IBM鍵之外,其他部分和T30簡直無法區分。相對于X31和T40,R40系列的硬件配置簡直眼花缭亂,IBM也充分利用了排列組合,将R40變成了有史以來IBM配置最複雜的筆記本機型,上有高檔的迅馳機型,下有低端的P4賽揚機型,充分将低價位消費群體再次細分。在IBM其它型号的筆記本上,不同配置之間的差别往往在CPU主頻、硬盤和内存容量、光驅的類型、預裝的操作系統以及網絡設備類型的區别,而R40不僅在這些硬件上有區别,甚至在很少變化的處理器類型、主闆芯片組的型号甚至是品牌、顯卡型号上都存在着不同。

R40系列中,R40e采用了P4/P4C處理器和845MP/ATI IGP 330M+ALI 1535芯片組,而機器型号為2684、2685開頭的R40e的顯示芯片雖然也是采用ATI Mobility Radeon,但這是ATI IGP 330M芯片組集成的顯卡,顯存為主内存共享形式。R40e雖然在顯卡3D性能上和采用獨立顯存的ATI Mobility Radeon R40沒有什麼區别,但是在磁盤及内存子系統方面的IGP 330M+ALI 1535的表現就不如R40采用的Intel845MP、855PM芯片組了,也因此R40e的整機性能會比其它R40低一個檔次,當然價格也會低不少。

2003年11月,R系列的最新機型R50發布,R50對于IBM的R系列是一個轉折點,主要因為是R50系列全部有長城國際生産而不是向原來的R系列一樣由台灣廠商代工,擺脫了R系列質量差的毛病,讓R系列做工變得更好,更能夠讓普通消費者接受,此外R50的外觀設計和T40/41十分接近,符合了流行趨勢,此外R50的配置不再是落後T系列一個檔次,而是接近T系列的發展水平,讓更多鐘愛T系列而因為價格願原因放棄的用戶在轉投R50旗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R50和T41同時采用了防止數據丢失的新型硬盤自動保護技術(Active Protection System),此項技術具有革命性的意義。當數據從磁片中存取的時候,硬盤更容易因為移動和跌落而受損。通過IBM APS系統,機載運動傳感器可以探測到筆記本電腦的加速移動(例如,當筆記本從桌子上跌落的時候),并主動鎖定磁頭。在ThinkPad硬盤下面還安裝了個隔層,進一步減弱筆記本和地面接觸的撞擊力。與不具備此功能的筆記本相比,硬盤保護能力是其它筆記本的四倍以上。此外,ThinkPad R50在無線技術和ThinkVantage技術集成方面也十分出色,低廉的價格能夠更大地迎合消費者的需要。

在發布R50的同時,IBM又公布了一款R50的至尊機型:R50p。R50p代替了已經停止生産并退出現役的機王A31p,開始擔任高端圖形工作站的角色,繼承以往A31p的一切待遇,但消費者買帳的不是很多,銷量不如任何一款其他R50機型,不過至少R50p的推出證明了R系列已經完全遠離走純低端路線,而是向高中低全面發展。

R50系列安排的十分合理,高端是R50p,中堅力量是R50,而低端産品就是R50e了。R50e的機身設計要比R50厚一些,重量也要相應地增加200g,配置上采用了855GM芯片組,整合了顯示芯片,降低了成本,但奔騰M1.4/1.5G+855GM+256M+30/40G的基本平台搭配是十分主流的,而價格卻隻有11000左右(4ZC/51C)。

R系列最新型号産品R51在04年4月15日已經發布。R51相對先前的R50系列來說,更加重視對商務應用的考慮,因此R51的大部分機型舍棄了原先機種搭載的ATI Mobility Radeon 7500/9000顯卡,而改為使用855GME集成顯卡。

對于處理器設計與采用,原先猜測R51将會直接換用Intel最新的Dothan内核處理器,但發布後而全部依然采用400MHz總線标準、1MB二級緩存的Banias核心Pentium-M處理器,R51選用Pentium-M處理器頻率跨度包括1.5GHz、1.6GHz和1.7GHz三種,由于R50已經停産而R50e在産,R51的上市其實是對現有R50系列産品的升級與補充,将R系列分為了低端和中高端兩大塊,低端隻要由R50e和少量R40e負責,而中高端完全由R51負責。但前幾天R51的一款機型CLC(奔騰M1.6G/256M/40G/14.1'XGA/ATI Mobility 7500/8xDVD)價格狂降3000元,現價為13500元,這将預示着R40e及部分庫存的R50将完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R51。

X系列

X系列是市場上IBM筆記本中最輕薄的一款産品,采用了底座分離式設計,充分減輕了機身的重量,成為移動辦公一族的首選。ThinkPad X系列中的X為extreme,即為“完全”移動。在2000年,市場細分,X系列是由原先的570系列與240系列發展而來的,将這兩款機器的優點帶進了X系列的設計思路,并完全抛開原來的外觀模式,重新設計,但從底座分離可以看到570的影子,由于570的13寸屏和240的10.4寸屏對于便攜性這個的感念來講有些大,而且12寸屏是個發展趨勢,因此将X系列的屏幕尺寸定在了12.1'XGA,在保證了良好視覺效果的同時又能擁有不錯的移動性。

第一台X系列是2000年推出的X20,它采用了低電壓的賽揚500/P3 600的處理器,在保持強大性能的同時又能夠增加電池使用時間。和T2x一樣,X20也開始出現了Ultraport接口,可以用來安裝攝像頭、藍牙、麥克風等等設備,不過由于X20(包括以後的X21/22/23/24),在主闆上集成了64/128M内存,使得X20/21最大支持内存隻有320/384M,而X22/23/24因為主闆芯片組的變化,可以最高直支持到640M。

X20/21無論是外觀還是内部,除了處理器頻率不一樣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相同的。比較遺憾的是,IBM在設計X20/21時并沒有将1394和紅外接口内置于機身,比較出乎人們的意料,不過總體來看,X20/21是相當成功的,并為後續産品奠定了相當好的基礎

2002年,IBM發布了X22,起初人們認為和X20變X21一樣,隻是主頻的變化,但是事實上,IBM對X22的主闆進行了重新設計,并且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圖拉丁P3m處理器、搭配以830MP芯片組,更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顯示芯片從原來X20/21的ATI Mobolity Rage大跨步到ATI Mobility Radeon,這在當時簡直是不能想象的,因為在同一時期,昂貴的T23也僅僅采用了S3 Savage IXC顯示芯片。但由于X22(包括X23/24)采用的ATI Mobility Radeon的顯存是SDRAM而不是DDR,因此帶寬受到了制約,同時也不能完全發揮出AGP4x接口的實力。 顯示芯片進行革新是好事,但随之而來的較高耗電量不得不讓經常移動辦公的人們頭痛,但是将電池容量增大後,情況就好轉了許多。而起X20/21所沒有的1394和紅外在X22上也出現了,并且從X22開始,就有了IBM沿用至今的内置無線網卡天線,可以随意将網絡設備進行擴展。

X22因為出色的性能和及十分适當的售價成為了一款經典機型,其實和T23一樣,都是在使用了新主闆芯片組後成為了經典,并且現在二手市場裡的X22仍然銷量很好。

X22之後很自然就是X23,X23比X22增加了藍牙模塊,同時在部分機器上使用的是超低電壓處理器(ULV),而X22是使用的低電壓(LV),而且将處理器主頻适當地提高。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改進。X23與X24在市場上很少能夠見到,主要是因為這兩款機器産量比較小,而且相對于X22,隻是換湯不換藥,無非是提高CPU頻率,其實是因為IBM想到了便攜商務性筆記本最重要的是電池使用時間,之後才是性能,而X22/23/24的推出有些和T2x系列定位重合,以至于經常有人問,是買X22還是買T23,這裡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那個ATI Mobility Radeon顯示芯片。

X30的出現讓喜愛X系列的人大吃一驚,因為它并沒有繼續采用Mobility Radeon顯示芯片,并且将主闆芯片組改為830MG,也就是集成顯卡。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但最後得出的唯一一個原因就是:省電。的确,便攜商務機需要的不是顯卡的性能,最重要的就是電池的使用時間,要購買便攜商用機,那麼顯卡性能幾乎可以成為忽略的選購因素。

X30相對于X22/23/24有以下幾點改進:第一是左切角設計,這是自30系列(R、T、A30)開始統一的設計風格了;取消了UltraPort,增加了并口(打印)口。這也是30系列開始的統一改變,UltraPort主要支持的設備有CF擴展、數碼攝像頭等設備,數碼攝像頭進行視頻會議還是很有好處的,而且這個設計也确實不占地方,實在不知道IBM為何要取消這個設計,也許他們覺得這個設計比較擺設,能用到Ultraport設備的人很少。在主機上增加打印口,X30能夠在保持和之前X系列大緻相同的重量的情況下增加這個接口,就當是這個和Ultraport抵消了;雙内存插槽。改良之後的X30主闆擁有兩個内存條插槽,支持目前最大512MB的單條内存,總共可以擴展到1GB的内存,足夠應付絕大多數的應用需求了。盡管X22/23/24也采用830芯片組,但上面說過,有一條128M是直接焊在主闆上的,隻預留了一個内存插槽;采用830MG芯片組。830MG芯片組性能和830MP是一樣的,但集成了顯示子系統,3D性能與T23的S3 Savage IXC 16相近;全新設計的X3 UltraBase。把UltraBay2000/Plus驅動倉設計到右邊,這是一個和現時的TRA系列相适應的一個人性化設計,因為T2x、A2x都将UltraBay2000設計到了右手位,這樣在通過UltraBay2000擴展外設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全新設計的外挂電池可以通過底座相同的接口加挂,使得X30可以獲得最大8小時的續航時間。但是在X30上沒有加入USB2.0接口,其實可以這樣說,X30隻是一個跳闆,因為X31将改變更多。   

IBM的X31,在上市之前就讓不少喜歡X系列輕薄便攜機的朋友充滿期待,雖然外觀和上一代X30一模一樣,但是整個内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重要的一點是X31成為了集成衆多移動技術的新産品,采用了迅馳平台(有些型号的X31不是迅馳技術,因為沒有安裝無線網卡或者采用了三頻網卡),還采用了USB2.0接口,并且在顯卡方面有所突破,抛棄了X30時代所采用的集成顯卡,轉而采用了ATI Mobility Radeon顯示芯片(此芯片不同于X22/23/24的顯示芯片),并且采用了新的顯卡引擎,顯存采用了16M DDR ,比以往的ATI Mobility Radeon性能有所提高,但是還是無法和主流的ATI Mobility Radeon 7500或9000相比,X31摘掉了X30 3D性能較差的帽子,更是難能可貴的是,X31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還保證了良好的電池使用時間。X31從發布到現在一直是IBM的熱銷機型,盡管有發熱量大、機器某些部位用料不足容易産生的斷裂之外,整體還是相當出色的。

但X31在現在12寸屏筆記本産品中仍然是比較重的,而且許多人日常辦公隻是進行文字處理、上網,并沒有其他的操作,X31的配置對于這些應用顯然有些浪費,而且X31的機身有些厚,如何能将X系列做的更小巧,便攜性更強。12月4日,IBM在日本發布了一款型号為X40的筆記本,大家第一感覺就是X31的升級版誕生了,但将X40的配置單拿到手後,才發現X40的設計已經将“更薄”作為設計的重點,重量上達到1.23kg,而将性能放到了第二位。從外觀上看,體積比x31更為纖巧,可以看出外觀機體架構作了重新的設計,為了追求更輕的重量,采用了超低電壓版的CPU,使用1.8寸小硬盤。X40就是IBM史上最具便攜性的筆記本産品。

X40其實是X系列的一個分支,對于用戶的不同需要, x31和x40在配置上和體積重量上完全不是一個比例,這兩款産品将同時存在于市場一段時間。X40是以便攜為主而忽略性能,X31是性能與便攜兼顧,但不管怎麼說,相對于IBM其他系列的筆記本産品而言,X系列在輕薄和體積方面做到了極緻,同時在規格配置指标方面,并不是非常的高。同樣技術條件下,IBM更多考慮的是Thinkpad X系列筆記本帶給使用者的便攜性能。

T系列

IBM Thinkpad T系列一直是中堅力量,出色的性能、優秀的品質、完美的設計,一直是IBM引以為豪的,但T系列從出現開始便價格不菲,其實T系列的前身600系列也是如此,600X發布時3萬多的售價着實讓喜愛IBM筆記本的用戶犯難,不過在人們認真權衡過之後,600X擁有了當年最佳的銷售量,同時獲獎無數。

ThinkPad T系列中的T取自“thin and light for travel”,強調着機動性和性能的結合。 T系列主要針對在辦公室和移動辦公的高級移動用戶,它在發布時的T20到現在的旗艦機型T42p,一直都保持着2-Spindle(硬盤+内置光驅)的風格,同時價格也是在IBM所有筆記本中算中高價位的,2000年T20發布時售價将近25000元,其實有個規律,就是T系列新機發布時的價格都沒有低于兩萬的,足顯其高貴品質。

在2000年5月,IBM發布了T系列的第一款機型:T20,它将600系列原本的13.3'XGA加大到14.1'XGA(低配T20仍為13.3'XGA),并且機身變得更加輕薄,厚度僅為33mm,而重量為2.36kg(低配T20為2.26kg),同時還加入了許多新的技術,例如在屏框上方增加了Ultraport插槽,可以讓T20支持Ultraport插口的攝像頭;加入了鍵盤燈的設計,讓使用中在黑暗中仍能夠看清鍵盤上的按鍵。改進也有很多:電池容量增大到38.8WH,延長了機器使用時間,同時通過IBM自帶軟件可以看到電池充電次數;音箱由在左右兩側的掌托移到了機身前下部(下圖中可清晰見到);取消了任何模拟按鍵,完全數字化。

T2x系列都在用着一個模具,因此從外觀上來看,除了不同的Logo,其餘都是相同的。T23對于T2x系列是一個飛越,它放棄了440BX主闆芯片組轉而采用Intel830系列芯片組,擺脫了100MHz外頻所帶來了帶寬狹小,支持133MHz外頻;最大支持1G SDRAM SODIMM筆記本内存(PC133),而BX芯片組隻支持最大512M;支持AGP4x;在機器後部又增加了一個USB接口,使T23的USB插槽總數為兩個;在高配T23中正式增加了無線設備天線+802.11b Mini pci卡,讓真正的移動辦公變為可能。随着主闆芯片組的更換,CPU也從原來銅礦核心的M P3升級為圖拉丁核心的P3m,二級緩存增大到512K(全速)。這些技術的革新意味着T23成為了繼600系列之後又一經典機型,但T2x系列有個通病,就是顯示芯片3D處理能力比較差,盡管采用了當時移動顯示芯片中先進的S3 SavageIX,并配以8M SGRAM,但是顯示效果仍然不理想,之後的T23采用了升級後的新版S3 SuperSavage IXC 16M顯示芯片,但是性能仍然與當時其他品牌筆記本上已經采用的GeForce 2 GO和ATI的Radeon不能相提并論,不過也正常,IBM本身就是商務機,又不是遊戲機。

在Intel于2002年發布P4m移動處理器之後,IBM也推出了第一款P4m筆記本:T30。T30一改T2x的設計思路,從主闆到機身結構都煥然一新,但正式這種“新”讓T30飽受争議。首先是加厚了機身,讓T30變得厚重起來,首要一個原因是P4m發熱量要比P3m高許多,為了給強勁的散熱系統更大的空間,将機身内部擡高。T30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出現了左切角的設計,有人說這種設計破壞了Thinkpad筆記本一向的美觀和整體性,其實這個切角沒有任何的作用,隻是要讓Thinkpad筆記本不顯得僵硬。此外還有一個和以往最突出的不同:采用了UltraNav。也就是Trackpoint+Touchpad的設計,許多人認為這是IBM向市場妥協,來迎合新的用戶的口味,增加更多的用戶群。

相對于T23,T30進步了許多,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這其中也包括重量和厚度,但T30犧牲厚度和重量是為了換取更好的使用舒适度和耐用性,其實IBM完全能夠将高性能的T系列做的很薄,随着奔騰M(Banias)處理器的發布,IBM最新款的筆記本T40發布了。

T40是IBM的第一款迅馳機型,一經推出便在業内引來了不少的反響。首先,它一改以往T系列的設計風格,推翻以往的設計方案,對T系列的架構做了重新設計。T40是首個采用最新的9.5mm厚度光驅(Ultraslim)的迅馳機型,使整機厚度僅有26mm,而且取消了左切角,使得整機顯得更加簡潔明快。在軟件方面,T40取消了以往的F11恢複系統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HPA恢複系統,它的無論是安全性還是功能上都要好于過去的F11恢複系統。

在性能和功能上T系列可以算是現在最好的筆記本電腦之一,不過它仍然給我們留下了不小的遺憾,首先,T40的做工相比以往的T系列有所下降,最明顯的就是位于光驅插槽的位置,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光驅插入主機以後留下的大縫隙,即便是最新的T41也沒有很大的改善,而且右邊鍵盤很空,用力一壓會下沉,其次,電池在安裝上之後會比較松動,同時電池上擋闆也不是很結實。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T系列一直沒有配備IEEE 1394接口,反而在R系列(部分機型)和X系列中均配備了1394接口,不知IBM是如何想的。

T40以及後來的T41和T42都沿用了UltraNav的設計,一直沒有對其進行改變。從T40開始,出現新頂級機型—T4Xp,處理器均采用當時最高主頻的奔騰M,同時硬盤采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快性能最強的7200轉2.5英寸硬盤:7k60。顯示芯片也均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産品(T40p:ATI Mobolity Radeon 9000;T41p/T42p:ATI FireGL T2)。這些昂貴的配件搭載在一起,當然整機價格也不會便宜,這三款T4Xp機型在發布時售價均在3萬以上。

T41在發布時在外觀、配置上幾乎和T40一樣,隻是T41的内存采用了333MHz的頻率,而T40隻有266MHz,并且在整機重量上T41也有一定地提升(T40為2.0kg,T41為2.2kg)。比較令人遺憾的是,T40電池松動、鍵盤右側下方空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光驅上方空隙仍然存在,在加上Ultraslim第二塊硬盤盒之後尤其明顯。今年5月,Dothan核心的奔騰M處理器發布,之後IBM發布了新版本的BIOS,T41通過刷新BIOS可以直接支持Dothan核心處理器,而T40因為總線原因而不能升級。

T41是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好的機型,穩重的外觀,卓越的性能,已經比較平民化的價格,再加上它在性能與重量上平衡點掌握的相當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但這不能阻擋T42的發布,但T42并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變得比T41更加的輕便。無論是在重量還是在機身厚度,都和R51很相近。T42 6YC的重量就達到了2.65kg,而采用14.1'SXGA+的9ZC重量降到了2.28kg,機身比T41要寬了一些阿,因為要配合15寸的液晶屏的面積。T42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使用了Dothan處理器,在其他配置上就沒有什麼變化了。機身的厚重使T42目前的銷售量不是很理想,但随着T41中一些型号的停産,T42将逐漸填補T41所留下的空白,不過人們是否接受這款形似R51的機器,就不得而知了。

T42p,這個現在市場上最高配的Thinkpad筆記本,憑借着它出色的性能、優秀的品質、極強的易用性和舒适性受到了不少人的矚目,許多人将T42p當作自己的夢幻機型,但因為自身消費能力有限而望而卻步,不過這正說明了IBM T系列越來越成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許多熱愛IBM Thinkpad筆記本的用戶都會為自己擁有一台T系列的産品而感到自豪,T系列會繼續堅持中高端的定位。T系列在2000年後的4年中作為ThinkPad的主力機種,它的演變過程很大程度上反應了ThinkPad的設計理念和筆記本電腦的進步曆程。從這個演變上來講,我們看到了ThinkPad的發展,不管T系列在以後将如何變化,它仍舊會是IBM Thinkpad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之一。

組合快捷鍵

IBM筆記本設計了一系列的快捷操作鍵來方便商務人士的使用。

Fn+F3 關閉LCD顯示屏,使屏幕無顯示。

Fn+F4 使系統進入挂起模式。要從挂起狀态恢複過來,按Fn鍵即可(不要按其它的鍵)。

Fn+F5 打開/關閉内置的無線網絡信号(IEEE 802.11無線網絡)。如果按下這個組合鍵,會出現一個無線信号控制窗口,列出當前可用的無線設備。用戶可以在這個窗口中快速更改這些無線設備的加電狀态。

Fn+F7 在液晶屏和外接顯示器之間切換顯示輸出。

Fn+F8 當屏幕分辨率小于實際的分辨率時,按此組合鍵可以将屏幕擴展打開或者關閉,使得屏幕顯示在正常模式和擴展模式之間切換。

Fn+F9 打開IBM ThinkPad EasyEject Utility程序,其中顯示下列按鈕:

Eject ThinkPad PC from X4 UltraBase: 如果筆記本電腦上接有X4 UltraBase底座,那麼會顯示該按鈕。通過這個按鈕可以使X4 UltraBase底座停用。

Run EasyEject Actions: 用戶可以選擇、停用和卸載連接到筆記本電腦上的外接設備。

Configure EasyEject Actions: 通過這個按鈕用戶可以打開IBM ThinkPad EasyEject Utility程序主界面

Fn+F12 使計算機進入休眠模式

Fn+PageUp打開/關閉ThinkLight燈

Fn+Home 增大屏幕亮度

Fn+End降低屏幕亮度

Fn+Spacebar 啟用全屏幕放大功能

SHIFT+NUMLK 啟用數字小鍵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