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翼行動

紅翼行動

美國在阿富汗戰争中所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
“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是美國在阿富汗戰争中所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2005年6月底,在阿富汗庫納爾省山區由美國海豹突擊隊第10分隊上尉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所領導的一次四人先期偵察和監視任務“紅翼行動”是美國海豹40年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執行任務的四名隊員中有三名陣亡,前去救援的美軍士兵中亦有16人犧牲,至今仍有許多沒有解開的軍事謎團。“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由海豹突擊隊第10分隊上尉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所領導的一次四人先期偵察和監視任務,時間是2005年6月28日。這四名海豹當時攜帶的是輕便的pro tec高強度塑料傘盔而非防彈MSA MICH系列頭盔。根據事先預定的行動計劃四人小隊任務是潛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庫納爾(Kunar)省阿薩達巴德(Asadabad)村莊西側外圍的山區,搜索基地組織一名高級指揮官本·沙馬克 的行蹤,在确認發現該基地分子目标的動向後再由駐紮在Bagram(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QRF(快速反應部隊)進行攻擊。
    中文名:紅翼行動 外文名:Operation Red Wings 别名: 名稱: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 地點:阿富汗庫納爾省山區 時間:2005年6月28日 結果:美軍行動失敗 參戰方:美軍,塔利班武裝 參戰方兵力:海豹4人,塔利班200人 傷亡情況:美軍19人陣亡,塔利班死亡700人 主要指揮官:美軍:邁克墨菲,塔利班:沙馬克

任務概要

“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由海豹上尉Michael Murphy(邁克·墨菲)所領導的一次四人先期偵察和監視任務,時間是2005年6月底。

這四名海豹當時攜帶的是輕便的塑料傘盔而非防彈MICH頭盔。根據事先預定的行動計劃四人小隊任務是潛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Kunar(庫納爾)省Asadabad(阿薩達巴德)村莊西測外圍的山區搜索基地組織一名高級指揮官本·沙馬克的行蹤,在确認發現該基地分子目标的動向後再由駐紮在Bagram(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主力攻擊部隊進行攻擊。

右圖人物分别為Matthew Axelson ,Danny Dietz ,James Suh , Marcus Luttrell , Shane Patton , Michael Murphy

隊員信息

四人小隊由海軍上尉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和三名海軍中士馬修·阿克塞爾森(Matthew Axelson,馬庫斯喜歡稱他為艾克斯)、丹尼·迪茨(Danny Dietz)以及小隊中唯一的幸存者馬庫斯·勒特雷爾(Marcus Luttrell)組成,勒特雷爾還是小隊的醫護兵,退役前被提升為上士。

當時馬修·阿克塞爾森和馬庫斯·勒特雷爾作為狙擊觀察手,丹尼·迪茨負責無線電通訊,邁克爾·墨菲統籌指揮。

行動介紹

行動開始時先由直升機利用夜幕的掩護将四名隊員送至目标區域外圍,再由隊員自己進入潛伏地點。不幸的是在進入觀察位置後不久觀察小隊的位置即被三個當地的牧羊人發現,海豹們遇到了綠色貝雷帽在第一次海灣戰争中遇到的相同的難題,是否要殺死這三個牧羊人。

鑒于當時的形式海豹們很難做出決定,最後不得不采取了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三人的生死,四人中馬修·阿克塞爾森主張為了安全起見殺死三人邁克爾·墨菲和馬庫斯·勒特雷爾主張放三人走(事後勒特雷爾稱之為他人生中犯的最大的錯誤),丹尼·迪茨棄權。

三個牧羊人獲釋後和海灣戰争中被綠貝放走得伊拉克人一樣馬上背叛了對海豹的承諾,将海豹的位置告訴給了當地的塔利班武裝。塔利班武裝立刻組織了150到200人的部隊對海豹潛伏的區域發起進

攻,除勒特雷爾其他三人先後陣亡,其中最壯烈的就屬隊長邁克爾·墨菲。由于當時海豹們位于阿富汗山區地帶遭遇圍攻後求救信号無法通過海豹攜帶無線電台發出,墨菲毅然爬出自己躲藏的掩體,爬到山頂開闊處通過衛星電話向基地求救,期間多處中彈,最後倒在爬回掩體的路上。鑒于他的英勇行為去年十月邁克爾·墨菲被授予國會榮譽獎章,而越戰之後另一位獲得這個獎章的邁克爾·蒙蘇爾(Michael Monsoor)就是那位在2006年9月29日伊拉克拉馬迪為救隊友舍身撲向手雷陣亡的海豹三隊隊員。

在三位戰友陣亡後馬庫斯·勒特雷爾也身負重傷,在躲過塔利班的武裝的追捕後被當地親美一方的村民收留,最終獲救。而負責行動的美軍指揮部在收到墨菲的求救電話後派出了由2架MH47支奴幹、2架AH64阿帕奇、四架MH60黑鷹組成的強大火力部隊前去支援,不幸的是其中一架支奴幹途中被武裝分子擊落,機上8名海豹以及8名160特種陸航團共16人全部陣亡。

在放走牧羊人2小時後,海豹們發現他們被大約140名塔利班戰鬥人員包圍。戰鬥中海豹隊員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作為掩護奮起反擊,但雙方力量過于懸殊,在交火後不久墨菲便決定向基地請求支援,并計劃撤退到相對平坦的區域利用村莊和地形的掩護撤退。

由于四人小組的位置位于阿富汗山區,無線電信号接收很差。負責無線電通訊的丹尼·迪茨一直位于小隊中地勢比較高的位置,不停的嘗試和基地取得聯系但都沒有成功。迪茨先後三次被子彈擊中,身中5彈後仍堅持作戰,直到第六顆子彈直接 擊中他的頭部後陣亡。

馬修·阿克塞爾森最先胸部中彈,後來又在頭部被打掉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向塔利班武裝人員用手槍射擊了大約2個彈匣後陣亡。

指揮官邁克爾·墨菲在戰鬥開始後不久就被擊中胃部,受傷後他繼續指揮小隊進行反擊。由于迪茨無法和基地取得聯系,墨菲毅然決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體,爬到山頂開闊處通過衛星電話向基地求救。雖然最終信号終于發出,但由于暴露在開闊地帶的塔利班火力之下,墨菲又先後被擊中胸部和背部,陣亡在爬回掩體的路上。

馬庫斯·勒特雷爾在戰鬥中被一枚在他身邊爆炸的RPG火箭的彈片擊中全身多處,震落到一個隐蔽的山谷失去知覺,但他也因此幸運地躲過了塔利班武裝的追擊,在艱難爬行很長一段距離從山上撤下來之後,被當地另一個親美一方村莊的村民收留。村民們不但沒有告發勒特雷爾并在塔利班武裝搜捕下保護了勒特雷爾,後來部落的長老将勒特雷爾手寫的紙條送到了位于村莊外很遠的海軍陸戰隊前哨站。幾天後,他被由遊騎兵和特種部隊組成的聯合拯救部隊成功救回。

2008年,美國海軍将一艘新近下水的導彈驅逐艦命名為“邁克爾·墨菲”号(USS Michael Murphy,DDG-112)以示對墨菲的紀念。

詳細過程

“善心”害死海豹

2005年6月28日,“海豹”四人偵察小組潛入庫納爾省山區的塔利班活動區,目标是搜尋當地的一支有200人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遊擊隊的行蹤。這個遊擊隊領導人叫沙馬克。多次策劃恐怖襲擊任務。被稱為“高價值目标”。

當四名隊員走到一個樹林時,與三個阿富汗百姓遭遇。隊員們将這三人扣押,然後讨論到底該拿這些百姓怎麼辦。結果四個人投票。一人棄權,一人贊成殺死,一人反對殺死。輪到隊員馬庫斯作關鍵決定了,馬庫斯說:“我可不想進監獄。”于是海豹們将平民們放了。

幾小時後,140名塔利班将他們包圍了。海豹們相信肯定是剛才放走的平民中有人向敵人報告了他們的行蹤。面對140名敵人。4名海豹們用手中的M4步槍與MK12狙擊步槍拼命抵抗,邊打邊撤。兩名海豹先中彈倒下。剩下的馬庫斯和邁克爾·墨菲分開突圍。邁克爾·墨菲身負重傷後仍射光彈匣中的子彈,直到被一枚火箭助推榴彈擊中滾下山澗。而在海豹們倒下的戰場上,同樣躺着35具塔利班人員的屍體。當後來國防部官員向陣亡的海豹隊員墨菲的父親說:“不要以為海豹們那麼容易倒下,當時他們身邊躺着35名塔利班。”墨菲父親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而在接到隊員的求救信号後,6月28日傍晚,搭載着救援部隊的MH-47 “支奴幹”運輸直升機飛往庫納爾。機上共16人,其中8人是“海豹”突擊隊員,另外8人則是第160特種航空團的機組人員。與此同時,另一隻特種小分隊也前往庫納爾做地面接應。 28日,庫納爾連降暴雨,在天色微亮中到達營救地點的“支奴幹”還沒來得及降落,就被早已埋伏在樹林裡的阿富汗武裝分子用RPG-7火箭助推榴彈擊中。

被擊中的“支奴幹” 勉強飛行了一英裡,最後在一個山坡上迫降。然而不幸的是,這個山坡十分陡峭,再加上暴風雨, “支奴幹”一頭栽進旁邊的溝壑中,飛機當場被一團火焰吞沒,機上16名成員全部遇難。

當時與“支奴幹”一同執行任務的美軍飛機馬上向總部報告了這一墜機事件。

僅僅4個小時,就有19名美軍喪生。

馬庫斯是四人偵察小組中最後的幸存者。他隻身殺出重圍,但忍着傷痛爬了一夜的他也是筋疲力盡,因為缺水,他不得不去舔自己的汗液。第二天早上,他好不容易發現了一條小溪,就在他貪婪地喝水時,發現溪對面站着一個拿着AK-47的阿富汗村民。那個阿富汗人看着他,伸出一個大拇指,直說:“美國人,OK!”然後他叫來幾個阿富汗村民,取走他的MK12

步槍,将他擡到了自己的村裡。

不久,塔利班像聞到獵物的狗一樣來到了這個村子。馬庫斯見到村民與塔利班在交談。心中暗想自己一定會被賣了。但結果讓他大出意外,村民非但拒絕交出馬庫斯,還為他包紮傷口,喂羊奶。

塔利班沒有放棄,他們躲在村外的路口,等着美國人上鈎。馬庫斯交給村裡的長老自己的東西,并說了一些隻有海豹隊員們才知道的暗語,讓長老派人去向美軍求救。

越戰後最大的營救

6月29日 庫納爾暴雨傾盆。收到“支奴幹”墜毀的消息,美軍馬上派出了大量的直升機飛往墜機地點,卻被暴雨所阻推後了24小時。

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塔利班發言人毛拉·哈吉米給美聯社打電話,宣稱他們活捉了一名“海豹”隊員。緻電新聞機構對襲擊負責是哈吉米一貫的伎倆,事實證明他聲明都包含很多誇張地成分,時常會謊報。

負責營救行動的美軍指揮官說:“他為什麼沒有拿出證據,這家夥又在說謊。”

美軍精銳士兵連環失蹤和死亡讓美國人極為惱火。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尋找失蹤的士兵。

據路透社報道,數十輛滿載美軍和阿政府軍的軍車開往墜機地點附近,12架直升飛機盤旋在庫納爾的上空,數百名士兵已經在墜機附近的山谷安營紮寨。對于塔利班在網上發布美軍直升機飛行員的屍體的錄像。美軍發言人傑裡·奧哈拉少尉說:“ 墜機附近的山區已經被我們重兵包圍,敵人不可能進入這一地區。我們即将在該地展開地毯式的搜索。”

6月30日晚,美軍終于到達“支奴幹”墜毀地點,找到了16名被燒得面目全非的美軍的屍體。這16名戰士最年輕的隻有20歲,年紀最大的40歲。他們的屍體被運往美軍在阿富汗最大的軍事基地巴拉格姆,随後将運回美國多佛。

7月2日晚,最後幸存的海豹隊員馬庫斯拜托的村民找到了駐守當地的美軍哨所,向美軍通報了馬庫斯還活着并在村裡養傷的情況。美軍連忙将他送到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負責營救的美軍指揮官仔細核對了村民的話。斷定他并不是說謊想把美軍引入陷阱。遂立即開展營救行動。

7月3日晚,美國空軍的A-10攻擊機在村子附近盤旋待命,兩架HH-60“鋪路鷹”搭載空軍救援隊(PJ)成員向村子飛去,由于當晚山谷裡起霧,能見度很低,兩架HH-60隻能在一定高度飛行,飛行員無法看見目标村子,A-10的飛行員立即用鐳射指示器标定目标村子,這時濃霧散去,HH-60的飛行員向村子飛去。到達村子上空,飛行員發現沒有供飛機着陸的空地,盤旋一圈後,終于發現了一個很小的岩架,正好位于馬庫斯所在位置的後方,飛行員把飛機的一個輪子搭在岩架上,供機上的空軍救援隊人員登陸。空軍救援隊人員在房子裡找到了馬庫斯以及救助他的村民默罕穆德 古拉比,由于馬庫斯穿着當地服裝,空軍救援隊人員為了确定其身份便問他:你最喜歡的超級英雄是誰?馬庫斯回答:蜘蛛俠!機上的空軍救援隊隊員向他伸出手:歡迎回家!馬庫斯被送上了飛機。救助他的村民第二天也被政府軍保護起來。

根據馬庫斯的口述,美軍在4日找到了兩具美軍士兵的遺體。他們是25歲的二等兵丹尼·戴茲和29歲的上尉邁克·墨菲。11日,美軍又找到了最後一名海豹隊員馬修·阿克塞爾森的遺體。

在曆時10天的營救中。美國人在庫納爾地區發動了猛烈的空襲,多個被認為是武裝分子的據點都被炸得粉碎。美軍共出動了包括AC-130攻擊機在内的150多架次,炸死600多名塔利班分子。

但庫納爾省省長阿薩杜拉·瓦法告訴法新社記者說,美軍空襲共造成當地17名村民死亡,包括一些婦女和兒童。當時是7月1日,先有幾名平民被空襲打死;随後,幾名村民前去察看,又被美軍扔下的炸彈炸死。美軍派人進村調查,到4日美軍終于不得不承認在1号的行動中有17名平民被炸死。

塔利班繼續心理戰

7月3日,塔利班發言人哈吉米通過衛星電話對外界說:“他(被俘虜的美軍士兵)健康狀況良好,就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将在未來兩到三天内公布他的一盤錄像。” 哈吉米威脅說,他們将處死這名美軍俘虜。不過自那以後就沒了下文,人們既沒見到哈吉米宣稱的錄像帶也沒有看到他揚言要張貼的照片。五角大樓認為沒有證據,對哈吉米的說法不予評論。哈吉米則說:“屍體”将是最好的證據,美國人等着收屍吧。哈基米還揚言道,在16名美軍精英全部陣亡前,塔利班武裝分子還親手結果了7名美國在阿間諜,他們身上都帶有衛星電話和地圖,并一直試圖同美軍保持聯絡。兩天後,他又宣布,塔利班已将被俘的美軍斬首。

相關信息

史上最昂貴的營救行動

後來,馬庫斯回到美國,寫了暢銷小說《最後的幸存者》。該書中文譯本為《孤獨的幸存者》于09年在國内出版。而06年初,美軍第10山地師開始了新的庫納爾作戰計劃"山獅計劃"。經過多個月的清剿,庫納爾地區所有的村莊都被阿政府控制。随着當地經濟發展和安全局勢改善。當地一千名塔利班武裝有的投降,有的被打死。但殘餘退入深山中的霍仁格爾谷繼續對抗至今。

陣亡名單

海豹突擊隊

一、「主力隊員」

01、邁克爾·帕特裡克·墨菲(Michael·Patrick·Murphy)

家鄉帕喬格 紐約州,1976年5月7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9歲。被追授榮譽勳章(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r)。

02、馬修·基恩·阿克塞爾森(Matthew·Keane·Axelson)

家鄉丘珀蒂諾 加利福尼亞州,1976年6月25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9歲。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NavyCross)。

03、丹尼·迪茨(Danny·Dietz)

家鄉利特爾頓科羅拉多州,1980年1月26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5歲。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NavyCross)。丹尼·迪茨的名字是由他父親丹尼·菲利普(Danny Philip Sr)的名字,和他母親辛迪·迪茨(Cindy Dietz)的姓拼湊而成。

二、「營救隊員」

04、傑克斯·J·弗坦(Jacques·J·Fontan)

家鄉新奧爾良路易斯安納州。

05、丹尼爾·理查德·希利(Daniel·Richard·Healy)

家鄉埃克塞特新罕布什爾州,1968年7月11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6歲。被追授紫心勳章、銅星勳章。

06、埃裡克·S·克裡斯滕森(Erik·S·Kristensen)

家鄉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州,1972年3月15日出生。

07、傑弗裡·艾倫·盧卡斯(Jeffrey·Alan·Lucas)

家鄉科爾韋特俄勒岡州,1971年9月17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3歲。被追授紫心勳章、銅星勳章。

08、麥克爾·M·麥克格利維(Michael·M·McGreevy·Jr)

家鄉波特維爾 紐約州,1975年4月24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0歲。被追授紫心勳章、銅星勳章。

09、詹姆斯·E·徐(James·E·Suh)

家鄉迪爾菲爾德海灘佛羅裡達州,1977年3月2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8歲。被追授紫心勳章、銅星勳章。

10、傑弗裡·S·泰勒(Jeffrey·S·Taylor)

家鄉中途西弗吉尼亞州,1975年5月18日出生。

11、沙恩·E·帕頓(Shane·E·Patton)

家鄉博爾德城内華達州,1982年11月15日出生,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2歲。被追授紫星勳章、銅星勳章。

第160特種航空團

12、謝默斯·O·戈爾(Shamus·O·Goare)

家鄉丹維爾俄亥俄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9歲。

13、科裡·J·古德納切爾(Corey·J·Goodnature)

家鄉克拉克斯韋明尼蘇達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5歲。

14、凱普·A·雅各比(Kip·A·Jacoby)

家鄉龐帕諾比奇佛羅裡達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21歲。

15、馬庫斯·V·姆拉勒斯(Marcus·V·Muralles)

家鄉謝爾比維爾印第安納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3歲。

16、詹姆斯·W·龐德三世(James·W·Ponder III)

家鄉富蘭克林田納西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6歲。

17、斯蒂芬·C·賴克(Stephen·C·Reich)

家鄉Washington Depot康涅狄格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4歲。

18、邁克爾·L·羅塞爾(Michael·L·Russell)

家鄉斯塔福德弗吉尼亞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31歲。

19、克裡斯·J·斯克肯班奇(Chris·J·Scherkenbach)

家鄉傑克遜維爾佛羅裡達州,2005年6月28日陣亡,終年40歲。

相關書籍

書籍名稱

孤獨的幸存者

書籍作者

馬庫斯·魯特埃勒、帕崔克·羅賓遜

書籍簡介

《孤獨的幸存者》是“紅翼行動”主要唯一幸存者海豹突擊隊主力隊員,Marcus Luttrell(馬庫斯·魯特埃勒)根據自己親生經曆改編的小說。

在阿富汗庫納爾省山區發動的“紅翼行動” 是美國海豹40年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至今仍有許多沒有解開的軍事謎團。《孤獨的幸存者》是這次行動唯一的幸存者馬庫斯,給讀者講述美國特種部隊的殘酷訓練以及他在“紅翼行動”中的生死血戰,全景式地展露了美國特種兵的生存狀态和作戰能力。

在這種完全孤立的處境中,面對最絕望的生存環境,最壓抑的恐懼,一支最精銳的部隊,面對強悍的恐怖分子,一場你死我活的山野戰争全面爆發……慘烈的場景、血腥的博殺、滴血的友誼、永不言棄的堅持鑄就了特種兵的傳奇……

是一部充斥着勇氣、榮譽、愛國豪情、且感人肺腑的真實作品,在現在,在未來,這都是反映現代戰争的作品中的震撼之作。

相關電影

電影名稱

孤獨的幸存者(Lone Survivor)

基本資料

導演: 彼得·博格

編劇: 彼得·博格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 / 泰勒·克奇 / 埃米爾·赫斯基 / 本·福斯特 / 艾瑞克·巴納類型: 劇情 / 戰争

色彩:彩色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又名:孤獨的幸還者,紅翼行動上映日期: 2013-12-25(美國)片長: 121分鐘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 SDDS / Datasat

MPAA評級:Rated R for strong bloody war violence and pervasive language

級别:Japan:PG12 / UK:15 / USA:R / Singapore:M18 / Canada:14A (British Columbia) / Switzerland:16 / Ireland:16

電影劇情

電影根據馬庫斯·魯特埃勒(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憶錄改編,2005年他和另外三位美軍“海豹突擊隊”的同伴負責執行一次暗殺基地組織領導人的任務,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當地牧羊人(三個孩子和一個老人),按照交戰法則他們是可以殺掉他們的,但海豹隊員并沒有這樣做,反而放了他們——盡管他們也知道這些人有可能去通風報信。不多久他們就遭到了250名塔利班士兵的攻擊,四位海豹隊員中有三名先後犧牲,最後隻剩下馬庫斯·魯特埃勒成為“孤獨的生還者”。

影片評價

口碑方面,本片獲得超高的觀衆口碑,觀衆評分(CinemaScore)為罕見的A+。而媒體評價也是正面居多,爛番茄網站收錄133家媒體評論新鮮度達到73%(97家好評,36家差評),平均分6.5;權威媒體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36家媒體也給出60分的平均分,對于普通商業片來說還算中肯。

《華爾街日報》:四個主要角色的表演是一流的,而且動作場面也是令人極度緊張。

《滾石》雜志:像其他優秀的戰争電影一樣,《孤獨的幸存者》用道德拷問輔助動作場面推動整個影片前進。

《今日美國》:《孤獨的幸存者》情節連續而又瘋狂,是今年氣氛最緊張的動作電影。槍戰戲和火箭推動榴彈部分都非常的真實,而且博格導演成功讓混亂變得令人跟得上節奏。

獲獎記錄

Academy Awards, USA 2014

提名:Best Achievement in Sound Editing:Wylie Stateman

Best 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Andy Koyama,Beau Borders ,David Brownlow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14

提名:Outstanding Action Performance by a Stunt Ensemble in a Motion Picture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14

提名:Best Action Movie

Best Actor in an Action Movie:Mark Wahlberg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13

獲得:最佳動作電影

提名:最佳畫面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2013

獲得:最佳10部電影

Satellite Awards 2014

提名: Best Screenplay, Adapted:Peter Berg

Society of Camera Operators 2014

提名:Feature Film:Jacques Jouffret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USA 2014

提名: Best Adapted Screenplay:Peter Berg (written by)

Based on the book by Marcus Lutrell with Patrick Robinson

遊戲改編

榮譽勳章2010是根據紅翼行動和蟒蛇行動改編而成,遊戲中你可以感受到激烈的戰鬥場景,尤其是最後兩關,有興趣的可以體驗一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