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

貼春聯

民俗文化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古代的漢族民俗文化。[1]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挂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闆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中文名:貼春聯 外文名: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别名:對聯、對子 雅稱:楹聯 适用節日:春節 作用:辟邪 地區:中國

概述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将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闆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顔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複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内。

曆史起源

春聯,起源于周代春聯,又叫“春貼”、“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闆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闆,“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闆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朱元璋還親自題春聯。朱元璋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書寫要求

寫春聯的要求,春聯既是根據中國古代骈體文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文體,又是借鑒了中國詩歌傳統的文學形式。它與古代的骈體文和詩歌不同,是一種特有形式的獨立文體。盡管律詩或骈文中的對仗句,往往就是絕妙的對聯,但隻有在它們脫離律詩或骈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它的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兩聯彼此相“對”,内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系。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具體要求如下:

字數相等

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類的現象。在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挽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打開文人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着: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

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呢?”這個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這個故事雖然說的是“挽聯”的事,而“挽聯”也屬于對聯的一種,這就說明無論春聯還是其他的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隻能是極個别的另類。

詞性一緻

組成上聯的各個詞組分别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詞組也必須分别是幾個字。上下聯的詞性,就是說詞的類别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剛才列舉的“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詞組,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詞組相同。這副春聯裡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内容。

平仄相調

對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铿锵有力。相傳紀曉岚一次南行來到杭州,一位友人為曉岚設宴洗塵。席間,賓主之間聯句對答。紀曉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曉岚為北國孤才。曉岚則不以為然地說:“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内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前幾年自己曾到北方去,帶去一個上聯,竟然沒有人對得上來。”曉岚半信半疑,問道:“老兄你出了什麼句子,竟讓對方對不出來?”曉岚的友人就順口念出了上聯:“雙塔隐隐,七層四面八方”,紀曉岚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是他們覺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會對的!”這位友人不解地問:“那麼,下聯應該怎麼對呢?”紀曉岚脫口而出道:“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這位友人聽了,不僅尋得了下聯,還十分佩服紀曉岚的才智超群。這副“雙塔隐隐,七層四面八方;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的對聯就做到了平仄相調,達到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铿锵有力的藝術效果。

切忌合掌

所謂“合掌”,語義重複,浪費筆墨。譬如舊時商家常用的春聯,有一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财源茂盛達三江”。這副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聲中“恭喜發财”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語義重複,對聯的術語就叫“合掌”。七言聯一共才十四個字,其中六個字表達的是三個字的内容,這就導緻語義重複。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決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信息,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發祥光”對“騰瑞氣”,也都是語義重複,都屬于“合掌”的毛病。

選好橫披

橫披,又叫橫批,橫額,橫聯。橫披除挽聯、壽聯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橫披與對聯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好的橫披,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換句話說,一句橫披,就是一副對聯的内容的升華,是對聯的主題,更是點睛之筆。橫披在寫作手法上,常見的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

二是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披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内容的關鍵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屬于點睛之筆;三是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潇潇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則是與對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對黨中央“常送暖”和“總關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贊頌了黨前程遠大,輝煌燦爛。橫披多為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體應與上下聯風格一緻,上下呼應。

春聯發展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闆,“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闆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朱元璋還親自題春聯。朱元璋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朱元璋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祈福民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挂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托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随着木闆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内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财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産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随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産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将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挂曆。挂千,就是用吉祥語镌于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挂。挂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挂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挂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門神由來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将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闆畫上神茶、郁壘的畫像,挂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闆着戶,謂之仙木,

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郁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叙述就更加詳細于:徑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蔔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夭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個脯兒,就魂靈升天,将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将真容,貼于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于是,這兩員大将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人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郁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将,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锏。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锏者是秦瓊。

張貼方法

應該如何貼春聯,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一幅橫聯,直聯的每幅最後一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接近現在的國音四聲法,但有出入”,正确的貼法是:上聲、去聲及入聲字為上聯,平聲為下聯。

大紅春聯表達了自己對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是用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于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适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将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妥當。

古代神話

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曆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将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于何時,至今無準确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

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将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闆上刻上神茶、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闆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闆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甯,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所以,中國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手裡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随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鬥。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前,有無門神目前尚不得确知,如果有,大概就該是神茶、郁壘。這兩位神人貌相十到怪異兇狠一一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雖然相貌猙獰,但是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不僅是他們的責任,而且是他們的天性。許多人都知道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形相。唐朝以後,除了神荼、郁壘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将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号,徹夜不得安甯。于是他讓這兩位将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将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聯典故

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标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闆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骈體聯語來替代“神荼”、

“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内涵,不隻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内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在桃木闆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挂桃符的盛況。同時,随着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内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禦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别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人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禦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文學釋義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楹聯分為春聯、壽聯、挽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多種形式,而春聯隻是楹聯其中的一種。所謂楹聯,就是挂在或貼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因此,楹聯也叫對聯。這種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互相對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獨立文體。就是說,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内容要有意義,平仄要合律,對仗要工整。凡符合這些條件的就是對聯,否則就不是對聯。

楹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學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中國古代挂在門框上的,畫着或刻有避邪圖形或字迹的兩塊桃木闆。桃符早在秦漢以前就出現了,當年中國民間每逢過年,就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挂畫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壘”桃符的習俗。那麼為什麼桃木能避災驅邪呢?根據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的記載,遠古時代有座山是個鬼的世界,叫鬼域。在這個鬼域門口,有棵大桃樹,樹冠能覆蓋三千裡,在樹上生活着一隻金雞,負責每天的報曉。

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

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将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郁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壘的模樣,或在桃木闆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挂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闆被稱做“桃符”。讀,貼春聯的講究。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于門闆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内容,貼于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大紅春聯表達了自己對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是用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