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

漢語漢字
蚩,形聲。從蟲,之聲,意思是傳說中的一種海獸。如:蚩尾(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魚尾形飾物);蚩吻(傳說中的怪獸名)。也是姓。
  • 中文名:蚩
  • 拼音:chī
  • 繁體:蚩
  • 部首:蟲
  • 五筆:BHGJ
  • 鄭碼:ziai
  • 筆畫:10
  • 漢字部件分解:屮一蟲

文字溯源

“蚩”字甲骨文(圖1-6)雖字形略異,但都是“蟲”咬人“止”(趾)的形狀。“蟲”在古文字中是“蛇”的形狀。“蟲咬”即“蛇咬”。甲骨文(圖7)加一“彳”字。“彳”是“行”的省文,表示在行走中被蟲(蛇)咬。金文将甲骨文的一條“蟲”變為兩條,與小篆同将“趾”(止)形寫作“㞢”,即“之”字。因此成為《說文》所說的:“蚩,從蟲,之聲。”的形聲字。 [2]  [5] 

“蚩”的本義是蟲名。《說文》:“蚩,蟲也。”引申為醜陋、無知。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榮納由于閃揄,孰知辨其蚩妍。”蚩蚩,引申受到欺負或表示人的敦厚相。《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通“嗤”,笑。《後漢書·卓茂傳》:“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

詳細解釋

拼音

詞性

釋義

chī

名詞

蚩蟲。

傳說中的一種海獸。

姓,相傳為蚩尤之後。

形容詞

老實,癡愚。

通“媸”,醜陋,醜惡。

動詞

欺侮。

通“嗤”,嘲笑、譏笑。

象聲詞

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蚩,蟲也。從蟲之聲。

說文解字注

蚩,蚩蟲也。

蚩字今補。此三字句。謂有蟲名蚩也。叚借為氓之蚩蚩。毛傳曰。蚩蚩、郭厚之兒。玉篇曰。癡也。此謂毛詩。又曰?也。此謂叚蚩為?也。

從蟲。㞢聲。

赤之切。一部。 

康熙字典

《唐韻》赤之切。《韻會》充之切。?音妛。蟲名。《六書正譌》:凡無知者,皆以蚩名之。

又蚩尤,人名。《書·呂?》:蚩尤惟始作亂。注:九黎之君,号曰蚩尤。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蚩尤旗,類彗而後曲,象旗主所見之方下有兵。

又侮也。張衡《西京賦》:蚩眩邊鄙。

又騃也。陸機《文賦》:姸蚩好惡,可得而言。

又蚩蚩,敦厚貌。《詩·衞風》:氓之蚩蚩。

又姓。《通志·氏族略》:蚩氏,蚩尤之後也。

又《集韻》敕豸切。音弛。蟲伸行。《廣韻》:從㞢。《六書正譌》:别作媸、嗤,非。

《集韻》同蚩。詳蚩字注。蚩字右下從冫不從丶。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聲符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tʰjɯ

廣韻

赤之

平聲

蒙古字韻

tʂ'i

平聲

中原音韻

穿

齊微齊

齊微

陰平

洪武正韻牋

抽知

二支

平聲

分韻撮要

穿

第三幾紀記

陰平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ʰ

i̯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ȶʰ

ǐ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ȶʰ

j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ji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h

jəg

jəї

jəї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tɕʰ

i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tɕʰ

ǐə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tɕʰ

i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tɕʰ

i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tśh

ï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tɕʰ

ǐ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