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頭

旗頭

滿族婦女的發式
滿族已婚婦女的發式多是绾髻。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于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旗頭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種扁形的冠,裡面有鐵架支撐,外面用青絨或青素緞等制成,正面有各種珠寶首飾的裝點,側面懸挂流蘇。大拉翅、又名大京樣、大翻車、達拉翅、答喇赤、旗頭、旗頭闆等,清朝晚期在滿族及清宮中為婦女所流行的一種頭飾,為闆狀冠型,呈現如牌樓般高聳挺立的風貌。[1]”橫插于發髻之上的類似發冠一樣的扁方長三十二至三十三點五厘米,寬四厘米左右,厚零點二至零點三厘米。
  • 中文名:旗頭
  • 外文名:Great Wing,
  • 别名:
  • 簡介:指滿族婦女的發式
  • 滿族發型:形成滿族婦女風韻獨特發式—旗頭
  • 分類:二把頭 架子頭 钿子頭 大拉翅等

簡介

一般加戴在真發梳成的二把頭之上,與之共同構成誇張的大二把頭形狀。

常見的大拉翅是扇面狀的中空硬殼,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頭圍大小的圓箍。以鐵絲做架,布袼褙(漿糊粘合起來的多層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緞子或絨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絹花、簪、钗等衆多裝飾,有時候側面還懸挂有流蘇。大拉翅使用的時候用扁簪固定在頭上,不用的時可取下。

滿族發型

入關前,

滿族婦女傳統發式是辮發盤髻,盤髻又分單髻與雙髻。雙髻通常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頭頂左右兩端節成長辮然後盤轉成為髻,漢族則稱這種發飾為丫頭。單髻多用于已婚女性,即将頭發集于頭頂,編成一條長辮,盤轉而為髻,這種發式簡潔、利落,便于騎射遠行,在野外宿營又可枕辮而眠。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發式皆如此。區别貴族與平民處隻是髻上所插簪飾,貴族女子髻上裝飾頗多而平民女子僅插木簪。

入關後,

由于在滿漢文化逐漸融合的基礎上,滿族女子發式被漢族女子所模仿;漢族女子發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滿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滿、漢族女子發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變風格,極大的豐富了滿族婦女的頭飾藝術。

中老年普通婦女在平常梳的“高粱頭”,則有着上千年的曆史,至今在滿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滿族婦女的發式和漢族婦女的發式相比,顯得高大和誇張,具有豔麗奪目的效果,使發飾在滿族婦女的服飾中占有較為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滿族婦女風韻獨特的發式——旗頭。

滿族婦女不僅很講究發式,也很注意頭飾。在衆多頭飾中,大扁方頭飾最為普遍。這是一根長約30厘米,寬約2、3厘米的銀簪子,橫于發髻之中。在清朝滿族婦女的上層中,不僅要帶旗頭(一種用青絨、青緞做成的扇形頭冠),而且要插上各種各樣的銀飾,如花針、壓鬓針、大、小耳挖子等。滿族婦女的耳環也與衆不同,他們在耳朵上要紮三個耳眼,戴三隻耳環,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頭,式樣簡樸。皆以真發挽玉或翠之橫‘扁方,之上。”橫插于發髻之上的類似發冠一樣的扁方長三十二至三十三點五厘米,寬四厘米左右,厚零點二至零點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圓,另一端似卷軸。如一變相橫簪,無論是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類似古代男子束發時用的長簪,也許扁方就是由此而演變過來的。扁方的質地多為

白玉、青玉,少數為金、銀制品。清代中期,滿洲貴族婦女開始盛行"旗頭",也叫"旗頭闆"、"大拉翅"。就是以頭頂發髻為座,上面放置旗頭。

旗頭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種扁形的冠,裡面有鐵架支撐,外面用青絨或青素緞等制成,正面有各種珠寶首飾的裝點,側面懸挂流蘇。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于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