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城煤礦

營城煤礦

吉林省百年老礦之一
營城煤礦原名火石嶺子煤礦,位于吉林省九台縣境内,距離九台縣城7公裡,東距吉林市68公裡,西距長春市區59公裡,南距營城火車站2公裡因礦區東部有一火石嶺盛産火石而得名。地理坐标北緯44°10′,東經125°53′。營城煤礦從1954年開始到1989年間,先後向雙鴨山、鶴崗、平頂山、大同、陽泉、渡口、攀枝花、霍林河等國内20多個國有煤礦企業輸送煤礦各類專業管理技術人員以及技術工人等56323人,為東北地區向外輸送專業技術人員較多的百年老礦之一。[1]
  • 中文名:營城煤礦
  • 外文名:
  • 用途:
  • 分類:
  • 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
  • 距離九台城區:7公裡
  • 東距吉林市:68公裡
  • 西距長春市區:59公裡

地理位置

營城煤礦原名火石嶺子煤礦,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境内,距離九台城區7公裡,東距吉林市68公裡,西距長春市區59公裡,南距營城火車站2公裡因礦區東部有一火石嶺盛産火石而得名。地理坐标北緯44°10′,東經125°53′。吉長鐵路從礦區西南部通過,設有鐵路營城站,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

自然條件

地處松遼平原東緣,屬準平原丘陵地形,局部為低山區,北部和東部蜿蜒起伏不平,海拔标高一般為170—297米。最高+331米;南部和西部平坦,标高+185米左右。

礦區有兩條河流,南部秦家窩堡河,最大流量576立方米/分,北部營城河。最大流量914立方米/分。冬季幾乎無水,兩條河由東向西橫穿礦區,流入飲馬河,地面無積水區。

礦區屬于北寒溫帶大陸性氣候,春短風大,夏熱多雨,秋涼霜早,冬長幹寒,年平均氣溫4.7℃,最低-33.6℃,最高35.6℃,最大積雪深度24厘米。雨季集中在7、8、9三個月,年平均降雨量589毫米,蒸發量為降雨量的2.4倍,屬于濕度不足區。

曆史沿革

白垩紀初期,在長春郊區劉房子——九台營城子一線,又一次出現了強烈的火山活動,形成了膨潤土、珍珠岩、沸岩等非金屬礦床。

清·同治七年(1868年)當地居民采集火石時,發現露頭煤,土法開采,以煤代薪。吉林将軍富明阿曾以“吉林人戶日繁,柴薪難繼”為由,奏請清政府開采火石嶺7處煤窯,但清政府以“恐傷山脈、礙風水”為由未予準奏。

清光緒六年(1880年)五月十九日,吉林将軍銘安再次奏請開發火石嶺子各處煤窯,獲準開辦官營煤窯。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地方官史士紳鐘謙(鐘汗)、張赢等人取得開礦權,合資經營保豐、保吉兩公司,開采火石嶺西部煤田。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張清福取得火石嶺東北部馬家溝礦權,租給隋國寶經營。1914年,由朱堯佐、徐蔭庭組成裕吉公司、隆吉公司。

保豐、保吉公司因經營不善,資金不足,造成礦坑積水坍塌而無法處理,于1914年宣告倒閉并将礦權轉讓給裕吉公司。1915年又将礦權轉租給哈爾濱東源公司,成立和發(合發)公司,使用蒸汽機采掘。1923年,張喜銘、秦鳳岐等人取得營城煤田中部礦權,組成裕東煤礦有限公司,由礦商閻澤溥用3萬元(大洋)、用地120畝,修築1條由火石嶺到營城車站全長5公裡的輕便鐵路,并于1925年成立裕中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有專用輕便鐵路,自設發電、照明、排水設備,規模較大。

1927年私人煤商吳子培又取得了該礦東北部礦權,成立了裕華公司。1928年長春士紳李煥章又取得南部礦權。1929年裕吉公司又将礦權租給長春大隆号經營,兩年後,因礦井發火而停産,裕吉股東又租回,組成隆吉公司。

東北淪陷後,1936年長春士紳李煥章與日本人人岡田榮太郎合資繼續開發該礦火石嶺礦,成立了營城炭礦會社,1937年,該社與滿洲炭礦株式會社合營,改稱營城炭礦株式會社,改善生産裝備,自設專用鐵路、選煤廠、蒸汽機車、井下通風、排水等設備,在技術、設備上都比較先進,生産能力居當時各礦之首。

1938年裕華公司欠礦産稅,礦權被九台縣稅捐局沒收,轉賣給日本人,1944年改名為新東煤礦株式會社。

1939年隆吉公司礦權賣給日本人,後又租予隆吉公司并改名隆吉合資會社。

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加緊掠奪煤炭資源,建立浮浪坑,先後三次從長春、吉林等地抓勞工900餘人,強迫下井采煤。到1945年“八·一五”光複時僅剩80餘人,其餘均被折磨緻死投入“萬人坑”。

淪陷時期營城有日本人175名,中國工人5000人。從1937年至1944年煤炭産量逐年增長,1937年為2萬噸,1938年4.9萬噸,1939年11.8萬噸,1940年20.5萬噸,1941年24.7萬噸,1942年38.2萬噸,1943年40.5萬噸,1944年42.5萬噸。1945年“八·一五”光複,

營城煤田各礦(或公司)全部停産,初秋由原隆吉煤礦經理王新鳳組成火石嶺子礦區治安維持會,營城、新東、裕東、隆吉四礦先後恢複生産,1945年原煤産量25萬噸。

1945年冬九台縣民主政府成立,派人接管營城、新東兩礦,向裕東、隆吉兩礦派監理員。

1946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派駱鶴接收營城煤礦,5月26日撤離,6月國民黨政府派員進駐營城煤礦,成立四礦管理委員會。1947年2月1日國民黨派資源委員會東北辦事處吉長分處接管營城,成立營城四礦管理委員會。1947年2月末,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次解放營城。1947年3月國民黨資源委員會第二次接管營城煤礦。1947年10月17日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次解放營城。

1948年1月蛟河礦務局長任弼紹到營城主持恢複煤礦生産工作,于5月1日正式接管營城、新東、裕東、隆吉四礦,并将四礦合并成立營城煤礦,任移山任第一任礦長,隸屬蛟河礦務局,開始恢複生産。1947~1950年,先後恢複大小井14對。

老礦新生

新中國成立後,1951~1952年新建中七斜井、中八斜井,年生産能力均為25萬噸。經過4年的恢複,為礦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4年,營城煤礦提出“全面生産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推行正規循環作業,改革采煤方法,采取長壁後退式采煤法,并使用了截煤機;頂闆管理采用雙排密集切割頂闆;在掘進中使用濕式鑿岩機、裝煤機等,運輸大巷使用卡機。

從而促進了煤炭生産,當年生産煤67.2萬噸。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先後新建年産能力均為30萬噸的營五斜井、營九斜井;1958年新建45噸的營十斜井。1959年秋,營城煤礦黨委書記羅廷富倡議建立井下辦公室,動員科室幹部深入生産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促進了煤炭生産的發展。當年原煤産量達到146.51萬噸,盈利544萬元。

1960年,創産煤197.13萬噸的最高紀錄。同年新建21萬噸的上家二井和15萬噸的上家一井。

由于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帶來采掘比例嚴重失調,生産大幅度下降。從1961年起,不得不進行調整,1962年精簡人員3300人,加強開拓掘進,到1965年,原煤産量恢複到98.82萬噸,但仍比1959年減産近一半。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生産力遭受嚴重破壞,1967年比1966年,産量下降7.7%,開拓煤量下降21.5%,回采煤量下降7%。

1976年7月6日,年産能力55萬噸的九台立井開工,不久因故緩建兩年。

隸屬關系

新中國成立後,營城煤礦隸屬關系發生變化:1952年1月至1954年,隸屬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煤礦管理局。1954年至1958年,隸屬吉林省蛟河礦務局。1958年至1983年,隸屬吉林省煤炭工業局。1983年至1988年,隸屬東北内蒙古煤炭工業公司舒蘭礦務局。2003年7月正式劃歸吉林省九台市人民政府地方管理。

曆史貢獻

營城煤礦從1947年解放到1985年的37年中,共生産煤炭3387.4萬噸,支援了國家建設。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興盛時期,有15年年産突破百萬噸,有6年變虧為盈。1985年全礦擁有職工8222人,固定資産8342萬元。

1985年,成立了集體企業總公司,下轄建築公司、包裝廠、生産公司、針織廠、印刷廠、職工服務社,共擁有集體職工10377人,固定資産1403萬元,實現利潤47.5萬元。

營城煤礦從1954年開始到1989年間,先後向雙鴨山、鶴崗、平頂山、大同、陽泉、渡口、攀枝花、霍林河等國内20多個國有煤礦企業輸送煤礦各類專業管理技術人員以及技術工人等56323人,為東北地區向外輸送專業技術人員較多的百年老礦之一。

資源枯竭

2002年4月,營城煤礦依法宣布關閉。2003年7月企業正式劃歸地方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