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

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機制
精神分析學派用語。個人在精神受幹擾時用以避開幹擾,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機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無意識狀态下使用。有如下幾種: 壓抑、升華、替代、拒絕、反應生成。升華生産性很強,因為升華的活動中,本我可以表達其攻擊性,自我無需耗盡能量阻礙這些沖動,而且運動員因為攻擊性活動受到愛戴。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将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中文名:防禦機制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性質:精神分析學派用語 用途:用以避開幹擾 提出:弗洛伊德

基本特征

防禦機制有以下幾個特征:

(1)防禦機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固然,我們時常會做一些意識的努力,但真正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進行的。

(2)防禦機制是借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于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禦機制和消極的防禦機制兩種。

(3)防禦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僞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沖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 自我防禦機制是借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于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4)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禦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态。

(5)防禦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

,也可以重疊地表達。例如,某工人在車間受到組長批評,于是說:“我才不在乎呢!”随後在工作中有意無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廢品以消心中之憤,就是合理化與遷怒的雙重作用。

主要方法

( 1 ) 壓抑 (repression)

弗洛伊德把壓抑稱作“整個精神分析理論結果的基石”。顯然它是最重要的防禦機制。壓抑是一種積極努力,自我通過這種努力,把那些威脅着自身的東西排除在意識之外,或使這些東西不能接近意識。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我們每個人都要使用壓抑。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無意識中都有不願意帶入意識的想法。壓抑看似有效,但它并不是無需付出代價的。因為壓抑是一個穩定、主動的過程,它需要自我持續地消耗能量。壓抑大量強烈的想法和沖動使自我沒有剩餘能量可以運作。沒有一個強大的超我,那麼一場維持穩定人格的戰鬥必将失敗。

例:一天夜裡,一個男孩看見父親毆打母親。事後被問及這次經曆時,男孩堅持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也許他并沒有撒謊。相反,或許是因為那一幕恐怖得讓他難以接受,因此将這個經驗壓抑于意識之外。

( 2 ) 升華 (sublimation)

升華是惟一真正成功的防禦機制。與壓抑不同,升華用得越多,自我的生産性越強。升華是可以将無意識沖動轉化為社會接受行為的渠道。如果你把攻擊性本我的沖動直接指向你想攻擊的人,那麼你将陷入困境。但把這些沖動升華為諸如搏擊性運動、對抗性運動之類的活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在我們的社會裡,攻擊性的 運動員被看成是英雄,并因為他們的行為而受到獎勵。升華生産性很強,因為升華的活動中,本我可以表達其攻擊性,自我無需耗盡能量阻礙這些沖動,而且運動員因為攻擊性活動受到愛戴。

(3)替代 ( displacement )

與升華一樣,替代将沖動導入一個沒有威脅性的目标。

例:一個女子遭受虐待後,無意識中會非常憤怒。如果向相應的目标發洩憤怒時不被接受或會導緻可怕後果,那麼她會把這些情緒指向她身邊的其它人,例如同事、孩子、父母。盡管這樣做會導緻其它問題,但是向威脅性小的人爆發憤怒,可以防止無意識的想法變成有意識發洩。

弗洛伊德認為許多不合理的害怕或恐懼都隻是象征性替代。

例:弗洛伊德的一位患者的兒子害怕馬。他推測,這個孩子是用馬的害怕代替對父親的害怕。

(4)拒絕 ( denial )

當運用拒絕時,我們指是拒絕接受某些事實的存在。和壓抑不同,拒絕不是說不記得了,而是堅持某些事情并不是真實的,盡管所有證據都表明其真實的。

例:一名深愛妻子的鳏夫在妻子死後很久,仍然表現得好像她還活着一樣。他在飯桌前給她留一個位子,告訴朋友們她走親戚去了。對這名鳏夫而言,跟清醒地承認妻子已經死亡相比,這種假裝更能讓他容易接受。

顯然,拒絕是防禦的一種極端形式。拒絕越多,與現實接觸越少,心理機能的運作更加困難。但在許多情況下,自我甯願借助于拒絕,而不讓某些想法進入到意識裡。

(5)反向形成 ( reaction formation )

在運用生成反應時,我們會按照與無意識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動,以躲開可怕的念頭或欲望。

例:一個女人總告訴别人她多麼地愛她的母親,實際上她在隐藏無意識中對母親的強烈憎恨。

(6)理智化 ( intellectualization )

對可怕事物進行自我控制的一種方法,在這些情感内容進入意識層面之前,就把它抹去了。用一種嚴格的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檢查自身的意念。而把某些想法帶入意識,或把它們保存在意識中,不造成任何焦慮。

例:一個女人想象他丈夫出了可怕的車禍,她反複地考慮系安全帶的重要性,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弗洛伊德學派的醫生可能會猜想,這個婦女在無意識中對她的丈夫懷有某種憎恨。

(7)投射 ( projection )

有時我們把一種無意識沖動歸為别人的,而不是我們自己的。這種防禦機制稱為投射。通過把沖動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可以擺脫這樣一個觀念:即我們自己持有這種想法。

例:我們拒絕承認自己有異常性欲,卻認為别人有。宣稱世界充滿猜疑和欺騙的人,無意識中承認他自己是猜疑别人的騙子。

相關案例

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将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關于自我防禦機制,首先由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後由他的女兒 安娜·弗洛伊德對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她的着作《自我和防禦機制》中強調“每一個人,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神經症患者的某種行為或言語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禦機制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征性的組成成份。”

隻要能夠運用這些防禦機制來維持平衡,而沒有表現出适應不良的行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态。隻有在不适當的時機,不适當地應用防禦機制以緻不論在自己内心安甯方面還是與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稱、不相和諧時才可以稱之為病态。如果一個人對任何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闆的、不加選擇的、公式化的防禦反應,便可以認為他是患了神經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