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放假

中國式放假

中國特有的一種節假日放假現象
中國式放假,是指中國特有的一種節假日放假現象。該制度下促使“拼假”盛行,折射出中國休假安排不夠合理,休假制度不夠靈活。中國式休假既非問題産生的原因,又非解決問題的辦法,它隻是社會福利制度發展前進過程中的一個産物。[1]
  • 中文名:中國式放假
  • 外文名:
  • 别名:
  • 釋義:指中國特有的一種節假日放假現象

背景概述

公衆休假”指的是包括法定公共假日、法定每周工作時限和雇員帶薪福利休假在内的三種休假模式,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為規範全民節日休假的最高行政法規。自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并經過兩次修訂後,2008年全國統一七大法定公休節日,而休假時段則每年由國務院發布。

中國2013年的29天假期挪用了7個周日5個周六。根據國務院的“放假辦法”規定,“全體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中國式休假”,可以說是人為的靠着一種政策、一種制度,把四個雙休日人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于人們不得不連續的休息七天,同時要連續的再工作七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放假的安排。

質疑之聲

其實從當初的五一長假被拆分,對于全國假日辦的節假日調整反對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反對的焦點集中在這樣零零散散的拆分長假然後用周六日來補齊的做法是否人性化,甚至有些法律界人士還從勞動法的角度來質疑這樣的放假安排是否違反勞動法。

現實問題

中國人的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115天的假期,幾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但為何還是“太少”,究其原因就是“拼假”盛行,折射出中國休假安排不夠合理,休假制度不夠靈活。

此外,據美世公司的調查顯示,中國勞動者平均每年能享受大約10天帶薪假期,是全世界帶薪假期最短的國家之一。美媒稱,盡管網絡售票和免收過路費等速效對策可能有助減輕假日出行者的負擔,但除非政府改變中國的休假制度,否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壓力過大的問題很可能會持續存在下去。

中國政府在2008年取消了五一長假,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的短假以及帶薪休假制度,但四年過去了,人們卻不得不面臨這樣的窘境:

一方面,國家推行的帶薪休假制度難以全面落實,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連線訪談中直言2008年取消五一長假後的情況是:現實非常殘酷,沒有帶薪休假,反而是五一長假沒了。另一方面,參與到十一黃金周出行的人越來越多,購票難、出行堵、景區亂......休假反而不如上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