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

世界文化遺産
元上都位于廣袤的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是世界曆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的發祥地,也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元朝的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是在上都登基。著名的“佛道辯論”、創立行省制度等一大批重要的曆史事件也發生在上都。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産大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國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了《世界遺産名錄》,這是中國第42處世界遺産,同時也是中國内蒙古自治區“世界遺産”零的突破。這座被史學家稱譽為可與意大利古城龐貝相媲美的都城遺址,融合了蒙古文化、華夏文明,記錄了人類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明階段。元上都遺址于2011年7月15日将正式向遊客開放。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2011年7月15日
  • 中文名稱:元上都遺址
  • 面積:約435萬平方米
  • 外文名稱:The Site of Xanadu
  • 氣候類型: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 别名:灤京,上京
  • 所屬地區:内蒙古錫盟正藍旗上都鎮閃電河北
  • 景點級别:AA級
  • 門票價格:50元
  • 榮譽:世界文化遺産
  • 著名景點:鐵幡竿渠,皇城,宮城,外城,關廂,敖包群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錫林浩特市

基本資料

元上都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區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内、灤河上遊的閃電河北岸。始建于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初名“開平府”,中統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灤京”,是帝後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年)複名“開平府”,不久廢府改衛,宣德五年(1430年)廢棄不用。1956年和1973年,内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内蒙古大學先後對其進行了考古調查。

遺址簡介

元上都遺址在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内、閃電河(灤河上遊)北岸沖積平地上。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開始築城,初名開平府;忽必烈即位後,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号為元,稱開平府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為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重要大臣來這裡避暑和處理政務,因此将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别館。

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周長約9公裡,東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宮城牆用磚包砌,四角有樓,内有水晶殿、鴻禧殿、穆清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皇城環衛宮城四周,城牆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南半部為官署,府邸所在區域,東北和西北隅建有幹元寺和龍光華嚴寺。

外城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北部為皇帝觀賞的禦苑,南部為官署、寺觀和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為市肆、民居、倉廪所在。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台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為“兆奈曼蘇默”,為108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衆多而訛傳的。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上都遺址于2011年7月15日将正式向遊客開放。

保護單位

上都,元代古城名。位于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黃旗大營子(現敦達浩特)東25公裡,閃電高勒北岸1公裡,"五一"牧場南4公裡處。當地牧民稱之為"北奈曼蘇默"城,意為一百零八廟。現被列為内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上都地區山川雄固,風景優美,據古籍對其記載:"龍崗蟠其陰,灤水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郁,東北不十裡有大松林,異鳥群集....山有林木,水有色鹽,百貨狼籍,畜牧繁息,大供居民之食用。"

上都城興建之前,金代屬桓州。成吉思汗在這裡避過暑。蒙哥汗五年(1255年)忽必烈受命駐守此地,次年開府營建城廓宮。元上都建于1256年,1259年落成。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于此,稱開平府,1264年加号上都。自後歲一巡幸,未暑而至,先寒而南,成為常任之夏都,與北京并稱為兩都。

上都城由外城、皇城、宮城和外苑部分組成。外城周長約十八、九裡。内城為皇城,外城為市區,城内有宮署約六十所,各種寺廟一百六十餘處,有大明、儀天、寶雲、宸麗、慈福、鴻禧、睿思等殿,大安、延春、連香、紫檀、凝晖等閣;綠珠、瀛州兩堂以及振堂等重要建築。城内除中央及北城牆中部的大型宮殿位于中線以外,大部建築未采用對稱的布局,殿、亭、閣、榭各具特色,或近臨沼池,或開渠引流,或亭閣相連,形狀大小各異,色彩風俗不同,優雅非凡。上述通往各地的驿道四通八達,為漠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

上都地區元朝時商賈工匠雲集,繁榮興盛,不但有從中原來的商人,也有從中亞和歐洲來的商人,他們運來各種金屬器皿、日用品和為統治階級享用的奢侈品,而後運走上都地區的畜産品,促進了以元上都為中心的蒙古地區的經濟繁榮。1358年紅巾軍攻克上都,焚毀宮阙衙署。結束了它作為一代陪都的曆史。

曆史沿革

元上都遺址所在地灤河上遊,屬錫林郭勒草原的南部邊緣地帶,向北向西與整個歐亞草原相連接。遠古時代的先民們使用細石器制成的各種工具,以弓箭為主,從事狩獵、漁獵、采集。曆史記載從山戎、東胡的活動開始,經匈奴、鮮卑、突厥、烏桓、契丹、女真至元。元上都廢棄之後,上都郭勒的蒙古人依然是這片草原的主人。

據史料記載,最早進入灤河上遊的是山戎和東胡人。司馬遷曾在《史記匈奴傳》中寫道:“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各有君長。”

公元三世紀末,匈奴民族興起,東擊敗東胡王,西擊走月氏,建立了東抵遼海,西及中亞的匈奴帝國。灤河上遊一度是匈奴與東胡之間的“瓯脫外棄地”。東胡被擊敗後分為兩支,鮮卑與烏桓。烏桓主要活動與燕北五郡長城外,元上都所在地便是烏桓族的世居地。

公元四世紀之後,拓拔鮮卑興起,建立北魏王朝,元上都所在地是北魏的塞外牧地。進入十世紀,契丹民族興起建立遼王朝,相繼女真民族興起建立金王朝,均以這裡為優良的狩獵、遊幸之地。金世宗完顔雍于1168年五月,以“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将此命名為金蓮川。從1172年開始,金帝幾乎每年夏天都到此避暑。

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騎兵南下征金,首先占領了灤河上遊的桓州及以西的昌州、撫州,金蓮川演變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1215年,成吉思汗以桓州涼陉為其“夏宮”成吉思汗分封衆将時,元上都地區是木華黎家族的世襲領地。

1265年,忽必烈受蒙哥汗之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駐賬于灤河上遊金蓮川地區,忽必烈時元朝的創始人,生于太祖十年八月(1215年9月),他“思大有為于天下”,廣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金蓮川中相地形,建城郭。1259年,城郭建成,初名“開平府”。

“開平”二字,從《易》幹卦中取義,“會合萬物令使開通”。又說“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即《尚書大禹谟》中說的“地平天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将開平作為臨時首都。1264年五月,大都建成,诏開平府改為上都。

1358年,農民起義軍由大同直趨上都,“焚宮阙留七日”,其後幾年間元上都成為農民起義軍經常攻擊的目标,不斷經受戰争的創傷。“因上都宮阙盡廢,大駕不複時巡”,上都的陷落對元朝統治者的打擊是沉重的,它宣告了元王朝的衰敗。從此,随着時間的推移,上都變成了“一座擁抱着巨大文明的廢墟”,城内保存着大量的遺址和文物。

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影響

許多外國使臣、傳教士、商人、遊客等,

都曾在元上都受到國元朝皇帝的接見,建立了友好關系。據王恽《中堂記事》記載,中統二年(1261年)發郎國(歐洲)使者曾到上都朝見忽必烈,“獻卉服諸物上嘉其遠來,回賜金帛甚渥”。至正二年(1342年),羅馬教皇的使者馬黎諾裡一行到上都,受到元順帝召見。獻一匹良馬,傳為佳話。

早在中統二年,高麗王王植就曾派王子王谌,率高麗參知事等李藏用等18人抵開平。至元十七年(1280年),已登上王位的王谌到上都朝見忽必烈,受到熱情款待。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一月,忽必烈病逝時,高麗王王谌以驸馬身份,攜王妃忽都魯揭裡迷失(忽必烈之女)前來吊喪。四月,參加了元成宗鐵穆耳在上都即位的忽裡台,并請求冊封公主。不久,元朝封忽都魯揭裡迷失為“安平公主”。慶德四年(1300年),緬國(今緬甸)木連成首領阿散哥遣其弟者蘇率91人的使團來中國。

元成宗在元上都召見者蘇。此後貢使不絕。著名學者馬可波羅亦在元朝時來到了中國,并深得大汗器重,在中國為官居住了17年之久。《馬可波羅行記》詳細記述了元上都的宮殿、寺院、宮廷禮儀、民俗風情,第一次向世界介紹了元上都,讓世界了解中國,它也就此成為了研究元代曆史和對外關系的珍貴史料。

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早在蒙哥汗時期,開平就設有天文觀測所——承應阙。

波斯科學家紮馬剌丁曾受蒙哥汗委托籌建天文台。至元八年(1271年),元上都回回天文台正式成立(也稱北司天文台)。忽必烈令紮馬剌丁為提點,為元朝國家任命的第一任天文台台長。紮馬剌丁研制了多種大型天文儀器,并制定了“萬年曆”。曾任北司天文台少監的馮天章及著名科學家郭守敬都受到了紮馬剌丁的影響。

郭守敬研制的天文儀器——“簡儀”,就是直接受了紮馬剌丁的啟發。郭守敬還曾上奏元世祖忽必烈,請求在全國設立14個監侯官分往27個測驗所實測。實測範圍“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牙,北盡鐵勒”。至元十七年(1280年),郭守敬利用實測所得的翔實資料,完成了曆法的改造,創造了先進的《授時曆》,“以其年終,頒行天下”。郭守敬也曾應召到元上都研究開鑿運河和鐵幡竿渠事宜(鐵幡竿渠渠址至今完好)。可見,元代的許多重大科技活動和決策是在元上都進行的。元上都是當時中外科技交流的中心之一。

實用信息

元上都遺址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一月平均氣溫零下18.1度,最低氣溫零下33.6度,冬季出行請帶好各類保暖物品,如羽絨服、暖水袋等。七月平均氣溫18.6度,最高氣溫35.4度。日照強烈,早晚溫差大,請攜帶好墨鏡、太陽帽、防曬霜、潤唇膏等物品。

交通信息

每天9:50及17:30在北京六裡橋長途汽車站坐車(卧鋪),票價117元,9個小時到正藍旗,一般車到多倫就不走了。可在多倫乘出租車或私人面的到景區。

主要景點

外城

外城整體呈曲尺形,圍繞于皇城之西、北兩面擴建而成,西、北兩面牆長2220米,東牆長815米,南牆長820米。占地面積約288公頃現存城牆底基寬10米,頂寬2米,存高約為3-6米。外城自西門北側225米處,斜向修一條東西向的隔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将外城分為皇城以西、以北兩部分。隔牆基寬3米,殘高0.7-0.8米,頂寬2.05米。

城牆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約20厘米左右,薄厚不均,夯實程度不若皇城,外表未有磚石包砌。共辟有四門,南牆一門,西牆一門,北牆兩門。南北城門均外築長方形甕城,形狀與皇城的南北甕城相同,西城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形狀與皇城東西門甕城相同。北苑:發現一大型院落。院落為對稱的形四邊形。西内:北部宮殿和房舍建築遺迹較少,南部建築遺址分布較多,以東西大道兩側最為密集。外城四周圍繞有護城河遺迹。

皇城

皇城平面近方形。東牆長1410米,西牆長1415米,北牆長1395米,南牆長1400米。占地面積約164公頃現存高度多在6—7米左右,牆基寬12米,頂寬約5米,向上漸斜收。四牆外側築有馬面,每面牆6個,共24個。馬面底寬12米,凸出牆體約5.4米,現存高度約5.8米中間為黃土夯築,内外兩側均用自然石塊包砌,石牆約厚0.5-0.6米,外側石塊略平整。

石砌牆體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狀牆基。皇城城垣辟有六座城門,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皇城東西牆對稱各開二門。南北城門外築長方形甕城,甕城門南北向開。東西城門外皆築馬蹄形甕城,甕城門分别折向南開今距地表觀察,在東西兩側臨街巷内可以看到20餘處較大的高台夯土基址。皇城西牆和北牆甕城門西側外,發現有明顯的河溝遺迹。河溝距城牆約25米,寬約10米。

宮城

宮城平面近方形。東牆長605米,西牆長605.5米,北牆長542.5米,南牆長542米。占地面積約32公頃四面均存有高度不同的夯土牆體,最高5米,牆基寬10米,頂寬5米。部分牆體存有包磚中間為黃土夯築,内外兩側包砌青磚。磚牆底部墊有石條或片岩做基礎。有東、西、南3座城門,們外不設甕城今地表所見大小建築基址計有40餘處。城牆外24米處尚存一石砌夾城,牆基寬約15米。城牆外側挖有閉合壕溝。

鐵幡竿渠

在元上都的北門外的龍崗下,有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設計修築的一道攔河大壩,名為鐵幡竿渠。此渠由龍崗東側山崗下向西至上都城西北方的哈登台敖包山下,南折沿城西關外至閃電河。這是一項十分宏偉的排水工程。至今哈登台敖包之上仍留有當年的鐵幡竿石基座。

節慶活動

2008年以來,正藍旗旅遊節慶頻頻亮相全國。依托元上都文化旅遊資源,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國·元上都文化旅遊節,在全國造勢,活動影響大,成為正藍旗節慶活動的金字招牌,捧回了中國十大民俗節慶金手指獎。每屆元上都文化旅遊節都吸引了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争搶鏡頭和積極報道,成為内蒙古草原影響較大的節慶活動之一。

神州大舞台北京慰問團走進正藍旗“天堂之聲”大型慰問演出、“元上都”杯八省區蒙古語播音員主持人大獎賽、“上都之夜”大型文藝演出、“魅力上都”廣場文化系列演出活動成為旗各族群衆的文化大餐。在正藍旗舉行的北京指南針汽車俱樂部首屆自駕車旅遊那達慕,宣傳推介正藍旗得天獨厚的自駕車旅遊資源,打入京津冀及全國自駕遊市場。瑰麗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王昭君》《嘎達梅林》《大元王朝》等一大批草原題材劇組搶灘正藍旗,前來拍攝影視劇。

曆史地位

元上都地理位置特殊,"控引西北,東際遼海,南面而臨制天下,形勢尤重于大都"。上都距原蒙古汗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和林較近,是溝通南北東西的重要樞紐。對聯絡、控制擁有強大勢力的漠北蒙古宗親貴族,在政治、軍事上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對付蒙古宗王反叛勢力的前沿陣地,也是便于運籌帷幄的最高決策場所。

因而元朝前幾位皇帝,如忽必烈、鐵穆耳、海山等即位的忽裡台都在上都舉行。元中期以來發生的"南坡之變"、"兩都之戰"、"上都兵變"等宮廷鬥争、流血沖突,都證明了上都極重要的政治、軍事地位。

曆史影響

上都在中外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元代中外交往頻繁,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來,被稱作"色目商賈"或"回回商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剌兄弟帶着馬可·波羅到中國,在上都受到忽必烈極高的待遇。從此,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生活了17年,深得忽必烈賞識器重。著名的《馬可·波羅行記》詳細記述了上都的宮殿、寺院、宮廷禮儀、民情風俗,第一次向世界介紹了上都,讓世界了解中國。

上都在元代科技史上的地位更不容忽視。早在蒙哥汗時期,開平就設有天文觀測所--承應阙。波斯科學家劄馬魯丁曾受蒙哥汗委托籌建天文台。1271年,上都回回天文台正式成立(也稱北司天文台)。忽必烈令劄馬魯丁為提點,為元朝國家任命的第一任天文台台長。劄馬魯丁研制了許多大型天文儀器并制定了"萬年曆",為上都天文台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見了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并采納了他對北方水利資源和華北平原水利灌溉建設的六條建議。為保障上都城的安全,1298年,郭守敬在上都親自勘查、測量、設計,并組織施工完成鐵幡竿渠,将山洪導入灤河。

在上都城西北3公裡處,有一個寬約1公裡的山口,兩山之間有一個古攔洪壩遺址;壩身是用褐色粘土夯築的,外用石塊砌成;壩北迎水,南側則又附土堤用以加固;壩西頭留有溢洪口,下接溢洪渠,向南流入閃電河。這一工程是中國北方塞外草原較為成功的大型洩洪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整,成為郭守敬留給草原人民的一件永久紀念品。

文物保護

上都城有衆多佛寺、道觀、清真寺等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十分興盛。1260年,忽必烈就封八思巴為帝師,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師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勢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宮。上都常有色目商賈往來,很早就建有回回寺。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蘭教、景教等的。上都作為元夏都,是北方宗教興盛的中心,同時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元上都遺址1964年确定為内蒙古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确定為國家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元上都遺址列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清單。排位序列2006年列為第五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讨論并通過将中國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元王朝曾是橫跨歐亞的強大帝國,征服四十國,擁有三千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在人類曆史上産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作為元王朝的都城理所當然成為當時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産不僅屬于中華民族的,也是屬于世界的。

見證了蒙元盛況的上都城曆經風雨洗禮,仍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個朝代的記憶載體,同時也記錄了生活在金蓮川草原上的察哈爾蒙古族的曆史變容。在這裡,我們可以與曆史對話。

文獻記載

位于内蒙古正藍旗的元上都遺址,經考古測繪和局部發掘證實,遺址至今保存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極為豐富。據文獻記載,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的,建城時彙集了國内外能工巧匠,後又經數十年擴建而成。都城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宮城三重,外城周長十七裡,城内店鋪毗連,宮城約有半個故宮那麼大。

十三四世紀之間100年,這裡一直是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貴裔宴樂休憩之所。《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内皆塗金,繪重重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樂人心目。"

考古發掘

經内蒙古、北京等地的考古專家、曆史學家對元上都遺址的考察,文獻記載屬實,元上都宮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南北長620米、東西寬570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外用磚包砌,四角建角樓,東、西、南三面正中設城門,有丁字形大街與三門相連。在宮城中央偏北,有一小山似的方形建築台基,為大安閣址。

在宮城内北部,有一"阙式"建築遺址,其台基與城牆等高,台基上各色琉璃瓦殘片遍地,柱礎曆曆,為穆清閣址。在宮城内,已發現的宮殿有30餘處。内城位于外城的東南角,街道布局整齊對稱,多官署建築。外城每邊長2200米,城内北部土崗為帝王遊樂的苑囿區,西部有官署和作坊區。城外是集市貿易場所,地表有密集的小型建築遺址。遺址内的各主要殿宇、樓台、亭閣的台基以及街道布局、城内水利工程、祭祀區的情況都已探明。

定都大都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11月,改"大蒙古"國号為大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11月,定都大都(今北京)。改上都為陪都。由于北京夏季炎熱,忽必烈每年夏天都從大都浩浩蕩蕩地率領臣僚、嫔妃到上都避署,處理政務。元上都因此得名夏宮。

榮譽

11月5日晚,2019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頒獎典禮在孟加拉國達卡舉行。2019年度建築獎共設6大類10個獎項。中國8個項目獲得2019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金獎,其中,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李興鋼總建築師領銜設計的“元上都遺址博物館”獲得本屆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n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是配合元上都古都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配套項目,主要功能包括展廳、觀衆服務、藏品庫房、内部辦公、考古科研等。

博物館選址于距離元上都遺址5公裡遠的烏蘭台東側面向遺址方向的半山處,充分利用廢棄的采礦場來布置博物館的建築主體,以修整被采礦破壞的山體,并遵循對文化遺産環境完整性的最小幹預原則,将大部分建築體量掩藏在山體之内,僅半露一小段長條形體,隐喻遺址的城垣。

為呼應烏蘭台在蒙古語中“紅色山岩之上的烽火台”之意,博物館建築主體的外牆和平台、擋牆都采用了一種摻氧化鐵骨料的清水混凝土,使外露的建築體量呈現出一種斑駁的紅色,體現廣袤與蒼涼的場所氣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