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

盂縣

山西省陽泉市轄縣
盂縣地處晉東,太行山西麓,與河北省平山、井陉,本省五台、定襄、陽曲、壽陽及本市平定、郊區接壤,總面積2514.4平方公裡。全縣轄8鎮5鄉,全縣常住人口為281049人。2020年,根據(山西省)陽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盂縣常住人口為281049人。在陽泉排第2,全國排第1858。[1]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1193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6 %。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8422萬元,增長1.6%;第二産業增加值688506萬元,增長3.0%;第三産業增加值585006萬元,增長2.1%;三次産業結構比重為2.9∶52.5∶44.6。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5277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31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4%。[2]
    中文名:盂縣 外文名:Yuxian 别名: 所屬地區:中國 山西省 陽泉市 下轄地區:8個鎮、6個鄉 建立時間:公元前228年 面積:2514.4 km² 人口:28104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理位置:山西省東部,地處太行山西側 著名景點:藏山、黑龍池、滴水岩、南天門、拜水洞和龍鳳松 地方特産:盂縣花椒 電話區碼:0353 郵編區碼:045100 政府駐地:秀水鎮 火車站:陽泉北站 行政類别:縣 地方方言:晉語-并州片 車牌代碼:晉C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140322 行政類别:縣 地區生産總值:1311934 萬元(2020年)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據《左傳》雲:昭公二十八年“晉殺祁盈,魏獻子為政,封祁氏之田為七縣(邬、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孟丙(應為盂丙)為盂大夫,”(治在今太原市東北45千米大盂鎮),盂縣之名,實自此始。

曆史沿革

夏、商時代,傳說分天下為九州。按地域區劃,盂屬冀州。

西周初年,州治變更,盂屬并州。實行分封制後,盂屬晉國。春秋時期,盂仍屬晉國。

戰國時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滅仇猶。趙襄了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為趙氏所滅,仇猶屬趙。

秦置郡縣。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滅趙國。置太原郡盂縣,治在盂丙邑(陽曲大盂)。

漢分天下為30郡,郡上設州,郡下隸縣,盂縣屬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漢以前,盂縣仇猶分治,這時始将盂和仇猶全交為盂縣。

三國時期,盂縣屬并州新興郡。西晉,盂仍屬并州新興郡。晉以後,盂縣為漢、趙、後趙、燕、魏、後燕等國所屬。

北魏、隋唐時期,轄治屢有變更。北魏建議無年(公無528年)将盂縣東部并入石艾(今平定縣),屬樂平郡(今昔陽縣);盂縣西北部(興道村以北)置撫城縣,屬定襄郡(參見興人寺、嶽寺魏武定年間造像碑及千佛寺摩崖造像)。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原仇縣(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治在今盂縣城,屬遼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原仇複名盂縣,屬太原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盂縣西部置烏河縣,治在今淩井鎮。貞觀元年(公元62年)将烏河縣并為盂縣,屬河東道、太原的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縣西部之烏河中、上遊一帶為漢以前的盂縣,與陽曲大盂一帶為列國之盂邑,今縣城以東以南一帶,為隋朝之原仇縣(即春秋戰國時代的仇猶國)。興道以北一帶為北魏之定襄郡屬地,至唐初始統為盂縣。

五代時期,盂縣為梁、後唐、北漢所屬。

宋神宗時,分天下為33路,太原避河東路,盂屬太原府。

金興定年間升為州,受绛州元帥府節制并置刺史,盂縣屬太原武勇軍。

元代因襲金制,盂仍為州,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冀甯路。

明分天下為2京13省。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為盂縣,屬山西省太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平定為直隸州,盂縣與壽陽、昔陽均屬平定,至清亡未改。

民國成立以後,廢州制,山西設雁門、冀甯、河東三道,盂縣屬冀甯道。後道撤消。盂縣直屬省。

1937年底,盂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四分區領導,到1939年又歸二分區領導。1938年1月,日軍占領盂縣城。全縣廣大地區均為抗日遊擊區和根據地。1942年,由于抗日鬥争形勢發展的需要,将盂縣劃分為盂平(山)、盂陽(曲)、壽(陽)東三個縣,并将城東的二,三兩個區(1939年劃分的)劃歸平定縣屬晉察冀邊區北嶽區一專區,二分區領導。

1945年8月抗日戰争勝利,盂縣城解放(8月25日),盂陽、盂平兩縣的原盂縣地區複歸盂縣。1946年将原劃給壽東縣的地區仍劃歸盂縣,屬冀晉區二專區領導。1948年又将原劃給平定縣的兩個區亦歸回盂縣。至此,盂縣轄境複原。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屬晉中一專區領導。1949年8月1日至20日歸陽泉地區領導。後複歸晉中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日),盂縣屬山西省晉中地區。1952年5月,将縣東南之山底、牽牛鎮以東、東村、蘇家泉、大小西莊、大小河北、東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個村莊劃歸陽泉市;同年年底,又把縣西部劃歸東西郭秋、大小方山、東西漢湖、東西黃龍頭等26個村莊劃歸為陽曲縣。盂縣轄境有所變化。

1958年10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同時,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盂縣建制,劃歸陽泉市。11月,成立陽泉市盂縣聯社。1959年4月,上級決定恢複盂縣建制,與陽泉市分開,複歸晉中地區領導。1959年8月,将牛村公社所轄北舁、杜家莊、王家莊、代家莊、孔南莊、咀子上、東林尖、五架山等8村劃歸陽泉市。1983年9月,盂縣歸為陽泉市領導,實行市轄縣。1984年政社分開,25個人民公社改為4個鎮、21個鄉。2001年全縣撤鄉并鎮,由原來的25個鄉鎮改為現在的8鎮6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政社分開,25個人民公社改為4個鎮、21個鄉。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秀水鎮;撤銷肖家彙鄉、榆林坪鄉,并入上社鎮;撤銷南社鄉,并入西煙鎮;撤銷孫家莊鄉、土塔鄉,合并設立孫家莊鎮;撤銷路家村鄉、清城鄉,合并設立路家村鎮;撤銷南婁鄉、下曹鄉,合并設立南婁鎮;撤銷苌池鄉、王村鄉,合并設立苌池鎮;撤銷東莊頭鄉,并入仙人鄉;撤銷東木口鄉,并入北下莊鄉;撤銷莊裡鄉,并入下社鄉;撤銷北峪口鄉,并入梁家寨鄉。區劃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苌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莊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粱鄉。縣政府駐秀水鎮。

總面積2439平方千米。總人口294718人(2007年),縣人民政府駐秀水鎮。盂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苌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莊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共有453個行政村。

2021年4月,撤銷下社鄉,将原下社鄉園村劃歸西潘鄉。莊裡、七東、王家灘3個村劃歸梁家寨鄉,下社、樊家彙、細腰、喬家莊、下莊、會裡6個村劃歸上社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盂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苌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莊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

秀水鎮

轄:秀水村、東園村、北關村、西關村、南關村、水泉村、南坪村、水車灣村、大橫溝村、小橫溝村、東蘭村、中蘭村、西蘭村、下南莊村、泥河村、上南莊村、南莊溝村、秦村村、村、劉村村、賀村村、西白水村、東白水村、南白水村、東城武村、西城武村、北莊村、東寨村、北村村、南村村等。

孫家莊鎮

轄:孫家莊村、二郎廟村、西崖底村、常家溝村、郭家坪村、大吉村、西吉村、東吉村、馬鄉村、高家莊村、東坪村、烏玉村、南河南村、神頭村、石店村、古咀村、降香坪村、土塔村、溝西村、王炭咀村、洪莊村、劉家坡村、陽坡村、石輝坪村、石門子村、禅房村、後峪溝村、西盂北村、東盂北村、紫牛莊村、白家莊村等。

路家村鎮

轄:石坡峪村、劉家村、興寨村、觀溝村、路家村、楊家溝村、闫家溝村、西杜村、東杜村、下烏紗村、上烏紗村、蛤蟆垴村、清城村、西溝村、前楊家坪村、後楊家坪村、周家溝村、東溝村、胡家溝村、賈家溝村、南溝村、趙家垴村、賈家垴村、張家垴村、付家垴村、滴水崖村、莊隻上村、寨垴村、大黃溝村、青崖頭村、榆林垴村、高家溝村、營房溝村、紅澗溝村、楊家峪村、皇後村、苗家莊村等。

南婁鎮

轄:西垴村、坡頭村、北婁村、大溝村、南婁村、漆樹村、澗溝村、鹿峪村、王家灣村、攔掌村、秀寨村、東垴村、園子溝村、陳家溝村、楊家溝村、大賢村、許家溝村、北上社村、南上社村、東宋村、西宋村、香河村、旋坪村、下曹村、紙匠村、南河村、西教場村、上曹村、馬舉村、郭村村、秋子峪村、觀音堂村、王子台村、西南管村、東南管村、小坪梁村、東小坪村、西小坪村、南小坪村、白道村、路家峪村、管頭村、門賢嶺村、石佛村、武家莊村等。

牛村鎮

轄:小岩溝村、井溝村、西峪村、千峰嶺村、白土坡村、西林江村、石窯峪村、牛村、杏村、教場村、駱駝岩村、磁窯坡村、後元吉村、前元吉村、洪塘村、石圪塘村、牛家村、河下村、溫池村、桑園村、河東村、石崖村、東山村、南流村、河東村、東水溝村、曲曲城村、北溝村、楊家莊村、北韓莊村、大嶺村、大凹溝村、南下莊村等。

苌池鎮

轄:東苌池村、西苌池村、南苌池村、西掌村、北莊隻村、南莊隻村、韓莊隻村、芝角村、陳家莊村、窨子溝村、河口村、段家山村、熬子坡村、紅土坡村、卧龍坡村、下羅村、上羅村、羅坪村、小獨頭村、紅崖底村、張家莊村、神泉村、柏石村、藏山村、普賢村、大圍村、和安村、水嶺底村、北連巅村、小連巅村、大連巅村、下王村、上王村、北興道村、南興道村、東興道村、橋上村、中興道村、田家莊等

上社鎮

轄:上社村、宋家莊村、佛堂村、胡家莊村、中莊村、上莊村、劉家莊村、白藏村、下鶴山北村、下鶴山南村、上鶴山村、大水頭村、秋林村、車箱村、西灣村、店上村、趙家溝村、邀童來村、外獨頭村、裡獨頭村、魏家溝村、蘆芽溝村、上石塘村、下石塘村、熊坪村、榆林坪村、小峪村、北木口村、北大峪村、南北河村、榆林隻村、車輪村、張城堡村、柳溝村、中南村、中北村、大西外村、大西裡村、黃沙口村、回嶺隻村、青崖隻村、窄門隻村、肖家彙村、柴莊村、北教場村、磨盤村、劉家溝村等。

西煙鎮

轄:東社村、南社村、西社村、北社村、南劉咀村、王甫莊村、洪鎮村、脈坡村、龍王頭村、青龍坡村、袁梁村、盆子掌村、趙家梁村、尚家溝村、黃龍窪村、龍潮灣村、西邢村、東邢村、蘇家嶺村、白家莊村、嶺南村、上東坡村、下東坡村、堯上村、上文村、北劉咀村、夾掌村、大灣村、泉隻村、烏耳莊村、南頭村、山河村、後河東村、前河東村、石灰掌村、南社村、北社村、薛犁溝村、木來凹村、山凹掌村南貝隻村侯黨村黑石窯村、麻地掌村杏樹坡村腰道灣村細河村等。

仙人鄉

轄:北坡村、東莊村、石圪澤村、石窖溝村、石谷梁村、裡山南村、外山南村、楊樹窪村、嶺底村、山北村、嶺西岩村、西峪村、莊隻村、石跪村、亂堯村、刁王崖村、東陽坡村、石寶村、垴上村、東莊頭村、張莊村、獅子神村、張萬村、沙井村、又道溝村、水占村、燒瓷窯村、角雨村、咀子上村、仙人村、七裡峪村、交口村、東會裡村等。

北下莊鄉

轄:東坡頭村、石舊都村、鄭家溝村、圍溝村、北下莊村、下榆林鋪村、上榆林鋪村、張家山村、老石神村、西井村、王家莊村、後川村、堯子門村、東麻河驿村、西麻河驿村、箭河村、東木口村、洞溝村、獐兒坪村、崔家莊村、香草坪村、西關頭村、東關頭村等。

下社鄉

轄:莊裡村、王家灘村、賈家峪村、樊家彙村、上細腰村、下細腰村、碾子坪村、下社村、河西村、澤泊村、喬家莊村、溝子口村、下莊村、會裡村、牛郎灣村、棗園村、夫城口村、孫家口村、裡千口村、七東村等。

梁家寨鄉

轄:禦棗口村、梁家寨村、沙湖灘村、豹川村、大崔家莊村、張家坪村、獨自口村、鳌頭村、蔡家坪村、滴流磴村、小崔家莊村、燈花村、貓鋪村、椿樹底村、長一鋪村、駱駝道村、王隻村、活川口村、邢家莊村、檀山坪村、檀山溝村、石家塔村、閻家莊村、北峪口村、黃樹岩村、青家岔村、對王隻村、趙家岔村、酸棗埔村、吉石堂村等

東梁鄉

轄:東梁村、西梁村、南蔣村、北蔣村、溫家山村、辛莊村、小湖村、河底村、陽坪望村、寺家坪村、岑峰村、石窯村等

西潘鄉

轄:車谷村、莊頭村、白石村、均才村、進圭村、南進圭村、東頭村、南峪村、溝掌村、橋耳村、李家莊村、宋莊村、堯子坪村、潘家彙村、西潘村、東潘村、侯莊村、銅爐村、上蔔頭村、鄭溝村、中莊村、李莊村、高莊村、南羊圈村、羊泉村、石家莊村等

人口

截至2016年,盂縣總人口307939人。當年出生人口3375人,出生率為10.96‰,比上年降低0.03‰;死亡人口1199人,死亡率3.89‰,比上年降低4.37‰;全縣淨增人口217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82‰,比上年提高6.1‰。

據2017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顯示,全縣常住人口為322798人,比上年末增加1851人。全年全縣出生人口3149人,人口出生率為9.78‰,比上年上升1.78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298人,死亡率為4.03‰,比上年下降10.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5.75‰,比上年上升2.85個千分點。

分城鄉看,全縣城鎮常住人口137591人,比上年末增加4993人,農村常住人口185207人,比上年末減少3142人;城鎮化率為42.62%,比上年提高1.31個百分點。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盂縣常住人口為281049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盂縣位于山西省東部盆地,地處太行山西側,東經112.55度至113.49度,北緯37.57度至38.31度。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63千米。總面積2439平方千米。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陉縣和本省平定縣接壤,西臨本省陽曲縣,南連壽陽縣與陽泉市郊區,北靠五台縣與定襄縣。

地形

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内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亘,管頭梁南北縱貫,把全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内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把全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内河流以滹倫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後折向東流。龍華河、烏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該河。縣境南部還有溫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

氣候

盂縣地理位置偏北,處太行山之巅,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幹旱多風,夏季高溫炎熱,秋季涼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50天。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中緯度地區,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于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盂縣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為11.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達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3.2毫米,折成水體為14.2億立方米。河川徑流量為10.09億立方米,其中本地河川徑流1.44億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達8.65億立方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兩條,一條為境内最大河流滹沱河,是由定襄的領子底流入該縣,橫貫縣區北部流入河北省。流域面積在縣内約1520平方公裡,平均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入境流量8.65億立方米。此河包括兩條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該河,一條為烏河,年徑流為0.326億立方米,另一條為龍華河,徑流量為0.384立方米。滹沱河最大徑流為1300立方米/秒,枯水期保持6-7立方米/秒,每日可提取2.5-3個流量,約20-25萬噸水。

另一條為溫河,上遊南源于秀水河,發源于南簍鄉方山,北源為陰山河,發源于北下莊尖山,南北源彙合與溫池,故稱溫河,流域面積668平方公裡,支流為秀水河、招山河、陰山河,屬季節性河流,多年平均徑流0.23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89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量為1.18億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資源。

礦産資源

盂縣礦藏資源種類繁多,主要有煤、鐵、銅、鈾、磷、鋁礬土、石棉、水晶、雲母、長石、矽石、大理石、白雲岩、耐火粘土、黑雲變粒岩型、磁黃鐵礦、花崗岩、蛇紋岩、含鉀岩石、鉀長石、石灰岩、蛭石、金紅石钛礦、石棉、重晶石、建築用沙等二十餘種。其中尤以煤、鐵儲量豐富且分布範圍較廣。目前該縣主要工業有采煤、煉焦、電力、化肥、水泥、機械、紡織、鑄造、陶瓷、耐火材料等。

煤炭

盂縣是山西省産煤大縣之一,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煤田位于沁水煤田東北部邊緣,煤炭儲藏量37億噸,分布面積340餘平方公裡。主要開采有:3#煤層,保有儲量1800萬噸,可采儲量1200萬噸;8#煤層,保有儲量0.9億噸,可采儲量0.54億噸;9#煤層,保有儲量2.5億噸,可采儲量0.9億噸;15#煤層,保有儲量為9億噸,可采儲量為5.4億噸。全縣已開采的煤礦有97座,2001年,關井壓産和鄉鎮煤礦停産,對非法開采的礦井進行了取締關閉,保留有74座煤礦。其中縣營煤礦5座,分别是東坪煤礦,年設計能力生産原煤45萬噸;躍進煤礦,年設計能力生産原煤21萬噸;石店煤礦,年設計能力生産原煤21萬噸;興峪煤礦,年設計能力生産原煤21萬噸;南社煤礦,年設計能力生産原煤14.8萬噸。鄉鎮煤礦69座,主要分布在秀水鎮、南婁、路家村、孫家莊、牛村等鄉鎮。全縣各煤礦設備齊全,采掘先進,産量穩定,質優類多,交通方便,非常利于長期的購銷合作。

鋁土礦:鋁土礦是盂縣第二礦産資源,全縣已探明大、中、小型礦床八個,共計探明儲量1.85億噸。

銅礦:主要分布在梁家寨鄉的部分村莊,探明儲量為3萬噸。銅礦品位含硫酸銅0.5—3.68%之間。

硫鐵礦:主要分布于牛村鎮、路家村鎮、孫家莊鎮、南婁鎮、秀水鎮等地的煤系地層之下。地質隊在盂縣路家村鎮進行了4.5平方公裡的詳查評價工作。探明D級儲量827萬噸,全礦區平均品位為18.24%。

鐵 礦:盂縣鐵礦資源較為豐富,種類較多,主要是山西式鐵礦、鞍山式鐵礦、下口式鐵礦、大治式鐵礦、屯留式鐵礦五種。 更多

磷礦:磷塊岩型磷礦:分布于下社鄉夫城口村西部的山頂上,含五氧化二磷6-15%,二氧化矽50%,三氧化二鐵12%。探明儲量50萬噸。

黑雲變粒岩型:分布于上社鎮榆林坪村至上松川一帶,探明地質儲量660萬噸,礦石含五氧化二磷2.5%,含二氧化钛2.5-2.7%,氧化鉀9%,二氧化矽45%,三氧化二鐵4%,黑雲母15%,其它12%,經選礦試驗,礦石可選,性能良好。五氧化二磷及二氧化钛選礦回收率達92%,該礦可綜合回收利用。在選礦過程中,主産品為磷精礦粉,還可綜合回收副産品金紅石钛粉、鉀長石粉和一部分磁鐵礦粉,通過選礦後的五氧化二磷品位達25%,二氧化钛精礦品位達90%,鐵礦粉達60%以上,尾礦砂主要礦物是鉀長石含氧化鉀9%,可綜合開發利用。磷精礦可用于制造磷肥、磷酸、黃磷等。金紅石钛精礦可用來制取钛白粉,還是制取優質電焊條塗層不可缺少的原料。磷鐵礦精可用來煉鐵。含長石尾礦砂可用來做陶瓷、耐火磚等。

磁黃鐵礦:(又名鎳磁黃鐵礦) 主要分布于下石塘、寨溝、君子、西潘鄉均才等地。由于該礦地質工作程度低,故無地勘資料。礦石品位,礦石儲量均無依據,僅根據礦床規模,估算地質儲量約300萬噸以上,該礦可用于燒制硫酸、提取鐵、銅、鉛、鎳、钴、鋅、砷等多種有用元素。

大理岩:大理岩主要分布在盂縣北部地區的梁家寨鄉和西潘鄉等。主要品種有:赤、橙、黃、綠、青、白、紫七大系列,二十多個花色品種。探明儲量為17.33億立方米。其物理性能:硬度平均值在31.1—53.4HS之間,抗壓強度706—1501.55/平方厘米之間,抗折強度74—216kg/平方厘米之間,吸水率平均值在0.03—0.2之間,容重平均值在2.67—2.77g/立方厘米之間,光澤度介于95—105度之間,體積電阻系麥8.6×108—2.8×1012歐姆厘米,電擊穿強度在0.56—72.7千伏特/毫米之間。已興建大理石闆材加工廠五座,大理石開采點九處,年開采大理石荒料約2000立方米,年生産大理闆材20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建築裝飾材料。

花崗岩:主要分布在潘家彙、堯子坪、宋莊、石家塔、檀山溝、紅崖掌等地。均未進行過地質勘查評價工作,所以無地質資料。僅根據岩體裸露長度和寬度,估算地質儲量約714萬立方米。主要用于現代建築裝飾及碳酸石材,開采點四處,年産荒料500立方米。

蛇紋岩:蛇紋岩是一種富鎂的矽酸鹽岩石,主要用于燒制燒制鈣鎂磷肥。提取金屬鎂、氧化鎂,還可用于燒制高鎂耐火磚,鎂矽磚等耐火材料。該礦僅系發現,無地勘報告。據揀塊化驗分析:含鎂(氧化鎂)36.26—43%,二氧化矽46.08%,五氧化二磷8.06%主要分布于梁家寨鄉燈花村,榆林坪鄉華嘴村,下社鄉貓鋪,桃峪溝也有發現根據己發現的礦點規模。估算地質儲量350萬噸, 目前僅燈花村一處開發利用。

含鉀岩石:主要分布于西潘鄉班泉村,該礦系最新發現,據揀塊化驗分析:含氧化鉀16%,五氧化二磷0.024%,二氧化矽61.02%,無地勘報告。儲量不詳, 目前尚未開發利用。該礦可用于制取鈣鎂磷鉀肥,鈣鎂鉀肥,提取硫酸鉀,氧化鉀,碳酸鉀等。

鉀長石:主要用于玻璃、陶瓷,還可用于制取鉀肥,質量較好的鉀長石用于制造電視顯像玻殼等。盂縣鉀長石分布範圍較廣,主要分布在上社鎮、下社鄉和梁家寨鄉。儲量約2000萬噸,經化驗分析:含氧化鉀12.6-12.88%,二氧化矽64.82—65.42%,三氧化二鐵0.1—0.35%,開采點四處。年采礦石約5000噸。

矽石:(包括脈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梁家寨鄉,榆林坪鄉、上社鎮和西潘鄉等地。石英砂岩分布在仙人鄉莊隻一帶。無地質勘查資料,根據各礦點礦床出露長度和寬度,估算地質儲量約5000萬噸。根據各礦點揀塊化驗分析,含二氧化矽約在96—99%之間。該礦開采點十處。年礦石采出量約3萬噸。矽石主要用于玻璃,陶瓷、冶煉、矽鐵,工業矽、矽轉等。

石灰岩:主要用作冶金熔劑,在化學工業中主要用于制堿,化石、輕質碳酸鈣,碳酸鉀和在建築工業上用于制造水泥,焙燒石灰,石料,還可用于玻璃配料等。盂縣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土塔鄉,孫家莊鄉,苌池鄉,王村鄉,東梁鄉,南社鄉,西煙鎮,下曹鄉,城關鎮等地。均未做過地質勘查評價。全縣估算石灰岩地質儲量約100億立方米,開采點(包括水泥,石灰,石料等)34個,年礦石采出量約30萬噸。

蛭石:蛭石焙燒後具有比重小、耐凍、保溫、隔熱、吸音等性能,運用于建築、化工、電力、石油及交通運輸等部門。此外,還可以用作潤滑劑。主要分布在上社鎮的肖家彙、邀童來、佛堂子村、下石塘村等地。礦石品級為二級、三級,開采點三處,年采礦量約5000噸。

金紅石钛礦:由于钛和钛合金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蝕性好、耐高溫、耐超低溫等特性,固而在宇航、航空、船舶、化工、電力、海水淡化、輕工、食品等部門有着廣泛的用途。主要分布于上社鎮榆林坪村周圍。目前,金紅石原料90%用于制取钛白粉,含二氧化钛2.5-2.7%。

石棉:石棉是一種天然纖維狀礦物集合體,廣泛社于手工業、農業、國防等部門。主要用來制造石棉水泥用品、石棉保溫隔熱制品,石棉密封墊塞制品,石棉傳動、制動制品、石棉電工材料和石棉瀝青制品等。盂縣石棉主要分布于榆林坪鄉、梁家寨鄉等地。均未進行過地質勘查評價,石棉礦品級在4—7級,估算地質儲量約50萬噸。

重晶石:重晶石是硫酸鋇礦物,主要分布在肖家彙鄉,據揀塊化驗分析:含硫酸鋇87.2%,礦石顔色為肉紅色, 比重約4.7,估算地質儲量約7萬噸。

雲母:主要産于梁家寨鄉大祟和榆林林坪鄉堯峪一帶偉晶岩,尚未進行過地質評價,含礦率一般在4千克/立方米左右所産雲母為48号和8号以下的細碎雲母片。由于雲母具有較的絕緣性,廣泛用于電子工業,尖端科學領域和國防航空宇航等工業中。碎雲母片還可制雲母紙,用于電子、電機建築業、染料和橡膠等工業部門。根據雲母礦的含礦系數估算,盂縣白雲母儲量為20萬噸左右,碎雲母約1萬噸。該礦目前尚未開發利用,僅有少量開采。

白雲岩:白雲岩廣泛用于冶金熔劑,化學工業,建築及其它工業上,還可撮金屬鎂氧化鎂燒制耐火材料等。盂縣白雲岩儲藏量大,分布範圍廣,主要分布于仙人鄉,東莊頭鄉、王村鄉,苌池鄉等地。該礦未做過勘查評價工作,無地勘資料。根據白雲岩厚度及分布範圍,估算地質儲量約35億立方米,根據揀塊化驗分析:仙人鄉嶺底白雲岩化學成份為:含氧化鎂21.08—21.77%,二氧化矽0.36—0.94%,三氧化二鉛0.042—0.258%,三氧化二鐵0.30—0.63%,二氧化钛0.01一0.07%,氧化鈣30.08—30.84%,氧化鉀和氧化納0.27—0.39%;王村鄉大圍白雲岩:含氧化鎂21.68%,二氧化矽0.32—0.78%,三氧化二鋁0.03—0.21%,三氧化二鐵0.28—0.44%,二氧化钛0.01—0.06%,氧化鈣32.21%,氧化鉀和氧化鈉0.26%。可燒制輕燒白雲岩和重燒白雲岩目前均來開發利用。

耐火粘土:耐火粘土礦床範圍大、分布廣、質量好,已探明的8個鋁土礦中,耐火粘土及高鋁粘土礦儲量達7000萬噸。礦石品種有硬質粘土、軟質粘土、半軟粘土和主鋁粘土,各項理化指标均達到和優于工業要求指标。耐火粘土主要用于冶金工業,清費量約占全部耐火材料的70%,其次,用于機械、輕工、化工、建材、國防等部門,少量用于民用建築材料,如普通耐火磚耐火瓦等,已有12個礦點開采,年采出量約10萬噸。

鐵礬土:鐵礬土指含鐵量高的耐火粘土和鋁土礦(三氧化二鐵3.5—19%)鋁土礦層中的鐵質料,就是所謂的鐵礬土礦,盂縣各鋁土礦區均有分布,但在評價鋁土礦、耐火粘土時,未圈定其儲量,估算地質儲量約2500萬噸, 尚未開發利用。

闆石:闆石是可以剝離、加工用作房瓦及鋪設地面、壁面、裝飾台階、陽台、門柱、浴室及台球面等上等裝飾材料。闆石主要分布于莊裡棗園西北部與定襄縣嶺子底交界處。尚未進行過勘查評價,但從千枚闆岩的産出層位分布範圍及千枚闆岩的總厚度來看,估計其規模是十分可觀的,估算闆石儲量約100萬立方米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剛 玉:剛玉是一種純氧化鋁的結晶産物。剛玉的摩氏硬度為9度,其硬度在自然界天然礦物中僅次于金剛石, 由于具有硬度很大的特性,所以剛玉可用于制作高級研磨材料,可制成剛玉砂輪、研磨盤、研磨紙及不同粒級的研磨粉等,盂縣剛玉主要産于榆林坪鄉馬圈村,含礦岩石為淺肉紅色花崗偉晶岩。含礦系數約6公斤/米3,含礦岩體出露長度約2.5公裡,估算地質儲量約1萬噸。根據化學分析含三氧化二鋁80.55%,二氧化矽5.75%,三氧化二鐵9.28%,二氧化钛1.5%,燒失量0.70%,含鐵偏高, 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矽線石:矽線石藍晶石族礦物,屬于高鋁礦物原料,典型的變質礦物。被廣泛用于高級耐火材料、技術陶瓷玻璃工業和用作矽鋁合金的原料等。主要分布于榆林坪鄉南北河至五開掌至車輪一帶, 主要含礦岩石為榴矽線黑雲斜長片麻岩未進行過地質勘查評價,據揀塊全岩化驗分析:含三氧化二鋁16%,二氧化矽75.36%,二氧化钛0.12%,三氧化二鐵1.35%,氧化鉀和氧化鈉4.65%,屬低品位礦石,需通過選礦才能利用,未進行過選礦試驗,含礦岩層分布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估算矽線石礦量為100萬噸,該礦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建築用沙(黃沙):主要分布于上社鎮的上、下鶴山至上社、黃沙口至窄門子溝、肖家彙鄉等地。因色澤金黃,産于上社鎮境内,故又稱上社黃沙。黃沙是重要的天然建築材料。上社黃沙質優、粒細、強度高,頗受用戶青睐。其内含百分之五的 锆英沙,可提煉出金粉。根據分布範圍估算黃沙儲量約2千萬立方米,現有黃沙開采點十處,年産量約15萬噸。

水泥粘土、磚瓦粘土盂縣磚瓦粘土和水泥粘土分布較廣,粘土厚度1—80米。主要分布于西煙盆地、縣城盆地和縣城以南、苌池川等地。其它地區粘土層較薄。全縣僅東宋村附近的水泥粘土作過地質勘查評價,探明水泥粘土(紅色亞粘土)389萬噸,其餘地區均未做過勘查評價。 盂縣水泥粘土已開發利用,全縣17座中、小型水泥廠均利用當地水泥粘土配制水泥,年開采量約5萬噸。磚瓦粘土的開采利用曆史悠久,随着現代化建築業的發展,水泥和磚瓦用量大量增加,因此,水泥粘土和磚瓦粘土的消耗量也與日俱增,目前,盂縣磚瓦廠有50餘座,年産磚瓦5千萬塊,消耗粘土約12.5噸。

水晶:水晶是透明的石英結晶體,因其質地純潔晶瑩、光澤美觀和硬度大,現已廣泛應用于國防、電子、通訊、建材、輕工、石油、冶金、工藝雕刻及醫療器械等各種工業部門。按其工業用途的不同,可将其分成壓電水晶、光學水晶、熔煉水晶、工藝水晶四類。現已發現的水晶礦點:以工藝水晶為主的主要分布在上社鎮、梁家寨鄉一帶。

經濟

綜述

2016年,盂縣生産總值據初步測算完成128.224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8319億元,增長6.3%;第二産業增加值77.9811億元,增長1.9%;第三産業增加值46.4117億元,增長5.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6.2%。

2016年末全縣社會從業人員17.06萬人,其中第一産業從業人員7.94萬人,第二産業從業人員3.8萬人,第三産業從業人員5.32萬人。2016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355人;全縣有2205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

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88.1286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85.9096億元,同比增長6.1%。房地産完成投資2.219億元,同比增長12.1%。

按投資類型劃分:工業投資56.1204億元,農業投資48.0202億元,交通運輸建設投資6.1242億元,其它房地産建設投資19.2793億元;按産業劃分:第一産業投資48.0202億元,第二産業投資56.6104億元,第三産業投資81.279億元。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22.89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産業完成增加值3.8682億元,增長5.9%;第二産業完成增加值72.5609億元,增長3.2%;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46.4683億元,增長5.2%;三次産業結構為3.1﹕59.1﹕37.8。

2020年,盂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1.193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8422億元,增長1.6%;第二産業增加值68.8506億元,增長3.0%;第三産業增加值58.5006億元,增長2.1%;三次産業結構比重為2.9:52.5:44.6。

第一産業

全縣共有耕地50.3萬畝,占總面積的14%。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梁、小麥、莜麥等,經濟作物有向日葵、油菜籽等。由于山地面積廣,境内生長着300多種野生藥材,其中桔梗、柴胡、黃芪為最多。林地面積7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1.4%,天然草地約56萬畝,占總面積的15.3%,野生動物有土豹、野豬、狍子、狼等數十種。盂縣國民經濟的發展曾走過一條曲折的道路。由于地處山區,盂縣農業生産曆來就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兼種其它經濟作物。近年來,随着種植結構的調整,縣委、縣政府積極扶持多種經營,農業生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經濟已由自給半自給向着較大規模的商品生産轉化,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2016年,全縣耕地面積37466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9151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446公頃,比上年減少290公頃。(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12公頃,與上年持平;秋糧播種面積28134公頃,比上年減少290公頃);全縣油料播種面積46公頃,比上年減少6公頃;蔬菜播種面積468公頃,比上年減少3公頃;水果種植面積264公頃,比上年增加22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167公頃,比上年增加37公頃。

糧食産量再創新高,為2006年以來連續超十萬噸的第十一個年份。全縣糧食總産量達到143350噸,比上年增加1935噸,增長1.4%;油料産量91噸,比上年減少5噸;蔬菜産量15964噸,比上年減少494噸;水果産量2838噸,比上年減少112噸。

全年肉類總産量5959噸,比上年增長5.9%,其中豬牛羊肉産量5633噸,同比增長6.7%;禽蛋産量7516噸,比上年增長5.9%。2016年末大牲畜存欄648頭,較上年減少77頭,下降10.6%;豬存欄56107頭,較上年增加2189頭,增長4.1%;牛存欄5796頭,較上年增加227頭,增長4.1%;羊存欄95822隻,較上年減少9474隻,下降9.0%;禽存欄526085隻,較上年減少7668隻,下降1.4%。2016年末水産品産量210噸,較上年減少35噸,下降14.3%。

2016年,全縣造林面積共計7400畝。包括兩山造林695畝,其中:太行山綠化200畝、植被恢複500畝;兩網造林3800畝,其中:水網造林1800畝;路網造林2000畝;兩林造林2900畝。其中:國家鞏固退耕還林1900畝,省強農惠農特色經濟林項目1000畝;本年新育苗面積2400畝,四旁植樹180萬株。 

第二産業

盂縣工業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形成一個以煤炭開采為支柱産業,冶金、電力、耐火材料加工,石材開采等産業相應發展的工業體系。僅煤炭一項,産值就占到全縣工業總值的三分之一。随着調産項目“入軌”,推動效益開始顯現。煤炭行業“三大戰役”深入實施。圍繞提高煤炭産業的集中度和競争力,進一步推進了資源整合和技術改造,全縣礦井數量壓減到65個,資源回收率明顯提高。圍繞強化煤礦安全,不間斷開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全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80條,查處越層越界開采等違法生産行為12礦、30起,經濟處罰350萬元,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26,創造近年來最好水平。圍繞有效保護煤炭資源,推進可持續發展,強化了煤礦采礦權價款征收管理,全年共清繳價款9500萬元。

2016年全縣工業增加值達到65.4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56.434億元,按價格指數計算,同比增長4.8%。工業總産值完成158.5333億元,同比增長2.9%。

從分行業産值完成情況看:煤炭行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16.4605億元,占工業總産值的73.5%,同比增長9.0%;耐火行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7.5667億元,占工業總産值的11.1%,同比增長23.2%;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79370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5.0%,同比下降15.9%;焦炭行業完成工業總産值60805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3.8%,同比下降7.6%;金屬冶煉行業完成工業總産值23517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1.5%,同比下降64.2%;家具制造業23067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1.5%,同比下降13.2%,飲料制造業12909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0.8%,同比下降8.1%;電池制造業1507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0.1%,同比下降85.6%。

列入考核的六種主要工業産品産量中,累計生産量增長的分别是焦炭4.3%、耐火制品9.8%,生産量下降的是核桃露-4.9%、原煤-21.8%,蓄電池-84.8%。

規模以上企業産品銷售收入完成108.3005億元,同比下降8.9%;上交利稅54194萬元,同比增長107.0%;利潤虧損8177萬元,同比減虧25607萬元。

全縣原煤産量911.19萬噸,同比下降21.8%;銷售量929.39萬噸,同比下降18.7%。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為23.91萬噸标準煤,比上年增長2.3%。其中:煤炭消費量6.49萬噸,增長10.2%;汽油消費583噸,同比下降7.8%;柴油消費2190噸,同比下降7.5%;電力消費48345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4%。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42噸标準煤。

截至2016年底,全縣正式施工項目264個,資金到位169.1億元。5000萬元以下的投資項目235項,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9項。 

第三産業

2016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65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按規模分: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6.0909億元,與上年持平;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32.5626億元,增長10.0%。按行業劃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45.4095億元,增長6.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2439億元,增長7.4%。按區域劃分:城鎮零售額40.4251億元,增長7.5%;鄉村零售額8.2284億元,下降1.7%。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為15.90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07%。其中:糧油食品類完成零售額4.2853億元,占限上批零企業總零售額的27%,同比增長1.3%;煙酒類完成零售額1.5195億元,占限上批零企業總零售額的9.6%,同比增長5.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完成零售額4.6517億元,占限上批零企業總零售額的29%,同比增長5.9%。

從“四大行業”銷售額情況看:批發業銷售額為2.7307億元,同比下降38.4%;零售業銷售額為48.3695億元,同比增長7.6%;住宿業營業額為9875萬元,同比增長19.7%;餐飲業營業額為3.4216億元,同比增長9.7%。

201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2677戶。其中市話7115戶;農話4962戶,移動電話用戶246404戶。全縣光纜線路總長度8082千米,計算機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58751戶;已通電話的行政村409個。

2016年全縣财政總收入實現102760萬元,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83.5%,同比下降20.2%。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345億元,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78.4%,同比下降28.0%。

一些主要稅種情況是:增值稅(含營改增)完成1.0675億元,增長104.1%;營業稅完成4923萬元,下降58.9%;企業所得稅完成1817萬元,下降29.5%;個人所得稅完成789萬元,下降8.6%;印花稅671萬元,下降8.2%。增幅較大的稅種有:國有資産有償使用收入1.5218億元,增長826.8%;其他收入377萬元,增長165.5%;行政性收費收入1858萬元,增長35.1%;;車船稅1355萬元,增長17.3%。

2016年,全縣财政總支出執行17.7185億元,同比下降5.8%。其中教育支出3.8973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493億元;醫療衛生支出2.3259億元;農林水利事務支出2.1605億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365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0171億元;公共安全支出1.0042億元;國土海洋氣象支出6711萬元;交通運輸支出5058萬元;節能環保支出3742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188萬元;住戶保障支出984萬元;科學技術支出383萬元。

201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22.33205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11.389億元,增長5.4%。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72.7367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11.6459億元,增長7.2%。各項貸款餘額為122.9792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7.7072億元,增長6.7%。

2016年全縣保費收入1.3312萬元,增長6.3%。其中财産險保費收入3001.6萬元,同比下降11.7%;人身險保費收入1.031億元,增長13.1%。在财産險保費收入中,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2474萬元,下降22.7%,支付各類賠款3674萬元。在人身險保費收入中,壽險保費收入9899萬元,同比增長15.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保費收入411萬元,下降23.9%。人身險支付各類賠款1.3782億元,增長99.0%。

社會事業

文化

文化事業保持穩定。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其中藏書6萬冊,綜合檔案館1個,廣播電台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1%,電視人口覆蓋率94%,有線電視用戶46700戶。《盂縣報》免費贈送到基層各單位48萬份。《盂縣志》為盂縣的地方志,記述了從春秋周靈王三年縣境設仇猶國至1990年計2559年間全縣自然與社會的發展概貌與現狀。新版《盂縣志》于1997年8月,獲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

截至2016年末,盂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其中藏書9.92萬冊。廣播電台1座,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95%,有線電視用戶5.5萬戶。《盂縣報》發行量達到46.86萬份。

教育

教育事業保持健康發展。盂縣教育局下轄盂縣實驗小學、逸夫實驗小學、盂縣一中、盂縣二中、盂縣三中、盂縣職業中學、盂縣進修校七所縣直學校和14個聯校。2007年末全縣教育系統機構1個,其中高中2所,初中22所,小學180所,職中1所, 幼兒園45所。全縣在校學生51507人,其中高中5260人,職中610人,初中16906人,小學28441人,幼兒園4162人。全縣教職工3543人,其中專任教師3155人。全縣普通中學招生7975人,畢業生人數7943人。小學五年鞏固率為100%,初中三年保留率為98.1%。考入高等院校的本、專科學生達853人,同比減少129人,考入中等學校人數1115人,同比增加679人。

截至2016年,盂縣教育系統機構116個,所轄高中2所,職中1所,初中18所,小學94所,私立學校1所。全縣在校學生35188人,其中高中5744人,職中498人,初中8047人,小學20813人,私立學校536人。全縣教職工2998人,其中專任教師2864人。本年畢業生人數8284人,其中:職中畢業生202人,高中畢業生2310人,初中畢業生2812人,小學畢業生2960人。本年招生人數8566人,其中:職中113人,高中1946人,初中2965人,小學3542人。幼兒園93所,幼兒人數5961人,幼兒專任教師158人。 

衛生

全縣衛生條件繼續改善,醫療水平顯著提高。2007年末全縣衛生機構(含診所)356個,床位784張;全縣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314人,其中縣級醫院衛生技術人員820人,農村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603人。每千人擁有醫生2.0人,每千人擁有病床2.7張。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農村有醫療點的村為327個,占總村數的比重達73%。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達标率為55.8%。

截至2016年末,盂縣衛生機構(含診所)531個,床位1097張。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鄉鎮衛生院21個,村衛生所435個。衛生技術人員1969人,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技術人員776人,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359人,村衛生所衛生技術人員534人,其他衛生機構300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盂縣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3108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25560萬元。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人數為15623人,企業離退休人員6746人,領取養老保險金23439萬元;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人數為282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2120萬元;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44160人,發放養老保險4484萬元。基本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100%。

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人數為59894人,其中,企業職工34405人,城鎮居民25489人;醫療資金共計發放6409萬元,其中,企業職工5695萬元,城鎮居民714萬元。參加農村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15387人,領取醫療資金11294萬元。

全縣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22518人,發放失業保險金510萬元;全縣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50817人,發放工傷保險金965萬元。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28025人,發放保險金234萬元。

全縣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251107人次,其中城鎮79023人次,農村172084人次;發放低保資金共5226.93萬元,其中城鎮2206.44萬元,農村3020.49萬元。

2016年末全縣各類敬老院14個,床位899張,收養人員319人,累計建設日間照料中心105個,其中本年新增30個。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76人。

安全生産

2017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445起,下降54%;死亡6人。其中:交通事故434起,死亡6人,火災11起,全年全縣煤炭百萬噸死亡率為0。 

交通

綜述

截止2016年底,全縣實際通車裡程達到1986.52千米,公路密度為91.42千米/百平方千米。

全縣汽車保有量44284輛,其中:貨車保有量6514輛,出租汽車202輛,公交車30輛。公交車運送乘客900萬人次,長途班車運送乘客12萬人次;2016年客運周轉量10750萬人千米,貨運周轉量73684萬噸千米。

公路

盂縣境内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陽泉至繁峙沙河幹線公路縱貫全境,并有簡易公路多條與各鄉鎮連接,擁有出省通道三條,國道一條,省道三條。具體公路有太陽高速、陽五高速、207國道、陽石線、陽平線、榆盂線、梁平線、東太國防公路、314省道。

鐵路

盂縣有火車站陽泉北站,朔黃鐵路橫跨盂縣北部地區的四個鄉,縣境内全長25千米,在滴溜磴設有客貨兩運站一處。

航空

盂縣距離太原武宿機場、石家莊機場約110千米,可在2小時内抵達。

縣内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陽泉至繁峙沙河幹線公路縱貫全境,并有簡易公路多條與各鄉鎮連接。交通尚屬方便。距首都北京450公裡,距最近的出海口岸天津新港550公裡,距最近的民航飛機場105公裡,距最近的火車站陽泉站40公裡,距全國最大的佛教聖地五台山176公裡。207國道、陽石線、陽平線、榆盂線、梁平線、東太國防公路、314省道。鐵路方面有:國家重點工程石太高速客運專線途徑盂縣,朔黃鐵路橫跨盂縣北部地區的四個鄉,縣境内全長25公裡,在滴溜磴站設有客貨兩運站一處。航空方面:距離太原武宿機場、石家莊機場約110公裡,可在2小時内抵達。交通的發達,極大地提高了運力。

旅遊

盂縣曆史悠久,盂縣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是藏山,藏山祠相傳為春秋時期晉程嬰、公孫杵臼藏匿趙氏孤兒趙武之處。黑龍池、滴水岩、南天門、拜水洞和龍鳳松等也都各具特色,古有“藏山十景”之稱。這些名聞遐迩的遊覽勝地,吸引着來自各地的遊人。全縣現有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個,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3個,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40個,大部分得到保護和修葺,并正式向遊人開放。

其他旅遊景點還有:大王廟、千佛寺摩崖造像、諸龍山森林公園、水神山烈女祠、如來洞、玉華洞、程子岩、宋代大鐵鐘、滹沱河漂流、七機岩、陸師嶂、龍堂瀑布、彭真渠、永清寺、建福寺、青石寺等。 

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縣城北18千米處長池鎮藏山村東的重巒疊障中,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将遺腹孤兒托付給門客程嬰,嬰舍去已子,攜趙朔的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後人就把盂山改名為藏山,并立祠祭祀。藏山祠由文子祠、寝宮、藏孤洞、梳洗樓、八義祠、報恩祠、啟忠祠組成。

龍堂瀑布

龍堂瀑布在距縣城東北87千米處,梁家寨鄉趙家岔村東北4千米的龍堂村。瀑布源頭為山西五台縣、盂縣和河北省平山縣三縣的交界處。約莫2千米即到達瀑布邊緣—黑龍池,水從高24.5米的黑龍池進入大龍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瀉入二龍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圓形。水出二龍池再平流10米,瀉入三龍池,高32米。此池呈壇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約7米,到山腳下積成一個大水灘,順峪流去。

寺平安溫泉

寺平安溫泉其水質獨特,資源豐富,适應症廣,療效顯著,是一個聞名海内外的醫療礦泉。它位于盂縣北部,距縣城北66千米處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村。此處有一南北約400米、東西約200米、深約70米的溫水層帶,河流兩岸有溫水灘,古時建有浴疾亭。寺平安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六十度左右,水質特異,内含有鈉、鈣、鎂等礦物質和适量放射性元素鈾、鐳、氡,沐浴可治療多種疾病。

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興道村的千佛寺山下,距城三十裡,寺廟原有殿堂五間,為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五三二年)所建。在高丈許、寬三丈的寺内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餘樽,大者尺餘,小者寸許,為北魏、東魏、隋、唐各代所造。

著名人物

盂縣曆史悠久,地靈人傑,燦爛的文化蘊育了無數人物。

時期

著名人物

戰國北朝

赤章曼枝、冀俊、王謙、郭榮。

唐宋

許世緒、張士貴、李荛、慕容延钊、李謙溥、李允正、李允則。

元明

塔海、張琦、張淑譽、孫繼先、史文煥、張蘊。

清朝

李化龍、武全文、武承谟、王每、劉燦、張在田、田興梅、田嵩年、田雨公、劉紹發、田國俊、張龔保、楊培玉、王學曾。

民國

高遠征、穆光政、陳宜勝、潘萬鐘、高特、武寶一、江冰、郭培元、段榮義、劉聲駿、史乃雲、楊定國、肖占良、孫林荷、李枝功、王興愛、郅平、鄭明玉、鄭華璧、高翔藻、楊選士、李光耀、程紹岩。

新中國

賈敬之、高雲山、高歌、曹鴻賓、高山河、侯富山、趙忠、劉兆俊、馬兆麟、高壽田、李興堯、胡通德、劉岱峰、高長虹、孫寶厚、高建民、李雁紅。

著名人物

特産

盂縣花椒:馳名遐迩,是當地有名的特産。主要種植于盂縣北部地區,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曆史。盂縣花椒飲譽之晉,頗負盛名,主要品種有:大紅袍、小紅袍、黃金椒等。

核桃:盂縣的主要特産之一,年産量約160萬公斤。盂縣核桃果形美、果實大、皮薄,取仁容易,出仁率高。

葵花:又名向日葵,是盂縣的大宗農副産品。

王村梨:主要種植于王村一帶,故稱王村梨。這一帶果樹栽培曆史較長,發展較快,尤以皮薄、汁多、酥美可口、品種繁多的鴨梨而聞名,素有梨鄉之稱。

西煙小米:西煙鎮是盂縣主要産糧區之一。這一帶土地平坦寬闊肥沃,自古即有“米糧川”之譽。

小豆:主要産地西煙鎮、東梁鄉、南社鄉。

本地特産還有:土豆、柿子、水果、藥材、黑棗、山貸、蜂蜜、麻紙和畜産品100多種,蘋果林是建國後逐年增植發展起來的另外,縣西北部地區多産荊條、柄把,每年推銷簍子、籮筐、柄把。

土豆主要産地西煙鎮、東梁鄉、西潘鄉。年産6875噸,特點是含澱粉22%以上,個大、易熟、沙綿,除炒菜、蒸食外,還可加工粉條等。

除此之外,本地特産還有:柿子、水果、藥材、黑棗、山貸、蜂蜜、麻紙和畜産品100多種,1950年,産柿子14萬公斤,1986年産36萬公斤,比1900年增長15%。1985年黑棗總産量15萬公斤,比建國初增長1倍。

莜麥棒子:禾谷類作物。學名裸燕麥。根據播種期早晚分為夏征麥和秋蔽麥。莜麥籽粒瘦長,有腹溝,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頂部顯著。形狀為筒形或紡錘形,莜麥是營養豐富的糧食作物,在禾谷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組成也較平衡。由于莜麥營養豐富,耐饑抗寒,在自治區西部被譽為一寶。征麥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療效食品。加上盂縣的水土的優勢,唯一可以将莜麥面做成莜麥棒子,制成後炒,蒸,煮,拌都是風味絕佳的上等佳肴。

蘋果林是建國後逐年增植發展起來的,1965年蘋果總産10萬公斤,1985年達到209萬公斤,1990年99萬公斤,上述産品最高年産量收購産值為505萬元。

另外,縣西北部地區多産荊條、柄把,每年推銷簍子、籮筐7萬餘件,價值15萬元,柄把10萬餘根,價值30多萬元。

曆史文化

風俗民情

霸王鞭:用一米多長的木棒,彩畫各種條型花紋,兩頭紮彩色布條、銅錢或銅鈴等。表演者手執霸王鞭,排列成行對打或進行跳打,故亦稱“打霸王鞭”。

獅子舞:大多以5人為一組進行表演。兩頭獅子各由2人裝扮,另1人手持彩球,逗引獅子表演仰卧、側翻、搖晃、跳躍、撲騰、搶球等各種動作。

高跷:用兩根1至2米的木棍,各固定一塊登腳闆即成。表演者用繩将木棍綁在腳與小腿上邊走邊舞,叫“踩高跷”。

旱船:用條或木條制成船的模型,周圍用各色彩布遮蓋。表演者每人一船。以曆史或現代劇目為内容,表演時,一人在船前劃船引導,數人在後駕船,翩翩起舞,并變換各種隊形表演。

牛鬥虎:牛頭、虎頭用紙張裱糊,着色描繪,分别用布、綢、麻做的牛皮和虎皮連接而成。牛與虎各由2人組成。表演牛與虎撲打抵鬥的各種動作。據考證,這種文藝形式為本縣群衆創造。

秧歌舞:秧歌舞表演十幾人至幾十人不等,男女老少皆可參加。表演者化裝成各種人物,腰系各色彩綢,舞步翩跹,身姿輕盈,群衆稱為“扭秧歌”。

背擱托擱:均為2 人表演,1 人選“底座”,身上固定鐵制框架,将一少年置于其上,少年一般扮作戲劇人物中的角色,其衣裙稍大,裙下著假腳,并配以小型導具,表示所扮角色。扮“底座”者以“十字步”、“剪子步”的舞行進。與少年雙臂搖擺緊密配合,舞姿優美,十分吸引觀衆。城關的白水、城武、北莊等村的表演獨具特色。

燈火:用竹、彩紙制成。以竹紮成花、鳥、魚、器具雜物等狀,糊以彩紙,中心燃燭。元宵節時張挂于縣城廣場四周或村鎮集會之地,供人觀賞。

彩車:在車輛上裝飾各種圖形、模型,或由人在上面進行表演,氣勢雄壯,燈火輝煌,是70年代後新出現的一種喜慶表演形式。

榮譽稱号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0年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